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50億的海底撈恢復外賣,餐飲復工後該怎麼辦

2020-12-27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網消息:2月15日,海底撈外送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即日起,海底撈外送中國內地部分門店將陸續恢復營業,其中北京部分門店2月15日恢復營業,上海部分門店在2月16日,西安、深圳、南京部分門店為2月17日。

海底撈表示,外送業務已升級為「安心送」,支持「無接觸配送」,暫不提供鍋爐具的租賃使用,暫不提供入戶服務。

在1月26日大年初二,海底撈率先發布公告,稱受疫情影響,中國內地所有門店1月26日起至1月31日暫停營業。休市近一周後,海底撈再發通告延長暫停營業時間,後續營業時間將視疫情發展及國家規定另行通知。截至2月15日,海底撈門店已停業20天。

海底撈只是縮影

2月4日,中信建投發布研報就疫情對海底撈業績對影響進行分析。該機構表示:海底撈內地所有門店自1月26日起暫停營業,預計將於元宵節之後恢復營業,預計約停業15天左右,約佔全年經營天數的4%,且停業期間仍產生一定成本。

此次疫情,對於餐飲業來說影響首當其衝,作為火鍋業龍頭的海底撈自然也受到很大影響。中信建投就指出了四點影響海底撈收入的因素:

第一,由於目前內地門店全部暫停營業,暫停期間會造成營業額損失;

第二,由於疫情影響,在恢復營業之後,預計需要一定時間恢復到疫情前的翻臺率和經營效率,我們預計至今年下半年,海底撈將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翻臺率水平,故此次疫情對海底撈一季度乃至全年的翻臺率或有一定拖累;

第三,由於疫情影響,海底撈一季度及全年在拓店計劃上也可能受到衝擊,新開業門店數減少;

第四,海底撈在停業期間或仍承擔員工基本工資,且在恢復營業後的恢復期,單店固定成本佔比提升,節省空間有限,一定程度上影響淨利率水平。

中信建投還表示,疫情前預計公司2020年營收402.87億元,歸母淨利潤35.93億元,以關店15天計算,由此估計疫情造成公司2020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5.8億元。預計2021年拓店數量較原預期或小幅提速,經營效率穩定,不下調2021年盈利預測。

海底撈只是眾多餐飲企業的縮影。中國烹飪協會(以下稱中烹協)2月12日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同時,中烹協指出,目前餐飲企業主要面臨儲備物資過期損失、房租人工成本等固定支出、疫情防治物資採購成本,同時,外賣業務難以為繼、現金流捉襟見肘、融資貸款較難等困難。此外,根據恆大研究院數據,僅在春節7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在這樣的形勢下,餐飲企業紛紛採取措施自救。

如何自救?

1、試水直播新渠道

疫情之下,很多餐企開始自救,不少餐廳轉向線上直播間,尋求新的發展機會。眉州東坡、真功夫、呷哺呷哺、漢堡王、棒約翰、吉野家、宏狀元等30多家餐企,將後廚變直播間,大廚變主播,用直播方式線上吸引顧客,順便「兜售」半成品。

與此同時,2月11日,淘寶直播宣布向全國餐飲商家開放免費入駐,並給予流量支持。零門檻,免費入駐 ,在商家入駐之前,淘寶直播還為餐飲老闆和員工提供免費的1對1專人服務,保證他們儘快掌握直播技巧,幫助餐飲人實現線上復工。

直播的形式靈活,又能與日常需求相結合,非常受時下年輕一族的喜愛。不僅可以通過直播"帶貨",還可以積攢餐飲品牌自己的私域流量,一舉兩得。

2、探索企業團體訂餐配送

針對復工潮,全國多地陸續宣布暫停餐飲單位堂食服務,禁止一切聚集性聚餐行為。對一些暫停開放食堂的企業來說,除了鼓勵員工自己帶飯之後,企業團餐訂購成為一種選擇。為了籌備企業復工用餐,各餐企也開始陸續開通企業訂餐通道,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外賣單量,開啟「自救」模式。

在北京,西貝、金鼎軒、唐宮海鮮坊、松鶴樓等連鎖餐館已經開始接受企業訂餐。長沙、福州、崑山等城市也建立了配餐服務平臺,為當地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提供集體用餐供配送服務保障。

針對復工潮,餓了麼、美團等平臺也聯手餐企推出相關服務。2月10日,餓了麼宣布將聯手永和大王等頭部餐飲品牌,對接地方政府、工業園區等機構,在全國推出「企業團餐安心送」服務,解決各省市復工單位的用餐需求。目前,全國推出「企業團餐安心送」的供餐企業已超9000家,需求企業也在不斷增加。美團也已經攜手多家頭部餐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發起「放心工作餐直供」行動,據介紹,該活動面向全國開啟多人團餐預訂、企事業機構食堂直供,提供從餐廳後廚直達辦公樓的訂餐服務。

