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個「宇宙長城」,足有100億光年大,這是怎麼回事?

2020-12-19 量子探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對於人類來說,地球很大,大部分人的一生的活動範圍對比地球來說很小,科學的發展讓我們有了更加方便的出行方式,也有了去更加遙遠地方旅行的能力。可是人類開始探索宇宙後,發現了一個難題——宇宙太大了,它的大小甚至超過了我們可以理解的範圍。

對於我們來說,地球是無法缺少的生存環境,地球上的生物也被地球的大小限制了進化的空間,這個時候人類試圖探索宇宙就會發現,人類的身體構造並不適合在宇宙中求生,我們的身體都是針對地球來進化的。如果真的存在可以適應宇宙的生命,必須擁有漫長的生命和很低的消耗,這樣才能在空無一物的宇宙中不斷探索。

幸運的是人類擁有思維和文明,科學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省去進化的時間,利用各種越來越先進的航天技術,人類有潛力實現探索宇宙的夢想。那麼目前人類在宇宙中有什麼特別的發現嗎?或許「宇宙長城」會讓你感興趣。

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由星系組成的超級結構,它們甚至可以跨越數億光年,我們無法想像這些由超巨型行星組合在一起的巨型結構有多麼壯觀,也無法想像這麼多的恆星和引力源組合在一起是多麼美麗璀璨的景象。

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短短的數個普朗克時間宇宙的雛形就已經出現,科學家認為這些宇宙長城可能在宇宙誕生後沒有多久就存在了。否則宇宙大爆炸理論很難解釋這樣龐大的星繫結構存在。

武仙-北冕座長城

武仙-北冕座長城,是人類目前發現的最大宇宙結構,也是宇宙長城中最大的一個,人類發現的第二大宇宙結構史隆長城,就已經十分驚人了,它達到了13.7億光年,我們銀河系所在的超星系團拉尼亞凱亞,也只有5.2億光年,要知道拉尼亞凱亞中包含了最少十萬個和銀河系類似的星系,每一個星系中都存在至少4000億個恆星。

曾經我們熟知的銀河系所在的室女座超星團是整個拉尼亞凱亞的一部分,想像一下一束光線想要從拉尼亞凱亞一端旅行到另外一端,也需要整整5.2億年,這代表就算一個文明用光速飛行器不停歇的飛行,同樣需要5.2億年,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在我們的物理體系中,有質量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更別提超越光速了。

而被稱為宇宙第一大的武仙-北冕座長城,它的大小遠遠超過了史隆長城和拉尼亞凱亞,科學家估算武仙-北冕座長城至少達到了100億光年的大小。它的出現對人類的宇宙觀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因為這個宇宙長城的大小佔據了人類可觀察宇宙的百分之二十,我們無法想像在宇宙中是否存在更加龐大的結構,就像我們無法想像宇宙本身有多大一樣。

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樣子?至今科學家也沒有弄清楚,畢竟人類站在地球去思考宇宙,還是太過渺小了。那麼科學家是怎麼發現這個十分龐大的宇宙長城呢?

在恆星走向生命終點時,如果質量達到要求,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隨後變成中子星或者黑洞,這個過程中會噴灑出大量的宇宙塵埃,幫助新恆星的誕生。同時在超新星爆發時,會發射出強烈的伽馬射線,被稱為伽馬射線暴,這種現象甚至可以在瞬間把整個宇宙都給點亮。

對於生命來說,伽馬射線爆是十分可怕的,如果一個星球恰好在一個伽馬射線暴的路徑上就會被正面擊中,導致這個星球的臭氧層被破壞,甚至可能會導致這個星球上的生命全部死亡,人類十分幸運,我們地球所在的位置十分偏僻,距離其他恆星很遠,幾乎不可能被擊中。

同時因為伽馬射線的特點,當科學家發現伽馬射線爆時,隨著它傳播的路徑找回去,往往就可以發現一個星系或者是由黑洞組成的大型結構。科學家就是用這個方法,在同一個區域中發現了多個伽馬射線爆,繪製出了這個宇宙第一大的具體結構。

宇宙長城並不是外星文明創造的,只是因為獨特的巨型結構,用長城來稱呼十分的恰當。很難想像宇宙的大小,是否真的是宏觀無窮大?我們在不斷發展的未來,能不能發現更多神奇並且讓人震驚的宇宙奇觀呢?

