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茂名4人非法捕撈被判刑 4.5萬尾魚苗放歸大海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4.5萬尾魚苗放歸大海

針對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的4名被告人,8月5日,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兩級檢察院與電白區法院、漁政等部門聯合開展生態修復增殖放流魚苗活動。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和周某等4名被告人共同將4.5萬尾黑鯛魚苗集中放流。檢察幹警現場開展普法宣傳,引導群眾樹立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意識,拒絕非法捕撈。

2018年8月13日,茂名發布颱風預警。漁民周某想到颱風天的海鮮價格更高,眼見颱風一時半會兒還來不了,便同妻子及另外2名漁民分乘2條小木船,冒險出海捕魚。4人駕駛小木船來到茂名市電白區竹州島海域附近,使用拖網進行非法捕撈。當日13時許,4人收網往回走。但在回程的海上走了3個多小時還未見到陸地,4人才意識到行船方向錯了,於是打電話回村裡求救。之後,他們發現海上遠處有燈光,以為是碼頭,便駕船往燈光處開,但靠近時發現燈光處是幾艘大遊輪。4人將漁船停在遊輪附近等待救援。

與此同時,當地漁政、海事、邊防等部門收到求救信號後,開展緊急救援行動。8月14日10時許,4人在湛江海域被救起,幾個小時後颱風「貝碧嘉」便在附近海域登陸。4人獲救後,交代了自己在禁漁區非法捕撈的行為。

因周某等4人非法捕撈行為在觸犯刑法的同時,還破壞了沿海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損害了國家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茂名市電白區檢察院對周某等4人提起公訴,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今年7月31日,法院當庭宣判,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周某等4人拘役三個月至六個月,緩刑四個月至一年不等的刑罰,並判令4人在判決生效後10日內,放生黑鯛魚苗4.5萬尾,並在茂名市公開發行的報紙上發表賠禮道歉聲明。4人當庭表示認罪服判,願意購置魚苗投放涉案海域,促進恢復海洋漁業生態。

「我認識到了非法捕撈行為的危害,願意如數放流魚苗。希望大家以我為戒,不要再非法捕撈。」在增殖放流活動中,周某表示。(記者 韋磊)

