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季節,桃紅柳綠,鶯歌燕舞,湖邊遊人如織,川流不息。
湖邊稍微寬闊的地方有一家賣五顏六色的風箏,還有兩家賣水果和甘蔗的,生意都很紅火,稍遠不大的地方有一位老人賣甘蔗,偶爾會有人光顧。
湖邊遊玩又熱又渴,徑直走了遠些到老人這裡買甘蔗。問了價格兩元錢一斤,我請老人幫忙挑選一根甘蔗,老人看了看拿出了一根,放在一個老舊的託盤秤上秤斤數,並提示我看看秤的斤數,我隨意的看了一下,老人隨手拿刀削甘蔗皮,甘蔗太長不好拿,老人年歲已大,削甘蔗皮很有些吃力。
老人拿一個塑膠袋子給我,他削好一截就斬斷放在袋子裡,然後繼續削下面。老人不時抬手用袖子擦去臉上的汗水,還能夠聽到老人的喘息聲。兩個年輕人吃著甘蔗經過,順手扯了一個老人掛在甘蔗上的袋子,嘴裡說著借用個袋子,扭頭就走了。我聽到老人邊削著甘蔗皮邊隨口應和著好,一連說了幾聲好。
老人削好甘蔗,我把錢付給了老人,老人嘴裡喃喃地算了算,然後確定的對我說不會錯,就是這麼多錢。老人挑選的甘蔗很好,我迫不及待的拿一截吃起來,甘甜多計,沁人心脾,我不禁連連說好。老人聽到我的誇獎了,堆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一邊用袖子擦著汗水一邊對我說著,自己的甘蔗都是精心挑選的,自己也種過甘蔗,所以知道哪種甘蔗好,哪種甘蔗甜。甘蔗都是人吃的,一定要賣最好的。
我吃著甘蔗,甜的止不住吃了一截又一截。老人蹲在地上休息,不時地把削甘蔗皮的刀放在老舊的託盤秤上,我感到很好奇,問老人怎麼老這樣做,老人的臉頓時嚴肅起來,認真的跟我說著,賣東西絕對不能缺斤少兩,況且自己已經八十多歲了,一輩子賣東西都沒少過斤兩,現在老了,更不能缺斤少兩,不時的自己較較秤,是擔心這老秤萬一不準了,就會出現缺秤的事,這是自己萬萬不能做的。
我吃著甘蔗,思索著老人的話。一男一女兩位中年人走了過來,問甘蔗多少錢一斤,得知兩元錢一斤後,男的直接說人家賣一塊五一斤,想著你這沒有人買會便宜哩,反而更貴。老人沒有說話,我對中年人說甘蔗很甜,中年人看了看我和我吃的甘蔗,中年婦女一邊抱怨著男的沒買便宜的,跑這麼遠更貴,還說我是不是託啊,和賣甘蔗一夥的,我啞然失笑,不再說什麼。男的要返回去買便宜的,女的不想再走路了,不停的和老人討價還價,老人就是不還價。
中年婦女氣衝衝把甘蔗挨個挑了一遍,挑來挑去也沒挑出中意的,男的挑了一根,又被女的百般不是的數落了一通,但自己又不知道選哪根甘蔗,只得認同了,老人秤甘蔗時,兩人又是看秤,又是說缺斤少兩會到稅所投訴,自己認識稅所所長。老人沒有言語,只是自己把削甘蔗皮的刀放秤上較了較,然後秤過甘蔗,就拿刀開始削皮。
老人給男的一個袋子,女的順手拿了三四個袋子,口裡嘟嚷著,皮不要削太厚,太厚浪費了,不要削太薄,太薄了甘蔗啃不動。老人兀自削著甘蔗皮,不時用袖子擦著臉上的汗水,喘息聲依舊可聞。削完甘蔗,中年婦女付錢給老人,又是爭三爭四,總要想少出錢,老人找過線後,又嫌錢舊了錢髒了讓老人給調換,最後總算消停了,吃著甘蔗,把甘蔗渣吐在地上,兩人嘟嘟嚷嚷的走了。
老人等兩人走遠了,就拿一個塑膠袋子把兩人吐的甘蔗渣撿到袋子裡,然後蹲在地上歇會兒,不時地把削皮的刀放在老舊的託盤秤上較較秤準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