武仙-北冕座長城所在的區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低,前文中我們也提到了伽馬射線暴對生命星球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綿延100億光年的巨型結構,恆星的活動頻繁,較小的星體總會因為引力被較大的星體吸引過去,不斷發生膨脹導致巨引源越來越大,因為引力的牽引巨大的宇宙長城也會越來越大,就像是太陽系周圍的小行星地帶一樣。

你認為宇宙中是否存在更大的結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138億歲的宇宙卻有920億光年的直徑
    宇宙誕生至今只有138億年,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宇宙的直徑卻有920億光年,如果從宇宙誕生算起,不應該也只有138億光年的距離嗎?這又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科學家們搞錯了呢?數據的由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宇宙膨脹的關係,狹義相對論並沒有解釋膨脹的速度。而宇宙膨脹所帶來的效果就是,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的增加,這一點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被天文學家哈勃所證實,他通過觀測發現,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其退行速率越快,大約是每隔326萬光年,速率就會增加每秒70公裡左右。
  • 拉尼亞凱亞的羽毛橫掃5億光年天區 讓你感受宇宙的廣袤
    人類對於微觀世界和天體宏觀世界的發現和規律認識,是近代飛速發展起來的。一直到上世紀初,人類的視野都還處於高度近視,甚至以為宇宙就是銀河系。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問世,各種觀測設備的提升,人類才進一步探知了小中有小的更小~夸克,大中有大的更大~可觀測宇宙。
  • 科學家發現巨大的宇宙牆,長達35億光年:我們可能被圈養了
    目前地球孕育了很多人的生命,在地球之外,太陽系也在不斷的保護地球,雖然說人類目前沒有辦法在宇宙當中生存,但是要知道地球可是在太陽系裡面,如果太陽沒有守護地球,那麼地球就不會給人類提供這麼好的生存環境,現在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想要揭開地球的一些謎團,想要到宇宙當中去尋找宇宙當中的一些現象
  • 宇宙中最大的天體被發現,直徑達到23億公裡,可以裝下50億個太陽
    不過正所謂「天外有天」,如果把太陽放在整個宇宙中,你就會發現相對於人類來說大到難以想像的太陽竟然如此渺小,它渺小到什麼程度呢?理論上來說,行星的質量不能超過木星的13倍,因為如果超過這個值就會引發核聚變從而變成一顆恆星,因此宇宙中最大的行星質量應該是木星質量的13倍以下,目前人類已經尋找到一顆宇宙中存在的最大行星,這顆距離地球300光年遠的巨大行星質量是木星的7倍多,但是它的體積非常大,體積是木星的250倍,地球的30多萬倍,體積相當於太陽的25%,由此可見這顆行星有多大。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的恆星
    一顆編號為HD140283的恆星,它的年齡達到了驚人的144.6億年,是已知最古老的恆星,因此它也獲得了一個名字「瑪土撒拉星」瑪土撒拉星是聖經中最長壽的人,而在目前主流的宇宙模型中,國外科學家推測,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那這顆瑪土撒拉星怎麼可能比宇宙還要古老呢?
  • 宇宙已知最大行星有45萬個地球大,可是科學家發現它還在變大
    科學家們是這樣定義的。首先行星必須是圍繞著恆星旋轉的天體。第二,行星要有足夠的質量來是自己保持一個球體形狀。第三點,行星必須能夠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科學家們對行星這樣定義後,在太陽系中同時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天體就只有八個了。也就是我們現在提到的太陽系八大行星。
  • 宇宙裡存在「天堂」?哈勃拍到巨大「十字架」!離地球2000萬光年
    宇宙裡存在「天堂」?哈勃拍到巨大「十字架」!離地球2000萬光年我們都知道,儘管這幾十年以來人類的科技發展迅速,但相比起宇宙的浩瀚來說,人類的文明甚至才堪堪算是起步。雖說如今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宇宙最大範圍直徑在930億光年,但對我們人類來說這麼寬闊的範圍,也很有可能是全部宇宙的冰山一角。在我們能觀測到的星際空間裡,有著各種各樣的天體。像是神秘莫測的黑洞,密度驚人的中子星等等。可以說,宇宙就是一個充滿神秘感的無限空間。美國的科學家們就用哈勃望遠鏡,拍攝到了一張神秘莫測的圖片。
  • 宇宙那麼大,為什麼科學家們沒有找到有生命的星球吶?
    關於宇宙的演化、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結局,科學家們提出過很多猜想,目前主流科學認為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經過漫長時間的超光速碰撞,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據科學家估計,不可觀測宇宙直徑範圍現在至少達到23萬億光年,而一光年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了。由此可以看出來宇宙是真的很大,大到難以想像。而人類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陽系內的一顆普通恆星,整個太陽系的大小如果把奧爾特雲當作是邊界的話,那麼直徑在2-3光年。而太陽僅僅是銀河系兩千多億顆恆星之一,而銀河系又是宇宙中2萬億個星系之一,這個數據是難以想像的。
  • 科學家發現最大黑洞,質量是太陽的340億倍,一天能吃一個太陽!
    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科學家,他們對於宇宙也存在自己的看法,黑洞一直是多位科學家極力驗證的存在,比如愛因斯坦和霍金。直到2019年,人類首次拍攝到了黑洞照片,才驗證了它的存在。除了這個黑洞外,科學家還曾發現了另外一個黑洞,質量抵得上340億個太陽。
  • 科學家發現,一個半徑1光年的雲團在保護人類!
