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餐飲老字號:做出新興餐飲消費市場「好滋味」

2020-12-06 騰訊大渝網

  重慶老字號「九園包子」日月光店。記者 彭 鏞 攝

  2019年2月19日,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較場口日月光購物中心裡的小濱樓餐廳顧客盈門,許多人都只為一件事而來——嘗一下店裡的山城小湯圓。

  「今天的顧客大多是外地遊客,都想來嘗嘗正宗的山城味道。」小濱樓餐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偉告訴記者。山城小湯圓是自抗日戰爭時期起,在重慶開始流行的一種特色小吃,具有皮薄餡多、香糯可口的特點,「小濱樓作為擁有80多年歷史的重慶餐飲老字號品牌,一直將山城小湯圓這道美食作為招牌傳承至今。」

  大量的客流帶來了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據初步統計,小濱樓日月光購物中心店僅在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的營業收入就同比增長10%以上,實現了「開門紅」。

  事實上,近年來,我區「小濱樓」「吳抄手」「小洞天」「丘二館」等10餘個餐飲老字號的客流、營業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在新興餐飲消費市場中做出了各具特色的「好滋味」。(下轉2版)  (上接1版)

  本地老字號「闖」進新加坡

  這兩天,謝偉除了忙活市內幾家小濱樓餐廳的管理工作,還要做一件重要的事:為本月在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小濱樓分店確定菜品數量和特色。「這一次,我們有80%的菜品都是為新加坡市場量身打造的,既有渝菜的精髓,也符合當地人的口味。」謝偉說。

  據了解,樟宜機場是新加坡主要的民用機場,也是亞洲重要的航空樞紐,年度客流量突破6000萬人次。小濱樓分店位於樟宜機場的核心商場「星耀樟宜」2樓。「這是旅客最集中的區域,可謂是機場核心中的『核心』!」謝偉說。目前,小濱樓樟宜機場店正在進行裝修收尾工作,專業廚師團隊也正在根據新加坡的飲食特點改良菜品口味,很快就能正式營業。

  事實上,小濱樓落戶樟宜機場並不輕鬆。「樟宜機場的旅客來自世界各地,所以機場運營方希望找到能夠代表世界水平的餐飲商家,來提升機場餐飲板塊的整體檔次。」謝偉說,「經過對國內多個菜系品牌的層層篩選後,新加坡方面最終選擇了小濱樓。」

  這次與小濱樓一同進駐新加坡樟宜機場的還有吳抄手、德元等餐飲老字號組成的「餐飲聯盟」,它們將在樟宜機場共同打造一個重慶名特小吃城,傳播重慶的美食文化。

  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也是我區餐飲老字號首次大規模「闖」進國外市場。

  抱團發展形成競爭合力

  老字號是指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的餐飲品牌。這些品牌信譽良好,取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也是重慶匠人精神的代表。目前,渝中區有18個市級餐飲老字號品牌,這些品牌大多數都處於健康良性發展之中,不少品牌還在全國各地開設了分店。

  「這些成績都得益於品牌的抱團發展。」區渝商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康長榮告訴記者。由於歷史原因,包括小濱樓在內的多個餐飲老字號都曾面臨過經營困境。2007年,區渝商發有限公司改制重組後,將小濱樓等11個重慶老字號品牌納入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逐步改善了老字號品牌的經營狀況。

  康長榮說,許多老字號餐飲品牌面臨的問題大多相似,例如傳承人老齡化、市場定位與需求不匹配等。為此,區渝商發有限公司採取多種方式培養傳承人群體,解決了老字號傳承無序的問題。同時,重新評估了「小洞天」等品牌的商標價值,並將小洞天的「幹燒江團」、德元「小湯圓」等7項美食技藝申報為市級非遺傳承技術,為後續發展奠定基礎。

  餐飲業是市場充分競爭領域,作為老字號餐飲品牌組成的國有企業,如何才能在激烈的餐飲市場中持續發展?區渝商發公司將目光瞄準了「口岸經濟」。

  在江北機場的T3航站樓裡,來往旅客都會被一個碩大的「重慶名特小吃城」招牌所吸引,上百平方米的店面被裝修得古色古香。店裡,「小濱樓」「吳抄手」「丘二館」等多家老字號品牌相互「鬥味」,鮮香四溢,讓人垂涎。

