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林菌間作,這裡的大球蓋菇安「新家」了

2020-12-28 隆德廣電

9月22日,一場秋雨過後,位於城關鎮楊店村的六盤山西麓野生菌菇馴化種植生產基地裡的林菌間作大球蓋菇如雨後春筍,紛紛探出了頭,基地負責人柳志清正帶領工人忙著採摘、裝框、入庫。

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屬於擔子菌門,層菌綱,傘菌目,球蓋菇科,球蓋菇屬。大球蓋菇子實體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多糖等營養成分,口感極好,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

據介紹,由於隆德縣氣候冷涼,有著大球蓋菇生長的各方麵條件,因此,該基地從去年就開始嘗試改變傳統低效的培育管理模式和經營技術,通過林菌間作仿野生菌種植,既提高林地綜合效益,滿足流域生態安全建設需要,又兼顧市場對高價值野生食用菌的需求。實踐證明,林菌間作的模式對林木和大球蓋菇的生長都非常有利,林、菌可以在光、溫、水、氣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循環相生、協調發展。目前出的菇於今年六月種植,畝產可達2000斤以上,產值在1萬多元。

六盤山西麓野生菌菇馴化種植生產基地負責人 柳志清:

這些是我們今年六月份開始打造的林菌間作種植的大球蓋菇,人稱姬松茸,現在已經大量上市。前期銷往平涼等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經濟價值也挺好,以後我會把這個產業做的更好、更強、更大。

