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與健康管理的「新密碼」

2020-12-19 中華糖友學會

跨入秋季,不必為失去浪漫而悲傷,應該為成熟收穫而自豪。就如我們的高糖班,雖然每個月18號的天氣不同,但我們的糖尿病友們都會如約而至,因為每次都可以收穫新鮮的知識,滿載而歸。

我們今天的內容照樣是最新的知識點,但是在開始以前我要先做一些鋪墊,為的是讓糖尿病友們更好接受。下面開始上課:

HbA1c(糖化血紅蛋白)在臨床上已作為評估長期血糖控制狀況的金指標,是反應近2-3個月血糖的平均值。這話是有理論依據的,是《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提出的。

隨著HbA1c升高,併發症風險顯著增加,有研究證實,HbA1c每降低1%,相關終點就會有所變化,比如:糖尿病相關死亡可降低21%,心肌梗死可降低14%,微血管併發症可降低37%,下肢截肢或致命的外周血管疾病會下降43%。

因此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很多患者都會不定時的監測自己的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睡前血糖,以及定期複查糖化血紅蛋白,但是也有很多患者,雖然每天都在查血糖,但是對2型糖尿病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卻不清楚。下圖為《中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

縱使HbA1c水平的降低與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的減少密切相關,但是HbA1c也有它的不足之處,例如:

(1)HbA1c僅反映既往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無法反映日內和夜間血糖波動的情況 ;

(2)不能反映患者每日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況;

(3)不能及時反映血糖水平的快速變化;

(4)無法準確反映貧血及妊娠期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

(5)當患者的HbA1c水平升高時,無法提供恰當的調整方案的具體建議。所以在臨床中需要更多的血糖控制指標與HbA1c互為補充,從而更加全面地衡量患者的血糖狀態。就比如,雖然HbA1c控制良好,但血糖波動也照樣增加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發生風險。所以我們要理性認識糖尿病控制的金指標,了解除HbA1c之外的另一個影響因素「血糖波動」。

TIR:是指葡萄糖水平在目標範圍內的時間 ,它是評估血糖波動「時間」維度的關鍵指標。

2019 ATTD國際TIR共識指出:不同類別糖尿病人群的TIR控制目標,如下圖:

在以後管理血糖的過程中,希望糖尿病友們可以這樣來觀察我們的血糖,有中國指南/共識對TIR的具體操作指導,我們管理血糖,從這三步來做:

第一步:看達標時長;

第二步:看血糖波動;

第三步:看低血糖風險。

這樣可以系統和具體化地將血糖控制更好。

因此在未來血糖管理,超越HbA1c需關注多種控制指標的全面達標,如:空腹血糖、餐後血糖、血糖波動、TIR等指標,並且一定要做好記錄哦。就如下表:

課程分享完畢了,大家開心的合上了自己的筆記本,我說,大家都說糖尿病專科醫院很好,那大家知道我們的特色醫療是什麼嗎?糖尿病友們一臉茫然啊,我突然有一些失落,看來我對患者還是不夠細心,盡然沒有把自己的亮點都拿出來,讓糖友更細化的管理自己的糖尿病,所以我必須鄭重的說一下我們的特色也是很細化的,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圖,根據自己,或親朋好友的需求來諮詢。

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糖尿病及併發症的防治需要綜合考慮點面結合,幫助大家樹立科學的戰勝糖尿病的方法。

