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飲食中的鈉與鉀

2020-12-19 健康界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低鈉高鉀飲食可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病發生風險。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成人年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5克,鉀攝入量應≥3.5克,兒童每天的食鹽和鉀攝入量需根據其能量需求和年齡而定。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Meta分析顯示,過去40年期間,中國各年齡段人群的食鹽攝入量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大約是世界衛生組織最高限的兩倍。

成年人平均每天吃10克鹽,3~6歲兒童每天人均食鹽攝入量達到5克,6~16歲人群每天人均食鹽攝入量高達近9克。

與此同時,中國人鉀攝入量嚴重不足,不足世衛組織推薦最低量的一半。

過去四十年中每十年中國成年人人均每日尿鈉(左圖)和尿鉀(右圖)水平

分析表明,儘管中國北方居民人均每天食鹽攝入量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12.8克逐漸下降至11.2克,但仍處於全球最高水平。中國南方居民的人均每天食鹽攝入量從8.8克增至了10.2克。

西藏、寧夏以及河南人均食鹽攝入量最高,廣東、湖北、貴州的成年人人均食鹽攝入量最低。

中國各省級行政區成年人人均每日尿鈉(A圖)和尿鉀(B圖)水平

研究者指出,該研究是首個通過24小時尿鈉和尿鉀這種最準確的方法來評估中國人群食鹽和鉀攝入量的研究。

該研究說明,中國必須緊急採取統一的、可行的、全國性的限鹽補鉀措施,用低鈉高鉀鹽替代普通食鹽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因為隨機臨床試驗顯示,低鈉高鉀鹽可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死亡。

研究者強調,限鹽補鉀要從兒童期抓起,因為兒童期出現高血壓意味著成年後心血管病發生風險高。

作者表示,中國人攝入的食鹽絕大部分來自於自己做菜時加的鹽。另外,中國近年來加工食品以及超市、飯店、快餐連鎖店食物的消費量迅猛增加,這些食物中的鹽含量也較高。

研究者通過搜索MEDLINE、EMBASE、Scopus、CNKI以及萬方等資料庫中的相關文獻,系統地分析了1981年以來中國27個行政區域居民的24小時尿鈉和尿鉀數據。

在該Meta分析中,覆蓋26 767人(包括890名兒童,25877名成年人)的70項研究報告了24小時尿鈉數據,其中覆蓋24738人的59項研究還報告了24小時尿鉀數據。

除了尿鈉和尿鉀數據,該分析還顯示,中國成年人平均肌酐排洩量為8.69 mmol/24 h,平均每日尿量為1447 ml。

來源:Monique Tan, et al. Twenty‐Four‐Hour Urin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Excretion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16 Jul 2019

