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從非洲埃塞的「賣雞蛋」「賣甘蔗」談起

2020-12-19 空空半隱

在非洲的埃塞工作了兩年,期間發現其有很多知名特產,尤其是:咖啡和白蜂蜜。這兩樣東西,希望今後有時間能寫寫。

因為疫情原因,離開埃塞近一年。整理手機照片時,發現很有意思的兩組照片,想來當時拍攝時應該是觸動了內心的一些陳年記憶。

賣土雞蛋的挑擔老人
賣甘蔗的推車小夥

這種流動經濟,在非洲不發達國家隨處可見,甚至在交通路口能發展成為極為壯觀的「流動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和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讓你感受非洲的躁動。

當這類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流動便會被限定在特定區域,特定時間,於是形成地攤經濟。

地攤,引起共鳴,思緒回到上世紀80年代。那還是上小學期間,就利用父親買給我的小人兒書在公共汽車站路邊擺攤,供等車的乘客閱讀,看一本收費1-2分錢,就這樣賺得我人生第一桶金(36分錢,是分錢!)。現在看來,這種地攤形式在當時確實很流行!

滿滿的兒時記憶,感謝那些記錄者!

到了初中時候,推車在單位電影院門口賣冰棍,3分錢1根,5分錢2根。很多朋友都還記得吃冰棍冰糕的孩時味道吧,說不定您就是我當時的客戶。我賣冰棍,我驕傲!因為柳傳志、宗慶後都賣過冰棍!

這才是冰棍的正確銷售方式

初中那陣,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學校門口那位賣糖大爺,感覺他老慈愛了,因為我缺糖。

饞饞記憶,真沒出息啊

好不容易,上了大學。掙到錢才可以改善夥食!於是在西安的第一個聖誕節,就重操舊業,批發了一捆明信片,擺到女生宿舍樓前……後來又陸續開發了文學愛好者們喜歡閱讀的《紅樓夢》《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基督山伯爵》……等等中外名著的銷售業務,實行訂單制:你下單,我採購,不壓資金,有賺就幹的原則,風生水起。

就在我擺著地攤,吃著火鍋,唱著歌的時候:四川的張勇也在地攤上擺出了海底撈,成為新加坡首富;又是四川的,周鵬在地攤上調製出了周黑鴨,財富達65億;周曉光在地攤上倒騰成為浙江首富;就連擺地攤的蔡文勝居然也跨界IT成為域名之王和美圖創始人,身價60億……我感覺自己錯過了幾千億……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看過《雞毛飛上天》,這部劇講述的就是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市場經濟的參與者與弄潮兒的傳奇勵志故事。

賣貨郎

這次疫情給國際國內帶來的經濟衝擊是空前的,因此政府也前所未有地推出了鼓勵地攤經濟的政策利好來促經濟促民生。於是前陣子出現了大街小巷擺地攤、有錢沒錢擺地攤,這種一哄而上,極度寬鬆的推行政令,勢必造成交通安全和防疫隱患。

地攤經濟的再次收緊為時不遠,待驗證。

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因為記憶就在那裡!