3、自建外賣渠道拓展外賣業務

中烹協報告顯示,疫情防控期間,餐飲服務堂食量大幅減少,有的企業寄希望於外賣外送能增加收入,23%的受訪餐飲企業在春節期間繼續提供外賣外送業務,但效果並不明顯。主要原因是春節期間居民外賣訂單量減少;疫情防控期間各小區對外來人員、包括送外賣人員管控嚴格;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需要向外賣外送平臺支付佣金,而91%的企業表示平臺佣金費率並沒有優惠,甚至還有2%的企業表示佣金費率有所提高。

中烹協表示,此次疫情促使配送到家服務需求迅速增長,未來餐飲企業有必要考慮通過自建體系或者選擇與組織方式和物流體系健全的相應平臺合作,繼續拓寬新零售產品線,創新經營模式,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使其成為未來業務新增長點。

目前不少餐飲企業已經開始通過自建外賣渠道拓展外賣業務。嘉和一品、眉州東坡等餐飲企業已經搭建起了小程序送餐平臺,南門涮肉也組建了自己的外賣團隊,開始接受電話訂餐服務。此外,也有不少餐飲企業仍然選擇在外賣平臺加大優惠力度以儘可能地向品牌引流。

可以預料的是,對於餐飲服務行業來說,安全、衛生是一個常態的需求,新冠肺炎短期內將這種需求激發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如果能夠將這段時間的經驗和推出的新服務策略保留下來,或許也將可以成為未來平臺的差異化服務。

戰「疫」後重來的思考

聯商特約專欄作者、行業資深人士孫裕隆表示,此次疫情可以說絕大多數實體產業都被迫休克,但相較於其他行業而言餐飲行業是被深度鎖定的第一行業,受災面之廣之深冠居榜首,疫情沒有徹底解除前餐飲行業的復工就不可能真正意義上展開,目前復工的餐飲企業是被迫也是無耐。

在他看來,海底撈陸續復工面臨的疫情挑戰依然非常大,聚集性風險成為海底撈開業復工的首要風險,不僅僅來客與上座率短期很難恢復,員工的防疫安全更是懸在海底撈頭上的一把利劍,在開業與恢復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海底撈的主要收入應該還是會集中在外賣上。當然對於能夠儘早復工又在控制期內沒有出現疫情的餐飲企業一旦迎來疫情解禁也將是顧客信任快速上升的首選企業,這對於海底撈而言或許會帶來未來新的增長支撐。這場疫情之下,與其說是對餐飲業的強制性洗牌,不如說是餐飲業戰疫之後的重來,而這個重來的艱難將伴隨餐飲業整個2020年甚至更久…

孫裕隆認為,對於餐飲抗疫企業而言,能不能抗疫成功取決於以下幾方面因素:

首先,企業本身過去發展理念下沉澱的自由現金流是否充足,如果自由現金流不足整體業務發展又具有發展空間的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進行必要的縮減低效率門店,壓縮基礎成本,保種子店和成長性強的店,同時加大金融及第三方投資對接,保證自己能夠熬過抗疫期;

其次,在進行內部抗疫能力評估的過程中加大對團隊的梳理與關注,千方百計將核心團隊與骨幹員工留存率提高,這是重來的核心要素;

再次、提前制定復工開業計劃,制定疫期復工舉措,保證疫期解禁前復工的的應對與安全防範;

最後,做好經營反思,疫情給了我們打擊,如果沒死就是新生,如何新生能不能新生取決於這個過程的反思,將過去經營中的投機性、盲動性,短期性行為進行梳理,重生之日重來。

(文/聯商網 牧之)

