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當前總能有所思,或饞性千嬌,食前觀察、吃中思想、品後體味。 食為天性靜靜地咀嚼,輕輕地回味,非比尋常的韻致。
文/蟬鳴空山【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法國一個讓人說起來就停不下嘴的國家。提起這個國家,我相信大家肯定會想到很多標籤式的名詞,藝術殿堂羅浮宮、艾菲爾鐵塔、凱旋門、香水、香檳,還有到處都是美食的餐廳。在法國你不僅僅能盡情享受美食,還可以體驗法蘭西式的生活。在整個歐洲地區,法國的飲食是相當出名的,菜餚很豐富。
而世界上一流的大廚師大多都是法國人,他們把飲食視為藝術,除了重視色、香、味外還講求飲食的禮節、氣氛和情調。我在法國的兩家米其林餐廳工作過,也著實領教、學習了法國各個菜餚的精髓,至今我猶自慶幸能有這樣的機會。我曾說過法國菜的源頭是義大利,法國人也承認這點。
早在義大利公主嫁到法國之前,法國還是飲食的蠻荒期,甚至不誇張地說,還處於用手抓飯的階段。公主和自己帶的廚師一起下廚,在皇宮裡掀起了美食新主張慢慢地義大利式美食在法國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在國王的領導下,開始使用起了公主從義大利帶來的刀叉,很多的王公貴族開始舉辦宴會,不惜重金從義大利請來主廚。
這是法國飲食發展的初步階段,距離今天真正意義上的法國美食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法國菜能發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重視培養自己的廚師團隊,比如舉辦廚師招募大會,獲獎者即獲得泉藍帶獎(CORDO NBLEU),也就是所謂的「第一食神」稱號。即使到了現在,很多廚師還以拿到這個獎作為自己終身的榮耀。
從此以後法國的美食運動愈演愈烈,廚師有了很高的社會地位,餐廳文化也進入了「百家爭鳴」的階段,美食書籍也隨之興起。法國的第一部美食著作是《法國廚師》,由法國名廚拉瓦萊特出版。到了1900年,法國有了世界上公認的權威美食評價鑑定機構《米其林雜誌》,也有了後來的著名喜劇大師演繹的電影《美食家》。
因此可以看出,新的飲食給當時的法國人帶來的不僅僅是填飽肚子,還帶來了多重的審美享受。法國美食風靡歐洲各國要歸功於拿破崙,跟隨著拿破崙大軍的鐵騎法國美食也進入了歐洲多個國家。法國大革命導致的美食變革,強有力地把法國美食真正推上了世界級美食的寶座。到現在工業化的快餐飲食文化並不能打垮高品質傳統的法國美食。
法國人在美食上的堅持與創新,讓法國美食在歐洲大陸獨佔鰲頭。了解了這個國家的飲食文化,我們就進入這個國家引以自豪的美食天地吧。世界三大珍品美食——肥鵝肝、蝸牛、松露被法國佔盡。雖然這些食材也出現在歐洲其他國家的菜譜中,但只有在法餐中,它們才能被上升為至高的美食藝術。
法國鵝肝:最早學會享受鵝肝的是羅馬人,但把它發揚光大的是法國人。在米其林的餐廳,鵝肝都是作為開胃菜上來的,搭配紅酒煮櫻桃或紅酒煮梨,下面墊著法國紅蘿蔔法棍麵包,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搭配著略帶甜味的白酒或香檳,絕對讓您味蕾大開。現在也有很多的快餐公司把這樣的美食製作成鵝肝醬,以便讓宅男式的吃貨也能品嘗到這種美食。
肉中黃金蝸牛:享受法國美食首選肯定是蝸牛。法國人每年要吃掉6萬噸蝸牛肉,折合30萬噸鮮活蝸牛,其中90%以上依靠進口。巴黎專營蝸牛食品的商店有500多家。因為蝸牛是世界四大美食之首,不僅含高蛋白,而且低脂肪、零膽固醇,口感和味道也優於鮑魚、海參,在以前法國人將食用蝸牛視為時髦和富裕的象徵。
現在的法國餐廳菜單上一般都有蝸牛做成的菜餚,搭配蒜茸麵包一起食用,味道爽口宜人,搭配著香氣十足的白葡萄酒更是讓人安逸。法國的黑松露:法國的松露品種屬於黑松露,產量佔全球第二,僅次於義大利(屬白松露)。松露是生長在橡樹根部下的天然蕈種,對陽光、水量、土壤酸鹼值的要求很是挑剔。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蟬鳴空山,愛好美食,樂享美食新見聞。喜歡探索,熱愛寫作,用文字表達美食的香辣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