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5月8日電 題:餐飲「老字號」送到家 「土貨」直播上「雲端」——福建消費市場見聞
新華社記者
餐飲「老字號」送到家,鄉村遊成旅遊新時尚,「土貨」直播上「雲端」……連日來,記者在福建多地採訪,真切感受到消費市場人氣逐漸升溫,消費新業態加速凸顯。
(小標題)「老字號」新潛力
記者走訪發現,受疫情倒逼,一些「老字號」餐飲店紛紛發展網上外賣,開掘出「新零售」潛力。
6日,位於福州臺江區的老字號餐館「忠惠醬鴨」店內一派忙碌景象,店長陳公一正帶領店員為線上訂貨打包。受疫情影響,這家已有80多年歷史的老店曾一度虧損。
「疫情期間不讓堂食,只能硬著頭皮上外賣。」陳公一說,外賣不僅消化了大部分庫存,如今他還和本地的美食主播一起做了多期直播,小店成了「網紅」。「很多網友找上門來,現在平均每天能接500多單,有時候醬鴨會賣斷貨。」
肉燕、魚丸、花生湯等福州傳統老字號美食都在線上開闢出了一片新天地。福州南后街一家肉燕店店主告訴記者,過去日均賣出1000碗左右的肉燕,現在銷售量增加至1600碗左右,線上銷售額佔整體銷售額一半以上。
一些高端餐飲企業也主動優化產品結構,布局新渠道。福州雍和會是一家門店常常爆滿的海鮮火鍋店。如今,疫情倒逼其「送鍋上門」,業務快速崛起。
「高端火鍋店也要放下『身段』。只需一個電話,服務人員會攜帶全套的火鍋、餐具上門服務。」雍和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勁楠說,公司根據客戶需求開發了線上點單業務,最近生意火爆,日均業務量已超過了疫情前水平。
(小標題)周邊遊發現「家邊之美」
「不再到景區人擠人,這次遊玩的體驗真好。」五一期間,家住漳州平和縣的林先生帶著妻子和孩子,到縣城附近的一處鄉村遊景點「遛了遛娃」。林先生說,這次周邊遊讓他發現了「家邊之美」,原來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
在平潭海濱浴場,孩子們在廣闊的海灘奔跑、嬉戲、歡笑;在平潭海壇古城,遊客人頭攢動,商戶賣力地吆喝著……在平潭經營民宿的田會建說,整個五一假期客房全被訂滿,生意很火爆。
「從客流情況分析,五一假期,福建鄉村旅遊、生態旅遊等受到遊客青睞。」福建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說,五一假期全省累計接待遊客1153.11萬人次,達到去年五一的66.3%;實現旅遊收入83.06億元,恢復到去年同期的61.4%。
(小標題)土貨上「雲端」
「加上清水,放幾片生薑,敢如此燉的雞,才是生態好雞。」日前,在三明市沙縣嶺鬥村,沙縣縣長汪志紅通過網絡直播,一邊親自煲湯,一邊為沙縣土特產品「打call」。
汪志紅還在直播現場向網友推薦了沙縣拌麵、烤鰻、板鴨等土特產品。在2個多小時的直播時間裡,銷售額超過70萬元。
這是由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縣長帶你買好貨」網絡直播活動,目的是解決部分農產品「賣難」問題。目前活動已經舉辦了5場,全網1000多萬人次觀看。通過直播,大量新鮮蔬果和土貨從大山深處來到百姓餐桌。
以生鮮產品聞名的永輝超市也於3月初「試水」網絡直播銷售。為了向消費者更形象地呈現農產品的生產、採摘等環節,部分直播間還「搬」到了田間地頭。
土貨上「雲端」,開闢了一條優質農產品通向市場的新通道。「直播賣貨連接起生產端和消費端,不僅打開了農產品銷路,還倒逼農村傳統生產方式的改變,促進農業生產質量提高。」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主任曹旭東說。(記者董建國、林超、邰曉安、秦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