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對於人類來說,地球很大,大部分人的一生的活動範圍對比地球來說很小,科學的發展讓我們有了更加方便的出行方式,也有了去更加遙遠地方旅行的能力。可是人類開始探索宇宙後,發現了一個難題——宇宙太大了,它的大小甚至超過了我們可以理解的範圍。
對於我們來說,地球是無法缺少的生存環境,地球上的生物也被地球的大小限制了進化的空間,這個時候人類試圖探索宇宙就會發現,人類的身體構造並不適合在宇宙中求生,我們的身體都是針對地球來進化的。如果真的存在可以適應宇宙的生命,必須擁有漫長的生命和很低的消耗,這樣才能在空無一物的宇宙中不斷探索。
幸運的是人類擁有思維和文明,科學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省去進化的時間,利用各種越來越先進的航天技術,人類有潛力實現探索宇宙的夢想。那麼目前人類在宇宙中有什麼特別的發現嗎?或許「宇宙長城」會讓你感興趣。
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由星系組成的超級結構,它們甚至可以跨越數億光年,我們無法想像這些由超巨型行星組合在一起的巨型結構有多麼壯觀,也無法想像這麼多的恆星和引力源組合在一起是多麼美麗璀璨的景象。
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短短的數個普朗克時間宇宙的雛形就已經出現,科學家認為這些宇宙長城可能在宇宙誕生後沒有多久就存在了。否則宇宙大爆炸理論很難解釋這樣龐大的星繫結構存在。
武仙-北冕座長城
武仙-北冕座長城,是人類目前發現的最大宇宙結構,也是宇宙長城中最大的一個,人類發現的第二大宇宙結構史隆長城,就已經十分驚人了,它達到了13.7億光年,我們銀河系所在的超星系團拉尼亞凱亞,也只有5.2億光年,要知道拉尼亞凱亞中包含了最少十萬個和銀河系類似的星系,每一個星系中都存在至少4000億個恆星。
曾經我們熟知的銀河系所在的室女座超星團是整個拉尼亞凱亞的一部分,想像一下一束光線想要從拉尼亞凱亞一端旅行到另外一端,也需要整整5.2億年,這代表就算一個文明用光速飛行器不停歇的飛行,同樣需要5.2億年,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在我們的物理體系中,有質量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更別提超越光速了。
而被稱為宇宙第一大的武仙-北冕座長城,它的大小遠遠超過了史隆長城和拉尼亞凱亞,科學家估算武仙-北冕座長城至少達到了100億光年的大小。它的出現對人類的宇宙觀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因為這個宇宙長城的大小佔據了人類可觀察宇宙的百分之二十,我們無法想像在宇宙中是否存在更加龐大的結構,就像我們無法想像宇宙本身有多大一樣。
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樣子?至今科學家也沒有弄清楚,畢竟人類站在地球去思考宇宙,還是太過渺小了。那麼科學家是怎麼發現這個十分龐大的宇宙長城呢?
在恆星走向生命終點時,如果質量達到要求,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隨後變成中子星或者黑洞,這個過程中會噴灑出大量的宇宙塵埃,幫助新恆星的誕生。同時在超新星爆發時,會發射出強烈的伽馬射線,被稱為伽馬射線暴,這種現象甚至可以在瞬間把整個宇宙都給點亮。
對於生命來說,伽馬射線爆是十分可怕的,如果一個星球恰好在一個伽馬射線暴的路徑上就會被正面擊中,導致這個星球的臭氧層被破壞,甚至可能會導致這個星球上的生命全部死亡,人類十分幸運,我們地球所在的位置十分偏僻,距離其他恆星很遠,幾乎不可能被擊中。
同時因為伽馬射線的特點,當科學家發現伽馬射線爆時,隨著它傳播的路徑找回去,往往就可以發現一個星系或者是由黑洞組成的大型結構。科學家就是用這個方法,在同一個區域中發現了多個伽馬射線爆,繪製出了這個宇宙第一大的具體結構。
宇宙長城並不是外星文明創造的,只是因為獨特的巨型結構,用長城來稱呼十分的恰當。很難想像宇宙的大小,是否真的是宏觀無窮大?我們在不斷發展的未來,能不能發現更多神奇並且讓人震驚的宇宙奇觀呢?
武仙-北冕座長城所在的區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低,前文中我們也提到了伽馬射線暴對生命星球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綿延100億光年的巨型結構,恆星的活動頻繁,較小的星體總會因為引力被較大的星體吸引過去,不斷發生膨脹導致巨引源越來越大,因為引力的牽引巨大的宇宙長城也會越來越大,就像是太陽系周圍的小行星地帶一樣。
你認為宇宙中是否存在更大的結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