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一場秋雨過後,位於城關鎮楊店村的六盤山西麓野生菌菇馴化種植生產基地裡的林菌間作大球蓋菇如雨後春筍,紛紛探出了頭,基地負責人柳志清正帶領工人忙著採摘、裝框、入庫。
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屬於擔子菌門,層菌綱,傘菌目,球蓋菇科,球蓋菇屬。大球蓋菇子實體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多糖等營養成分,口感極好,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
據介紹,由於隆德縣氣候冷涼,有著大球蓋菇生長的各方麵條件,因此,該基地從去年就開始嘗試改變傳統低效的培育管理模式和經營技術,通過林菌間作仿野生菌種植,既提高林地綜合效益,滿足流域生態安全建設需要,又兼顧市場對高價值野生食用菌的需求。實踐證明,林菌間作的模式對林木和大球蓋菇的生長都非常有利,林、菌可以在光、溫、水、氣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循環相生、協調發展。目前出的菇於今年六月種植,畝產可達2000斤以上,產值在1萬多元。
六盤山西麓野生菌菇馴化種植生產基地負責人 柳志清:
這些是我們今年六月份開始打造的林菌間作種植的大球蓋菇,人稱姬松茸,現在已經大量上市。前期銷往平涼等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經濟價值也挺好,以後我會把這個產業做的更好、更強、更大。
記者:彭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