記者:彭甲龍

相關焦點

  • 大球蓋菇—種植條件
    近期,菌菇知事給大家分享了幾個大球蓋菇(也有稱:赤松茸)的種植視頻,近幾年這個菇類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市場接受度也比前幾年好很多,那麼今天就生態種植條件和大家做個簡單的分享吧!大球蓋菇是環境友好型食用菌,符合生態化循環發展理念。
  • 「金土地」試種大球蓋菇獲成功
    日前,縣食用菌科研所與金土地農業有限公司合作試驗栽培大球蓋菇取得成功,試種的3畝大球蓋菇已陸續出菇,長勢喜人,保守估計畝產可達2000公斤,畝產值達3萬元以上,為我縣食用菌品種多樣化發展提供了新嘗試。  大球蓋菇是我國近年來剛剛興起的食用菌新秀。
  • 大球蓋菇豐收 閒置林地生金
    連日來,在寶豐縣商酒務鎮趙官營村一處榆樹林下,幾名工人正在採摘大球蓋菇。大球蓋菇又名赤松茸,是一種珍稀食用菌,成品鮮菇色澤豔麗、食味清香、營養豐富,享有「素中之葷」的美譽。趙官營村民張偉鋒告訴記者:「我今年利用林下閒置土地,種植了20多畝的赤松茸,從9月2號到10月21號,40多天時間已經出菇。這一段很多客商紛紛來到基地,進行考察、洽談,現在這個菇的市場價格都在每斤10元以上,按現在的出菇量來說,市場前景非常好,會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
  • 貴州金沙縣:大球蓋菇迎豐收 農民喜收「致富菇」
    陽春三月,在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長壩鎮崑崙社區的大球蓋菇基地裡,大球蓋菇陸續成熟,基地正組織附近群眾對已經成熟的大球蓋菇進行採摘,忙的不亦樂乎。    現年67歲的崑崙社區居民劉合碧從2月上旬以來,就在自家門口的食用菌基地裡採摘大球蓋菇,近段時間的務工收入差不多有2000元錢。
  • 漢中市大球蓋菇種植關鍵技術
    3.3  原料的選擇與搭配大球蓋菇種植菌齡要適宜,不能用老化菌種。大球蓋菇生長雖然對原料要求不嚴,原料來源廣泛,但原料質量影響產量和品質。4  漢中市大球蓋菇栽培推廣前景漢中市地處秦巴山區,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在發展大球蓋菇等食用菌產業具有三方面的資源優勢,其一是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達 63.3% ,人均林地面積是全國的 4 倍、全省的2倍;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4℃ ,年均降水量800~1 000mm ,十分有利於食用菌生長
  • 依蘭縣「南菇北種」大球蓋菇走俏大江南北
    東北網9月24日訊 (記者 侯巍) 近日,「壯麗七十年奮鬥新時代——豐收時節看發展」專題採訪團走進哈爾濱市依蘭縣滿天星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引進了南方大球蓋菇,「南菇北種」,利用水稻育秧大棚,錯季種植,帶動農戶350戶,戶均增收1.5萬元,直接帶動貧困戶28戶。
  • 田田綠葉下,菌菇排成行——將樂菸葉套種大球蓋菇
    相比於之前僅種植菸葉和稻米一年兩熟,套種了大球蓋菇後,劉桂餘的田地變成了一年三熟,冬天不再讓土地閒置。十幾畝菸葉套種大球蓋菇的試驗田,收入幾乎是一百畝純稻田的三倍。「我現在11畝地套種菸葉和蘑菇,100多畝地種稻子,一年所有收入有二十多萬人民幣,就這11畝蘑菇和菸葉就能有十五、六萬。」
  • 能賺錢的林下經濟——大球蓋菇
    華詩農旅旅遊規劃設計院對大球蓋菇多年的種植推廣,得出幾大優勢: 赤松茸,學名大球蓋菇,又稱姬松茸、粗腿菇、益腎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突出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國際糧農組織向發展中國家推薦特色栽培品種之一,是我國近幾年來剛剛興起的一株璀璨的食用菌新秀
  • 四川敘永縣發現白色大球蓋菇
    李欣 攝   中新網瀘州1月18日電 (鄒立楊 李欣 付燕)記者18日從瀘州市敘永縣委宣傳部獲悉,該縣水潦彝族鄉黃獅村發現白色大球蓋菇,經當地農業部門確認這是在國內首次發現大球蓋菇自然變異的白色新品種,為食用菌類的最高品質。該發現將填補食用菌類沒有白色大球蓋菇的空白,對食用菌的科研種植以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可以生吃的大球蓋菇
    大球蓋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別名赤松茸、酒紅蓋菇、雲茸等,為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球蓋菇科,球蓋菇屬大型草腐真菌。大球蓋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
  • 澧縣:秸稈「變廢為寶」,大球蓋菇助農增收