  「這是我們擴大老字號品牌影響力的重要窗口之一。」康長榮說。以前,許多老字號品牌都嘗試過在火車站、汽車站等人流來往密集的區域開設專賣店,但通常規模不大、經營零散,無法很好滿足樹立品牌形象的需求。為此,區渝商發有限公司採取在機場開設品牌集合店的方式,將多個老字號「黏」在一起,逐漸打響了老字號餐飲品牌。

  「比如在樟宜機場,小濱樓和名特小吃城的面積加起來有500多平方米,增強了品牌宣傳聲勢。」康長榮說。

  除此之外,區渝商發有限公司還鎖定旅遊人群,尤其是年輕人必到的新興「打卡點」,進一步提升老字號品牌的影響力。「目前,『德元』『高豆花』『四象村』等品牌都已抱團入駐新八一美食城,各個門店的人流量、銷售額均顯著增長。」康長榮說。

  各取所長走出新路

  去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的盒馬社區生鮮店在江北九街開業,依靠多種新零售手段,「物流配送+線下體驗」的新型餐飲消費模式,受到廣大市民尤其是年輕市民的追捧。在該店的熟食區,「小濱樓」的招牌格外顯眼,純手工製作的川北涼粉、醬包、冷吃兔等15種風味小吃吸引了眾多顧客選購。

  一個餐飲老品牌為何會進入一個剛開業的社區生鮮超市?

  謝偉介紹,作為老字號餐飲品牌,小濱樓是幾代重慶人的記憶,儘管從2012年開始,小濱樓就在上海的日月光中心店開設首家分店,拓展了全國品牌市場,但這並不能一勞永逸,需要不斷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入駐盒馬生鮮,就是小濱樓創新發展的舉措之一。

  「除了菜品口味、加工工藝等因地區不同進行調整外,我們還針對新零售消費市場進行調研,創新了經營模式。」謝偉說。

  從去年開始,小濱樓不再局限於大型餐廳的經營模式,而是與相關科研院所進行合作,通過「菜品食品化」研發,將特色菜品製作成單獨包裝的速食產品,批量生產、上市銷售。相關產品在入駐新世紀、永輝、沃爾瑪、重客隆等傳統零售端的同時,也同步在淘寶、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上線,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

  此外,小濱樓還建立了中央廚房和配送中心,統一採購大宗原材料,按照傳統工藝流程和食品安全質量標準規模化生產,之後再統一配送,保證了產品口感和質量。

  得益於此,小濱樓的全年營業收入從10多年前的幾百萬元,躍升至2018年的4000餘萬元,激發了老品牌的新活力。

  無獨有偶,「小洞天」「吳抄手」等老字號品牌也通過轉變經營模式,走出了符合各自特點的開發、宣傳和經營之路。例如,「小洞天」與豆製品生產企業重慶奇爽實業有限公司籤訂品牌合作協議,開發了火鍋底料系列產品,預計品牌年銷售額將達到1億元。「吳抄手」突破傳統國有經營體制,採取獨家授權等形式,實現品牌增值,其中華路旗艦店的月營業額也從10多萬元增加到80多萬元。

  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區將繼續創新老字號品牌發展模式,活化更多老字號品牌。一方面,通過國有老字號企業混合改革等措施,提高市場化運作水平,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促進老字號集團化、連鎖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另一方面,發揮老字號品牌與母城文化契合的優勢,打好「遊客牌」,將老字號發展納入全區城市規劃及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中,通過在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區等載體中選取合適地點建設「老字號博物館」,將具有文化展示價值、精神傳承價值和參與體驗價值的老字號品牌推介給社會,進一步傳播、傳承老字號品牌。

(渝中報)

