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減貧報告2020》:中國減貧成果令人矚目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訊 (記者 施普皓)12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

報告指出,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亞洲各國和地區減貧工作面臨重重挑戰。儘管如此,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截至2019年,大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貧困發生率已經降到了3%以下。如果以收入性貧困指標來衡量,亞洲的極端貧困發生率僅為1.85%,正進入徹底消除極端貧困的重要階段,邁向緩解相對貧困的新時代,有望在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第一個目標上取得較大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減貧成果。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成功使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累計脫貧人口接近歐洲總人口數,對亞洲乃至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今年,儘管疫情大大增加了中國完成脫貧攻堅目標的難度,但面對挑戰,中國政府採取了果斷措施,加大了對貧困地區和貧困群體的支持,在「戰疫」的同時堅定推進「戰貧」,在2020年底前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使最後的551萬貧困人口清零,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

發布會上,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中國將在發展中國家當中率先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消除貧困目標,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為全世界作出了一個良好的表率。中國和亞洲各國及地區在貧困治理上的成功,將堅定其他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的信心。要在疫情影響下如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各國應攜起手來,以具體行動直面共同挑戰。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沒有拖後中國脫貧攻堅的總體進程,反而成為了中國扶貧實踐的「試金石」,體現了中國式扶貧中「以人為本」的初心和「久久為功」的恆心。中國在取得脫貧攻堅戰勝利的同時,亞洲也即將進入消除極端貧困的最後階段,邁入緩解相對貧困的新階段。在後疫情時代,貧困治理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重大課題。隨著亞太區域合作進程加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深入,合作共贏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將會更加深入人心。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亞洲減貧報告》《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案例研究...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周琦 | 攝如果以更高的標準來看待減貧,中國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亞洲減貧報告》顯示,按收入貧困指標衡量,亞洲國家減貧總體趨勢向好。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貧困線標準,亞洲國家目前的極端貧困發生率為1.85%,處於2%以下,總體消除了絕對貧困,且趨勢向好。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原標題:中國減貧故事為何如此動人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我們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如果要探尋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一個重要根源。中國減貧故事不單單是一個地區的發展故事、一家一戶的打拼故事,更貫穿著中國共產黨密切聯繫群眾、努力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初心故事、信仰故事、奮鬥故事。
  • 國際社會: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
    人民網聯合國10月16日電(記者 李曉宏)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同中國國家行政學院16日聯合舉辦「加強公共機構作用,實現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線上研討會。與會各方表示,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為全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重大貢獻。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為人類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經驗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2月14日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向論壇致賀信時強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鬥目標,為此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將繼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水平。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脫貧成果舉世矚目。
  • 中國減貧經驗在柬落地生根
    中柬減貧項目組供圖在2014年第17屆東協「10+3」峰會上,中國提出在柬埔寨、寮國、緬甸3國同時開展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中柬減貧項目近日率先完成驗收。經濟日報記者持續跟蹤該項目進展,值項目驗收之際再次進行採訪。
  • 為全球減貧提供中國經驗和智慧
    在2020年11月22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二階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指出,要打造包容性、可持續、有韌性的未來,不斷推進全球減貧事業至關重要。他同時強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拿出切實舉措。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合力建設遠離貧困、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我們應該立即著手評估疫情對減貧成果和減貧政策的影響。在疫苗即將投入使用之際,我們一定要確保所有人都能夠公平獲得疫苗,其中包括最貧窮的人口。  中國有效防控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注意到,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解決貧困問題保持了持續關注,制定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應對舉措。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我們應該立即著手評估疫情對減貧成果和減貧政策的影響。在疫苗即將投入使用之際,我們一定要確保所有人都能夠公平獲得疫苗,其中包括最貧窮的人口。  中國有效防控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注意到,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解決貧困問題保持了持續關注,制定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應對舉措。  為在全球層面更高效地解決貧困問題,我們需要展開更多更具包容性的多邊合作。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我們應該立即著手評估疫情對減貧成果和減貧政策的影響。在疫苗即將投入使用之際,我們一定要確保所有人都能夠公平獲得疫苗,其中包括最貧窮的人口。中國有效防控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注意到,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解決貧困問題保持了持續關注,制定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應對舉措。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中共全國婦聯黨組在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進行脫貧攻堅偉大鬥爭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心繫廣大婦女,把解決婦女脫貧發展問題放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為確保小康路上一個婦女都不掉隊提供了根本保證。
  •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減貧成就對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貢獻
    新華社聯合國10月16日電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同中國國家行政學院16日合辦「加強公共機構作用,實現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線上研討會。與會各方表示,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為全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重大貢獻。
  • 劉向東訪談(下篇):為全球減貧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中宏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王鏡榕)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日前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家領導人向論壇致賀信。賀信指出,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2012年以來,中國在之前扶貧攻堅的基礎上,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減貧事業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希望論壇與會人士深化減貧經驗交流,廣泛凝聚共識,提振減貧信心,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詹姆斯·林奇臨近歲末,中國在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這對世界其他地區具有廣泛的啟發意義。
  • 減貧——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思想綜述及對中國的啟示
    3、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多農村人口擺脫貧困,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精準脫貧」是三大攻堅戰之一,2020年要實現全面脫貧、建成小康社會。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中國經驗
    從中國的脫貧攻堅來看,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出發,把脫貧攻堅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中國共產黨的莊嚴承諾。
  • 綠色減貧面臨的多重挑戰及創新思考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綠色發展和減貧目標的確定,為綠色減貧的國際合作和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預示著綠色減貧將在世界範圍內有新前景和新期許。1.2綠色減貧是中國開展國際扶貧合作的重要路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減少農村貧困人口7.9億,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中國是全球最早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 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
    新華社萬象12月14日電 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新華社記者章建華 波奇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日前在寮國首都萬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聚共識、提信心,為全球減貧貢獻中國智慧|長城評論
    2012年以來,中國在之前扶貧攻堅的基礎上,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中國將繼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 中國已從糧食署受援國發展...
    12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並指出,在疫情的衝擊下,收入不平等進一步加劇,全球貧困人口預計將出現自1998年以來的首次回升。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了影響亞洲各國貧困變化的最直接因素。
  • 「西海固之變」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策」
    一切的改變,都來自於80年代起的脫貧攻堅故事,不僅僅改變了這裡的布局,也改變了這裡群眾的命運,歷史性地告別絕對貧困,實現了西海固之變,華麗轉身的背後是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奇蹟,也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策」。  「西海固之變」為世界減貧事業展示中國樣本。直到1982年,仍有70%以上西海固群眾不得溫飽。這是怎樣的一種深度貧困,急切地希望改變貧困,成為了群眾心中最響亮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