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人們經常處於工作狀態,受傷是難免的事。肌肉拉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狀況。許多人在運動過程當中都會不小心造成肌肉拉傷。那麼,什麼是肌肉拉傷呢?肌肉拉傷有哪些症狀呢?飲食上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是指肌肉在運動的過程當中急劇收縮或者是牽拉的過度而引起了損傷,一般在一些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運動中容易出現。
肌肉拉傷後,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肌肉拉傷後,要立即進行冷處理——用冷水衝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決冷敷,然後用繃帶適當用力包裹損傷部位,防止腫脹。在放鬆損傷部位肌肉並抬高傷肢的同時,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類藥物。24小時至48小時後拆除包紮。根據傷情,可外貼活血和消腫脹,可適當熱敷或用較輕的手法對損傷局部進行按摩。
肌肉拉傷症狀
腫脹
一般來說,人體的軟組織在受傷之後,都會有局部的腫脹,進而壓迫到神經導致疼痛,腫脹的部位也會變得很脆弱,並且敏感。
韌帶斷裂
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導致相關肌被動牽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斷裂。韌帶斷裂往往伴有扭傷和骨折。
扭傷
是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損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情況。臨床主要表現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多發於腰、踝、膝、肩、腕、肘、髖。
挫傷
在活動過程當中,做一些超出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這樣損傷的程度不嚴重,一般出現紅腫。
關節扭傷和關節脫位
多是由於關節突然過猛扭轉,過屈過伸,或較大暴力直接、間接作用於關節所致,會造成附著在骨、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等附屬結構的損傷。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肩關節及腰部多見。
肌肉拉傷和軟組織挫傷
一旦出現疼痛反應,應立即停止運動,可在痛點上敷冰塊或冷毛巾,並用彈力繃帶等對損傷處進行加壓包紮,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搓揉按摩及熱敷。冷敷處理24至48小時後,可應用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等治療。
小細血管破裂
肌肉拉傷後一般均有小血管破裂而出血,局部疼痛、腫脹,組織內出血、血腫、關節腫脹、活動障礙、壓痛。體檢時發現牽拉韌帶明顯疼痛,如果完全斷裂,關節穩定性下降。
肌肉拉傷後吃什麼
肌肉、關節的拉傷、扭傷一般能夠自愈,但患部痛得厲害,或是腫得很嚴重,要及時看醫生。並輔以相應的營養治療,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推薦使用鈣製劑,因為鈣是修復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常見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豆類、豆製品、奶類、水產品等。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並注意合理的烹調方法,防止維生素C過度損失。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姜等。
羊肉粳米粥
食材:羊脊骨1副,羊肉60克,羊腎2個,蔥白5根,粳米60克。
做法:將羊肉切絲,羊腎去筋去膜;用五大碗清水煮羊骨至三大碗,入羊腎、肉、蔥白、粳米煮粥,調味食用。
羊肉粳米粥具有健筋補骨的功效。
螻蛄螃蟹
食材:生螃蟹 3 個,生螻蛄 3 個,生土鱉 3 個,紅糖 30 克,白酒 60 毫升。
做法:螻蛄去翅與螃蟹、土鱉、紅糖放碗中共搗爛,再加入白酒,將酒點燃後攪拌,火熄後內服。
螻蛄螃蟹具有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的功效。
限制粗糙食物
運動前,限制粗糙食物(含豐富纖維)的用量。因為消化這些食物需要能量,而且它們使你感到飽脹及遲緩。固體食物應在競賽或激烈運動前4小時食用,液體食物則宜在運動前2小時飲用。
總結:本文為大家介紹了什麼是肌肉拉傷,相信大家看完之後都有了答案。除此之外,文中還為大家介紹了肌肉拉傷的一些症狀,僅供大家參考,如果不小心肌肉拉傷要及時處理,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