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宇宙有多大?

2020-12-27 騰訊網

作者:高山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探尋「天」的大小和邊界。其實大家都知道宇宙很大,卻一直說不出來有多大,直到近代有了各種手段才將可觀測的宇宙範圍計算出來。通過計算,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約為930億光年。這個數字太大,我們無法想像。的確,在我們人類的眼中,太大事物都過於抽象而無從設想,尤其是採用了「光年」這個長度單位更是讓人難以想像。

1光年究竟有多遠呢?我們知道光在真空中速度近似於30萬k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將這個數值連續乘以3600、24和365就是光在1年內走的距離,約為9460730472580km。同理可知1光秒、1光分、1光時和1光日的具體長度。例如,武仙座球狀星團直徑約是145光年,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為2.6萬光年,銀河系直徑保守估計最小10萬光年,而仙女星系直徑約為22萬光年,本星系群規模1000萬光年。此外還有以億光年為單位計量的室女座超星系團、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武仙-北冕座長城等。我們把這些具體的數值列為下表。

回到剛才的問題,太大的尺寸過於抽象,因此這裡可以把尺寸按照比例壓縮。我們以1光年為基準,壓縮1光年長度為太陽的直徑,這樣就得到了對應壓縮比例。

可見,假設1光年和太陽直徑一樣,地球直徑就和一扇普通的家庭木門一樣,太陽直徑就如同一棟很高的大樓一樣高。八大行星最遠的海王星距離太陽則超過了650km,也就是說,如果直徑200m的太陽在北京,那麼海王星就在安徽北部的淮北市。按這種算法可以較為直觀看出我們所熟悉的天體及其繞行太陽的軌道大小,但是對於較大的星系和天體系統來說,依舊難以感受其大小。於是我們進一步壓縮1光年距離為地球直徑。

假設1光年和地球直徑一樣,那麼地球就跟成年人的大拇指一樣,太陽也只是一扇門的高度而已,不過兩者距離長達200m,海王星距離太陽更是長達6km(想像一下,一個跟人手一樣大的物體在6km外圍繞一扇門一樣直徑的球體在做圓周運動)。而根據奧爾特雲理論,太陽的引力範圍可以達到1光年的位置,也就是說如果在地球中心放一扇門大小的物體,其引力可以影響到地球表面。儘管如此,大尺度系統依舊抽象,於是我們進一步壓縮1光年至1km的水平。

如果1光年和1km一樣,那麼地球就如同血小板一樣微不足道,而太陽也只是剛剛肉眼可見的水平。然而就是這不到0.2mm的太陽,引力範圍卻可以輻射1km,這遠超海王星公轉軌道半徑。對於武仙座球狀星團來說,其直徑相當於從北京到保定的距離,其內部包含有約100萬顆恆星,也就是說在北京到保定這段距離為直徑的球體內部,有100萬個直徑從0.01mm~2cm不等的恆星在運動,其內部算是比較空曠了。儘管如此,我們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人馬座黑洞的距離卻和真實的天王星半徑差不多,相當於銀心黑洞在天王星中心,而太陽系只是天王星表面微不足道的一個小點。進一步壓縮1光年為1m,更大尺度的天體系統便可以更直觀表示出來了。

在1光年等於1m的假設下,地球的大小就如同分子,太陽也和病毒一樣微小。儘管如此,銀河系依舊有100km那麼大,。而仙女星系直徑達到了220km,兩者距離相當於西安到新疆的阿拉山口邊界的那麼遠。包含銀河系、仙女星系在內的本星系群則有1萬km,只比地球稍微小一點。包含本星系群在內的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團則相當於兩個天王星那麼大。如此看來,還需要進一步壓縮1光年的距離,這裡我們再縮小1000倍到1mm。

在1光年等於1mm的假設下,各個大尺度天體系統比例就更加清晰了。一個直徑為100m的銀河系內部,分散著若干長度幾釐米到十幾釐米的球狀星團,這裡面每一個恆星大小就和小小的原子和分子一樣。可以想像,一個平均厚度2m、直徑100m的圓盤內,有數千億個分子大小的物體在圓周運動,還有數不清但體積比原子都小的非恆星,其密度比空氣還要小得多。儘管如此,仙女星系距離地球依舊有超過2.5km的距離,而室女座超星系團則直徑達到了100km。包含室女座超星系團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規模則距離相當於從西安到銀川的距離(註:「拉尼亞凱亞」是夏威夷語,意思是「無盡的天堂」)。即使如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壓縮,來直觀感受這些距離,因此進一步壓縮1光年到1μm(0.001mm)。

當1光年為μm時,地球成為了比中子還小的微粒,銀河系直徑就如同一根手指那麼長,距離銀河系2.54m的地方有一個大概一隻手大小的仙女星系,而本星系群就跟一間中等大小的房子一樣大,室女座超星系團就像一棟大樓,而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規模有半公裡那麼長。比它還大的一個結構便是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能夠延伸到1km。而目前可觀測到的最大的天文結構便是武仙-北冕座長城,即成萬上億的星系連成了一片鏈狀結構,實際長度100億光年,在壓縮尺寸1光年=1μm的假設下竟然還有10km長。而我們看到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竟然相當於從廣州到深圳的距離(想像以下從廣州到深圳的路上1年只能前進1μm是怎樣的感受)。最後我們進一步壓縮1光年到1nm(0.001μm)來感受一下這些大型天體系統。