來源:檢察日報

相關焦點

  • 為修復被破壞的海洋資源,多名非法捕撈者放流近千萬尾魚苗
    上午9時30分許,劉公島碼頭,在辦案檢察官見證下,工作人員將一袋袋許氏平鮋魚苗送入放流槽,250餘萬尾魚苗流入黃海。這250餘萬尾魚苗價值200萬元,全部由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被告人郭某等承擔費用。2018年5月起,郭某等人在休漁期,非法捕撈水產品170萬餘斤,並組織裝卸、運輸非法捕撈的漁獲物玉筋魚至冷藏廠進行銷售獲利。2019年,經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郭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零六個月;同案的其他9人也均獲刑。
  • 45.5萬尾魚苗遊向大海
    當日,廈門放流黃鰭鯛10萬尾、黑鯛10萬尾,放流1齡中華鱟1萬尾、綠海龜4隻。金門放流遠海梭子蟹10萬隻、黃鰭鯛2.5萬尾、四指馬鮁12萬尾。 這場活動也拉開了2020年廈門市海洋科普系列宣傳暨「6·6」全國放魚日、「6·8」全國海洋宣傳日廣場主題活動的序幕。
  • 南充嘉陵區6名電魚人放歸13500尾魚苗贖罪
    7月15日上午,南充市嘉陵區人民檢察院對外公開4起涉漁案件,6名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犯罪嫌疑人向嘉陵江放歸魚苗13500尾,進行生態修復增殖放流,獲得檢方不起訴處理。當天上午9點,在檢察官、公安幹警、漁政部門人員、值班律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約檢察員、人民監督員、政府代表、媒體記者等的全程見證下,6名犯罪嫌疑人在嘉陵區黃金江岸濱江南路四段水域投放草魚、鯽魚、花鰱、白鰱等魚苗共計13500餘尾,積極促進嘉陵江生態資源恢復。
  • 3.5萬尾魚苗「安家」洛清江
    3.5萬尾魚苗「安家」洛清江 信息來源:鹿寨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12-23 09:15 【字體:大中小】
  • 洞頭清理違法養殖海域面積4.6萬餘畝,7人非法捕撈被判刑
    各被告人,面對浩瀚的大海,希望你們的內心都能夠保持敬畏和感恩!」近日,由溫州市洞頭區檢察院集中提起公訴的多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開庭審理,檢察官對接受審判的被告人提出了這樣的告誡。現場,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漁民代表等百餘人參與旁聽。
  • 250萬尾魚苗放入黃海,檢察公益訴訟助力海洋生態修復
    上午9時30分許,劉公島碼頭,在辦案檢察官見證下,工作人員將一袋袋許氏平鮋魚苗送入放流槽,250餘萬尾魚苗流入黃海。這250餘萬尾魚苗價值200萬元,全部由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被告人郭某等承擔費用。2018年5月起,郭某等人在休漁期,非法捕撈水產品170萬餘斤,並組織裝卸、運輸非法捕撈的漁獲物玉筋魚至冷藏廠進行銷售獲利。2019年,經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郭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零六個月;同案的其他9人也均獲刑。
  • 為吃野生魚,不擇手段,遵義4人被判刑
    為了能吃上野生魚,遵義市播州區4名男子從垂釣到電擊,再到往河裡投毒,見仍沒有魚浮起,他們加大藥量再次投毒,導致河內魚兒大量死亡,2公裡多的河道魚類滅絕。最終,他們吃上了1.5千克野生魚,卻因此付出11萬餘元及判刑的代價。
  • 海南西沙漁業增殖放流百餘只海龜近250萬尾魚苗
    圖為工作人員將玳瑁放歸大海。 駱雲飛 攝中新網三沙6月12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和三沙市海洋和漁業局12日上午聯合在三沙舉辦2020年西沙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玳瑁及海龜145隻,各類經濟魚苗248萬尾。
  • 西安30萬尾魚苗放歸渭河:淨化水質,維護水生動物生態平衡
    西安30萬尾魚苗放歸渭河:淨化水質,維護水生動物生態平衡 時間:2020- 西安30萬尾魚苗放歸渭河:淨化水質,維護水生動物生態平衡 近日,西安市臨潼區農業農村局在渭河流域新豐大橋以西500米處河邊舉行魚類增殖放流活動。30多萬尾鰱魚、鱅魚魚苗從這裡放歸渭河,此舉將有效改善渭河流域生態環境,淨
  • 我縣向琴江河投放萬尾魚苗
    12月4日,縣農業農村局、縣環保局、縣公安局和縣檢察院等部門在長勝鎮琴江河紅旗電站庫區,共同投放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當事人謝某等人出資購買的4萬餘尾鱅魚,積極改善當地水域生態。縣政府副縣長黃勇鵬出席並投放魚苗。
  • 17萬尾魚苗放歸大海!「雲放魚」為大海增添新生機
