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斯頓邱吉爾(1874——1965),英國著名的政治家、歷史學家、演說家、作家、記者。邱吉爾於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邱吉爾領導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他寫的《不需要戰爭》一書,榮獲了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
邱吉爾出生於英國的一個貴族家庭,是個早產兒,母親說他是最難教的孩子,父親倫道夫勳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1881年,七歲的邱吉爾被送到一個貴族子弟學校讀書,是學校中最頑皮、最貪吃、成績最差的學生之一。因為經常遭到老師的體罰,後來不得不轉到另外一所學校,成績依然不佳。1893年,他父親把邱吉爾送到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騎兵專業學習。由此,邱吉爾走上了從軍的道路。
由於父親的關係,在部隊服役的邱吉爾被英國情報部門看中,讓他負責收集西班牙軍隊所使用槍彈的情報。此外,《每日紀事報》也聘請他為隨軍記者。從此,邱吉爾愛上了寫作和記者的生活。
1899年9月,已經辭去軍職的邱吉爾以《晨郵報》記者的身份,前往南非採訪英布戰爭。在隨英軍士兵行進的途中,被後來成為南非總理的史末資所俘虜。1899年12月,邱吉爾極為大膽獨自一人越獄成功,在當地的一個英國僑民的幫助下於1900年3月終於回到英國。通過越獄事件而聞名全國的邱吉爾,抓住機會,從此踏入政壇。
邱吉爾口才很好,十分風趣幽默,天生是個優秀的演說家。他的一生充滿著浪漫主義的色彩,但他的浪漫並不只體現在國家事務上。傳記作者們總是刻意忽略他的天生多情,把他描繪成一個不擅長和異性打交道的小呆瓜。事實並非如此,他不是一個害羞生澀的人,他簡直就是個情種。
早在十幾歲的時候,邱吉爾就對倫敦社交場上的美人們表現出濃烈的興趣。有一天晚上,在皇家大劇院,邱吉爾忽然從談笑風生的人群中站起來,對正被掃黃隊攻擊的妓女們讚美了一番,引發了一陣騷動,差點讓自己成為醜聞的主角。
邱吉爾被趕出去之前,對同行狂歡的人說:「英國男人在倫敦哪裡總是受歡迎的呢?總是微笑著和他打招呼,還會和他喝一杯的是誰呢?永遠真誠、永遠真實的人又是誰呢?是帝國大道上的小姐們啊」。
中年之後,邱吉爾回想起這次突然爆發,也是他第一次公開演講的時候,自嘲地說:「我是在一個多少不那麼完美的地方,上演了我的演講處女秀」。
在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出頭那幾年,邱吉爾追求過三個女人,都是當時公認最美的女人。雖然她們都拒絕了他的求婚,但都對他印象深刻,一直到老都和他保持著深厚的友誼。在她們三個人的眼裡,邱吉爾並不是個乳臭未乾、靠不住的小夥子,而是一個會打馬球、熱衷於參觀畫廊和博物館、經常參加倫敦西區的聚會、博覽群書、對追求女人有極大熱情的風流人物。
邱吉爾是如此的「多情」,以致當他終於決定結婚的時候,還花了一周的時間遠離未婚妻,往返1100英裡去了一座遙遠的蘇格蘭城堡。在那兒,還有另一位鍾情於他的年輕女人等著他的解釋。
作為一個上流人物,邱吉爾總是努力地把自己打扮得很時髦。戴體面的大禮帽,拿一根手杖,把領子弄得筆挺,穿雙排扣大衣,還別著懷表。他對內衣的選擇延續了對服裝的好品位,基本上都是昂貴的真絲製品。他曾經為自己每年購買真絲內衣的花費辯解道:「這些都是我必不可少的享受」。這和他對香檳、上等雪茄等其它奢侈品的狂熱一樣,都是他典型的奢侈方式。他後來還曾經說過:「在我的人生中,從來沒有喝不到香檳的日子」。
當一個朋友說到某漂亮女人的臉,能引發至少200艘大船起航追逐的時候,邱吉爾回應:「不可能,頂多就是一艘小漁船或者小炮艇」。
邱吉爾的確與眾不同,但他的多情和浪漫,並沒有影響他作為一個優秀政治家的形象,英國人民還是那樣的崇拜和熱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