相關焦點

  • 餐飲行業更新換代 杭州「老字號」餐廳如何突圍?
    面對如今經營各種地方風味的新興餐飲業,以及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西方快餐業的重重包圍,餐飲企業採取合併方式持續經營,比如「天外天」菜館與杭州花中城餐飲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杭州花中城天外天大酒店;還有些「老字號」餐飲企業及時抓住市場機遇,挖掘自身的品牌資源,力求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杭州的「老字號」餐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如何保住民族品牌並持續發展?
  • 上海餐協攜手美團點評開展「千家店消費優惠」,推動餐飲市場回暖
    為最大限度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上海首創了超大規模消費節慶活動——"五五購物節",力促新興消費、休閒消費、汽車消費、信息消費和家裝消費等"五大消費"升級。同心協力,千家店消費優惠助力餐飲市場升溫美團點評副總裁毛方在致辭中表示,五五購物節期間,美團點評將把老字號餐飲商戶作為供給側數位化過程中重點扶持群體,推出包括大眾點評平臺為首批"中華老字號"線上門店增加的數字標籤,發布國潮老字號美食榜單、推出老字號外賣紅包優惠,美團大學錄製"提升品牌力"系列老字號在線培訓課程並免費開放等助力老字號促消費的系列舉措
  • 數位化餐飲時代,老字號堪憂!
    2020年很難,做餐飲的更是雪上加霜,老字號餐飲甚至有點窮途末路。8月底老字號餐飲鼻祖全聚德發布年報爆虧1.48億!9月中旬,有客戶在狗不理包子店吃的不滿意就拍了視頻發網上,結果狗不理居然報警回擊……2020年很難,做餐飲的雪上加霜,老字號餐飲甚至有點窮途末路。
  • 餐飲「老字號」送到家 「土貨」直播上「雲端」——福建消費市場見聞
    新華社福州5月8日電 題:餐飲「老字號」送到家 「土貨」直播上「雲端」——福建消費市場見聞新華社記者餐飲「老字號」送到家,鄉村遊成旅遊新時尚,「土貨」直播上「雲端」……連日來,記者在福建多地採訪,真切感受到消費市場人氣逐漸升溫
  • 中國餐飲市場規模突破4.6萬億;餐飲「老字號」們怎麼就不太行了
    中國餐飲市場規模突破4.6萬億,火鍋仍佔C位;餐飲「老字號」們怎麼就不太行了?「撞臉」喜茶商標被宣告無效;味之家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臺灣餐飲業6月營業額創疫情以來新高。中國餐飲市場規模突破4.6萬億:女性消費佔比達60% 7月23日,美團點評發布《中國餐飲大數據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當前我國餐飲市場規模已突破4.6萬億。
  • 餐飲老字號邁上「雲端」
    中新網成都10月31日電 (單鵬)臨近中午,成都餐飲老字號「鍾水餃」文殊院店的前臺站滿身穿黃色和藍色服裝的「外賣小哥」,拿到打包好的鐘水餃後,他們急匆匆地轉身離去。「以前消費者只能到店消費,隨著大數據、網際網路興起,點外賣的人越來越多。」鍾水餃文殊店經理袁康表示。
  • 餐飲老字號,別再倚老賣老
    、民眾整體消費水平偏低的時代,老字號餐飲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市場經濟浪潮下,消費者從沒有選擇到選擇出現困難症,諸多市場潮流的興起成為壓垮老字號餐飲的最後一根稻草。慘不忍睹老字號們在消費市場反映出的問題可能還存在爭議,但這些問題在資本市場卻袒露無疑。
  • 餐飲老字號,請不要再倚老賣老
    在過去市場競爭不激烈、民眾整體消費水平偏低的時代,老字號餐飲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市場經濟浪潮下,消費者從沒有選擇到選擇出現困難症,諸多市場潮流的興起成為壓垮老字號餐飲的最後一根稻草。慘不忍睹老字號們在消費市場反映出的問題可能還存在爭議,但這些問題在資本市場卻袒露無疑
  • 10年堅守傳統技藝 老字號餐飲「錦禧」敏銳嗅新商機
    錦禧之前,關於「老四川」1998年,主修烹飪專業的毛新宇畢業後分配到重慶飲食服務公司,據他介紹,會仙樓、「老四川」、頤之時等解放碑餐飲「大亨」都出自該公司。作為渝中區餐飲協會會長和「錦禧大酒樓」董事長,於毛新宇而言,1931年成立的餐飲老字號企業——「老四川」,是他和錦禧大酒樓結緣的起因。
  • 這些餐飲「老字號」們怎麼就不太行了?
    老字號品牌承載著人們的記憶和情感連接,但情懷代替不了實實在在的需求。在年輕食客心裡,打開點評類APP,價格不菲、服務不佳、菜品不具競爭力,成為年輕消費者的主要槽點,老字號的網際網路印象一落千丈。見證多個輝煌歷史瞬間的老字號餐飲品牌,近十幾年來面對風雲變幻的餐飲市場環境,市場地位發生了變化。這些老字號為什麼都不太行了?
  • 2018春節餐飲市場:正餐老字號首選 一座難求漸成常態