原標題:中國飲食嚴重「高鈉低鉀」:人均每天10克鹽,鉀攝入量不足推薦量一半

相關焦點

  • DASH飲食:低鈉高鉀,有效防控高血壓!
    DASH飲食是目前公認的高血壓飲食療法,原理是使用低鈉、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減少飽和脂肪酸的飲食。要求攝食足夠的蔬菜、水果、低脂(或脫脂)奶,以維持足夠的鉀、鈣、鎂等離子的攝取,並儘量減少飲食中的鈉、糖、油脂量,特別是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性油脂,有助於身體排出鹽分(鈉),從而有效地降低血壓。
  • 低鈉高鉀的飲食,可預防妊娠期高血壓
    為了預防高血壓,孕中後期的準媽媽需要採取低鈉高鉀的飲食方案。已經患病的準媽媽除了及時就醫,飲食上也必須低鈉高鉀。一、低鈉高鉀的飲食有什麼特點體內鈉過量會增加患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風險,要降低鈉攝取量,準媽媽飲食則需要少鹽、清淡。簡單地說,就是不能吃得太鹹。
  • 高鉀低鈉的飲食有助於降低血壓
    補充鉀離子,有助降低血脂、血糖。世界衛生組織(WHO)有鑑於高血壓人口劇增,造成心臟疾病、中風等人數攀升,除了強調低鈉飲食(每天攝取鈉不宜逾2000毫克)外,首次建議每天鉀的攝取量至少要3510毫克。因為,鉀離子維持正常範圍,可平衡血漿濃度並降低血壓;還可使腎上腺素抑制鈉離子含量,幫助身體將過多的鈉排除。
  • 秋季 腎病患者要低鉀低鈉飲食
    秋天晝夜溫差大,由於腎病患者的機體調節能力較弱,難以迅速適應節氣的突然轉變,飲食方面應作調整,使身體狀態儘快適應節氣的變化,以免加重病情。除飲食搭配外,也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嚴控鉀質的攝入  腎病患者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出現高鉀血症,原因是由於腎臟排洩鉀質的功能不足,造成鉀質排洩障礙,極大地影響了病情,因此患者需要低鉀飲食,嚴控鉀質攝入。具體方法如下:  炒綠葉類蔬菜前,先將蔬菜在沒過蔬菜的水中浸泡半小時以上,接著用水將蔬菜焯一遍後再炒,以濾過蔬菜中多餘的鉀質。
  • 國人的鈉鉀攝入
    其實醫學界很早就有定論:減少鈉攝入、增加鉀攝入的幹預策略可降低血壓;然而大多數人都只專注於減少加工食品中的鈉含量。所以我們試圖填補中國在這些高血壓重要飲食決定因素的空白,了解鈉鉀的動態攝入狀態。
  • 飲食高鈉低鉀,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家中需要換鹽
    腎功能正常,應該換用低鈉鹽 咱們同胞的平均鈉攝入量,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攝入量上限的2倍以上。有研究指出,70歲以下國人的致命性中風,幾乎有30%可歸因於高鈉飲食。咱們的飲食特點是,鈉的來源中,70%是烹飪用鹽。因此,有學者根據最新的科研結論提出倡議,鉀鹽替代是潛在的減鈉策略。
  • 最新研究指出:鈉、鉀攝入與血壓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指出飲食中的鈉和鉀與高血壓的發生有著密切關係。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烹飪、社會環境以及食物等存在一定差異。但關於中國南北方地區膳食鈉、鉀及鈉鉀比與高血壓風險關係的縱向研究甚少。研究發現,南北方人群的基線膳食鈉攝入量均較高,而膳食鉀的攝入量均較低,且兩個地區的膳食鈉和鉀的攝入量有明顯差異。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並調整混雜因素後發現,膳食鉀的攝入與血壓和心臟舒張壓呈負相關,可降低高血壓的發生風險;鈉和鉀比的攝入與心臟舒張壓的升高呈正相關,同時均可增加高血壓發病風險。
  • 低鈉富鉀——吃鹽的最佳選擇
    低鈉鹽,是以氯化鈉(NaCl),碘酸鉀(KIO3,過去曾以碘化鉀(KI),目前用碘酸鉀)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從而改善體內鈉(Na+)、鉀(K+)、鎂(Mg2+)的平衡狀態,食用低鈉鹽可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普通加碘鹽中,氯化鈉的純度高達95%。因為鈉離子能增強人體血管表面張力,容易造成人體血流加快、血壓升高。
  • 日均食鹽量超標 「高鈉低鉀」讓國人心血管很受傷
    倍「低鈉高鉀」防控高血壓心臟病專家表示,高鹽飲食已成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重要原因,將中國人每天的平均攝鹽量降低1克,每年將可挽救12.5萬條生命。專家呼籲,防治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控鹽」比吃藥更有效。日常生活中需養成「低鈉高鉀」的飲食新習慣,可選擇鉀鹽或低鈉鹽替代普通鹽,少吃快餐、熟食、麵包等高鹽食品,多補充含鉀豐富的果蔬等。今天你吃了多少鹽?恐怕少有人會具體量化。
  • 飲食保健:盤點含鈣鈉鉀鐵鋅最多的蔬菜
    鈣是人體最易缺乏的礦物質元素,蔬菜中含有草酸,會妨礙鈣的吸收,但由於消費量大,蔬菜仍然是鈣的一個重要來源。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只要在食用前用沸水燙一下,即可除去大部分草酸,就不會影響鈣吸收了。按照新鮮蔬菜中鈣的含量,每百克鮮菜中鈣含量大於200毫克為高鈣蔬菜,如薺菜、蘿蔔纓、雪裡蕻 ;每百克鮮菜中鈣含量100~200毫克為富鈣蔬菜,如毛豆、莧菜、油菜薹、木耳菜、芥藍等 。  眾所周知,高血壓與食鹽的攝入量密切相關,生活中減鹽不僅要在燒菜時少放鹽,選擇適當的低鈉蔬菜也是控制鹽攝入量的一種好方法。