相關焦點

  • 一位賣甘蔗的老人
    湖邊稍微寬闊的地方有一家賣五顏六色的風箏,還有兩家賣水果和甘蔗的,生意都很紅火,稍遠不大的地方有一位老人賣甘蔗,偶爾會有人光顧。湖邊遊玩又熱又渴,徑直走了遠些到老人這裡買甘蔗。兩個年輕人吃著甘蔗經過,順手扯了一個老人掛在甘蔗上的袋子,嘴裡說著借用個袋子,扭頭就走了。我聽到老人邊削著甘蔗皮邊隨口應和著好,一連說了幾聲好。老人削好甘蔗,我把錢付給了老人,老人嘴裡喃喃地算了算,然後確定的對我說不會錯,就是這麼多錢。老人挑選的甘蔗很好,我迫不及待的拿一截吃起來,甘甜多計,沁人心脾,我不禁連連說好。
  • 冬天甘蔗這麼好賣,為啥很多水果店不賣?店老闆道出其中「心酸」
    冬天甘蔗這麼好賣,為啥很多水果店不賣?店老闆道出其中「心酸」!水果是我們生活中必吃的一種食物,夏天秋天的時候會發現水果的種類非常的多,但是在冬天的時候十年性水果就很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是就是甘蔗。大家都知道。
  • 本地甘蔗大量上市不按斤賣論根賣
    立冬剛過沒幾天,在這麼幹燥的天氣裡,啃幾節新鮮上市的甘蔗,倒是比較搭配這樣的天氣。    甘蔗和很多甜味水果一樣,在春季播種,晚秋時候成熟收穫,而在冬天成熟的甘蔗味道越甜。    走在南安市的鬧市街頭,路邊的水果攤位都把甘蔗擺在顯眼的位置,引得市民駐足挑選。    記者走訪發現,甘蔗不是以重量為單位售賣,而是以大小粗細論每根的價格。
  • 甘蔗削皮切斷機哪有賣的
    順鵬科技甘蔗削皮機,公司以科技創新來改變整個蔬果後加工行業,是以情懷為本、服務至上、精細化管理,來創造成為盈利型、健康型、長壽型的企業。誠信商家,完善售後服務值得您的信賴。甘蔗削皮切斷機哪有賣的由於採用無機倉重結構,環境監測、質量、安全性、風險控制等功能***,遠遠與世界各國同類產品抗衡,與國際上同類產品抗衡。
  • 埃塞國民咖啡進博會登陸天貓國際,eWTP助非洲咖啡農享跨境電商紅利
    11與6日,進博會開展第二天,來自非洲衣索比亞的Gera牌耶加雪菲及西達摩咖啡,現場籤約入駐阿里巴巴跨境電商平臺天貓國際,展品一鍵變商品,讓消費者第一時間上網就能買到。 為了在進博會期間快速上架商品,趕上雙11,遠在非洲的品牌團隊非常拼。
  • 阿姨「花式」賣甘蔗火了!把甘蔗做成花束,一束10塊錢,供不應求
    現在又到了吃甘蔗的季節,在北方市場上已經陸續見到有騎著三輪車賣甘蔗的,普通人賣甘蔗都是直接把甘蔗堆在車上,或者是靠在牆根兒。甘蔗都是按根賣,或者是按斤稱重的。很多人一次買不了一整根,因為買多了一個人回去也吃不完,放壞了就太可惜,可是買太少,商販們又不賣。
  • 為什麼流動攤位賣甘蔗,大部分水果店都不賣呢?原因是這樣
    今天為大家科普的題目是:為什麼流動攤位賣甘蔗,大部分水果店都不賣呢?甘蔗是製作糖的原料,在我國南方大面積的種植。我國食品工業的原料很多東西都需要用到甘蔗,但新鮮的甘蔗同時也被人們當做一種水果來食用。新鮮甘蔗當中含有大量的果糖,而且甘蔗吃起來甜美可口,所以很多人還是很喜歡吃甘蔗的。
  • 埃塞國民咖啡進博會登陸天貓國際 eWTP助非洲咖啡農享跨境電商紅利
    11與6日,進博會開展第二天,來自非洲衣索比亞的Gera牌耶加雪菲及西達摩咖啡,現場籤約入駐阿里巴巴跨境電商平臺天貓國際,展品一鍵變商品,讓消費者第一時間上網就能買到。  為了在進博會期間快速上架商品,趕上雙11,遠在非洲的品牌團隊非常拼。
  • 埃塞內戰,一場「意料之中」的衝突!
    但在非洲之角的衣索比亞,一場極其危險的武力衝突正在展開。埃塞聯邦政府與北部地方政府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之間長期的矛盾終於發展至兵戎相見,這可能會將埃塞——這個多年來被稱為「非洲發展優等生」的國家——打入內戰的深淵,勢必攪動非洲之角地緣格局的分化重組,也將殃及中國在當地的大量投資和利益。  速戰速決?
  • 冬天甘蔗一車車的賣,水果店卻不想賣?水果店老闆說出「辛酸史」
    ,但是甘蔗就很少有賣的,這是怎麼回事呢。經常見到賣甘蔗的,都是開著三輪車在賣的,甘蔗還是很受歡迎的,經常看到賣甘蔗的地方人都比較多,那為什麼賣的這麼好,流動車都是一車車的賣,水果店卻不想賣?就算有水果店之前賣過甘蔗,也不想再賣第二次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有一個水果店老闆說出了原因。
  • 大哥賣甘蔗自創「妙招」,「模特」一樣擺出來,一集賣一車賺幾百
    春節已臨近,已是臘月二十九,農村大集上各種各樣的年貨都在加急處理銷售,按說甘蔗是不會出現變質變腐的情況,但這位大哥則不這麼認為,這位大哥賣甘蔗確實有自己的「妙招」,大集上都叫他牛人,到底有什麼妙招?原來大哥賣甘蔗賣出了經驗,過去賣甘蔗全是積壓在車廂裡,買甘蔗的人漫無目的挑選,挑完之後還要去皮,越是人多越是慌亂,忙了一天賣的不多還累的受不了。於是大哥想了兩個妙招賣甘蔗。
