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是一座城市的底蘊和記憶。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字號企業該如何適應消費升級,取得新的突破?濰城區積極引導老字號企業在開拓市場上下功夫,推動向新而行,眾多「老字號」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中秋臨近,位於濰城區的濰坊老字號——信昌糕點比以往更加忙碌。每天早上七點多,傳承人李雪梅便帶領員工開始製作各式月餅和糕點。信昌糕點已有120年的歷史,早期的糕點以口酥、炒糖、月餅、麻元為主,由於質好價廉,生意非常興隆。李雪梅是第三代傳承人,自1992年開始系統學習糕點的傳統製作技藝,目前,李雪梅是我市為數不多能掌握京城「細八件」「白蜜食」製作技術的人員。
「我們店的糕點全是純手工製作,原料也是經過精挑細選,價格還是平民價格,已經七年沒漲價了,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店裡的生意一直很紅火,中秋忙時也比往年來得早。」李雪梅表示,「老字號」是塊金子招牌也是約束,只有手藝不偷懶,原材料貨真價實,才能把招牌傳承下去。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提高,對糕點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昌糕點適時增加了各種口味的糕點,包括鹽味、低糖、無糖、低油品種,目前,產品種類已達20多種。經過百年的發展和傳承,現在的信昌糕點通過改良,沒有以前的甜味重,更加健康,更加符合現在人們的口味。李雪梅的女兒朱媛媛畢業於福建農林大學,現在在店內跟隨母親學習製作糕點的技藝,成為信昌糕點的第四代傳承人。四代工匠,傳承有序,從未中斷,無論何時來品嘗信昌糕點都能體味到鄉愁中那股濃濃的家的味道。
「我媽媽一直跟我說,做事要先做人,所以說我們店裡員工做出來的糕點,都是樸樸素素的,本本份份的,信昌糕點所有的點心都是貨真價實、真材實料。現在我也大學畢業了,打算一直傳承這些老手藝,同時,還將不斷創新,推出更多口味的麵包、蛋糕等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朱媛媛說道。
今年以來,保護「老字號」技藝和歷史品牌是濰城區大力推進復工復產的一項重要內容。濰城區進一步完善老字號傳承創新政策體系,應用新業態創新營銷模式,積極搭建老字號合作交流平臺,不斷增強老字號的宣傳推介。同時,鼓勵老字號企業研發新產品,挖掘弘揚優秀傳統工藝技術,著力培養傳統技藝傳承人才。
「我們注重收集、整理、保護、傳承『老字號』的傳統技藝、發展史料和實物,進一步挖掘、保護、培育、創新『老字號』,加強政策支持和信息引導,精心培育『老字號』品牌,營造了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同時,我們充分發揮『老字號』在穩增長、促消費、惠民生中的積極作用,著力拓展『老字號』的品牌價值,提升『老字號』的市場競爭力,推動『老字號』不斷發揚光大,為商貿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濰城區商務局商貿服務科科長王海洋介紹,目前,濰城區已有中華老字號1家,山東省老字號1家,濰坊市老字號6家。
本期編輯:文末
聚焦濰城 服務民生 精彩資訊 權威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