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動中, 軟組織挫傷以及肌肉拉傷是常見的運動損傷。「造成損傷的相當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相關運動醫學知識。」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宋氏正骨科主治醫師趙永利說,有很多肌肉拉傷的人,一開始沒有意識到自己出現了肌肉拉傷,以為僅僅是運動量過大導致的肌肉酸痛,往往因為錯誤的判斷,錯失了最佳恢復時期,以致留下後遺症。因此,運動中要拿捏好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才能有效預防運動損傷。
個人簡介:
趙永利,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宋氏正骨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甘肅省整脊委員會委員。擅長運用宋氏正骨手法治療頸肩腰腿痛、四肢骨折等疾病。
肌肉拉傷越早治療越好
「軟組織損傷和肌肉拉傷發生後,人們往往根據自己的耐受程度來選擇是否就診,其實,不管損傷的程度如何,都是越早治療越好,對於急性期的患者尤其如此。」趙永利說,損傷或肌肉拉傷後會出現瘀血、肌肉痙攣、無力、疼痛,通常隨著運動而惡化腫脹。有時肌肉拉傷時,也可能聽見啪啪聲或砰砰聲。
個人怎麼判斷損傷的程度是否嚴重?趙永利解釋,小部分受損,會有輕微腫脹,極少有出血發紫,受傷部位被按壓的時候才感覺到疼痛感,可自我治療。中度損傷時,肌肉或韌帶有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的肌肉纖維或韌帶斷裂,也會有大面積出血和腫脹,損傷比較嚴重,需去醫院進行診斷治療。而重度損傷是肌肉或韌帶大部分甚至全部斷裂,會有大量出血,腫脹明顯。受傷處因斷裂形成凹陷,這個等級的損傷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通常需要手術治療。
趙永利強調,大部分人在自我感覺損傷不嚴重時還會選擇繼續運動,這只會加重受傷情況,甚至加重病情。「受傷之後如果出現腫脹情況比較嚴重,最好還是停下來休息,不要逞強當『拼命三郎』。如果傷得重身體恢復的可能性難度增大,也有可能造成終生殘疾。」
急性運動損傷一定要冷敷
已經出現了軟組織損傷或者肌肉拉傷後,該如何處理?趙永利強調,面對急性的運動損傷,一定要冷敷,停止劇烈運動。最方便的方法是拿一個塑膠袋,內放冷水或冰塊冷敷5-10分鐘左右,可以幫助減少腫脹和炎症。冷敷過久局部如果有刺痛感,要及時停止冷敷。此時,可以把冷敷袋拿開一會兒,半小時後局部又有腫脹疼痛感時再放上去冷敷。如此反覆進行,根據傷情嚴重情況,一天可進行多次。
「不少人對運動受傷後的處理有錯誤認知,以為軟組織受傷後應該立即熱敷。但太早熱敷,會加重內部出血和腫脹情況,冷敷就相對比較安全。」趙永利稱,除了冷敷之外,還可以使用彈力繃帶包紮受傷處,減少內部的出血腫脹。而如果受傷的是手臂或者腿部,還要抬高受傷的手臂或腿部,幫助減少腫脹並使液體流回心臟。在必要時,也需要藥物治療,早期外用時,可選用雲南白藥氣霧劑、正骨水、正紅花油、消腫止痛膏藥等。內服藥物有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等,還可服用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中成藥,如跌打丸、三七片、活血止痛膠囊等。
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
運動可強身健體,但要考慮自己的年齡、性別、體能、體質、心理狀態、運動技術水平以及外界環境等因素。無論哪種運動,為避免軟組織損傷和肌肉拉傷,一定要先做好準備活動,如先小跑5-10分鐘,做一些簡單的拉伸練習。「如果肌肉的生理機能尚未達到劇烈活動所需要的理想狀態就參加劇烈活動,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體質較弱,肌肉的彈性、伸展性和力量較差,疲勞或負荷過度,也容易造成肌肉拉傷。」趙永利稱,鍛鍊不可一蹴而就,應循序漸進。在進行鍛鍊前,應了解有關的運動常識和注意事項,採用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不貿然選擇難度係數極高的運動。運動負荷由小到大,逐步提高。
此外,為避免可能發生的損傷,最好掌握各種自我保護的方法,如:從高處摔下或落下必須雙腿併攏,以避免膝、踝關節的損傷;學會各種滾翻動作以緩衝與地面的撞擊等。
文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歐陽海傑 實習生 竇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