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冬天運動肌肉拉傷,該冷敷還是熱敷?

2020-12-19 澎湃新聞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然而,有研究顯示,冬季運動不當造成的損傷要比其他季節高三成,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運動傷害。跑跳類運動膝、踝關節損傷較多,有些球類運動如網球、排球等,上下肢都有可能受傷。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肌肉拉傷這件事情。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雲霞副教授指出,肌肉拉傷是指肌肉主動過度強烈的收縮或被動過度的拉長所造成的肌肉微細損傷、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斷裂,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

「肌肉其實和橡皮筋一樣,在溫暖的環境裡彈性就好一些,如果是寒冷的環境就會變硬,比較脆,容易斷,所以冬季運動肌肉拉傷的可能性會增加。「李雲霞副教授說。

要避免肌肉拉傷,一定要先做好準備活動,比方說先小跑5-10分鐘,做一些簡單的拉伸練習。如果肌肉的生理機能尚未達到劇烈活動所需要的理想狀態就參加劇烈活動,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

體質較弱,訓練的水平不高,肌肉的彈性、伸展性和力量較差,疲勞或負荷過度,也容易造成肌肉拉傷。

鍛鍊不可一蹴而就,應懂得循序漸進的道理。運動技術低,姿勢不正確,動作不協調,用力過猛,超過了肌肉活動的範圍也會造成肌肉拉傷。在進行鍛鍊前,應了解有關的運動常識和注意事項。

另外,氣溫過低,溼度太高,場地太硬等都是造成肌肉拉傷的重要因素。所以冬季運動還是建議在室內比較溫暖的地方進行。

一旦肌肉拉傷會出現什麼症狀呢?李雲霞副教授指出,主要的症狀包括:局部疼痛、壓痛;腫脹、肌肉緊張、發硬、痙攣;功能障礙。當受傷肌肉主動收縮或被動拉長時疼痛加重;肌肉收縮抗阻力試驗陽性,即疼痛加劇或有斷裂的凹陷出現。有些傷員傷時有撕裂樣感,腫脹明顯及皮下淤血嚴重,觸摸局部有凹陷或見一端異常隆起者,可能為肌肉斷裂。

如果碰到肌肉拉傷該如何處理呢?李雲霞副教授強調,面對急性的運動損傷,一定要冷敷,停止劇烈運動。最方便的方法是拿一個塑膠袋,內放冷水或冰塊冷敷5-10分鐘左右。冷敷過久局部如果有刺痛感,要及時停止冷敷。此時,可以把冷敷袋拿開一會兒,半小時後局部又有腫脹疼痛感時再放上去冷敷。如此反覆進行,根據傷情嚴重情況,一天可進行多次。

「不少人對運動受傷後的處理有錯誤認知,以為軟組織受傷後應該立即熱敷。但太早熱敷,會加重內部出血和腫脹情況。即使是其他不同的說法,如受傷後24、48或72小時候熱敷,也需慎重處理。但冷敷就相對比較安全。」

李雲霞副教授強調,「我們經常會碰到很多患者本來症狀已經緩解,但是在家裡自行熱敷以後出血、水腫反而又加重的情況,希望大家對待熱敷一定要慎重。」

除了冷敷之外,還可以使用彈力繃帶包紮受傷處,減少內部的出血腫脹。而對於是否需要貼膏藥,李雲霞副教授指出,在急性期不建議貼膏藥,「我們碰到患者貼了膏藥以後引起皮膚過敏,患部炎症水腫加重的情況特別多,現在很多膏藥有活血化淤的成分,也會加重出血腫脹,所以,特別是皮膚容易過敏的患者,還是儘量避免使用膏藥。」李雲霞副教授說。

那麼還能繼續運動嗎?李雲霞副教授再三強調:「大部分人在自我感覺損傷不嚴重時常選擇繼續運動,這只會加重受傷情況,甚至加重病情。受傷之後如果出現腫脹情況比較嚴重,最好還是停下來休息,不要逞強當『拼命三郎』。」她形象地比喻醫生更像是修理工,人體身上的零件,傷得輕自然容易修,傷得重修理難度就大了。嚴重的修不好要換件,哪比得上原裝的呢?

什麼時候才能恢復運動呢?李雲霞副教授指出,最好還是在醫生的建議下恢復運動,有些人只是輕微的拉傷,沒什麼出血症狀,那過個3-5天就可以繼續運動了,而大範圍的拉傷和出血休息的時間就會比較長。

另外,不鼓勵完全限制活動,即使對於嚴重的拉傷,不牽扯到受傷部位的運動還是可以進行的。「碰到腫脹、淤青等比較嚴重的症狀,還是應該首先去醫生那邊諮詢、隨訪,不要自行處理。」 李雲霞副教授強調。

李雲霞副教授指出,一般來說,25歲以後健康開始走下坡路,人體的關節肌肉以及韌帶也是如此。大部分運動員之所以從30歲開始選擇退役,也是因為身體素質開始下降,依然進行強度大的運動,身體各運動部件吃不消,容易有傷病。因此運動要順應自然規律,拿捏好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才能有效預防運動損傷。

