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放魚」現場
「雲放魚」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飛 湯淼 煙臺報導
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6月6日上午,2020年全國「放魚日」同步增殖放流中國·煙臺第二屆海洋放魚節公益活動暨世界海洋日宣傳活動在煙臺市萊山區黃海遊樂城舉行。由山東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中心聯合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共同打造的「碧水責任——山東省2020全國放魚日暨百萬網友聯動『放魚養水·養護生態』全民公益大行動」線上「雲放魚」同步啟動,參與者足不出戶即可將小魚放入大海,實現「我為大海放條魚」的願望。當天,「雲放魚」煙臺增殖放流點共放流17萬尾。
工作人員將網友認購魚苗放到轉運桶中
工作人員將網友認購魚苗放生大海
上午9時許,啟動儀式過後,放魚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據悉,「雲放魚」平臺啟動後,網友們紛紛在線認領養護包,養護包分為闔家幸福養護包、國泰民安養護包、年年有餘養護包,分別有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魚苗。活動當天,網友們已經認領的養護包在煙臺水域進行線下增殖放流,並在當地機構的全程監督下進行。
放流開始後,不能到現場的網友們通過「雲放魚」小程序視頻直播進行全程觀看,見證認領魚兒遊入大海的那一刻,參與者足不出戶即可將小魚放入大海,實現「我為大海放條魚」的願望,網友們通過在線觀看放魚,如同親臨現場。據悉,「放魚日」結束之後,「雲放魚」活動依然持續進行,網友們可以通過「雲放魚」小程序繼續關注。
另外,參與本次活動的愛心網友和責任集體還獲得了由山東省漁業協會和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共同授予的「碧水衛士」電子愛心證書,不僅體驗了「雲放魚」的別樣樂趣,還為打造全民參與的大放流格局提供了網際網路助力,為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和水域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