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盡的圓周率與宇宙之間有什麼聯繫?其內或藏宇宙終極奧秘

2020-12-15 探索一路人

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接觸到了圓周率π,我們知道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時,就運用到π的計算,但是除此之外,圓周率π到底還蘊藏了什麼秘密呢?

眾所周知,π是無理數,是算不盡的。截止今日,數學家們還在估算π的近似值。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數學家祖衝之將π精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後,再沒有多大的進展,直到15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將π精算到小數點後17位才打破了這一記錄。隨著電腦運算的快速發展,日本近藤茂已經將π計算到小數點後10萬億位,這是多麼恐怖的數據,但是這似乎還不是圓周率的終點,也由此說明了π實際上就是一個無理常數,是算不盡的。

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星系,而每個星系中有很多天體都是圓形的,要想了解天體的變化形態,勢必要運用到圓周率π的計算,因此研究宇宙的發展規律,圓周率π是基礎,也說明了圓周率的數值與宇宙密切相關。

宇宙到底有多大?沒有人知道,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圓周率π的數值來計算宇宙的範圍,圓周率π的邊界就是宇宙的界點,如果π一直是無限循環,算不盡的,那麼宇宙也是無限循環的,不可估算,π的終點到底是什麼,這也是我們數學家們一直在探索的目標。

宇宙更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與空間的統一,如果π的終點就是宇宙的界點,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π來計算時間與空間,也說明了我們可以預知未來。從始至終我們都相信著可以預測未來,並且我們一直都在努力奮鬥著,例如預知天氣,預知地震,雖然不是百分之一百,但是也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甚至是九十幾的預測,對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們可以利用π來研究宇宙並預知未來,那麼相信這將是人類歷史上又一巨大科研成果。

