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當局欲關閉中正堂三天 臺北市府批無民主素養
臺當局欲關閉中正堂三天 臺北市府批無民主素養 2007年12月06日 00:0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民進黨當局處心積慮「去中國化」 對「臺北故宮」下手
臺北故宮讓「臺獨」勢力很糾結,既要借之「爭取國際的光榮」「讓世界看到臺灣」,又因為其不可撼動的中國屬性而欲除之。於是,2000年民進黨剛執政,「故宮南院」計劃就登場了。「南院」的立院宗旨是展示臺灣和亞洲文化藝術,換言之,再造一個沒有中國的「臺北故宮」。
-
調高社會住宅租金上限 臺北市府不領情
社宅包租代管頻出包,臺北市還有業者拖欠房東租金,臺「營建署」3日表示,對臺北市表達希望調高第2期計劃的租金上限,「營建署」同意市府視實際需求,租金可超過2萬2500元(新臺幣,下同)上限。不過,臺當局雖同意可調高租金上限,北市府仍不領情,認為補助若沒跟著調,還是無法解決問題。
-
民進黨妄想「去中國化」?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
撰文:小埋 自蔡英文上任以來,便致力於推動「去中國化」的行為,對蔡當局來說這些可謂「老把戲」,諸如篡改歷史教科書、「華航改名」等等。 近期又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再次挑起「去中國化」,計劃將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隸屬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甚至是改名。
-
蔡當局要關臺北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到「失心瘋」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源:視覺中國)海外網11月13日電眼看民進黨最近「九合一」選情告急,為挽救南部選情,蔡英文當局聲稱要關閉臺北故宮3年,將文物運送至臺灣南部的故宮南院展出。對此,島內人士批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去到「失心瘋」。還有港媒指出,臺北故宮兩岸歷史文化的聯結,是「臺獨」的「眼中釘」,但中華文化早已在島內生根發芽,就算蔡英文當局永遠關閉臺北故宮,也無法切割兩岸歷史文化聯結。
-
臺北故宮被疑要「去中國化」,院長澄清: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海外網11月30日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吳密察聲稱,今年提出的預算是由現在情況預計明年要做的工作,即使臺北故宮改隸「文化部」,這些工作也是既定工作,不會改變。此前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消息一出,民進黨當局就被批評是欲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
-
「去中國化」?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
臺灣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張省卿表示,以德國為例,博物館皆為政府出資,以基金會形式運作,因此保有文化自主性,在文化策略上也能發展在地特色,她認為臺北故宮若要歸屬「文化部」,應先著眼於「政府」要給臺北故宮什麼樣的定位,「對館藏賦予什麼概念或價值體系」,至於外傳改名「華夏博物館」,張省卿則持保留態度表示:「故宮雖傳統,但到底是一個招牌和文化形象」。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日月談)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 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將改名?臺灣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還回去
導語: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將改名?臺灣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還回去臺灣有一個世界級別的陸遊景點——臺北故宮!但是最近傳來「臺北故宮」要改名字的消息,改名字本身就很可笑,是覺得配不上「故宮」兩個字嗎?而改名字的理由更可笑!
-
民進黨「立委」要求臺軍艦「去中國化」:兩岸同名會奇怪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塔江艦」15日下水,民進黨「立委」借題發揮要搞「去中國化」,主張臺當局以後造軍艦都要像這艘艦艇一樣,用臺灣相關名稱命名,不要再使用和大陸相關的地名或中國古代名將姓名。臺「海軍參謀長」敖以智也表示,對於軍艦相關命名準則,臺軍已修訂了相關規定。
-
臺北故宮「去中國化」將改名?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都還給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臺媒11月28日消息稱,為推動「去中國化」,臺行政部門備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為「華夏博物館」,並從原先直屬行政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部門。對此,島內網友痛批,民進黨政府推動「去中國化」不遺餘力,那有種乾脆把寶物都還給大陸,這樣豈不更快也更符合「臺灣價值」。
-
高鐵延伸宜蘭經水庫集水區 臺北市府反對
臺當局「交通部」傾向將高鐵延伸至宜蘭來取代北宜直鐵,初步路線規劃將經過翡翠水庫集水區,先前因北宜直鐵路線通集水區恐影響水質等疑慮已表態反對的臺北市府,今天中午再次強調,北宜高鐵路線應避開翡翠水庫集水區。
-
臺北故宮「去中國化」將改名?臺媒: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都還給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臺媒11月28日消息稱,為推動「去中國化」,臺行政部門備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為「華夏博物館」,並從原先直屬行政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部門。對此,島內網友痛批,民進黨政府推動「去中國化」不遺餘力,那有種乾脆把寶物都還給大陸,這樣豈不更快也更符合「臺灣價值」。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島內輿論:何不乾脆把文物...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又搞「去中國化」!島內炒作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引發爭議
又搞「去中國化」!(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引發爭議。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表示,臺北故宮典藏寶藏,地位堪比臺灣貨幣政策主管機關,有必要直屬於行政主管部門,貿然行事將使其國際地位下滑。
-
大群館案臺「監察院」糾正臺北市府 侯友宜批東廠
(趙雙傑攝、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監察院」12日因文大宿舍案糾正臺北市府,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昨表示,選舉前公布,時機非常敏感,「怎會在這時做這樣的動作,大家自己去判斷。」侯怒批,選前拿出來炒作就是「東廠」。
-
從「中國」改回「中國臺北」,臺當局揚眉吐氣,吹噓「罕見勝利」
「臺獨」分子千方百計想「去中國化」,不想要「中國臺北」(Chinese Taipei,島內自譯「中華臺北」),長期妄想「正名」。但是,高雄市長陳其邁發現,臺灣省主要城市參與的國際組織「市長聯盟」,在官網已將高雄的標示從「中國臺北」(Chinese Taipei)改為「中國」(China)。
-
臺北大巨蛋案:市府傾向解約 網友嘲「發飛彈拆除」
中國臺灣網7月7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大巨蛋」爭議持續未解,遠雄日前回函臺北市府,表達堅持履約的意願,不過未提出具體改善措施。對此,臺北市府7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強調對於遠雄拖延態度感到遺憾,臺北市府將成立「大巨蛋」終止契約工作小組,研議未來相關應變行動。
-
汪毅夫:「日據」臺灣當局與「去中國化」
可以肯定地說,「日據臺灣當局」(以下簡稱「日據當局」)推行的「內地化」、「日本化」、「皇民化」就是「去中國化」;同時又必須肯定地說,「日據當局」推行的皇民化運動始於1937年,但它推行「去中國化」從1895年就開始了。當然,「日據當局」在1937年以後加大力道,有如抽瘋似的一陣緊過一陣。
-
繼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後,下一個是臺灣歷史博物館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自新任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上任後宣示,要做「臺灣民眾的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後,日前,臺灣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稱,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對此,徐天福質疑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難道是要「臺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