如果1光年等於1nm,那麼銀河系直徑也就是剛好肉眼可見的水平。而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卻半米長,裡面包含了不知道多少和銀河系差不多甚至更大的星系,而武仙-北冕座長城的長度約為10m,可觀測宇宙竟然還有93m。如果可觀測宇宙是一棟大樓,那麼這裡面的光1年只能前進1nm,100萬年才能前進1mm,1億年才能前進10cm。

儘管如此,可觀測宇宙僅僅是我們能夠根據已有的物理數據通過數學計算得到的,它是以地球為球心,465億光年為半徑的「可見」巨型球體。由於宇宙邊緣膨脹速度可能會高於光速,所以其外可能是一片更加廣闊的區域,也就是說可觀測宇宙可能只是真正宇宙的微不足道的一點點。

通過比例壓縮,我們感受了天體及其所在系統的真實比例。其實連光都要花費成萬上億年才能到達遠方的彼岸,我們就算窮極三生三世也難以企及,倒不如在這有限的時間裡,好好守護住我們美麗的地球,享受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好,做一個自然之子。

聲明:壹砼壹世界使用的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刪除。壹砼壹世界感謝你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趣知識;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宇宙有多大及宇宙的構成等
    一,英國諾丁漢大學天文團隊認為: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個星系,其中90%是人類觀測不到的,迄今為止使用人類最強大的望遠鏡,人類也只能看到極少數星系。(哈勃深空場中的遙遠宇宙;圖像中由7500次單獨攝像組成,包含265,000個星系。)
  • 宇宙有多大?如果把宇宙比喻成一片沙漠
    宇宙有多大?它有鏡頭在望遠鏡看不到的星體之外還有什麼,我們所在的位置地球當你把地球的大小與整個宇宙相比較大你知道地區有多渺小嗎?,而整個銀河系的直徑約為十萬光年銀河系裡有超過1000億顆星體在銀河系之外,我們能看到銀河系的鄰居仙女系星座。
  • 宇宙中的「星系」有多大,直徑有540億千米嗎?
    星系是宇宙中由大量恆星系統組成的天體系統,預計宇宙中星系的數量約在1750億個以上,星系可以分為橢圓星系、旋渦星系、透鏡狀星系和不規則星系等幾大類。宇宙中的星系大小也差異巨大,我們就以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作為例子來看看一個星系有多大。
  • 把整個宇宙壓縮成一個原子核密度,尺寸會有多大?
    有人異想天開,如果把宇宙所有原子的電子都壓縮到原子核一起,不留空隙會有多大?這實際上就是把宇宙壓縮成原子核密度。這個問題看起來很複雜,但實際上很簡單,因為在我們宇宙已經有這樣的物質了,只要我們知道了宇宙的質量,掰一下指頭就出來了。
  • 宇宙到底有多大?看完後你就明白,真實的尺度讓你恐怖!
    在研究地球以為的文明中,宇宙帶給了我們很大的驚喜,讓大家一點一點的發現它的神秘之處。說到宇宙可能就有些人好奇了,我們一直在探索宇宙,那它的面積到底有多大呢?雖然我們知道,相比起整個宇宙,地球很是渺小,但我們還是不知道宇宙的範圍。
  • 環保科普 | 一次性飯盒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環保科普 | 一次性飯盒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但是,有多少人了解其中的危害?今天,就讓團團給大家科普一下一次性餐盒的危害!危害一:中毒危害一次性飯盒為發泡餐具,所承食物超過65度,會析出本身的有毒物質進入食物中。使用這樣的飯盒吃飯,就相當於慢性服毒。短期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長期使用還是對肝臟,腎臟纏身影響。
  • 宇宙到底有多大,地球在其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老實說,宇宙之大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宇宙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直到現在依然是天文學家們無法解開的一道謎題。早期,人們一直在探尋地球和月球的距離,太陽和其他星體的距離。隨著時間的推移,專家們發現宇宙總是比想像得更為廣大無垠。
  • 新版《宇宙》:重逢卡爾·薩根
    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距離最近的天體月球遍布隕坑,為何地球能倖免於難?卡爾·薩根的《宇宙》出版至今已有37年,然而書中涉及的這些問題皆不過時。作為北京閱讀季秋讀重點活動,新版《宇宙》日前亮相中國科技館,北京天文館副館長、本書譯者陳冬妮,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等與讀者分享了卡爾·薩根和他的「宇宙」故事。1980年,卡爾·薩根大膽地將當時方興未艾的特效技術運用到13集電視紀錄片《宇宙》中。同年,《宇宙》一書由蘭登書屋出版。
  • 地球到底有多大,看完睡不著覺了!
    圖文:科普中國(Science_China) 版權屬於原作者 但看完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你會不會覺得恐懼,會不會覺得人原來如此渺小,我原來連灰塵都算不上!
  • 算不盡的圓周率與宇宙之間有什麼聯繫?其內或藏宇宙終極奧秘
