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有可能是宇宙密碼,如果能將其算盡,宇宙可能將不再有秘密

2020-12-15 探索浩瀚星空

對於數學這門偉大的學問,相信每一個朋友都知道,在我們最初上學的時候,語文和數學是最開始學習的課程。而數學很多朋友其實在剛會說話的時候,父母已經開始教導孩子,可見數學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人類文明有著5000多年燦爛的歷史,而數學同樣也一直貫穿著整個人類文明。即使是人類沒有進入文明,還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簡單的數學已經開始萌芽。

可能很多人覺得,人類在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在數學的研究探索上才真正走上光輝道路。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事實上,早在4500年前,瑪雅文明對於數學已經開始探索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數學這門學問中,是由許多的公式和數字組成的,這是研究數學的核心,一個公式有可能就包含著偉大的科學至理。而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不管你是研究物理,化學,還是其它的學問,都離不開數學的一定輔助。尤其是物理的探索,更是需要強大的數學基礎。

愛因斯坦是近現代科學家公認的偉大天才物理學家,他的質能方程式和相對論,對於人類的貢獻是劃時代的。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成為偉大天才的物理學家,跟數學的深入研究有著密切的關係。

早期的時候,愛因斯坦的物理研究受到阻礙,最好發現原來是自己的數學不行,於是花費了10年時間重修數學,將數學研究的更深入,有了強大數學的幫助,最後才在物理探索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此可見,數學對於人類的發展有多麼的重要。而在眾多的數字公式當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偉大的數字,它就是圓周率。對於圓周率,相信每一位上過學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它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接觸到的第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圓周率(Pi)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希臘字母π表示,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π也等於圓形之面積與半徑平方之比,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值。

圓周率並不是近現代研究出的數字,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到底是在什麼時候,由誰提出的,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科學家發現的最早記錄圓周率是在一塊古巴比倫石匾上,這塊石匾約產於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600元,距今約4000多年左右。

有關圓周率的記載在同一時期的古埃及文也有出現,埃及人似乎在更早的時候就知道圓周率了,只不過那個時候的圓周率可不是特別準確。直到我國南北朝的時候,出現了一位大發明者神衝之,他可以稱得上是古時候的著名數學家。

祖衝之根據前人的經驗再結合自己的研究,在當時沒有什麼科技的條件下,將圓周率精確算到了7位,也就是我們在小學時候經常念的3.1415926。這個成就比西方快了將近1000年,可惜當時我國是封建王朝,人們只知道研究文學,而忽略了數學的探索,最後才被西方超越。

圓周率這個數字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並沒有沒落,而是得到了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在計算機沒有出現之前,很多數學家通過手工計算的方式,將它的位數不斷延長,甚至有數學家將一生的時間都放在了計算圓周率上。

直到計算機出現之後,圓周率的計算才交給了計算機,到了現在,我們已經將圓周率算到了22萬億位。可即使如此,人類仍然在繼續研究探索圓周率,在不斷地將它的位數往後算。於是很多人產生了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科學家對圓周率如何重視?它到底有什麼樣的秘密?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裡,圓周率就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是永遠無法算盡的。可是站在科學的角度,這個世界的事物是不存在無限的,即使是宇宙的範圍都不大可能是無限的。無限的事物只是科學理論上存在的東西,實際中可能並沒有,我們之所以說一些事物是無限的,比如宇宙是無限的,只是人類科技實力有限情況下的無限。

只要科技實力能夠不斷提高,過去認為無限的事物在未來都有可能變成有限。對於圓周率可能也是如此,它在人類現有科技實力之下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可是在未來它未必就是無限的,可能在某個時候,我們有了更強大的數學模式,是有可能將它算盡的。

如果將圓周率算盡了,對人類有什麼好處?其實背後的好處大了去了。科學家猜測:圓周率有可能是宇宙秘密,包含著宇宙的終極奧秘,如果我們能夠將共算盡,那麼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有可能將不再有秘密存在。

當人類破解了宇宙的所有秘密之後,那我們也就成為了宇宙最強大的文明,成為宇宙的霸主。甚至多元宇宙論得到證明之後,我們還可以走出這片宇宙,去探索其它宇宙的奧秘。

可能有人不理解:圓周率怎麼可能是宇宙密碼?從上面的解釋我們明白,數字有著非凡的魅力,而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圓周率包含著宇宙所有的數字,可能有人對此不怎麼相信,可事實的確如此。

如果圓周率的位數足夠多,那麼我們一切的數字都可以在圓周率中找到,例如:每一個人的每日,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等等都包含在圓周率中,由此可見,宇宙的一切數字都不能逃脫圓周率的覆蓋。

只要我們將圓周率算盡了,那麼宇宙的一切數字也就能夠得到破解,而宇宙中的一切物理規則,無從跟數字有著密切的關係,掌握了宇宙所有數字的密碼之後,也就掌握了宇宙的一切秘密。