    常德全媒訊(記者 戴毅 汪平)連日來,常德澧縣澧西街道村民彭道坤利用閒置稻田,通過大球蓋菇菌絲與秸稈搭配栽培的大球蓋菇喜獲豐收,不僅讓秸稈「變廢為寶」,經濟效益得到了大大提升。在馬堰村三組彭道坤的大球蓋菇生產基地內,放眼望去,一朵朵小圓球狀的蓋菇破土而出,長勢一片良好,工人們正忙著搶抓時節採收大球蓋菇,現場一片火熱的景象。彭道坤從1988年開始種植食用菌,至今已有32年種植經驗,先後種植過平菇、秀珍菇、竹蓀等20多個品種。
  • 2萬多斤大球蓋菇等你嘗鮮
    七星關區對坡鎮杉寨村大球蓋菇種植基地裡,一朵朵大球蓋菇破土而出,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晶瑩剔透,並散發出了陣陣豐收與幸福的味道。杉寨村大球蓋菇種植基地佔地11畝,是該村致富帶頭人陳宏在一片綠水青山中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謀劃實施的生態產業。3月19日,基地採收第一批大球蓋菇,到如今已採收了近3000斤。
  • 「大球蓋菇」紮根尚志「錢景」大好
    肉厚肥美的大球蓋菇。  還別說,一個月後,李連生回到尚志時,果真帶回了一個新的蘑菇品種——大球蓋菇。  首次試種「大球蓋」 一畝利潤超萬元  當年7月,雖然錯過了蘑菇最佳種植季,高世玲、李連生還是帶領農戶種起了大球蓋菇。「稻苗挪進大地,大棚就空下來了,正好種蘑菇。」他們直接把周邊農戶給水稻育秧的大棚租下來,45天後蘑菇長成了,驚喜也來了。
  • 達川區:花椒廢棄物栽培大球蓋菇 實現再利用
    青花椒作為達川區鄉村振興的一大支柱產業和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青花椒種植面積達到20多萬畝,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棄青花椒枝條。達川區農技人員利用花椒廢棄物進行生料栽培大球蓋菇試驗獲得成功,實現了花椒廢棄物再利用。
  • 大球蓋菇種植問題解惑:10個問題,一點就破
    大球蓋菇種植項目一經問世便引起越來越多農民朋友的關注,除了產量高利潤大以外,更主要原因還是管理粗放,培養料來源廣泛,投入成本低。1.大球蓋菇可以地栽,有種子嗎?大球蓋菇是珍貴食用菌類,所謂種子也是菌種,但是由於抗雜菌能力特別強,所以不需要密封消毒環境接種,把菌種埋在野外培養料中即可。2.大球蓋菇培養料用什麼好?大球蓋菇培養料來源廣泛,各種秸稈、木屑、雜草、樹葉、稻殼均可,但是實踐證明,單一類培養料產量和菇的質量不如混合類培養料。3.種植大球蓋菇需要施肥嗎?不需要,如果在秸稈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鉀肥,大球蓋菇的菌絲生長反而很差。
  • 泰安新泰市谷裡鎮大球蓋菇撐起農民致富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4日訊近日,記者走進新泰市谷裡鎮西朱村大球蓋菇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楊樹林下,一株株大球蓋菇探出紅色的菌帽,圓潤可愛,大球蓋菇俗稱赤松茸,菇體色澤豔麗,腿粗蓋肥,食味清香,是我國近幾年剛剛興起的食用菌新秀。
  • 大球蓋菇「爆出」是憂是喜?
    眾所周知,在食用菌種植過程中,爆出現象是讓菇農很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一個菌袋的培養料是標準不變的量,所供給的營養也是恆定的,一旦爆出,所有菇雷集中吞噬菌袋的營養,勢必造成菇體營養不足,沒有商品菇全是低劣統貨的現象隨之發生,更主要的是由於後期菌袋營養不足,嚴重影響產量。
  • 膠州:變廢為寶,秸稈循環利用種出大球蓋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通訊員 陳雪麥收過後秸稈處理不容易,膠州市鋪集鎮一家食用菌企業將其堆放、澆水、發酵後,製作成優質的大球蓋菇種植原料,每年可消耗農作物秸稈200多萬斤,實現了企業和小麥種植戶的雙贏。
  • 大球蓋菇高產的種植方法
    因大球蓋菇不喜歡陽光直射,它在沒有光照的條件下也能正常出菇。但有點散光的照射對大球蓋菇的子實體形成有促進作用。光照強度過大會導致大球蓋菇菇頂開裂,使大球蓋菇的品質受到影響。另外,選擇的場地要求接近水源且排水方便。因種植大球蓋菇所需水量較大,多餘的水可直接排入樹溝內,不僅可滿足種菇的場地需求,且可提供樹木生長所需部分水分。
  • ...有「寶」,一天最多可採8000斤大球蓋菇,還有靈芝、銀耳、黑木耳...
    除了蘑菇,還有被稱為「赤松茸」的大球蓋菇、靈芝、銀耳、黑木耳等各種菌類。魔都開啟冰凍模式後,主人給它們搭建了暖棚,好讓它們繼續蹭蹭蹭地長個。據悉,這裡一天最多採摘到8000斤大球蓋菇,附近同屬一家企業生產的活體菌菇、芽苗菜你說不定在海底撈品嘗過。  除了茭白,青浦還有各種菌菇寶寶  說起練塘鎮的農產品,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茭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