  • 生活提示|透析患者飲食要低脂低鈉限鉀限磷
    「良好的飲食對於延長透析病人的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減少併發症均有重要意義。科學的飲食等於是在延長生命,長期攝入不足、營養不良和不加限制的飲食都會損害殘餘的腎功能。」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營養科周新營養師在健康講座上說。   「透析患者要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熱量,應食用優質高蛋白食物,同時採取低脂飲食,限鉀限磷,限鈉限水,適量補充水溶性維生素。」
  • 預防高血壓的飲食關鍵是高鉀低鈉,可能你是第一次聽說 - 大健康李...
    原發性高血壓的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高鈉、低鉀飲食: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其他的如用作調料的穀氨酸鈉(味精的主要成分)、醃菜等食物裡都含有鈉;鈉攝入量高(>2克/天,相當於每天5克食鹽)和鉀攝入不足(低於每天3.5克)導致高血壓。
  • 高血壓患者需做到低鈉高鉀飲食,注意這5點,教你科學補鉀
    高血壓,一種生活中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有著慢病之王的稱呼。我們知道,絕大部分高血壓均屬於原發性高血壓,目前還無法根治。如果不幸患了高血壓,那就需要從多方面來控制血壓,包括藥物、飲食、運動等。其中,飲食絕對是控壓的重要一環。
  • 中國人越年輕吃的越鹹,高鈉飲食壞處多,要趕緊吃點補鉀食物才行!
    中國人愈年輕吃愈鹹若是依據衛生福利部建議,健康國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上限為2,400毫克(即鹽6公克)來計算,國內青壯年(19~30歲)的男、女性族群鈉攝取量達到建議值的1.9倍和1.7倍;但如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超過2,000毫克的標準,則是高達2.3倍及2倍,顯示國人鈉攝取量超標的情況,比想像中嚴重
  • 世衛出最新飲食標準低鈉高鉀 川人好重口味不易達標
    怎樣飲食最健康?低鈉高鉀!本月,WHO(世界衛生組織)發表最新飲食準則,除了原有的每日鈉攝取量應低於2000mg外,特別推薦每日鉀攝入量應達3510mg,以有效預防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成都營養專家對此特別警示,川人喜好口味較重的食物,每日鹽攝入量易超標。同時需要特別提醒,高鉀飲食嚴禁用於腎功能異常患者,以免因此發生危險。
  • 研究證實中國是食鹽攝入量最高國家之一:當務之急是減鈉增鉀
    而過多攝入食鹽、高鈉低鉀飲食習慣會導致血壓升高,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這一形勢有多嚴峻?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最新的研究證實:中國是世界上食鹽攝入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過去40年期間,中國所有年齡段人群平均每日鹽攝入量持續在10克以上,高於推薦量的兩倍之多,而鉀攝入量不到推薦最少量的一半。
  • 常吃這10天然食物,輕鬆get低鈉高鉀的健康飲食
    #健康與營養#今年的5月17日,快要來了,今天說說高血壓患者的低鈉高鉀飲食建議鉀是一種主要的飲食礦物質,有助於平衡人體的pH值和體液。這對正常的血壓調節很重要(它與鈉相反)。正常的肌肉生長,神經系統和大腦功能也需要它。根據醫學研究所的數據,成年人平均每天應攝入約4,700毫克的鉀。
  • 中國人平均每天攝入10克鈉 是世衛組織推薦量的2倍
    &nbsp&nbsp&nbsp&nbsp英媒:中國人飲食含鹽量全世界最高 是世衛組織推薦量的兩倍&nbsp&nbsp&nbsp&nbsp英媒稱,中國人平均每天攝入10克鈉,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的兩倍,過去40年,
  • 浙江省疾控調查:居民鈉攝入過多鉀攝入太少
    省疾控最新調查顯示   《中國預防醫學雜誌》最近刊登了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於「浙江省居民膳食鈉鉀攝入水平」的調查報告,報告中說,浙江人鈉攝入太多,鉀攝入太少。   浙江省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監測所所長章榮華說,鈉多鉀少的飲食,會明顯增加得高血壓的危險,而高血壓又會直接導致心臟、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 治病井水中富含鉀鈉
    日前,記者從嶽陽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抽樣化驗結果顯示,平江福壽山「神井水」中鉀鈉離子含量偏高。 」5月4日,嶽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測科科長李永龍告訴記者,該中心在對平江縣福壽山鎮洞下村石母仙娘廟內井水的檢測中發現,井水基本符合飲用水標準,有害物質含量低,而鉀鈉成分含量偏高。但井口周邊衛生環境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