當然,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並不容易,圓周率看似是由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推算而來,可是它無限不循環的特徵卻讓變得神秘複雜起來。想要讓它從一個無限不循環的特徵變成一個有著極限的有限循環,依靠人類現有的數學體系是無法做到的,需要我們將數學提高到另一個高度才行。

而人類現有數學體系已經應用了長達數千年,想要打破這個瓶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能幾萬年,幾億年都不一定可以實現,在未來漫長的一段時間裡,圓周率它依然屬於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的科技也只能夠將它的位數向後無限延伸。

相關焦點

  • 算不盡的圓周率與宇宙之間有什麼聯繫?其內或藏宇宙終極奧秘
    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接觸到了圓周率π,我們知道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時,就運用到π的計算,但是除此之外,圓周率π到底還蘊藏了什麼秘密呢?眾所周知,π是無理數,是算不盡的。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數學家祖衝之將π精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後,再沒有多大的進展,直到15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將π精算到小數點後17位才打破了這一記錄。隨著電腦運算的快速發展,日本近藤茂已經將π計算到小數點後10萬億位,這是多麼恐怖的數據,但是這似乎還不是圓周率的終點,也由此說明了π實際上就是一個無理常數,是算不盡的。
  • 圓周率中的秘密,或包含自然界中一切數據,甚至宇宙的終極密碼
    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的數學家曾對圓周率進行過研究。特別是我國古代數學家祖衝之,他將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後7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除了我國古代的數學家外,古代國外也有一些數學家對圓周率進行了研究。其中,以阿基米德為代表,他用「窮竭法」來計算圓周率。
  • 圓周率中蘊含宇宙終極密碼?若算出結果,人類會怎麼樣?
    圓周率其實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也就是說圓周率其實是沒有盡頭的,現在人們之所以這麼關注圓周率,是因為在圓周率的數字裡面包含了我們日常所能使用到的數字,所以說有些人認為圓周率其實就是宇宙中的終極密碼,只要我們可以解開的它,那麼我們就可以真正的了解宇宙。
  • 科學家為何執意要算出圓周率?裡面隱藏的奧秘或與宇宙有關
    作為一個算不盡的無理數,圓周率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串數字了,今年3月份的時候,圓周率被計算到了小數點後的31.4萬億位,可是後面還有更多的數字在等待著我們。
  • 人類四千年前發現了圓周率,π中到底隱藏著什麼?或揭開宇宙奧秘
    早在公元之前,人類就發現了一個神奇的數字,那就是圓周率π。Π是在數學和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常數,是計算圓的面積和周長必不可缺的一個常數。為什麼說π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呢?首先,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是一個永遠算不盡的數字。
  • 圓周率和宇宙看似毫無關係,實際上解密圓周率就是解密宇宙
    人類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那就是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古至今,人類都沒有放棄計算圓周率後面的小數位。都說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要想要完全破解它,並非一天兩天的事情。直到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這一消息公布之後大家都十分震驚。我們通常用到的圓周率都是取小數點後兩位,它大到在天體體積方面計算,小到在數學概念中的圓形面積中計算,這個概念在數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公元前二十世紀的時候,圓周率就已經被提出。
  • 圓周率中隱藏著宇宙的終極真理?難怪科學家樂此不疲地運算它!
    圓周率是指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無論圓的大小是多大,圓周率的數值是固定的,這是一組非常神奇的數字,它的存在令無數數學家為之著迷!圓周率是一個無線不循環小數,也就是我們所說無理數,迄今為止已經推算到了逾31.4萬億位小數,沒有任何規律可言,甚至有數學家生成圓周率蘊含了宇宙的真理!
  • 圓周率真就像宇宙一樣沒有盡頭嗎?數學家說出答案,全明白了
    圓周率真就像宇宙一樣沒有盡頭嗎?數學家說出答案,全明白了對於很多人來說,數學是很難學的,感覺很枯燥。但是在我們生活中的話,其實處處都會運用到數學。只是我們把數學想得太無聊,對於數學來說的話。有個符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 《山海經》探(25):《易》八卦是宇宙密碼的傳承人類智慧的原點
