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天氣變化無常,前後兩天溫差相差十度以上,很多人出現咳嗽、頭疼症狀,有的患者到醫院就診的時候就會問醫生有哪些發物不能吃?
究竟什麼是發物?
在老一輩人眼中,生病了就要忌吃發物,比如說感冒了不能吃雞蛋,但其實在醫學上並沒有明確規定哪些是發物,哪些不是發物,大家要正確理解發物的意思。發物二字重點在「發」字上,有激發、誘發的含義,比如說本來沒有病症,吃完某種食物後出現病症,或者是加重了病症。
很多人認為豬牛羊是發物,其實這種看法比較片面,就拿羊肉來說,普通人吃羊肉很有營養,但是胃火、肝火重的人卻不適合吃,會加重上火症狀,對於這類人來說羊肉就是發物,而其他人可以正常吃羊肉,羊肉就不算是發物。另外羊肉一般適合冬天食用,幫助溫補身體,若是在夏天食用,就很容易上火,因此,是不是發物還要看食用季節和體質。
什麼樣的食物才是發物?
01容易過敏的食物
很多人吃過海鮮後會出現過敏症狀,身上起小紅疹或紅斑,伴隨著瘙癢症狀,因此,大家在食用海鮮前要注意,如果是過敏體質最好不要吃,過敏這件事可大可小,症狀輕的塗抹止癢藥膏就好了,症狀重的會有生命危險。生病時最好不要吃海鮮,防止發生過敏加重病情。
02刺激腸胃的冷食
生病的時候一定要少吃冰冷的食物,比如說冰棒、西瓜、雪梨等等,雖然可以清熱降火,但是卻會刺激腸胃,加重脾胃虛寒,導致腹瀉、腹痛、胃部痙攣,有的患者吃過冷飲後一天都感覺腸胃不舒服,有點反胃,所以生病的人更不能吃。
03對光敏感的食物
陽光晴朗的日子裡大家喜歡到海邊玩,曬日光浴,經常會出現皮膚曬傷的情況,或者是患有慢性皮膚病,比如說皮炎、銀屑病等等,這類患者就要少吃光敏性食物,防止加重皮膚症狀,常見的光敏性食物有芹菜、柑橘、菠菜等等,大家吃菜的時候要注意一點。
04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吃多了年糕、糯米、芋頭等黏性的食物後,總是會感覺到腹脹難忍,往往到了下一頓該吃飯了還是不覺得餓。因為食物難以消化,長時間滯留在胃部和腸道,這類食物不適合慢性胃炎、胰腺炎患者吃,吃多了會感覺喉嚨有痰,舌苔厚膩,腹部鼓脹不適,但是中氣不足的患者可以適當吃些,可以幫助補氣血。
所以說,發物並不是特指某種或某類食物,它的範圍很廣,與患者的方方面面有關,雖然注意忌口是好的,但是不能盲目忌口,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身體沒有足夠的營養,反而會讓患者虛弱無力,對病情恢復沒有好處。而且發物並不是一無是處,有些疾病可以利用「發物」的特點縮短病程,如果自己不太確定可以直接諮詢醫生是否要忌口,若沒有特別囑咐正常飲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