    由山東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中心聯合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共同打造的「碧水責任——山東省2020全國放魚日暨百萬網友聯動『放魚養水·養護生態』全民公益大行動」線上「雲放魚」同步啟動,參與者足不出戶即可將小魚放入大海,實現「我為大海放條魚」的願望。當天,「雲放魚」煙臺增殖放流點共放流17萬尾。
  • 127.5萬尾魚苗放流淮河
    淮王魚、江黃顙、黃顙及鰱、鱅、草魚127.5萬尾魚苗放流淮王魚保護區11月16日,在淮南市漁政管理處組織下,90萬尾鰱、鱅、草魚苗放流到淮河幹流潘集祁集段。此前11月13日,7.5萬尾淮王魚、10萬尾江黃顙及20萬尾黃顙魚苗放流到淮河幹流鳳臺大橋處。兩日的增殖放流活動,共為淮王魚保護區放流各類魚苗127.5萬尾。淮王魚保護是長久之計。據了解,隨著經濟發展,淮河幹流祁集段興建了中安聯合煤化工碼頭,對河岸水域生態造成了改變和影響。
  • 船拖網拉非法捕撈螺螄5845公斤,13人被判刑!
    12月4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檢察院聯合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法院、江蘇省洪澤湖漁政支隊,在瀕臨洪澤湖的泗洪縣界集鎮周咀村為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的「非法捕撈」法治教育課。當日,盱眙縣法院在現場公開審理高某某等13人非法捕撈水產品一案,泗洪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耀陽出庭支持公訴並代表該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2019年4月,高某某明知洪澤湖水域處於封湖禁漁期間,仍多次組織張某某、倪某某等人至泗洪縣界集鎮周咀村附近的洪澤湖水域通過船拖網拉的方式非法捕撈螺螄,並收購上述人員捕獲的螺螄約5845公斤。
  • 普陀「罰」21家經營戶增殖放流35萬餘尾魚苗
    隨著35萬餘尾魚苗被投放至東海,海洋生態又添新活力。6月15日上午,舟山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區海洋與漁業局代表21家當地經營戶,將35萬餘尾黑鯛魚苗放歸大海,通過增殖放流的方式用於修復受損的海洋生態環境。
  • 廣安5男子自願投放102萬尾魚苗修復生態
    去年4月27日,武勝縣嘉陵江畔,該縣2名漁民因禁漁期非法電魚73斤,將16萬尾魚苗投入嘉陵江中彌補過錯。今年7月1日上午,時隔一年多,因同樣的原因,在同樣的地點,武勝縣5名男子因非法電魚1.8斤,自願向嘉陵江投放102萬尾魚苗修復生態,希望司法機關寬大處理,並以此警醒廣大市民。
  • 27萬尾四指馬鮁!998萬尾斑節對蝦!茂名舉辦增殖放流活動
    27萬尾四指馬鮁!998萬尾斑節對蝦!此次增殖放流活動,在勤海碼頭放流四指馬鮁27萬尾、斑節對蝦998萬尾外,還在博賀漁港放流斑節對蝦600萬尾,石斑、黑鯛等海水魚苗50萬尾。
  • 非法錨魚,南充這4人10倍「賠償」嘉陵江
    禁漁期內,有人無視禁漁期的相關規定,採用禁用的工具、方式捕撈水產品。6月22日上午10點,在高坪白塔嘉陵江大橋江邊天然水域,針對此前參與非法捕撈的陳某、張某、唐某、唐某某等4名當事人,在高坪區人民檢察院、高坪公安分局、高坪區農業農村局及部分市民、漁民的見證下,被查處的違法錨魚者對嘉陵江漁業資源進行賠償修復,將自費購買的111斤約4萬餘尾魚苗放流嘉陵江,修復資金1.5萬元。
  • 全國「放魚日」近500萬尾大黃魚魚苗放流東海
    中國寧波網記者 餘建文 通訊員 林建國 李傳斌(魚苗順槽遊回大海)海上,風急浪湧。一批批魚苗順著活水船伸出的水槽,歡騰地遊歸大海。今天是全國「放魚日」,我市在象山港野龍山和南韭山自然保護區兩處海域實施大規模增殖放流行動,近500萬尾岱衢族大黃魚魚苗回歸東海「老家」,助力漁場資源恢復。(放魚現場)此次放流的魚苗是今年春季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繁育的。
  • 茂名:500多萬尾優質魚蝦苗放入大海
    昨日上午,以「唯用一好心感恩海母親」為主題的茂名濱海新區·茂名農商行系統2020年第二期增殖放流活動在全國十大漁港之一、千年古漁港博賀漁港舉辦。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濱海新區黨工委書記趙廣輝出席活動。當天上午,海上放流點參與人員將一桶桶優質魚苗順著通道放入大海。據介紹,本次增殖放流的品種有斑節對蝦、花蝦、黑鯛、花鱸4種魚蝦苗,達500多萬尾,再加上今年6月6日投放的700多萬尾,兩次投放達1200多萬尾。
  • 8.5萬尾魚苗增殖放流確保色達縣漁業生態穩定
    為加強色達縣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修復長江上遊流域漁業生態環境,11月2日,該縣開展了天然水域增殖放流活動,8.5萬尾魚苗被放流至色曲河中。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被放下水後,向四面八方遊開,為色曲河增添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