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為什麼叫上元節 它的民間活動大家要了解

2020-12-26 今日臨沂

  元宵節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當天有很多廟會以及燈節之類的活動,而且這個節日又被稱為是上元節,那麼原因如何?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

 

  元宵節起源的不同說法:

 

  1、平呂說

 

  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后一系在呂后死後害怕大全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2、三元說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人們慶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圓之夜。據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相關焦點

  • 元宵節為什麼要看燈?為什麼要猜燈謎?
    元宵節馬上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元宵節看燈、猜燈謎是非常古老的傳統民間的習俗,小編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一下,為什么元宵節要看燈、猜燈謎。元宵節賞燈的起源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叫燈節、上元節,家家掛燈,人人賞燈。而元宵節賞燈這一習俗的起源則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由來為什麼要吃湯圓 元宵節有哪些禁忌
    春節已經遠去,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大家在歡聚一堂吃元宵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元宵節在民間流傳著很多說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說說元宵節的由來吧!一, 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后一系在呂后死後害怕大權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
  • 元宵節的由來和民間習俗活動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春節剛過,就迎來了中國另一個重大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謎語、吃元宵,各種鬧元宵的民間文娛活動,更是把節日的歡樂氣氛推向了高潮。今年是特殊之年,因為防治新型冠狀病毒,元宵節是不能過了,但我們可以來了解元宵節的歷史和傳說,在家中,過一個知識元宵節。
  • 元宵節為什麼也叫「燈節」?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
    [1]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
  • 元宵節的由來,為什么元宵節要吃元宵呢?
    元宵節的由來,為什么元宵節要吃元宵呢?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就要來臨了,那麼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裡,大家都會逛廟會,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那麼大家在歡度,元宵節再吃元宵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個元宵節的由來呢?為什麼在元宵節要吃元宵呢?
  •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你知道下元節嗎?
    ——《思越人》每年的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也就是上元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古人把夜稱為宵,又因為正月十五是第一個月圓,所以稱之為元宵節。那麼,為什麼又叫上元節呢?這與道教脫不開關係,道教有三元,一意,眼,耳,意念,為三元歸一。二意,天,地,水,為三元之氣。三意,上,中,下三丹田。四意,精,氣,神三種。五意,玄,元,始這三祖氣。
  • 幼兒園2018年元宵節活動方案
    >幼兒園2018年元宵節活動方案(二)一、設計思考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  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 【元宵節活動】幼兒園大班元宵節活動方案
    一、設計思考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在主題活動中,通過調查、參觀、學習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幼兒不僅能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進一步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驗,獲取多方面的經驗:①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②元宵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
  • 民間中元節,佛家盂蘭盆節,也叫佛歡喜日!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民間稱作中元節,在佛教裡叫做盂蘭盆節,也叫佛歡喜節,它是佛歡喜日,這是一個吉祥殊勝的日子。在民間,中元節的叫做是與上元節、下元節對應存在的。上元節即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下元節是農曆十月十五。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來歷和寓意是什麼?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一定要吃湯圓或者元宵?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是什麼?它有什麼寓意呢?我國很多地方過元宵節都有吃湯圓、元宵的習俗。從我記事起,家裡年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媽媽都給我們做湯圓,為什么元宵節要吃湯圓?爸媽說不上來。
  • 正月十五元宵節,民俗活動有哪些,你們家鄉吃什麼?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是春節過後最為盛大的節日之一。俗話說「五裡不通風,十裡不同俗」全國各地人民均有多種多樣的慶祝方式,每當元宵節到來,每條大街小街都張燈結採,喜氣洋洋鬧元宵,一副美不勝收的場面。那么正月十五元宵節吃什麼?都有哪些民俗活動呢?下面就來了解下。
  • 上元節:鮮為人知的古代節日,不為人知的古代習俗
    也許當我們提及上元節時大家很少會有人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子的節日,可是當我提到元宵節時,大家一定會脫口而出:這不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嗎!其實上元節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元宵節,只不過上元節更加古老一些罷了,那麼我們所熟知的元宵節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習俗呢?
  • 上元節是什麼節日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有什麼區別
    那既然有中元節,肯定也是有上元節和下元節的。可是上元節是什麼節日?下元節又是什麼節日呢?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有什麼區別?  上元節  上元節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 元宵節有什麼含義?元宵節的傳說有哪些?
    元宵節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的狂歡節,每到這一天,所有人都可以到街上去參加各種活動。你知道元宵節有什麼含義嗎?關於元宵節的傳說又有哪些?  一、元宵節的含義   1、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 【元宵節活動】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 元宵節為什麼要「鬧」?這樣的民俗文化真豐富!
    元宵節為什麼要「鬧」?這樣的民俗文化真豐富!中華民族傳承至今,流傳下來傳統習俗不計其數。但是每一項民俗節日都必不可少,因為它們都是蘊涵著我們古老民族的文化氣息。生活當中最為特別的年俗節日之一,除去春節之外,那就是元宵節啦。春節是一年之尾又是一年之初,而意味著辭舊迎新,而元宵節意味著整個春節的結束,為了慶祝,自然也是熱鬧非凡。那麼大家知道元宵節怎麼來的嗎?為什麼叫做「元宵」?為什麼叫做「鬧元宵」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中元節和上元節有什麼區別?中元節是什麼意思起源介紹
    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
  • 中國的情人節其實不是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而是上元節
    我們普遍把這天定義成為我們中國的「情人節」,今天我要告訴你,中國的情人節並不是七月初七的七夕,而是我們的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首先,你要搞清楚,你為什麼要知道。因為你是中國人,中國的常識還是要多懂一點,當一個外國人來給你普及中國文化時候,你可能會無地自容。
  • 元宵節的來歷50字100字左右 元宵節的由來起源故事
    元宵節的來歷50字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元宵節的來歷100字左右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