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我們去什麼地方遊玩,最有趣的項目都是逛吃逛吃,畢竟唯有美食與愛是不可辜負的!
但是如果你想要品嘗到一個地方最具有特色的美食,當然還是要去街邊小攤。那裡的食物都是一代代流傳下來的經典,具有最濃鬱的地方味道。
不講究擺盤,調味只負責美味,隨意嘈雜的環境,也依舊不能掩蓋街邊小吃那美味的誘惑。
Netfilx在4月26日播出了一部美食紀錄片《街邊有食神 Street food》(又叫《街頭美食》),就是講述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幾個城市,探索各地豐富的街頭美食文化。
這一季專門講述了亞洲美食,由《主廚的餐桌》的主創打造,但卻比《主廚的餐桌》更有煙火氣,也更加接地氣。
整季共有九集,每一集都是一個不同的地方,從日本大阪的居酒屋到印度德裡的餐車,不同文化的人們孕育出了不同樣式的美食。
1/泰國曼谷 痣姐熱炒/
曼谷的街邊小吃,在人們的心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也是CNN評選出的路邊攤美食之都No.1。即使社會差距越來越大,但人們對於美食的渴望與追求卻是亙古不變的定理。
而曼谷老城區中的痣姐在街頭小吃中算是獨領風騷,畢竟能將街邊小吃做到米其林一星是真的非常不容易。她把常見的街頭小吃,提升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
她說,「我只要一走進料理臺,就一定要全神貫注。我希望我的料理每一個細節都是完美無缺的,因為我不是一個街邊小攤,我是一個大廚。」
痣姐堅持使用最新鮮的食材製作料理,不管多累都自己親自下廚。對於料理深沉的熱愛,也讓她不斷嘗試製作新菜色。她使用的食材雖然平平無奇,但卻能夠創造出非常獨特的料理。人們慕名而來品嘗她的特色菜品,還有電話訂餐一次就點好幾十份,蛋有時都不夠用。
不管是再好吃的美食,都是人做的。痣姐這樣堅強,聰穎,還擁有對待料理熱忱之心的人,能夠將街邊小吃做到米其林一星也是對她的一種肯定
2.
/日本大阪 東洋居酒屋/
大阪被稱為「日本的廚房」,如果你想要在日本品嘗到最地道的美食,那麼大阪你就不得不來。章魚燒,大阪燒,烤雞肉串,烏龍麵都是不可錯過的日本美食。
但築元豐次的東洋居酒屋對於人們來說,卻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它開在街邊已經有26年了,藏在京橋站熱鬧的主街道旁支的小道後面。
這裡雖然不像其他的居酒屋,有著舒適安靜的用餐環境,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來到這裡,嘗一口美食。新鮮的刺身,美味的壽司,各種各樣的日式料理,更重要的是還有非常有趣的店主。
每當你路過這家店的時候,都會聽到有歡聲笑語響徹在那片天空上,店主豐次在料理之餘也會和客人開玩笑聊天,就如同久違的老友一般。
他每天都笑著和顧客們打趣,聆聽大家在生活中的煩惱,還笑稱自己是「大阪京橋的詐騙高手」。
店裡除了「主廚三重奏」刺身之外最有特色的,就是炙烤金槍魚下巴。金槍魚作為常見的食材,下巴這一塊的肉通常都是會被拋棄的,但是豐次很好的利用了這個食材。
為了讓大家更加快速的品嘗到美食,他使用噴槍料理,在大火中赤手烹飪(無情鐵手),這樣可以避免金屬夾傷害到魚肉,也能讓魚肉充分受熱,變得外焦裡嫩,香氣撲鼻。
他將自己的整個人生都奉獻給了這個居酒屋,他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工作時倒下。
豐次說,「我原本想要一個自己的房子,娶妻生子,但當你創造出自己的洋流的時候,人生可能就無法預料了。」大阪果然是一個讓夢想成真的城市。
3.
/臺灣嘉義 林聰明沙鍋魚頭/
一說起臺灣,大家首先想到的城市應該就是臺北,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臺灣文化和美食的話,嘉義才是你應該去的地方。
因為被群山環繞,嘉義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很少,所以臺灣數一數二最正宗的美食都在這裡。蚵仔煎、餃子、牛肉麵等等,每天都有將近50多種美食供你挑選,其中林聰明沙鍋魚頭是非常出眾的。
沙鍋魚頭的生意是從林佳慧的祖父母那一輩開始的,至今已經是第三代了,但她一直使用的還是最傳統的做法。
裹上地瓜粉,魚炸到酥脆金黃,這就成了一道新的料理 —— 沙鍋魚頭。木耳、豆腐、洋蔥、蒜頭、辣椒,讓它有辣味,加上人們最愛的白菜,酸酸辣辣的口感成就了這一道美味。
林佳慧的祖母非常會做生意,而她的祖父又特別喜歡釣魚,有一次不小心釣多了,才有了這道特色菜。因為大家都特別喜愛,於是他們決定在文化路擺攤,賣自己的這個拿手料理。
沙鍋魚頭是林佳慧的家族產業,於是林佳慧從小就會端菜拿菜刀,有時給父母親幫忙到深夜才開始做功課。對她而言,學生時代是最難熬的時代。
在考上大學見過了臺北那樣先進的城市之後,林佳慧依舊還是選擇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全心全意幫助自己的父母。
但她也想讓自己家的店鋪做一些改變,比如:使用Pos機、開啟網上訂單、買洗碗機提高效率等等,但父母卻循規蹈矩不願改變,於是她也和父母之間有一些小摩擦。
最終她想到在父母出去旅遊的時間中,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父母回來看到了也無法改變,久而久之就習慣了,並且這些也都是好的改變。
即使添加了網上商城和新店,但是他們家的味道從未改變過。客人們的口口相傳與互相介紹,讓那些來到嘉義的人都會聽說他們家的魚頭。
對於傳統文化來說,最難的就是傳承,這樣具有文化特色的美食,能否完整傳承下來,將關係到我們以後是否還能再看到它們。希望現在新的一代,能夠接受這樣的傳統美食,讓它們得以延續到下一代。
/街頭美食與人/
看到這部片的很多人,都會有疑問,這不是美食紀錄片嗎?為什麼關於美食的鏡頭這麼少?
但街頭美食的精髓,其實就是在於攤主鴨!正如《街邊有食神》的劇名一樣,從攤主的角度切入,讓我們看到了一種不一樣的美食。
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碰撞,才誕生出這麼多誘人的美味。
他們的人生起承轉合,有歡樂有痛苦,有得到有失去,但是他們沒有忘記的,是對美食、對料理的熱愛,對生活的堅強與堅持。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靠著匠心,成為了街頭最偉大的料理人。這樣的美食,怎能不讓人動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