    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數學家祖衝之將π精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後,再沒有多大的進展,直到15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將π精算到小數點後17位才打破了這一記錄。隨著電腦運算的快速發展,日本近藤茂已經將π計算到小數點後10萬億位,這是多麼恐怖的數據,但是這似乎還不是圓周率的終點,也由此說明了π實際上就是一個無理常數,是算不盡的。
  • 感官世界有多大 宇宙就有多大
    我們人類由非常小的細胞構成,生活在一個非常大的宇宙,但是,我們卻不太善於理解現實中或微觀或宏觀的尺度,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還沒有進化到以那種角度去理解世界。所以,我們只能看到中間的這一小條。你的整個世界都是氣味。你有一個很長的鼻子,有2億個嗅覺感受器,你溼潤的鼻孔可以捕捉每一個氣味分子,你的鼻孔甚至有縫隙,這樣就可以吸入更多空氣。但是,我們是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氣味世界,所以也談不上錯失那樣的世界,因為我們只在乎我們自己的Umwelt。但問題是,就只能這樣了嗎?所以,作為一名神經科學家,我感興趣的是如何利用科技擴大我們的Umwelt以及如何改變做人的經驗。
  • 黑洞中的物質密度有多大?和你想的不一樣!把地球、太陽和宇宙壓成...
    關於黑洞的質量和體積的計算,有一個公式叫史瓦西半徑公式,就是專門用來計算黑洞的體積的,其計算公式為 R=2GM/C的平方。史瓦西半徑公式公式中R稱為事件視界,G為引力常數,M為黑洞質量,C為光速。更加讓人吃驚的是,如果用這個公式去計算整個宇宙如果變成黑洞會有多大?
  • 四個最奇怪宇宙新發現,每一個都有可能顛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趣味探索訊 無限延伸的太空,永遠數不清的天體,還有探索不盡的奧秘,這就是我們通常口中所說的浩瀚宇宙。可以說宇宙空間是無窮無盡,你想它有多大,它便有多大。當然,宇宙中隱藏著奧秘也是如此,我們永遠不會有探索完這一天。即便如此,人類對宇宙探索卻從未放慢腳步。
  • 圖文:科普大片《宇宙與人》全文解說詞
    在宇宙中有許多這樣的氣體光環,這些都是類似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的死亡符號。如果它們之中有被孕育過的生命,不知它們有沒有足夠的時間進化到智能,並且在它死亡之前尋找到新的居住地,幸運的是,人類有至少40億年的時間來做準備。
  • 整個宇宙的質量有多大呢?科學家:大概只有28克
    宇宙已經擴展了100多億年了,沒有人知道它的邊界在哪裡,以我們現在的技術,根本看不到整個宇宙。但是為了研究宇宙,我們還是要通過各種理論去推測它的一些數據。關於距離的問題,我們還有一些辦法去解決,但是宇宙的質量問題,我們就沒法直接求證了。因為我們根本沒法直接稱量宇宙的質量。
  • 很多人想知道宇宙還沒有爆炸的奇點之前是什麼,我告訴你
    其實這個「無」我們要辯證的看,這個「無」實際上還是「有」,它一定存在,否則就不會有我們的宇宙,也不會有你我他。因此就是「有」。但又沒有體積,當然就「無」了。體積無限小是什麼意思?就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無法描述這個有多小。
  • 【健康科普】鹽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這6個壞處你一定要知道!
    【健康科普】鹽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這6個壞處你一定要知道!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據統計,全球有1
  • 免費看展 | 來「仰望星空」,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
    免費看展 | 來「仰望星空」,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 宇宙是廣闊而又神秘的 從古時候人類用肉眼觀察宇宙 到如今用FAST尋找地外文明 人類對它的探索從未停止今天就給你一個近距離觀察、了解它的機會!
  • 宇宙有邊界嗎?邊界之外是什麼?科學家提出三種猜想
    可是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當我們走出地球之後才發現,地球在宇宙面前也是一粒沙子,有可能也沙子也算不上,實在是太渺小了。宇宙似乎無邊無際,整個太陽系在宇宙面前也只是一粒塵埃,人類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範圍達930億光年,但是這有可能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那麼宇宙到底有多大,它有邊界嗎?邊界之外又會是什麼?對於宇宙邊界以及邊界之外的世界,科學家提出了三種猜想。
  • 專訪|科普作家鮑爾:我也是從閱讀科普進而成為科學家的
    曼弗雷德·鮑爾博士孩子都有一顆強烈的好奇心,面對世間萬物都想問一句「為什麼」。而為孩子們講解科學原理並非易事,時常令大人們感到為難。好在有一群致力於兒童科普的科學家,為孩子編寫活潑生動又專業嚴謹的百科全書。德國殿堂級少兒百科全書《什麼是什麼》(WAS IST WAS)系列正是其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