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人坐著的時間長了,或者蹲著的時間久了,就會出現腳發麻的情況,而對於這種情況的發生相信很多人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其實出現這種腳麻的情況是人體的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但也有一些是因為其他原因所引起。
首先大家一起來看看腳麻木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在生活中出現了此類的情況也能夠有所了解:
1、糖尿病
腳發麻的最大原因首先就是糖尿病。如果腳在沒有受到壓迫的情況下而經常出現麻痺的感覺,就要看是不是糖尿病引起的。患有糖尿病的人,體內的高血糖會損傷到血管和神經,從而出現手腳發涼、發麻等感覺,像是有「螞蟻爬行」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也是糖尿病病變的早期症狀之一。
在病情嚴重時還會出現腳痛、跛行、走路不穩等運動障礙。特別是晚上睡覺時,疼痛感更嚴重,腳部會出現像鑽頭在鑽骨頭般的疼痛,導致晚上也會睡不著。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特別是老人,那麼就需要特別注意,及時的去檢查血糖。
2、長期固定姿勢
相信大家在平時都能夠注意到,如果長期的保持同一個姿勢不變,過不了多長時間人體就會出現腳發麻的情況,而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因為身體的血液循環不暢通所導致的神經末梢麻痺,從而就產生了手腳發麻的感覺,那麼此時只需要人體及時進行一些活動,就可以快速的讓這種情況消失。
3、寒冷受凍
人體對於溫度的感應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人處於過於寒冷的環境下,人體的溫度也就會隨之降低,這個時候,手腳的感覺神經會出現麻木失靈的情況,常常就會表現為手腳發麻,並且沒有知覺,並且受凍的時間長了,可能還會造成該部位永久性的組織壞死。
4、物理刺激
在人體受到燒傷以及燙傷之後,或者是遭受到重物的錘擊以及拍打,這些情況都會造成人體有腳麻的感覺產生,此時去醫院對症治療即可。
5、藥物反應
降血壓的藥物、治療心臟病的藥物、用於鎮定神經或者是麻痺神經的藥物也會造成人的肢體局部產生發麻的感覺,所以用藥的時候一定要遵照醫囑服用。
6、交叉神經型頸椎病
特別提出,頸椎病中的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最容易造成頭暈眼花,四肢麻木,沒有知覺等。
上文已經介紹到了關於引起腳麻的原因,比如:糖尿病、長期固定姿勢、寒冷受凍、物理刺激、藥物反應以及交叉神經型頸椎病等。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了也不要過於的擔心,只要在平時的時候注意身體活動,多做一些鍛鍊,增加人體血液的流暢,那麼出現腳麻的感覺就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