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健身鍛鍊,從而引起的關節扭傷問題也獲得更多關注。許多人對扭傷後是應該冷敷還是熱敷存有疑問。那麼扭傷後我們該如何判斷需要冷敷還是熱敷呢?接下來就和亮健好藥君一起看看吧。
一、什麼是扭傷?
扭傷是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位的肌肉、肌腱、韌帶等出現損傷,而未出現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症狀。主要是由於劇烈運動、摔倒、拉傷、姿勢不當等原因造成。
如果扭傷後能負重站立,勉強行走,說明扭傷較輕,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自行處理。如果扭傷後踝關節活動疼痛劇烈,負重站立,不能活動,疼痛部位壓在骨頭上,逐漸腫脹,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和治療。
二、冷敷和熱敷有什麼區別?
冰敷和熱敷是扭傷後常用的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的原理不同,適用的時間和目的不同,對損傷的影響也不同。
使用冷敷時,可降低局部甚至全身體溫,逐漸收縮血管,減少受傷部位的出血、淤血和腫脹,降低代謝率,延緩神經傳導,達到抗炎、鎮痛、麻痺的效果。
而熱敷可以提高體溫,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提高機體代謝率,促進炎症吸收,消除組織水腫,恢復肌肉彈性,促進癒合。
三、何時使用冷敷或者熱敷?
通常來說,受傷後的24小時內使用冷敷。冷敷能降低扭傷部位的溫度,減緩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扭傷24小時內熱敷的話,會使血管擴張,局部血流量增加,使患處變熱,從而增加疼痛和腫脹。
踝關節扭傷48小時或72小時後,無紅腫、灼熱和疼痛症狀後可以進行熱敷。熱敷可以促進扭傷部位的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舒筋活血,有效緩解疼痛。
四、如何進行冷敷?
用冰水混合物在扭傷部位冷敷10~20分鐘,每天3次以上。若使用冰塊,建議用溼毛巾或塑膠袋包住冰塊再進行冷敷,以免皮膚凍傷。此時扭傷部位需休息,儘量少運動,或者不運動,不能揉搓。將扭傷部位適當抬高。
五、如何進行熱敷?
用熱毛巾或者暖水袋敷在扭傷部位15~20分鐘,每天2~3次。此時可以適當按摩扭傷部位,活動踝關節,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幫助受損部位恢復。
正確的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根據自身條件循環漸進地加強訓練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