民族歷史文化钂鈀:為抗倭而生

2020-12-06 珠穆朗瑪網

在我國西南,每逢重大節日或宗族活動都有舞獅舞龍的習俗,湘西南也稱「耍獅燈,耍龍燈」。舞龍,短龍一般由15個人組成,長龍一般有108個人組成,而舞獅則是由7個人組成,獅被裡通常是兩個人,其中一人舞獅頭,是站立的,後一人是弓著身體撐起獅的身體部分,如果是兩頭獅同時舞,就分雄獅和雌獅,緊隨獅左右的有5個人物,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土地公公和一個引獅人,孫悟空手持金箍棒、沙和尚持禪杖、土地公公是拄一根拐杖,持一把蒲扇,引獅人是舉一個繡球,豬八戒就是扛一把钂鈀,通常用西南質地堅硬的雜木製成。

明代鳳翅鏜鈀

湘西南的重大節日通常是春節,重大宗族活動則指的是5年一次的「五甲」,十年一次的「當年」。每逢「耍五甲」和「耍當年」時,上萬人的舞獅舞龍隊伍在崎嶇的山路上伴隨著喧天的鑼鼓聲和鞭炮聲行進,場面甚為壯觀。而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則是戴著面具,腆著大肚子,扛著钂鈀前竄後跳的豬八戒,豬八戒不是扛著《西遊記》裡描述的九齒釘耙,而是扛著木製的钂鈀,由此可見,钂鈀在我國西南地區產生的深遠的影響。目前,成都還有一條街叫「钂鈀街」。

倭寇劫掠中國沿海從13世紀就開始了,隨著明朝政治的腐敗,海防鬆弛,倭寇禍害越來越嚴重。俞大猷和戚繼光都是抗倭名將,並稱為「俞龍戚虎」。戚繼光依據實戰心得,綜合了钂、鈀、叉、長槍、大刀等兵器的特點,創製了钂鈀,可砸、可刺、可架、可掃、可劈,既是進攻的利器,也是防禦的良兵。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說「北虜南倭無钂鈀,我今器械,件件長過他的,鈀法一打一戳,只戳馬眼、人眼、人喉」。充分展示了钂鈀在冷兵器領域裡的實戰威力。在戚繼光發明的鴛鴦陣中,銃槍火箭放過之後,藤牌為一層,狼筅為二層,钂鈀為三層,長刀為四層,槍棍為五層。「以年少有精神殺氣者二名,為钂鈀手」。《紀效新書》「钂鈀解」記載:「此器柄長八尺,粗可寸半,上用利刃,橫以彎股,刃用兩鋒,中有一脊。造法:須分脊平磨,如磨刀法,兩刃自脊平減至鋒,其鋒乃利,日久不禿;彎股四稜,以稜為利,須將稜四面直削至尖,庶日久而不禿;中鋒頭下之庫,須如大核桃大,安於木杪,乃不損折;仍用一釘銷之。於馬上最便,可戳可格,利器也。此自殺倭始。」

明代牛頭鏜鈀

嘉清四十年四、五月間,倭寇大舉進犯浙江、船隻達數百艘,人數到一兩萬人。戚繼光利用鴛鴦陣,先後在花街、上峰嶺、藤嶺、長沙等地大敗倭寇,十三戰十三捷,钂鈀更是在交戰中大顯神戚,有效對付了長倭刀,使長倭刀在拼殺中優勢盡失。是役讓來犯的倭寇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自此,戚家軍名聞天下。

钂鈀自明代傳承至今,尤以西南為甚,實為冷兵神器。在明代,钂鈀就得到了普及和發展,形制也出現了多樣化,現在尚可收集到的主要是「牛頭钂鈀」和「鳳翅钂鈀」兩種,其他形制較少,主要以钂鈀橫向的彎股來區分。到清代,钂鈀逐漸演變成單兵作戰武器,長度也有所縮短,清代的綠營和湘軍尚有士兵使用钂鈀的記載。民間也大量使用钂鈀,制式大部分為「牛頭钂鈀」,製作材料大多是西南地區的雜木,也有用鐵皮包住「牛角尖」,並在「牛頭」上插入鐵器的,相對於純木製,威力更大。西南地區的木製钂鈀主要用於演武,再就是在清代和民國時期用於宗族和村寨之間的械鬥,在此類械鬥中,如果亮木製武器表示不是敵我之戰,如果使用鋼鐵兵器則是互為死敵了。

钂鈀是為抗倭而生的。猶記戚繼光將軍的一句話:「此自殺倭始」,钂鈀在中日衡陽血戰中再顯神威。此戰的慘烈,悲壯與驚心動魄,空前絕後。1944年8月7日晨,日軍從北城攻入衡陽城,在彈盡糧絕之時,有部分守軍和抗戰民眾拿著鐵製和木製钂鈀與日軍的三八大蓋槍刺展開巷戰對決拼殺,日軍的三八大蓋刺刀瞬間處於劣勢。在燃燒的晨曦中,在震天的喊殺聲裡,忠勇的守軍與日軍進行慘烈無比的拉鋸戰,後面的人踩著前面倒下的屍體,與同踐踏著屍體的敵人輪番肉搏,猝不及防的日軍成批的被擊殺在這古老的冷兵器之下,古老的钂鈀再一次展示了我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壯烈。