    宇宙智慧也是分很多層級的(參見《山海探幽(6):《山海經》是本太陽紀人類文明傳承的宇宙密碼》):有從智能狀態發展起來的高級知識——如科技的發展能夠將人類的肉體送入宇宙太空各個角落——太空人的智慧畢竟是藉助於機器介質的智慧,這樣的智慧僅僅是聰明,這樣的「智慧」也可以空間移植,但這僅僅是宇宙的低級智慧,所以「外星人」的存在和異域作用無需疑問
  • 圓的面積和半徑絕對不會是無限的,那圓周率到底是不是有限的?
    圓周率嘛,這是一個比率,之所以無限不循環,可能是因為圓周率本身是一個近似值,因為本身是使用割圓術求出一個上下限而已,它本身並不是一個精確值,可能說明目前關於圓的周長與面積計算方法本身是錯誤的,只是能得到一個精度較高的近似值,而不是準確的絕對值,也許真正理解了圓才能真正了解宇宙也說不定啊,大到恆星、小到原子核什麼的萬事萬物基本都以圓球狀存在,也許破解了圓(圓周率
  • 標準宇宙模型帶你看盡宇宙一生
    弦理論認為,空間可能有10的500次方種不同的結構而我們宇宙的物理法則、物質和生命形態只是其中一種在宇宙誕生之初,它們就已經由空間的結構決定了並且,存在於宇宙的整個時空邊界之內01>太陽消失之後,物理法則並不會消失法則繼續執行銀河系有千億恆星,它們相繼隕落,直到最後一顆如果空間有意志,物理法則體現了空間的意志這是一種支配事物發展的意志支配著從恆星到宇宙萬物的演化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若哪天它算盡了,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
    不過很多人都不理解,圓周率那麼長一串,有什麼意義呢?最後咱們計算的時候最多也就取兩位小數而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若哪天它算盡了,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搞圓周率很早就被中國人所知曉,不過那時候人們眼中的圓周率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數據。
  • 《山海經》探(33):《大荒經》二十八山是宇宙密碼的八卦示現
    《河圖》是宇宙模型涵蓋天地萬物。《河圖》通過象、數、理涵蓋了宇宙萬有,其實就是宇宙萬有的一個縮影。河圖之數含藏天地之數、萬物生存之數、五行之數、大衍之數、天幹交合之數、六甲納音之數,河圖之理涵蓋左旋之理、象形之理、五行之理、陰陽之理、先天之理。
  • 宇宙有多大?如果把宇宙比喻成一片沙漠
    儘管距離遙遠,在月球上已經有12個人類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如果用光速傳播的話,我們只需要2.5秒就可以到達月球,接著是火星,火星距離地球的平均距離是兩億兩千五百萬公裡,這意味著,如果有人想要登陸火星,所有航行的距離是抵達月球的986倍,如何用光速傳播,則需要花上20分鐘,將距離拉遠點,我們就會發現,旅行者一號在所有飛行器中,目前飛得最遠就是旅行者一號,它帶著發給系外生命的信息
  • 如果人類到達宇宙的邊界,會看到什麼?科學家:有三種可能的景象
    如果未來人類科技發展到足夠的高度,能夠使用某種技術前往宇宙的邊界,會看到什麼景象呢?科學家介紹道,要搞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宇宙的邊界」到底是什麼。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在我們的三維宇宙空間內部,光速是最高的速度,任何物體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越它。
  • 最新研究表明,暗能量可能不是一個常數,這將影響宇宙的最終命運
    宇宙中最遠的X射線射流,來自類星體GB 1428。如果我們能弄明白如何利用類星體來測量宇宙膨脹,就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理解暗能量的本質。過去的一代人認識到我們的宇宙是一個特別黑暗的地方。它充滿了恆星、星系和許多發光現象。
  • 宇宙可能是個循環,可能是封閉的曲面宇宙,而不是開放的平面宇宙
    梅爾基奧裡表示:「這意味著,例如,如果你有兩個光子,它們在一個封閉的宇宙中平行移動,它們最終將會相遇。」而在一個開放的、平面的宇宙中,光子在不受幹擾的情況下,會沿著的平行的路徑運動,而不會相互作用。梅爾基奧裡認為,傳統的宇宙膨脹模型表明,宇宙應該是平面的。
  • 宇宙之外是什麼?是無限大的空間?是更大的宇宙?是多重宇宙?
    科學家普遍認可的是,宇宙誕生於約137億年前一場奇點大爆炸,並且一直在以超光速膨脹,到現在直徑已有約930億光年,並且仍然在超速膨脹。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也苦苦鑽研了幾千年,仍然未果。但根據人類幾千年的觀察猜測宇宙之外可能會有以下三大情形: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在某一個慣性參照系中兩個同時發生的事件,對另一個高速運動的慣性參照系,則不是同時發生的。所以,宇宙之外,對於我們處在宇宙之中的研究和處於宇宙之外的研究,其結果會是完全不同。1.宇宙之外還是宇宙。
  • 獨坐花下狂想宇宙密碼,你知道142857的玄妙嗎?
    看見院子裡的杏花已經落盡,不禁心生悱惻。如此粲然的生命卻如此短暫,每年就陪我那麼匆匆數日,實在是遺憾大過歡愉啊!幾天前還想著夜裡無人的時候去花下舞劍呢!總以為花開未幾,時日尚多,就拖延至今,不料,花開正盛的杏樹,一夜間繁花落盡。
  • 四個最奇怪宇宙新發現,每一個都有可能顛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趣味探索訊 無限延伸的太空,永遠數不清的天體,還有探索不盡的奧秘,這就是我們通常口中所說的浩瀚宇宙。可以說宇宙空間是無窮無盡,你想它有多大,它便有多大。當然,宇宙中隱藏著奧秘也是如此,我們永遠不會有探索完這一天。即便如此,人類對宇宙探索卻從未放慢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