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健身運動時,不免會出現一些小意外,例如:扭傷、流血等,那麼面對這些意外的時候,你知道應該如何做嗎?專家說這需要做一些冷敷和熱療,但是這兩種方法是有區別的,還需要對症治療。
經常參加運動鍛鍊的人,各種各樣的運動意外傷害都有可能發生,而掌握必要的運動損傷處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常見運動傷害
1.淺表性挫傷例如在摔倒時候,胳膊肘或者膝蓋的擦傷,沒有皮膚破損的話,可以直接用冰塊進行冷敷,或者使用消炎鎮靜藥物,例如麝香壯骨膏。
2.肌肉損傷例如腰背部的肌肉損傷、大腿根部的肌肉撕裂傷,這類傷痛會產生劇烈的疼痛感,需要馬上避免受傷肢體的移動,外塗扶他林乳膠劑配合口服芬必得,休息2周左右可以基本痊癒。
3.掌指關節、指尖關節扭傷打球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的掌指關節、指尖關節扭傷,受傷之後應該進行固定保護,可以冷敷15~20分鐘,2~3小時重複一次,需要休息3周左右。
4.破皮流血凡是破皮流血的,一定要先處理傷口,儘快進行消毒包紮防止傷口感染,注意創傷處不能夠使用消炎鎮痛藥物,因其會影響傷口的癒合。如果有皮膚過敏史的話,則應該慎用外用膏藥貼劑。
冷敷和熱療的區別
冷敷和熱療是常用的方法,那麼兩者有什麼樣的區別呢?又適合什麼樣的運動損傷呢?
冷敷,即冷凍療法,是利用比*溫度低的冷水、冰塊等刺激患處進行初期的治療,有止血、退熱、鎮痛、麻醉和消腫的作用。將乾淨的毛巾充分地浸入冷水中,扭掉多餘的水分,然後敷在傷處,2分鐘左右更換一次。或者將冰塊裝入塑膠袋中敷在傷處上。
冷敷對於挫傷、關節韌帶扭傷、早期肌肉拉傷等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有明顯的作用,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抑制感覺神經、緩解症狀。受傷之後24~48小時之內使用冷敷,效果更佳。
熱療是通過熱水浸泡、烤電、熱敷等方法加速運動損傷後血液循環,促進淤血清除的常用治療運動損傷的物理療法。熱療利用熱傳導效應由皮膚表面滲透到肌肉深脂肪層達到緩解肌肉疼痛、肌肉腫脹、關節僵硬、活動範圍縮小等現象。
此外,熱療對緩解訓練後肌肉酸痛,加速組織生長與恢復也有很好的效果。熱療的另一個用途是提高關節、肌肉、韌帶的伸展性。研究表明,牽拉與熱敷同時進行,對組織伸展性的提高要優於單純牽拉。因此,熱療也可以作為伸展練習的輔助手段,提高柔韌性,減少運動損傷。
熱療主要針對慢性運動損傷,用以促進組織康復,緩解慢性損傷導致的疼痛。熱療不能在急性損傷期施用。因為,急性損傷期,熱療往往起到反作用,會加劇組織的水腫、炎症和出血。
好文推薦:
避暑誤區 喝啤酒真的能解暑嗎 >>>
多走石子路 舒筋活血消除疲勞 >>>
五臟調理得好 健健康康活到老 >>>
推薦八大方法幫你三伏天消暑降溫 >>>
吃醋5大秘方 讓你做個天然美人 >>>
食欲不振要警惕 小心患上脂肪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