無限循環的圓周率的終點到底在哪?是否就是破解宇宙之謎的關鍵密碼?相信總有一天會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人類四千年前發現了圓周率,π中到底隱藏著什麼?或揭開宇宙奧秘
    早在公元之前,人類就發現了一個神奇的數字,那就是圓周率π。Π是在數學和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常數,是計算圓的面積和周長必不可缺的一個常數。為什麼說π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呢?首先,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是一個永遠算不盡的數字。
  • 科學家為何執意要算出圓周率?裡面隱藏的奧秘或與宇宙有關
    作為一個算不盡的無理數,圓周率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串數字了,今年3月份的時候,圓周率被計算到了小數點後的31.4萬億位,可是後面還有更多的數字在等待著我們。
  • 圓周率有可能是宇宙密碼,如果能將其算盡,宇宙可能將不再有秘密
    祖衝之根據前人的經驗再結合自己的研究,在當時沒有什麼科技的條件下,將圓周率精確算到了7位,也就是我們在小學時候經常念的3.1415926。這個成就比西方快了將近1000年,可惜當時我國是封建王朝,人們只知道研究文學,而忽略了數學的探索,最後才被西方超越。
  • 圓周率和宇宙看似毫無關係,實際上解密圓周率就是解密宇宙
    人類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那就是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古至今,人類都沒有放棄計算圓周率後面的小數位。都說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要想要完全破解它,並非一天兩天的事情。直到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這一消息公布之後大家都十分震驚。我們通常用到的圓周率都是取小數點後兩位,它大到在天體體積方面計算,小到在數學概念中的圓形面積中計算,這個概念在數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公元前二十世紀的時候,圓周率就已經被提出。
  • 圓周率中隱藏著宇宙的終極真理?難怪科學家樂此不疲地運算它!
    圓周率是指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無論圓的大小是多大,圓周率的數值是固定的,這是一組非常神奇的數字,它的存在令無數數學家為之著迷!圓周率是一個無線不循環小數,也就是我們所說無理數,迄今為止已經推算到了逾31.4萬億位小數,沒有任何規律可言,甚至有數學家生成圓周率蘊含了宇宙的真理!
  • 圓周率中蘊含宇宙終極密碼?若算出結果,人類會怎麼樣?
    圓周率其實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也就是說圓周率其實是沒有盡頭的,現在人們之所以這麼關注圓周率,是因為在圓周率的數字裡面包含了我們日常所能使用到的數字,所以說有些人認為圓周率其實就是宇宙中的終極密碼,只要我們可以解開的它,那麼我們就可以真正的了解宇宙。
  • 圓周率中的秘密,或包含自然界中一切數據,甚至宇宙的終極密碼
    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的數學家曾對圓周率進行過研究。特別是我國古代數學家祖衝之,他將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後7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除了我國古代的數學家外,古代國外也有一些數學家對圓周率進行了研究。其中,以阿基米德為代表,他用「窮竭法」來計算圓周率。
  • 圓周率真就像宇宙一樣沒有盡頭嗎?數學家說出答案,全明白了
    圓周率真就像宇宙一樣沒有盡頭嗎?數學家說出答案,全明白了對於很多人來說,數學是很難學的,感覺很枯燥。但是在我們生活中的話,其實處處都會運用到數學。只是我們把數學想得太無聊,對於數學來說的話。有個符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若哪天它算盡了,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
    不過很多人都不理解,圓周率那麼長一串,有什麼意義呢?最後咱們計算的時候最多也就取兩位小數而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若哪天它算盡了,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搞圓周率很早就被中國人所知曉,不過那時候人們眼中的圓周率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數據。
  • 科學家發現宇宙的終極是熵,這意味著什麼?未來世界將一片混亂!
    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對宇宙進行了探索,但是宇宙就仿佛是一個巨大的謎,無論人們如何探索,留下的還是一大串問號,或許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我們能夠解開宇宙的奧秘。經過科學家的多年探索,終於在1865年,克勞修斯提出了熵,揭示了宇宙發展的終極。熵是一種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以熵原理為核心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在歷史上曾被視為墮落的淵藪。美國歷史學家亞當斯曾說,這條原理只意味著廢墟的體積不斷增大,有人甚至認為這條定律表明人種將從壞變得更壞,最終都要滅絕。
  • 雪花不止35個形狀,研究員:它還是解開宇宙奧秘的關鍵
    筆者:三體-小遙對人類來說,宇宙十分玄妙,尤其是隨著量子力學開始發展,人們漸漸認識到一些新的理論,甚至整個宇宙觀都有可能被重塑。科學家們認為,宇宙瞬息萬變,人類的研究未必能夠找到合理的答案。有觀點認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因為人類的觀察和研究才變得確定,在此之前,一切都是呈現一種不斷變化的現象,這是量子力學帶給我們的新啟發。實際上,有關宇宙存在與作用的理論中,雪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環量子宇宙學:很小與很大之間的宇宙探戈舞,認知宇宙的起源
    該研究結果將微觀尺度與宏觀尺度聯繫起來,解釋了宇宙中很小與很大之間的奧秘,早期宇宙中微小量子的漲落猶如是非常小和非常大之間的宇宙探戈舞。儘管理論上的差異發生在最小的尺度上,甚至比質子都小得多,但它們的影響卻是宇宙中可達到的最大尺度。該研究是如何將宇宙的很小和很大之間的微觀與宏觀尺度聯繫起來的呢?
  • 四個最奇怪宇宙新發現,每一個都有可能顛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趣味探索訊 無限延伸的太空,永遠數不清的天體,還有探索不盡的奧秘,這就是我們通常口中所說的浩瀚宇宙。可以說宇宙空間是無窮無盡,你想它有多大,它便有多大。當然,宇宙中隱藏著奧秘也是如此,我們永遠不會有探索完這一天。即便如此,人類對宇宙探索卻從未放慢腳步。
  • 科學家首次直接檢測到分子內氫鍵!為探尋宇宙生命奧秘...
    近年來,科學家一直努力探尋宇宙中的元素組成。其中,氫(H)佔宇宙所有可見質量的75%,甚至超過90%的宇宙組成為H原子。如今,科學家們首次使用原子力顯微鏡直接精確檢測到了分子內的氫鍵,這對了解地球生命奧秘、探尋宇宙生命起源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 霍金論文開放引熱議 宇宙奧秘要從大爆炸理論說起
    不僅是霍金的論文和引力波,事實上,現今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很多都和「宇宙大爆炸」理論有關,而宇宙中還有很多人類沒能解開的奧秘。不久前天文學領域的另一發現同樣不容忽視。《衛報》10月12日發表的一篇題為《天文學家找到宇宙中一半失蹤物質》的文章介紹稱,人類首次找到一部分「丟失」的普通物質,部分解開了宇宙學中最令人費解的謎題之一。
  • 抒寫宇宙洪荒壯美 -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抒寫宇宙洪荒壯美
  • 宇宙的外邊是什麼,是什麼神秘所在
    人生活在萬物之中,無數先知,所謂的科學家,來探索解釋,人生的奧秘,宇宙的奧秘,進而發明了很多理論,譬如宇宙是無限的,四維空間,靈魂。有的人說原子就是宇宙,佛家也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宇宙無處不在,只是分大小罷了,宇宙裡包含無數個宇宙,宇宙的外邊也是層層的宇宙。也許太陽系,只是幾個宇宙裡的巨人,在玩耍打球罷了,只是它們揮出球拍的一瞬間,地球人類歷經了滄海桑田。但是有一個規律在宇宙中無處不在,那就是球體,動物的蛋,人類生活的球體,包括人類已知的天體,有一個普遍規律,它們都是圓的。
  • 混亂&穩定,究竟誰才是宇宙的終極法則?
    在沒有外力幹擾的情況下,熵永遠都是自發在增加的,也就是說,一個不受外力的環境,始終有變得越來越混亂的趨勢。熵增定律被很多人奉為「宇宙的終極法則」,在我們目前的認知範圍內不會被打破。那麼,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當我們把眼光放到整個宇宙,時間也看得更加久遠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法則也不是完全適用於所有的情況。
  • 最美最神奇的數學常數:π——包含在宇宙的每一個角落
    幾個世紀以來,數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精確地計算圓周率。那麼,我們是應該停止研究π,還是應該繼續尋找更好的近似值呢?假設等於3.14夠好了嗎?或者,用圓周率的40位數字來計算銀河系的周長,其誤差小於質子的大小,這就足夠了嗎?前152位數字是否足以發現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的周長。有成百上千的數學家多年來一直在試圖找出更多的圓周率的位數。
  • 宇宙起源是什麼?銀河系長什麼樣?500張圖帶你探索奧秘| 21讀書
    每周一本書  讓閱讀,豐滿人生  從馬車、汽車,到太空梭,每次人類的進步都是由新生事物引領,要有打破既有模式的超常想像力。而徹底解放人類想像力的就是那浩瀚無垠的宇宙。  頭頂的那片天空是我們難以真正領略的神秘之地。人類從古至今都在孜孜以求,探索宇宙的奧秘。今天,我們一起通過《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探索宇宙的奧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