本文作者 馮燕紅

相關焦點

  • 糖尿病管理控糖新指標:TIR引領方向,精細化血糖管理時代來臨
    轉自《國際糖尿病》,原標題:精細化血糖管理時代來臨,控糖新指標TIR引領方向編者按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了糖尿病治療與療效評估的全過程TIR作為血糖評估領域的新興指標,這兩年地位迅速提升,目前已獲2020 ADA指南正式推薦用於評估糖尿病的血糖管理。TIR的興起一方面得益於持續葡萄糖監測(CGM)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確實較傳統指標更能滿足目前血糖精細化管理的新需求。在TIR時代下,降糖藥物也將迎來新的考驗。那麼,TIR是什麼?相較傳統血糖指標具有哪些優勢?以TIR作為評價指標,經典降糖藥物如阿卡波糖的表現又如何呢?
  • 需要手術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如何管理?
    不少人覺得,糖尿病患者的傷口不好癒合,因此,很多「糖友」在面臨是否需要手術時,都選擇採取保守治療。但其實,只要術前管理好血糖,糖友對於手術無需太憂慮。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如果必須要進行外科手術的患者,血糖應該如何管理呢?  手術期的血糖異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動。
  • 夾手指就能測血糖,人工智慧讓糖尿病管理變簡單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劉敏 記者 梅書華)不用戳針只需夾一下手指就能測血糖,在特製健身椅上「練一下」就能測出肌力還能獲得運動處方,掃描一下皮膚便可以「偵查」出有沒有糖尿病的相關併發症……近日,在南京舉行的2020數字健康與糖尿病論壇上,現代快報記者看到了不少黑科技,由智慧醫療賦能,讓糖尿病慢病管理變得更簡單,更方便。
  • 妊娠糖尿病 該如何有效管理血糖?
    懷孕,是一個充滿了未知的旅程,剛熬過磨人的早孕反應,又迎來了嚴峻的血糖挑戰。 孕育是個奇妙的過程,在子宮內,逐漸長大的寶寶需要越來越多的能量才能健康成長和發育。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健康管理?專家解析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健康管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指出,最重要的建議就是糖尿病患者應加強血糖和代謝管理,因為這是重要的一級預防手段,在預防方面的建議就是,讓糖尿病患者即使在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還是要儘量使糖尿病得到良好的控制,儘量避免無故中斷治療。還有就是通過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和醫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儘量保證最大強度的自我隔離。
  • 糖尿病相關新技術:動態血糖監測與血糖目標範圍內時間
    2020年11月27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新指南將「葡萄糖目標範圍內時間(TIR)」作為糖尿病患者的一個控制目標,TIR因此一夜爆紅,動態血糖監測也一下子受到關注。
  • 管好糖尿病,血糖波動不容忽視!
    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時高時低的血糖就像是洪水與乾旱交替出現,損害各個組織器官,最終造成各種不良結局。研究表明,血糖波動與糖尿病多種不良結局(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死亡風險和低血糖風險)息息相關。研究表明,血壓和心率波動是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重要危險因素,可分別通過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或動態心電圖監測數據計算得到。血糖波動和血壓波動可聯合起來,給糖尿病患者帶來「雙重暴擊」。因此,在臨床實踐中,除血糖、血壓、血脂等水平外,將血糖波動、血壓波動、心率波動等納入心血管併發症風險的評估和管理,可能有助於糖尿病患者早期發現心血管疾病。
  • 35歲以上糖尿病管理人數超55萬 重慶探索「1+N」健康管理模式助力...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12月4日,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目前重慶市35歲-75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14.35%,人群知曉率為41.4%,全市35歲及以上糖尿病管理人數超過55萬,規範管理率是67.46%,血糖控制率為61.27%
  • 如何管理好糖尿病?你需要知道血糖自我監測的3個小竅門
    作者: 李連喜(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自我血糖監測在糖尿病的治療管理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自我血糖監測,糖尿病患者不僅可以及時發現低血糖和高血糖,而且也可以為糖尿病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有用的信息。
  • 糖尿病科學飲食,血糖達標更輕鬆
    糖尿病飲食治療是基礎,怎麼吃是門學門,今天給大家講講吃什麼對血糖好以及飲食治療的注意事項,以及糖尿病降了控制血糖,還有注意加強管理的項目:糖尿病人飲食的注意事項:1、糖尿病人禁止吃甜食和許多種含糖量較高的水果,血糖平穩時兩餐之間可吃低糖水果,如藍莓、獼猴桃等
  • 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糖尿病自我管理?
    儘管新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總體預後良好,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發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失去生命。疫情如同陰雲一般籠罩江城上空,人們被焦慮、恐慌的情緒挾持著,一時間人人自危。儘管人類對新冠病毒普遍易感,但糖尿病患者是我們更應關注的特殊人群。根據目前積累的臨床數據,新冠肺炎的重症、危重症和死亡患者中,有將近一半的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