    科學家發現,一個半徑1光年的雲團在保護人類!當人類第1次進入宇宙後,我們才看到了宇宙真實的模樣。可以說地球能夠孕育出生命還是非常幸運的,所有的行星無時無刻的都在進行運動,或許某一刻就發生了撞擊,導致行星的墜毀。進入近代社會以後,我們的科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雖然我們生活在太陽系中,但是至今還沒有走出太陽系,那麼在太陽系外面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光景呢?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小「太陽」,只有土星大小,億萬年後仍在發光
    天上真的只有一個太陽嗎?天上當然只有一個太陽,太陽是距離我們最近的那顆恆星的名字嘛。不過在宇宙中和太陽一樣的自己能夠發光發熱的恆星卻有無數個。就拿銀河系來說吧,銀河系中就有大約1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它們是遙遠的「太陽」。
  •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動不動就幾百億個星系,有意義嗎?
    宇宙是廣闊無垠的,人類對於宇宙一直充滿了濃濃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但畢竟宇宙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每當人類以為自己對於宇宙的了解加深了一些,會發現宇宙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未知得多。
  • 科學家發現奇異死亡恆星 藏有迄今宇宙最強磁場
    科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了迄今宇宙中最強大的磁場——它就存在於一顆死亡恆星的體內,這顆死亡恆星直徑僅有不到19公裡,卻擁有與太陽相當的質量。這顆恆星的編號是SGR 0418+5729,距離地球約6500光年,在此之前科學家們曾經認……  【科技訊】12月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科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了迄今宇宙中最強大的磁場——它就存在於一顆死亡恆星的體內,這顆死亡恆星直徑僅有不到19公裡,卻擁有與太陽相當的質量。
  • 科學家給出銀河系有36個地外文明的結論,平均距離有1.7萬光年!
    科學家計算出銀河系裡有不少於2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且絕大多數恆星都像太陽系這樣存在行星系統,那麼在如此眾多的恆星中就應該不只地球上有人類這樣的智慧文明,在6月17日的時候據國外媒體報導了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推算出銀河系地外文明的數量——大約只有36個高級地外文明
  • 5億光年外傳來的重複信號到底是什麼?難道真的是外星文明?
    雖然我們眼前的宇宙空間是一片寂寞,但是科學家卻認為,浩瀚的宇宙不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也不可能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文明。在宇宙深處不知人知的角落裡,必然存在著很多跟人類一樣的智慧文明。站在宇宙的角度思考,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無限接近於100%,尤其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們相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
  • 宇宙目前最大的星系是哪一個?
    人類生活在地球之上,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巖石星球,而太陽系則位於銀河系的獵戶座旋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3萬光年,銀河系的直徑大概為10萬光年,而宇宙的直徑,可能超過了930億光年。宇宙中的星系,按照形狀可以大致分為橢圓形星系、漩渦星系以及不規則星系,宇宙中典型的星系,從只有數千萬顆恆星的矮星繫到擁有萬億甚至千萬億顆恆星的橢圓星系都有,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數量龐大的多星系統、星團以及各種不同的星雲。在可觀測宇宙中,星系的數量可能超過1000億個以上。
  • 四個最奇怪宇宙新發現,每一個都有可能顛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顯然,我們正一步步向遙遠太空邁進,科學家也加大了對宇宙的探索力度,在過去一年時間裡,科學家對神秘宇宙又有了不少奇怪的宇宙新發現,每一個都有可能重塑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一.宇宙空間漂浮著一種有毒油脂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廣泛存在於星際空間的塵埃中存在著大量油脂原子。研究數據表明,100萬個氫原子中含有100個油脂碳原子,它們佔全宇宙碳總量的4分之1。如果按這個比例來計算的話,那麼光銀河系內就有400000億億億桶油脂。
  • 宇宙中可能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嗎?科學家:生命有無限可能
    地球上目前已知有870萬多個物種,生命總能給我們帶來奇蹟,我們常見的生物主要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最小的當然就是微生物。一般單細胞生物直徑大約是在10-100微米左右,細菌類0.5-5微米左右,如果病毒算上一種特殊生物的話,它們的尺寸會更小一些,可能在50-100納米左右,比人類小近一億倍。
  • 宇宙到底有多重?科學家測量了一下:100億億億億億億噸!
    想知道宇宙有多重嗎?顯然,我們不可能找到一個足夠大的稱。問題的答案,也許阿基米德早已給過我們提示:「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 【科普】宇宙有多大?
    其實大家都知道宇宙很大,卻一直說不出來有多大,直到近代有了各種手段才將可觀測的宇宙範圍計算出來。通過計算,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約為930億光年。這個數字太大,我們無法想像。的確,在我們人類的眼中,太大事物都過於抽象而無從設想,尤其是採用了「光年」這個長度單位更是讓人難以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