    據商務部監測,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926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10.2%。中國烹飪協會分析指出,各地年夜飯預訂火爆,一些老字號和知名餐飲企業年夜飯預訂率達95%以上,一座難求、排隊等位也逐漸成為春節餐飲消費的常態。
  • 廣州酒家:餐飲「老字號」的新故事
    而有著「食在廣州第一家」美譽的廣州酒家,從1935年成立至今,已經經歷了80多年的風雨沉浮,成為了廣州餐飲的一張名片。數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各種新式餐飲頻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在新的消費趨勢中讓老品牌煥發新生,是廣州酒家這樣的餐飲「老字號」們一直在面對的問題。
  • 餐飲市場火爆 消費選擇多樣
    趙玉國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4日訊 (記者 吉蕾蕾)每到假日,餐飲市場都會迎來消費高峰,今年的國慶黃金周也不例外。10月2日11點左右,記者來到小象生鮮北京方莊店時,海鮮加工區的收銀臺前已經排起了長隊,餐飲區也基本坐滿。   正在排隊結帳的陳霞告訴記者,今天家庭聚會,中午有10口人一起吃飯,為了保證能準時吃上午飯,她10點半就來小象生鮮排隊等位了。
  • 中華餐飲老字號城市創新報告,老字號復興的黃金時代來了?
    以下為CBNData《報告》重點內容概覽: (1)近兩年間,餐飲老字號的90後年輕消費群體逐年增多,且人均消費增速最快; (2)近一年來,在吸引年輕消費者方面,來自廈門、長沙、杭州、南京的老字號佔據前五; (3)餐飲老字號在端午、中秋、重陽時節的「網紅產品
  • 餐飲老字號們,請別再倚老賣老
    在過去市場競爭不激烈、民眾整體消費水平偏低的時代,老字號餐飲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只要店開著,就不愁客人不來;只要菜品沒有問題,就不會有顧客的埋怨與吐槽。但近些年,諸多老字號頻繁發生菜品質量不高,價格昂貴,服務差,還不接受批評建議的案例,老字號跌落神壇。「去北京別吃全聚德」、「去天津別吃狗不理」、「去揚州別吃富春茶社」、「去上海別吃老半齋」。
  • 廣州老字號餐飲旺 年輕人成消費主力
    原標題:老字號餐飲旺 年輕人成主力   北園酒家瓦罉花雕雞   今年國慶期間,擁有百年歷史的陶陶居在天河太古匯開出第一家金牌陶陶居門店,從出品、環境、服務等都進行了全面、深度的優化;老字號北園酒家迎來90周年生日
  • 老字號餐飲旺 年輕人成主力
    根據口碑的數據,國慶假期前三天,全國老字號餐飲商家的交易規模較節前環比增長近七成,80後、90後成支撐老字號餐飲銷售額穩定增長的主力軍,共貢獻了近六成消費。面對著新式餐飲的全面圍攻,老字號餐飲如何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記者就此採訪了多家老字號餐飲,了解其現狀和未來發展。
  • 上新了,上海餐飲老字號
    上海的餐飲老字號,向來不愁生意,但它們並沒有故步自封。   有著168年歷史的老字號品牌杏花樓做起了外賣生意,93歲的新雅茶室在南京東路上重開,開在豫園商城九曲橋畔的百年老店南翔饅頭店請來香港設計師升級了店面……近兩年,上海餐飲老字號紛紛主動出擊,提升購物體驗、開拓新市場新領域、挖掘文化故事,不時冒出「新鮮事」。
  • 老字號餐飲轉型之殤 從痛定思痛到「刮骨療傷」
    本以為六年的榮耀光景會預示著以全聚德為代表的餐飲行業老字號會迎來自己的老樹發新芽,卻沒想到最終還是落得一個「烤鴨之殤」……   近些年以來,全國餐飲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宏觀政策調整,中央改進作風、遏制公款消費和反對鋪張浪費等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臺和深入推進,對餐飲業存在的非理性消費帶來了很大衝擊,使餐飲市場持續20年的快速增長勢頭不再,增速逐步趨緩,行業增長動力明顯不足,老字號餐飲企業同樣受到了衝擊與影響
  • 餐飲老品牌,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倚老賣老行不通
    肯定有不少外行人會覺得餐飲行業虧損的並不是那麼多,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也不看看在年初多少餐飲店都倒閉了,新的餐飲品牌一茬一茬的出現,反觀那些老字號卻在「窮途末路中」!一些眾人熟知的餐飲老字號,在今年受到的打擊算是很大,爆出來很多老品牌餐飲價位高不說,菜品都沒有達到那麼高的要求,導致消費者嚴重感到不滿意,覺得有一些老字號就是在欺負人,發布到網上引發大多數人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