清代木製牛頭鏜鈀

王永堅收藏簡介

王永堅,男,湖南邵陽人。潛心於西南古兵器收藏,藏量500餘件。中國古代冷兵器研究會學術顧問,湖南省收藏協會終身會員。

相關焦點

  • 成都钂鈀街兩路牌相距20米不同音 讓人分不清(圖)
    原標題:成都钂鈀街兩路牌相距20米不同音 讓人分不清(圖)   「钂鈀街」到底該讀「tangpa」還是「tangba」?「钂」字又到底是讀「tang」還是「dang」呢?今日,市民劉先生在前往钂鈀街玩耍時無意發現了「钂鈀」兩字在道路指示牌上的讀音差異。而在天仙橋南路上兩塊相距20米左右的交通路牌則竟出現了一字兩音的情況。
  • 钂鈀街88號 青年人的專屬空間
    钂鈀街88號 青年人的專屬空間 「88號青年空間」二樓沙龍區。       「我們將用100萬元創業資金,為10位青年創業者提供3年無息貸款,資金回籠後循環使用,再資助其他青年創業者,有興趣的個人和團隊都可以向我們提出申請。」11月23日,钂鈀街「88號青年空間」裡,一場創業資金項目的啟動說明會正在進行,主講人趙燕紅周圍,20多個年輕人躍躍欲試。
  • 豬八戒的武器,原型竟是抗倭神器
    編者按:《說唐全傳》當中,天寶大將軍宇文成都所用的鳳翅鎏金钂,可以說是古典小說戲曲中最負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在真實的歷史中,钂又名钂耙,由長槍演化而來,在明後期的抗倭戰爭中大放異彩。那麼,這種武器,到底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 福利| 成都春天的味道,都藏在钂鈀街這家日料店裡~(5份價值233元...
    說到钂鈀街「全球最酷50城市街區」崇德裡、88青年空間、24小時書店......這一條看上去普普通通,不足2公裡的老街日日夜夜裝飾著成都人的胃~隨著疫情逐步得到緩解,熙妹兒超愛的這條街上一家日料店——禾隱,也恢復堂食啦~禾隱日料在這條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的老街裡顯得尤為熱鬧,佔據了整條街昭示性最強的地理位置。
  • 鶴峰原創《土司抗倭出奇兵》南戲表演唱榮獲金獎
    3月29日至4月3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一帶一路》2019中泰文化藝術節文藝演出和文化經濟交流活動中,由我州鶴峯縣選送,聶精華編詞、陳鶴城編曲的原創南劇《土司抗倭出奇兵》戲劇表演唱,經專家現場打分評審,榮獲編詞、編曲、表演唱、指導等四項金獎。
  • 抗倭名城 浙江金鄉
    抗倭名城 浙江金鄉 --明代與天津衛、威海衛並稱為全國三大衛城2020-06-27金鄉鎮,所屬浙江省蒼南縣,瀕臨東海,是一座擁有630年歷史的抗倭衛城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古鎮金鄉古衛城文化具有的獨特性、唯一性、排他性、歷史性,金鄉鎮還提出按照保護性開發的思路,突出「抗倭名城、文化名城、濱海名勝生態名鎮」的定位,以「領略江南抗倭名城古韻,體悟易經軍陣文化風情」為開發建設目標,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金鄉衛古城,明代全國三大著名衛城,雖歷經630多年歲月滄桑,其風骨猶存。
  • 從廢銀銅鈀合金中回收提純貴金屬鈀
    利用硝酸鈀加熱水解的特性,將銀銅鈀合金中的鈀溶解並富集為水合氧化鈀,用二氯二氨絡亞鈀法回收提純鈀,這種工藝流程耗時短,試劑消耗少,成本低。低鈀合金硝酸溶解生成硝酸鹽溶液後,只有硝酸鈀在弱酸性條件下可水解生成不溶於水的水合氧化鈀,水合氧化鈀在不溶液中溶解度微,是非常適合富集鈀,新生成的水合氧化鈀易溶解於酸,為進一步提純分離創造了條件,從而減少試劑消耗和尾液排放,達到有效提高鈀直收率和回收率。
  • 承載文化 沉澱歷史 為民族品牌那點「酥」
    為激發全社會對追求質量的更大熱情,鼓勵企業全面提升質量意識,2019全國質量月前夕,蘇浙皖贛滬四省一市的市場監管部門聯合開展了主題為「講好質量故事 做好中國品牌」有獎徵文活動。蘇浙皖贛滬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此次活動,積極組織,廣泛發動,不少市民群眾也踴躍投稿,湧現出一批既有思想和見解又有情感和溫度,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真知的優秀作品。
  • 此刀是中國十大名刀之一,戚繼光為其寫了刀法,成了明朝抗倭利器
    雖然苗刀不是蚩尤的佩刀,但是卻在十大名刀之列,而且成為了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苗刀不僅僅歷史悠久,也有著出色的實戰能力,真正讓苗刀揚名立萬的,就是明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了。是他把苗刀推向了頂峰。明朝時期倭寇侵襲我國的沿海地區,戚繼光率軍抗倭,但是當時倭寇使用的日本刀,是從來沒有見過的武器。日本刀是雙手刀,以劈和砍為主要攻擊手段,再配上靈動的身法,讓明朝的軍隊吃了很大的虧,對日本刀也非常忌憚。
  • 「他能與王陽明相匹」,作家曾紀鑫寧波談抗倭名將俞大猷
    他是中國最早寫作文化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創作上也非常勤奮,《千秋家國夢》《歷史的刀鋒》《千古大變局》等擁有眾多讀者,還著有長篇小說《楚莊紀事》《風流的駝哥》,長篇歷史人物傳記《晚明風骨·袁宏道傳》等。
  • 北京民族歷史:藩鎮割據時期幽州的民族文化融合
    小編今天帶大家暢遊歷史的海洋,探索過往的事件奧妙噢!唐前期東北蕃族和突厥勢力的發展以及唐王朝所採取的羈縻政策,對幽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受唐初蕃族的歸附和唐玄宗時期邊防政策的影響,大量的少數民族勢力加入到幽州。這些少數民族在安史之亂後,逐漸本土化,使幽州的民族融合進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