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9月8日上午10點左右。當時,一群小朋友在景觀池旁邊玩耍,其中,一名9歲左右的女孩被「怪魚」咬傷。9月10日上午拍攝的畫面中可以看到,這條「怪魚」已經被抓捕上岸,魚身呈長筒形,頭部像鱷魚一樣,露出兩排鋒利的牙齒,這到底是什麼?觀景池內胖乎乎的錦鯉
經常惹得很多小朋友和家長上前餵食。
可是,
若是池裡住的是
一條大型食肉性魚呢?
從小區居民9月10日上午拍攝的畫面中可以看到,這條「怪魚」已經被抓捕上岸,魚身呈長筒形,頭部像鱷魚一樣,露出兩排鋒利的牙齒。
9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3棟單元樓附近的景觀池發現,這條「怪魚」已經被小區物業帶走。現場,小區的保安稱,「怪魚」傷人這件事,發生9月8日上午10點左右。當時,一群小朋友在景觀池旁邊玩耍,其中,一名9歲左右的女孩被「怪魚」咬傷。
「她在這裡餵金魚的時候,手裡拿著麵包,那條魚上來就給她一口,她縮手一拉,手上好多傷口。」小區保安隊副隊長範文宏帶講述了當時事發的場景,並帶著記者來到事發的景觀池旁邊,水泥地上還能清晰看到事發時留下的血跡。
從小區居民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女孩右手多處有傷,手指,手掌等部位已經流血。記者了解到,事發後,這位女孩在家人和物業的陪同下,被送到醫院檢查和治療,目前,已經沒有大礙。小區保安說,當天事發之後,小區物業馬上派人對景觀池進行排查,隨後對這條傷人的「怪魚」展開抓捕。
「我們釣上來四次,因為它有牙齒,直接把線咬斷了,實在逼得我們沒辦法,這條魚我們找了40個小時。」鳳嶺春天小區保安隊副隊長範文宏說,在9月10日臨晨4點45分,這個景觀池裡水基本排除後,幾名工作員用鋼叉將這條「怪魚」抓獲。
經過查詢資料,這條大魚是鱷雀鱔,有近1米長,十幾斤重,屬於外來物種。「那隻鱷雀鱔95公分長,重量在10斤以上,我們現在準備無害化處理。」範文宏說。
據介紹,鱷雀鱔原產北美洲,屬於大型肉食性兇猛魚類,產卵時有劇毒,會攻擊遇見的所有魚類,被稱為「淡水魚殺手」,成年鱷雀鱔長可達3米,重達125公斤。
記者在走訪中,有業主告訴記者,在2017年8月份時,他們就拍到這條鱷雀鱔在景觀池裡出沒。物業經過排查後發現,景觀池裡被人放生了鱷龜、巴西龜、羅非魚等許多物種。
「我們後來了解到,這條魚是業主放生的,有一年多了,景觀池的魚都被它基本吃光了。」小區物業一名工作人員說,他們在2014在景觀池裡投放300多塊錢的金魚,鯉魚,鯽魚等景觀魚,現在景觀池水放幹水後,基本上看不到大魚了。
記者了解到,9月10日上午,物業召集業主們召開現場會,在景觀池周邊貼出警示牌,禁止業主放生。小區物業表示,現在,他們正在對小區景觀池的各類物種進行清理,清理完後,再投放景觀魚苗,恢復原貌。
記者也從南寧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了解到,目前,救護人員在南寧地區發現外來物種有福壽螺、巴西龜、南美鱷魚等十多種,這些世外來物種因為缺少天敵,極易破壞生物鏈,影響生物多樣性,對環境造成危害。而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隨意放生將被追責。
建議大家儘量不要去飼養
國家法律法規嚴令禁止的物種,
自己飼養的動物,
也要對其承擔相應責任。
不能因為喜歡的時候就買來養,
不喜歡就隨意丟棄,
這是對生命的一種踐踏,
也是對動物的不尊重。
轉自桂林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