相關焦點

  • 健身房丨運動中肌肉拉傷 先冷敷還是熱敷,別搞錯了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宋氏正骨科主治醫師趙永利說,有很多肌肉拉傷的人,一開始沒有意識到自己出現了肌肉拉傷,以為僅僅是運動量過大導致的肌肉酸痛,往往因為錯誤的判斷,錯失了最佳恢復時期,以致留下後遺症。因此,運動中要拿捏好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才能有效預防運動損傷。
  • 肌肉拉傷,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先冷敷還是熱敷?別搞錯了
    一般來說,肌肉拉傷的出現,大多是因為熱身運動沒做好,導致在運動的時候,出現問題,還有一些是因為運動過度,使得肌肉出現拉傷的情況。拉傷之後的正確處理方法,對肌肉的恢復有著重要作用,若是處理不好,反而會加重拉傷,對身體不利,所以一定要注意點,尤其是經常運動的人,一定要了解。
  • 受傷後冷敷還是熱敷?要分這9種情況
    如果運動時候出現扭傷等情況,第一時間的處理是很重要的,不過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運動員受傷後用冰敷,但是有時候卻用熱敷。那麼運動受傷後到底該怎樣使用冷敷熱敷呢?讓我們看看專業健身教練的總結。扭傷冰敷可以避免淤血3.肌肉拉傷先冰後熱。在劇烈運動後感到腿筋或肌肉緊張,應該儘快冷敷讓新的肌肉恢復,因為你想要停止炎症。
  • 受傷該熱敷還是冷敷
    生活中經常會有意外發生,走路滑跤,騎車犁田,燒飯做菜被熱油噴傷,打球被K包.....這時候該熱敷還是冷敷?或是受傷24小時內冷敷,48小時以後熱敷?大家都知道冷敷和熱敷的作用,卻不知道正確的使用時機,掌握「熱脹冷縮」的原理就對了。
  • 運動損傷後熱敷與冷敷的使用守則
    在平時的健身運動時,不免會出現一些小意外,例如:扭傷、流血等,那麼面對這些意外的時候,你知道應該如何做嗎?專家說這需要做一些冷敷和熱療,但是這兩種方法是有區別的,還需要對症治療。經常參加運動鍛鍊的人,各種各樣的運動意外傷害都有可能發生,而掌握必要的運動損傷處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 肌肉拉傷可以按摩嗎拉傷後要怎麼做呢?
    長期不運動的人偶爾參加運動,很容易就會出現肌肉拉傷,在冬天尤其容易。那麼肌肉拉傷了我們要怎麼處理呢?下面給出我的幾點建議。方法/步驟1、肌肉拉傷後,首先要確認一下嚴重程度,抬抬胳膊,或者甩甩胳膊,看看會不會出現劇烈疼痛。
  • 手臂肌肉拉傷怎麼快速恢復幾招教你拉傷後的急救方法
    長期不運動的人偶爾參加運動,很容易就會出現肌肉拉傷,在冬天尤其容易。肌肉拉傷主要是由於肌肉在運動中急劇收縮或過度牽拉引起的損傷。這在動作劇烈,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練習時容易發生。肌肉拉傷會導致局部疼痛、壓痛;腫脹、肌肉緊張、發硬、痙攣;功能障礙。
  • 扭傷後要冷敷?冷敷熱敷大不同,5大要點讓你快速判斷
    許多人對扭傷後是應該冷敷還是熱敷存有疑問。那麼扭傷後我們該如何判斷需要冷敷還是熱敷呢?接下來就和亮健好藥君一起看看吧。一、什麼是扭傷?扭傷是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位的肌肉、肌腱、韌帶等出現損傷,而未出現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症狀。
  • 運動後肌肉酸痛怎麼緩解?冷敷熱敷得看著時間來
    不可否認運動益於身心健康,但這種益處是建立在正確運動的基礎上的。不少運動者在運動後會有肌肉酸痛的不適感,這種不適感的出現與運動方式有很大關係,運動過度、熱身不足等錯誤運動方式均可能引起這種酸痛感。那麼該如何緩解這種不適感呢?
  • 什麼是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有什麼症狀
    肌肉拉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狀況。許多人在運動過程當中都會不小心造成肌肉拉傷。那麼,什麼是肌肉拉傷呢?肌肉拉傷有哪些症狀呢?飲食上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肌肉拉傷肌肉拉傷是指肌肉在運動的過程當中急劇收縮或者是牽拉的過度而引起了損傷,一般在一些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運動中容易出現。
  • 腫了要熱敷還是冷敷,有何區別?
    膝蓋痛、腳扭傷、眼睛腫……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痛,都可以通過冷敷或者熱敷來緩解,但是很多人此時卻苦於不知道該是熱敷還是冷敷,方法用好了會緩解疼痛,用不好反而會加重病情,適得其反。
  • 韌帶受損後該熱敷還是冷敷?別糾結,這篇一次說清,希望你用不上