  • 妊娠期糖尿病(GDM)如何在家監測血糖?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如何在家監測血糖。現在有了一種新說法,叫做「五大要素」,或者是「五駕馬車」,就是在原來「三駕馬車」的基礎上增加了「患者教育」和「自我血糖監測」。因為糖尿病不僅僅是一種病,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你得學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這真的很難。
  • 2型糖尿病患達12.75%,呼籲全家參與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管理
    11月12日上午,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面向公眾舉辦糖尿病大型公益宣教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近60餘名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參加了此次活動。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李強表示,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 在我國2型糖尿病患病率一路飆升,目前患病率達12.75%。醫院始終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為己任,努力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優質的醫療服務,努力打造糖尿病防治平臺。
  • 苦瓜與糖尿病:降血糖療效與食用風險!
    糖尿病是一種影響血糖水平的疾病,如果管理不當,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吃苦瓜可以幫助那些想要治療糖尿病的人嗎?患有糖尿病的人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不能有效地使用胰島素,這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過多。胰島素是必需的,以便細胞可以使用它的能量。
  • 2020年青島市科技活動周活動:《疫情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信息化管理...
    《疫情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信息化管理》宣教主辦單位:青島市中心醫院舉辦地點:青島市四流南路127號青島市中心醫院舉辦時間:8月29 日聯 系 人:張方華 聯繫方式:0532-84961391活動內容:(1)開展院內血糖信息化血糖管理:對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應用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對患者血糖進行精細化管理。
  • 糖尿病能根治?血糖升高就是糖尿病?
    二、血糖升高並非都是糖尿病有人以為血糖升高就是糖尿病了,但事實並非如此,血糖升高並不代表就是糖尿病,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血糖升高。1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的定義:當血糖水平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但已高於正常值時,稱之為糖尿病前期,也稱為糖調節受損期。它包括:空腹血糖調節受損和(或)糖耐量減低。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損(IFG)和糖耐量異常(IGT)。
  • 血糖低要警惕,有可能會是糖尿病併發症!|健康之路
    血糖過低要緊惕,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如何預防低血糖造成的傷害,請聽專家怎麼說~ 低血糖屬於糖尿病急性併發症,食用碳水化合物後,人的血糖會迅速上升,但糖尿病患者因為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使得胰島素和血糖的分泌高峰不一致,從而導致患者在下一餐前出現低血糖症狀。
  •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在家監測血糖?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如何在家監測血糖。從「三駕馬車」到「五大要素」對於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來講,傳統的處理方法是「三駕馬車」:運動、飲食控制、藥物治療。現在有了一種新說法,叫做「五大要素」,或者是「五駕馬車」,就是在原來「三駕馬車」的基礎上增加了「患者教育」和「自我血糖監測」。因為糖尿病不僅僅是一種病,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你得學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這真的很難。
  • 糖尿病的最佳血糖水平是什麼?看完就懂了
    血糖圖表可以確定一個人一天中(包括飯前和飯後)的理想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可以採用血糖圖表來幫助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臨床通常使用血糖圖表來設定血糖目標並監控糖尿病的治療計劃。血糖圖表還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評估和自我監測血糖的測試結果。
  • 中國糖尿病82%餐後血糖高;專家緊急應對
    中國特色流行病學數據表明,82%的糖尿病患者表現為餐後血糖升高。在新診斷糖尿病患者中,有高達47%的患者是「單純」餐後血糖升高,有超過一半患者在50歲以下。與西方人相比,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更為嚴重,餐後高血糖比例更高,併發症發生率更高。 專家急了針對中國糖友這一特色,由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主任委員母義明教授牽頭,紀立農、朱大龍等20餘位中國糖尿病領域專家共同參與制定了《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餐後高血糖管理專家共識》,強調了餐後血糖管理的緊迫性、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