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斤重的翻車魚已經死亡。
半島都市報5月31日訊(記者 劉鑫 通訊員 李旭) 5月31日上午9時許,在膠南濱海街道辦事處的喬家窪海域,漁民金先生一網打撈出近200斤重的怪魚,經過專家鑑定這條怪魚是一條翻車魚,由於翻車魚身上有傷打撈後不久就死了,專家稱翻車魚在青島海域極少見,具有很強的觀賞和海洋科普價值。
巨型怪魚引眾人圍觀5月31日下午,記者在膠南濱海街道辦事處的喬家窪海域碼頭見到了這條體型巨大的怪魚,只見其身體扁平,頭部很小,兩鰭呈對稱長在魚身的後部,嘴巴有拳頭大小,眼睛跟雞蛋大小,皮膚呈灰黑色。
據漁民張先生介紹,他稱了一下這條魚重近200斤,長1.30米、寬1.73米。由於這條魚太重,皮膚也很光滑,兩個人都無法搬運,最後6個壯漢才將其抬動 ,由於樣貌奇特,引來了眾人圍觀。
早上發現網住龐然大物「這條怪魚是翻車魚!」圍觀者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剛才特意查了資料,這條怪魚就是翻車魚。而圍觀者董先生告訴記者,翻車魚在南方很常見,這種魚的皮非常厚,在古時候,木船和它遭遇,會有翻船的危險,所以漁民就管它叫「翻車魚」。膠南公安局小口子邊防派出所的民警告訴記者,這條魚確實是漁民打撈上來的,他們在巡邏的時候發現的。
「這條翻車魚是在我的漁網上發現的!」漁民金先生告訴記者,5月30日晚上海上颳起了大風,他把漁網撒在了近海,5月31日一大早他就趕到海邊查看情況,發現網中有一個龐然大物在翻騰,他趕緊把網拽出來,發現是一條巨型怪魚,現場幾個人都開始瞠目結舌,雖然已經在海上捕魚很多年了,但從來都沒有抓到過這樣的魚,金先生費了很大勁才將其打撈上岸。
翻車魚在青島海域少見5月31日,記者就此採訪了膠南海洋與漁業局漁政監督管理站的王站長,他告訴記者,5月31日下午4時許,他們接到漁民的反映後趕到現場查看,發現漁民打撈上來的確是一條翻車魚,這種魚一般吃水母,具有很強的觀賞和海洋科普價值。
據該監督管理站的朱科長介紹,這種魚一般都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深海海域,南方海域經常見到這樣的翻車魚,而在青島海域很少見到。朱科長分析可能是最近天氣變暖,這條魚隨著洋流巡遊而來。而這條翻車魚身上有傷,又誤闖漁網導致死亡,由於翻車魚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他們查看後就走了。
■小資料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它們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尾鰭卻幾乎不存在。翻車魚主要以水母為食,用微小的嘴巴將食物鏟起。它們常常在水面曬太陽,儘管其形狀笨拙,但有時也會躍出水面。因此也被稱為「太陽魚」。資料顯示,如能順利長大,翻車魚最長可達3米至5米。儘管翻車魚一次可產3億個卵,被譽為海洋「超級媽媽」,但能存活並長至成年的翻車魚只有一兩條。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