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幾乎是人們從小吃到大的食物。
蒸紅薯,紅薯幹,拔絲紅薯,還有冬天大街小巷裡的烤紅薯,各種做法都是非常好吃的。
那麼,紅薯含糖量這麼高,糖尿病人吃了血糖會不會升高?網上還有紅薯能降血糖的說法,到底哪個是真的?
今天,「問上醫」為您具體講解一下。
紅薯有哪些營養成分呢?
紅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果膠,能夠促進腸胃蠕動,調節腸道內的有益菌群,有利於緩解便秘。
紅薯中胡蘿蔔素的含量比較高,胡蘿蔔素在身體裡轉化為維生素A,可以起到保護眼睛,預防夜盲症的作用。
紅薯中的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還有抗脂質氧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其中的葉酸和維生素B6有助於降低血液中半胱氨酸水平,避免其損傷動脈血管。
紅薯吃起來這麼甜,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呢?
紅薯並不利於降血糖,糖尿病患者應適量吃紅薯。
首先我們先對比一下100克紅薯和100克白米飯的營養成分:
我們可以看到,紅薯的碳水更低、升糖指數和血糖負荷也都比白米飯低。
紅薯利於降血糖這一說法,主要是說與米飯、麵食這種高碳水化合物相比,紅薯的碳水含量少,僅僅是相同量米飯的1/3,適合作為主食來食用.
如果用紅薯代替部分白米細面的主食的話,是能夠幫助控制血糖的,並不是說它真的就有降血糖的作用。
另外,紅薯含有纖維素和果膠,甚是纖維有助於延緩食物中糖、脂肪的吸收速度,適當多吃些紅薯,熱量和脂肪也不容易超標。
糖尿病患者可以適當吃些紅薯,建議每天攝入量控制在50~100g範圍內,但要注意吃了紅薯就不要再吃白米飯了,否則糖分攝入過高,血糖也會不降反升。
健康吃薯,四個原則,讓你既享受美味也能很好地控制血糖
1. 放涼一些再吃
紅薯是澱粉類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受溫度影響,血糖越高,食物越容易消化吸收。
剛出爐熱乎乎的紅薯香甜可口,血糖生成指數是76.7,而大於70就是高血糖了,放涼的紅薯血糖生成指數是54,兩者相差20左右。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吃紅薯時一定要放涼一點再吃,血糖會升的慢一些。
2.最好別打成泥
紅薯經過打漿、做泥,再添加油、糖、奶酪等,會變得更容易消化,血糖上升速度就會加快,熱量也會隨之上升高,加各種調味品加工後,雖然比較美味,但不利於控制三高。
3.不要吃煎炸烤的薯類
很多人喜歡在超市買薯片、薯條等膨化食品,儘管一些薯片包裝袋上寫的非油炸,但非油炸食品並不意味著不含油。
而是說沒有用生油去炸,但不排除用油去煎或是烤,雖然加工方式不一樣,但在配料表中都可以看到植物油,說明非油炸食物為了增加香味和口感也會加入油脂。
而薯類吸油能力很強,紅薯刷了油變成薯片,雖然炸了以後血糖指數下降了(消化慢了),但並不是健康食品,還容易增肥,不宜於長期管理血糖。
4.搭配粗糧食用
在食用紅薯的時候,可以和粗糧、雜糧、蔬菜搭配食用,可以減少紅薯對血糖的影響。
問上醫提醒大家:
1. 在選擇薯類時,糖尿病患者不要選擇白薯,白薯澱粉含量高,會升高血糖,紅薯中澱粉含量相對來說沒有白薯那麼高,但它有一些單糖也會升高血糖。
紫薯富含花青素,能夠保護人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害,具有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肝臟的作用,花青素對由糖尿病引起的毛細血管病也有防治作用。
2. 血糖過高或胃病患者要謹慎使用,血糖過高或是血糖很難控制好的患者,應時刻關注血糖,如測量出來血糖過高的人群,則不宜食用。
胃潰瘍或是有其它胃病的患者食用紅薯會加重燒心或是會出現反酸的症狀。
3.低血糖患者要少吃紅薯,否則血糖會波動較大。影響血糖的物質是澱粉,紅薯進入腸道後消化得比較快,吸收也會比較好,因為葡萄糖進入血液裡,所以短時間內升血糖的速度會比較快,但是紅薯的消化速度較快,所以血糖在一段時間後又會下降,就會使血糖波動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