相關焦點

  • 西貝熬不過3個月,海底撈虧50億,為啥外賣就是救不了餐飲?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各大餐飲企業可謂是難熬的歲月,雖然陸續復工了,但是並不是意味著餐飲企業最喜歡的大家集體聚餐就此出現了,餐飲業想要徹底恢復到節前的水平還是有很長的距離,不過有件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就是幾乎所有在媒體上發聲的餐飲企業幾乎清一色的表示,外賣救不了餐飲,這是為什麼呢?
  • 聯商餐飲周報:海底撈等恢復外賣 莫爾頓上海iapm店關門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2.10-2.16),海底撈、外婆家、爐魚等餐飲品牌宣布將恢復外賣服務;受疫情影響嚴重,美國莫爾頓牛排在上海iapm的門店宣布關門;漢堡王在疫情期間中國門店近半數暫時歇業,母公司CEO稱今年會在華繼續加大新店投入...
  • 海底撈、西貝漲價以後道歉又恢復原價,餐飲該不該聽輿論的?
    最近,海底撈和西貝莜麵村成為這個周末的熱門話題,先是海底撈因漲價道歉並承諾調回原價,後有西貝承認漲價、道歉、調回原價,海底撈和西貝送上微博熱搜。由於疫情,在減少外出減少聚集的總體要求下,今年餐飲就餐人數勢必減少。「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
  • 海底撈「自救」:恢復外賣業務,但能夠撐多久?
    彼時,海底撈在非典時期通過發明了外賣火鍋向死而生,但如今在新冠病毒疫情中選擇了用「外賣」自救的它,自救效果有那麼好嗎?一2月15日,海底撈通過官方微信對外公布,北京部分門店2月15日恢復營業;上海部分門店2月16日恢復營業;西安、深圳、南京部分門店則在2月17日營業,而其他城市門店也將陸續恢復營業。
  • 全年損失或超50億,海底撈能靠「外賣」翻盤?
    彼時,餐飲巨頭「海底撈」靠著外賣火鍋向死而生,而今面對新冠病毒,海底撈再次拿出了這把「武器」,時隔17年,它的效果又會如何呢?其他城市門店也將陸續恢復營業。圖片來源:海底撈官網2全年損失或超50億據中信建投的數據分析,若海底撈關店30天,年末門店數量達1000家,經測算2020總營收341.85億元(+27.2%),歸母淨利潤27.97億元(+
  • 疫情之下,一個月「血虧」50億的海底撈為什麼這麼安靜?
    來源:品牌頭條來源:餐飲老闆內參 (cylbnc)2 月3 日,當行業處於普遍性的焦慮中時,海底撈的回應是一期視頻,內容是「張大哥和你一起做碗面」,6 分鐘,沒談疫情,沒談公司,單純做了碗番茄雞蛋面,就像一次行為藝術。安靜,但沒有靜止:成品菜上線了,外送恢復了,21 億的授信也拿到了。
  • 市值率先暴漲135億!全國550家門店,海底撈僅恢復85家
    3月11日,美團發布的《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顯示,復工兩周(2月17日-3月1日)以來,全國主要城市餐飲外賣交易額和訂單量兩個主要數據呈現大幅增長態勢,數據表明疫情期間明顯受到抑制的消費需求在外賣平臺進一步釋放,外賣經濟率先復甦,全國餐飲商戶復工率已超過55%。
  • 海底撈虧9.65億、呷哺呷哺虧2.52億……餐企業績一片慘澹
    圖片來源:同慶樓疫情給餐飲業造成嚴重打擊,部分中小型餐飲企業資金鍊斷裂,經營困難,已經關門倒閉,大型連鎖餐飲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通過積極自救、破局創新,正在迅速恢復中。同時,多家餐飲企業表示,疫情也給餐飲業帶來新的市場機遇,相信企業可以把握機遇,搶佔市場份額。
  • 廣深餐飲復工記:少量有序恢復堂食 自取與外賣仍是主流
    近日,為了解廣深地區餐飲業復工情況,《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多方走訪,發現目前多數餐飲企業未完全開放堂食,復工仍以無接觸自取及外賣為多數;還有部分以堂食為主的餐廳選擇短期開放外賣。  全面恢復堂食尚待時日  疫情當前,相比於多數行業已如火如荼地進入復工狀態,餐飲行業的復工卻顯得十分謹慎。
  • 海底撈扛不住了,上半年淨虧超9億!
    7月6日、7日,海底撈發布了上半年的業績預警公告,業績由盈轉虧,遭遇滑鐵盧。 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團預計該期間收入相較於2019年同期下降約20%,所錄得的淨虧損介於人民幣9億元至10億元不等。
  • 復工進行時|海底撈外送服務逐漸恢復 供應鏈產能仍受限
