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魚,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一種魚類。肉質鮮味,口感細膩,而且營養豐富。無論在北方或者南方,這道小小的黃魚還是十分受人類喜歡的。因為體內沒有小刺,所以很多家長無論在餐廳還是在家裡面可能經常會給老人或者孩子做上一條。小編就是一位十分喜歡黃魚,家中的餐桌上當然經常會出現它的身影。
黃魚的做法有很多種,無論幹炸,幹燒,糖醋,醬燒甚至煲湯都是非常有營養,非常鮮美。不過小編認為最好吃的吃法還是紅燒的做法。小編吃過最好吃的小黃魚時夏季外出旅遊時在一農家吃過的,沒有高級大廚親自掌勺,也沒有各種高級調料,只有一位農婦,一些不能再家常的調味料,卻做出了比一些高檔餐廳還好吃的味道,小編可是足足吃了2盤才算是過癮!
農婦講小黃魚雖說味道鮮美,肉質細膩,但是小黃魚因生長於海中,本身會自帶很重的海腥味。這一缺點會使很多人措手不及,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因此明知道小黃魚非常富有營養卻因這一個缺點失之交臂。後來就傳授了一下小技巧給我,那麼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農家特色紅燒小黃魚,加入它,一人2盤不夠吃,去腥提鮮全靠它!
首先農婦將小黃魚去除內臟,魚鰓清洗乾淨,控幹水分放入盆中。農婦講清理小黃魚時一定要將小黃魚腹中的黑色魚膜清洗乾淨,這可是魚腥味的主要來源,然後在盆中加入花雕酒醃製,花雕酒量要大,這樣才可以很好的奪走魚的腥味。加入它,肉質鮮嫩無腥味為整個菜品的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步不可忽略。
小黃魚醃製的同時,農婦將蔥姜蒜,辣椒改刀備用。要是不介意吃辣的朋友可以放一下小米辣味道會更加入味好吃,不喜歡吃辣的朋友放幾個香辣椒段就行,辣椒的加入也是為了給小黃魚去腥用的。食材準備完畢以後,將鍋燒熱,不放油,農婦先用生薑將鍋底均勻的摩擦一遍,這樣可以防止在煎至的過程中魚皮粘鍋,菜品更加完整。鍋中放油,油溫4成熱轉小火,將醃製好的小黃魚擦乾身上多餘的水分,依次排列整齊下入鍋中煎至。待底部呈焦黃色時,用筷子翻面接著煎至另一面。
待兩面都煎至焦黃色時,下入切好的蔥姜蒜一同煎至,讓小料的香氣完全煎出來,最後加入切好的辣椒圈再繼續煎至。農婦講煎至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小料與辣椒的香氣完全煎出香味,讓小黃魚充分吸收,不僅可以增加魚肉的香氣,還有有效去除魚腥味。
煎魚的同時,農婦將生抽,白糖,香醋,調一個醬汁,小料香氣出來之後,順著鍋邊將醬汁烹入鍋中,這樣不僅可以節省不少的烹飪時間,而且將醬汁順鍋邊烹入,由於鍋邊溫度高,會瞬間將醬汁的水汽揮發出去,醬汁會更加飄香。
醬汁加入之後,微微將鍋燒開,煮上1分鐘,讓小黃魚吸收一下醬汁的味道,再加入適量清水,水的量要沒過魚身,然後蓋上鍋蓋大火燒開轉中火燜煮10分鐘。待湯汁變得稍微濃稠,最後加入少許雞粉調鮮,最後大火收汁即可出鍋裝盤。
這道農家版的紅燒小黃魚口感醬香濃鬱,肉質鮮嫩可口,加入當地特產的花雕酒另有一種別具風味的鮮味。今天分享的這道「紅燒小黃魚」您喜歡嗎?如果大家對於它還有什麼很好吃的做法也歡迎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建議,如果喜歡小編的做法,那請您收藏,轉發喲!
美食之秘籍:
1:醃製小黃魚時,花雕酒量不可小,要不然奪不走魚腥味。
2:醬汁的醋只需要1-2滴即可,加醋是為軟化骨刺,促進魚肉吸收,但不可吃出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