  • 為何水果店大多不願賣甘蔗,而流動小販卻賣得很高興?原因不簡單
    為何水果店大多不願賣甘蔗,而流動小販卻賣得很高興?原因不簡單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市面上的水果種類越來越豐富,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購買自己喜愛的水果。對於甘蔗來講,味道甘甜可口,咀嚼起來也非常的有趣味性,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 轎車扣翻 路旁賣烤地瓜的賣甘蔗的賣擔擔麵的全衝上來了
    轎車扣翻,路旁賣烤地瓜的、賣甘蔗的、賣擔擔麵的全衝上來了  烤地瓜大姐話實在「我老伴也是好人救活的!」、賣甘蔗的、賣擔擔麵的小商販趕忙衝上去救人!隨後,旁邊賣甘蔗的30歲小夥子、賣擔擔麵的42歲徐雪梅大妹子二話沒說,跟著她一起衝到肇事車跟前。  她告訴記者,透過破裂的窗玻璃可隱約看見車內有一名司機、副駕駛座位有一名男子,後座上有一名男子。「這三個人當時都高喊著『救救我』。」
  • 廣東廣西甘蔗大量入閩 本土甘蔗難賣
    記者從眾多批發商了解到,由於今年廣東、廣西一帶甘蔗盛產,閩南一帶甘蔗種植區受到影響,除了泉州市永春縣石鼓鎮外,漳州一些種植甘蔗的鄉鎮也面臨著同樣的銷售難題。記者上前詢問價格時了解到,一些個大、賣相較好的甘蔗批發價每斤在9角和9.5角之間,一些較小的甘蔗批發價則在5角以上。走訪中,記者看到一些工人正從一輛貨車上卸甘蔗。購買這些甘蔗的批發商阮某春告訴記者,這些甘蔗是剛從廣西運過來的,整車35噸,「今年廣東、廣西的甘蔗盛產,福建很多批發商都跑到那邊買甘蔗了。」
  • 一根甘蔗賣20隻零售不批發,賣了上百萬,四川蔗農免費傳經驗!
    小時候冬季最喜歡吃的是甘蔗,過年的時候,父母都會給買幾根解解饞,以前吃甘蔗都是從南方運輸過來,隨著「南果北種」技術的推廣,打破了「桔不過淮,蔗不過江」等南方作物無法在北方生長的傳統觀念,咱們今天認識的嚴哥,來自四川種植了70多畝,每個甘蔗賣到20元還供不應求,今年因疫情影響,收益達到了
  • 五年級作文:賣甘蔗的老爺爺
    春節的一天,我和媽媽在街上逛,突然看見街上有一輛破舊的三輪車,裝著滿滿一車長長的粗壯的甘蔗,皮色米黃透亮,真誘人。我看見過綠皮甘蔗、紫皮甘蔗,卻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黃皮甘蔗,看得我口水直流。我急忙跟媽媽說:「媽媽,Mymouthiswatering,我可以買根甘蔗嗎?」
  • 甘蔗西施清純堪比奶茶妹 網友質疑賣甘蔗是噱頭
    近日,自貢網友發帖稱,自貢東方廣場大戲臺驚現「甘蔗西施」,清純笑如汁甜顛覆傳統小販。帖子中,這名妙齡女子身材高挑、長相清純甜美,網帖一出,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眼球。「甘蔗西施」在網上火起來後,也受到一些網友的質疑,稱其是在炒作,賣甘蔗只是個噱頭。對此,女孩的母親李女士表示:「這絕對不是網上所說的炒作,我們想平平淡淡的生活」。
  • 大媽換種方式賣甘蔗,8元的成本,賣到了40元的利潤,路人:不貴
    現在正是吃甘蔗的季節,在南方很多地區都種植了大量的甘蔗,每到這個季節正是甘蔗成熟的季節,大量的甘蔗就會被運輸到北方,對北方人來說感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水果,而且甘蔗不僅非常的好吃,吃,也是特別甜的,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跟著他吃起來卻是非常的不優雅。因為甘蔗將它的直角之後,它的渣滓是無法咽肚裡面的。
  • 甘蔗剛上市榨汁比整根好賣(圖)
    三峽晚報訊  (記者李明)昨日,記者在城區致祥路和CBD等地走訪時發現,鮮榨的甘蔗汁十分走俏(如圖)。  「鮮榨甘蔗汁,原汁原味不含防腐劑。」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城區中山路,發現這裡的鮮榨甘蔗汁很受歡迎。
  • 「青皮」和「紫皮」甘蔗的區別,賣水果小商販說出實情!
    「青皮」和「紫皮」甘蔗的區別,賣水果小商販說出實情,甘蔗白吃了水果是大家特別喜歡吃的一種美食,生活中的水果也是多種多樣的,水果也是分季節性的,在夏季的時候大家都特別喜歡吃葡萄草莓這樣的水果,到了冬季除了柚子之外,甘蔗也是大家特別喜歡吃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