    韌帶拉傷是比較常見的,在平時運動走樓梯,走路等活動中都會意外出現韌帶受損,而在目前經常以膝關節裸關節韌帶受損為主,韌帶受損後只需要通過正確的治療以及護理就能儘快康復。但在生活中一些人在出現韌帶受損後因為疼痛會及時採取冷敷或者熱敷的方式,有些認為要熱敷,有些認為要冷敷,那到底韌帶受損後是該冷敷還是熱敷?一起來了解一下。韌帶受損後該熱敷還是冷敷?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冷敷止痛熱敷消炎
    「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這是很多人在受傷後經常問的問題。冷敷冰敷的效應在於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因而降低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低到10℃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 胳膊肌肉拉傷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和預防肌肉拉傷
    在體育運動中,由於準備活動不當,某部肌肉的生理機能尚未達到適應運動所需的狀態;訓練水平不夠,肌肉的彈性和力量較差;疲勞或過度負荷,使肌肉的機能下降,力量減弱,協調性降低;錯誤的技術動作或運動時注意力不集中,動作過猛或粗暴;氣溫過低溼度太大,場地或器械的質量不良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傷。
  • 關節扭傷,冷敷還是熱敷?有什麼區別?
    運動本身就是獲得健康的重要途徑,通過科學合理的鍛鍊,我們可以發現身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這種練習有利於身體保健,我們不能做錯誤的運動,一旦練習不當,可能會引起很大的麻煩。例如,許多人在運動時忽視熱身運動,導致關節扭傷,這種情況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最好立即採取救助措施,在這個時候,很多人會掙扎,是冷敷還是熱敷好?不同的方法對身體有不同的緩解作用,他不能是做錯,如果操作正確,他將幫助身體恢復,對於關節扭傷,此時一定要注意,最好採用冷敷。
  • 各種疼痛該冷敷還是熱敷,終於有了標準答案
    運動時不慎扭傷腳踝,被蚊蟲叮咬後皮膚痛癢,吃壞肚子腹痛不止……這些想想就疼的情況,生活中經常遇到。不少人在疼痛難忍時,卻苦於不知如何選擇冷敷熱敷。分清該冷敷或熱敷,能加快恢復,減輕疼痛。然後把粗鹽熱敷包放在疼痛、畏寒的關節上,每次熱敷15~20分鐘左右。熱敷時墊一條毛巾,以防燙傷。風寒感冒熱敷大椎穴有利於祛除體內寒氣,解表發汗,以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的目的。大椎穴位於頸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屬於督脈穴位。督脈統領一身的陽氣,為陽脈之海。熱敷時以感覺微微發燙為宜,最好是晚上睡覺前進行,一般熱敷20分鐘左右。
  • 腳扭傷了,先冷敷還是先熱敷?
    冷敷熱敷的區別敷腳又分為冷敷和熱敷。一般受傷24小時內採用冷敷,為的是抑制出血腫脹,減少疼痛。過了24小時之後才可以採取熱敷,用來改善血液循環。冷敷和熱敷千萬不要搞反了。冷敷時間一般在半個小時,中間停一個小時之後進行第二次冷敷。熱 敷扭傷24小時之後才可以熱敷。熱敷的辦法和冷敷差不多,溫度正好相反,用暖袋或者熱毛巾直接敷在扭傷部位。也可以用熱醋、熱酒等進行熱敷,以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熱敷時間不能太長,每天兩次,每次在二十分鐘即可。
  • 談「骨」論「筋」 | 痛風急性發作,該冷敷還是熱敷?
    冷敷or熱敷很多人都知道用毛巾熱敷或熱水泡腳可以活血化瘀,以為同樣也可以減輕痛風疼痛,但效果適得其反到底為何?雖然冷敷可以使腫痛暫時減輕,但不利於炎症的吸收和消散,緊急處理後,還是應該儘快到正規醫院去接受規範的診療。冷敷該敷哪裡?用什麼冷敷?冷敷疼痛或腫脹明顯的部位。
  • 怎麼消除運動後肌肉酸痛
    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運動鍛鍊,尤其是一些男性,平時運動量是比較多的,但是,運動完以後可能會出現一些肌肉酸痛的感覺,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平時應該掌握一些消除運動後肌肉酸痛的方法,利於身體的儘快恢復,那麼,男人怎麼消除運動後肌肉酸痛?
  • 關節意外扭傷,是熱敷還是冷敷,該採取哪些緊急措施?
    常言道:「傷筋動骨一百天」,那麼關節扭傷究竟是「傷筋」還是「動骨」呢?正確答案是:皆有可能!關節扭傷的情況也有輕微與嚴重之分,當人體的關節經受不住突然來襲的力量發生扭傷時,如果只有軟組織撕裂拉傷,骨頭完好無損,那就是「傷筋」,若是骨頭出現骨裂或者骨折現象,那便是「動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