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可以說是英雄輩出的時代,能和三國相似的時代,就是那秦末漢初的那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武將謀士上榜最多的時代,其中這麼多的英雄人物,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關於英雄的評論,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裡,有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情景,成為一段佳話,在這一情節中,後面三分天下的關鍵人物就出場兩位——曹操、劉備。
當時劉備劉皇叔沒有地盤,而且手中的資源有限(軍隊士兵財政),但是為什麼曹操對劉備的評價如此之高,其實還是和劉備這個人有關。
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裡面,劉備算是起點最低的,最終達到和孫權、曹操相同的高度,雖然相對比來說,劉備的事跡並不是出彩光亮,但是這份經歷,人生升遷跨度之長確實稱得上是英雄。這等跨度的角色轉換,劉備劉皇叔確實有過人之處,不然也不會成為蜀漢的開國君主,佔有三分天下,旗下文臣武將如雲。
劉備的個人能力和個人品行,而且擁有遠大的志向,可謂是志存高遠。
劉備雖是劉氏子弟,但經過多年,且與當今皇帝血緣關係較遠,算不得貴族了,不然劉皇叔也不會以織席販履為業。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通過這些品性加上劉備自身的個人魅力加成,這妥妥的領導能力啊。天生領導力buff,帝王必備。使得跟隨劉備的人心甘情願的跟隨,比如張飛、關羽以及後面的諸葛亮等一眾蜀漢文臣武將。
特別是關羽,在十八路聯軍討伐董卓之時,曹操對跟隨公孫瓚的劉備等人就關注起來,加上關羽溫酒斬華雄,使得曹操對關羽格外愛惜,是曹操心目中的英雄。起始於微末,而且不管依附於誰,劉備都保持著自己的班底,劉備以小團體的身份附庸其它人下。這種個人品德,甚至可以讓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可以看出劉備在這東漢末年中,個人能力出眾,出類拔萃,加上這不可多得的高貴品德,熱愛百姓,能快速的積累聲望,不飛則已,一鳴驚人,能一呼而百應。
劉備的身份,雖然是劉氏子弟外系,早不知道多遠的血緣關係了,但是劉氏子弟的身份在這擺著,加上漢室江山將近400年,高祖那時的「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這句話,劉備如果匡扶漢室,或者稱王,先天具有法理性,加上之後,漢獻帝拉近關係,劉皇叔的稱號就出來了。
劉備志向遠大,加上之後入主巴蜀之地,圖謀天下,這是要學高祖般,若不是最終三家歸晉,司馬氏一統天下,若蜀漢成功,那劉氏就是天命所歸了,就這劉邦、劉秀兩位打下的400年的基業,就叫後面的李唐感嘆害怕人心思漢,蜀漢再成功,那可真讓人驚嘆了。
再者就是曹操的收取收服之心,曹操作為三國中數一數二的領導人物,曹魏的奠基人,對於人才的看待程度很深,收羅文臣武將為自己的集團積蓄力量,尤其是討伐董卓那會兒看到關羽的表現,對於關羽那就是曹操自己的偶像啊,但是這位忠勇之人,一心忠於劉備,無法勸其跟隨自己,只能收服劉備,讓劉備加入自己的團隊,這樣跟隨劉備的關羽也會跟隨劉備加入自己的團隊,再者劉備也不是庸人,若一併收入手下,減少了競爭對手的同時,還提高了自己的實力,可謂是一舉雙得的事情。
劉備雖然沒有自己的底盤,但是潛力巨大,有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班底,以及漢朝宗室的地位和劉備忠厚仁義的品德聲望
,如果遇到機會或者機遇創造機會出來,能快速的成長,能快速的擴充自己的團隊實力,實力增速可以用指數函數表示,也就是前期不出眾,後期走勢飛速,能達到一個不可想像的高度。綜合多個方面。
所以曹操這個能力出眾,想要網羅人才擴展自己實力的人,意在統一的人肯定對劉備有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