    【財新網】(記者 沈欣悅 實習記者 張之林)經歷了春節期間的餐飲「大蕭條」後,以海底撈為代表的全國連鎖餐飲正在逐步復工。2月15日,海底撈北京的部分外送門店恢復了外賣服務;2月16日起,上海、西安、深圳、南京的部分外送門店也相繼恢復營業。但門店堂食服務仍未營業。
  • 海底撈、西貝、喜茶正悄悄提價!復工後的餐飲業漲價會否成為常態?
    在餐飲業逐步恢復堂食後,近日,多地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此前生意十分火爆的海底撈火鍋正在悄悄漲價。對此,海底撈方面不置可否。本就在火鍋界屬於價格偏高且人氣頗高的一家連鎖店,此時悄然漲價必然引發熱議。據該門店海底撈員工向《金融投資報》介紹,接到總公司通知後,目前部分菜品有調價現象,例如自助調料費漲到10元/位,上圖中的撈派麻辣滑牛肉由此前28元/份漲到39元/份。也就是說,就該份牛肉來說,價格提高了將近40%。
  • 海底撈、西貝、喜茶正悄悄提價!復工後的餐飲業漲價會否成為常態
    本報記者/陳思源視頻/陳思源 龍笑在餐飲業逐步恢復堂食後,近日,多地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此前生意十分火爆的海底撈火鍋正在悄悄漲價。對此,海底撈方面不置可否。圖/金妹兒據該門店海底撈員工向《金融投資報》介紹,接到總公司通知後,目前部分菜品有調價現象,例如自助調料費漲到10元/位,上圖中的撈派麻辣滑牛肉由此前28元/份漲到39元/份。也就是說,就該份牛肉來說,價格提高了將近40%。
  • 「比海底撈還火」的酸菜魚也送外賣了!近10萬餐飲企業掀外賣復工潮
    「太二」酸菜魚主打堂食,也確實在堂食業務上業內領先,2019年上半年翻座率略超過海底撈。九毛九在2020年1月15日才登陸港股資本市場,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家被寄予成為「下一個海底撈」厚望的餐飲股新秀備受壓力。原計劃於2月10日恢復營業的九毛九旗下所有品牌也宣布延期開業。受暫停營業影響,該公司股價近期承壓。
  • 等待黎明:受疫情影響,海底撈損失已超11億?恢復營業尚無時間表
    在一些從業者看來,真正的挑戰在復工之後,疫情可能會帶來餐飲業的一次洗牌。餐飲股海底撈、九毛九繼續停業,無時間表關於這場疫情,讓眾多企業猝不及防,而餐飲、酒店、旅遊首當其衝受影響。中金宏觀的報告顯示,2003 年「非典」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客運、旅遊、住宿餐飲、零售等行業短期內受到較大衝擊。而當時北京等疫情高發區內的餐館自4月底出現股「關店風」,歇業率達到了 70%。營業額相比同期下降50%。直至進入6月份後,餐飲市場才開始有回升的勢頭。
  • 曾等位2小時的海底撈,營業第一天只有7桌客人?如何解決復工難?
    3月12日,海底撈15城85家門店,開放堂食,北上廣地區門店並沒有恢復。相比於網友們對海底撈復工的熱情,堂食恢復的第一天門店顯得有些冷清。據了解,杭州城西銀泰海底撈在中午11點30分時,只接待了6張小桌和1張中桌。大部分中小餐飲店也面臨著經營難題。
  • 廣深餐飲復工記:自取與外賣仍是主流
    近日,為了解廣深地區餐飲業復工情況,《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多方走訪,發現目前多數餐飲企業未完全開放堂食,復工仍以無接觸自取及外賣為多數;還有部分以堂食為主的餐廳選擇短期開放外賣。全面恢復堂食尚待時日疫情當前,相比於多數行業已如火如荼地進入復工狀態,餐飲行業的復工卻顯得十分謹慎。
  • 海底撈半年淨虧10億,股價卻瘋漲;肯德基暫停使用吮指廣告語
    瑞幸咖啡旗艦店入駐拼多多;海底撈半年財報:淨虧10億,股價瘋漲;漢堡王被罰373萬! 海底撈半年財報 淨虧10億,股價瘋漲 8月25日晚間,海底撈發布2020年度半年報,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海底撈集團實現收入
  • 北京餐飲復工報告:北京餐企備戰疫後首個消費小高峰
    為展現4月北京餐飲行業的復工情況,我們走訪了北京多個知名商圈及美食街區,並且持續追蹤了北京45家餐飲企業、2131家門店復工以來的數據變化,集結成這份《北京餐飲復工報告(四月)》,真實客觀地展現復工後,疫情給北京餐飲行業帶來的變化。
  • 西貝、海底撈道歉、美團外賣漲價,疫情恢復誰來發力
    今年疫情對餐飲行業是巨大衝擊,兩個月的時間,已有1.3萬家餐飲企業註銷倒閉。隨著餐飲行業陸續復工,西貝、海底撈等頭部餐飲漲價引起熱議,陸續發文道歉。隨著疫情期間不能堂食,外賣收入佔比明顯提升,美團的行業壟斷和高額佣金引起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