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劉備還沒有自己的地盤,為什麼曹操對他的評價...

2020-12-22 騰訊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可以說是英雄輩出的時代,能和三國相似的時代,就是那秦末漢初的那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武將謀士上榜最多的時代,其中這麼多的英雄人物,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關於英雄的評論,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裡,有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情景,成為一段佳話,在這一情節中,後面三分天下的關鍵人物就出場兩位——曹操、劉備。

當時劉備劉皇叔沒有地盤,而且手中的資源有限(軍隊士兵財政),但是為什麼曹操對劉備的評價如此之高,其實還是和劉備這個人有關。

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裡面,劉備算是起點最低的,最終達到和孫權、曹操相同的高度,雖然相對比來說,劉備的事跡並不是出彩光亮,但是這份經歷,人生升遷跨度之長確實稱得上是英雄。這等跨度的角色轉換,劉備劉皇叔確實有過人之處,不然也不會成為蜀漢的開國君主,佔有三分天下,旗下文臣武將如雲。

劉備的個人能力和個人品行,而且擁有遠大的志向,可謂是志存高遠。

劉備雖是劉氏子弟,但經過多年,且與當今皇帝血緣關係較遠,算不得貴族了,不然劉皇叔也不會以織席販履為業。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通過這些品性加上劉備自身的個人魅力加成,這妥妥的領導能力啊。天生領導力buff,帝王必備。使得跟隨劉備的人心甘情願的跟隨,比如張飛、關羽以及後面的諸葛亮等一眾蜀漢文臣武將。

特別是關羽,在十八路聯軍討伐董卓之時,曹操對跟隨公孫瓚的劉備等人就關注起來,加上關羽溫酒斬華雄,使得曹操對關羽格外愛惜,是曹操心目中的英雄。起始於微末,而且不管依附於誰,劉備都保持著自己的班底,劉備以小團體的身份附庸其它人下。這種個人品德,甚至可以讓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可以看出劉備在這東漢末年中,個人能力出眾,出類拔萃,加上這不可多得的高貴品德,熱愛百姓,能快速的積累聲望,不飛則已,一鳴驚人,能一呼而百應。

劉備的身份,雖然是劉氏子弟外系,早不知道多遠的血緣關係了,但是劉氏子弟的身份在這擺著,加上漢室江山將近400年,高祖那時的「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這句話,劉備如果匡扶漢室,或者稱王,先天具有法理性,加上之後,漢獻帝拉近關係,劉皇叔的稱號就出來了。

劉備志向遠大,加上之後入主巴蜀之地,圖謀天下,這是要學高祖般,若不是最終三家歸晉,司馬氏一統天下,若蜀漢成功,那劉氏就是天命所歸了,就這劉邦、劉秀兩位打下的400年的基業,就叫後面的李唐感嘆害怕人心思漢,蜀漢再成功,那可真讓人驚嘆了。

再者就是曹操的收取收服之心,曹操作為三國中數一數二的領導人物,曹魏的奠基人,對於人才的看待程度很深,收羅文臣武將為自己的集團積蓄力量,尤其是討伐董卓那會兒看到關羽的表現,對於關羽那就是曹操自己的偶像啊,但是這位忠勇之人,一心忠於劉備,無法勸其跟隨自己,只能收服劉備,讓劉備加入自己的團隊,這樣跟隨劉備的關羽也會跟隨劉備加入自己的團隊,再者劉備也不是庸人,若一併收入手下,減少了競爭對手的同時,還提高了自己的實力,可謂是一舉雙得的事情。

劉備雖然沒有自己的底盤,但是潛力巨大,有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班底,以及漢朝宗室的地位和劉備忠厚仁義的品德聲望

,如果遇到機會或者機遇創造機會出來,能快速的成長,能快速的擴充自己的團隊實力,實力增速可以用指數函數表示,也就是前期不出眾,後期走勢飛速,能達到一個不可想像的高度。綜合多個方面。

所以曹操這個能力出眾,想要網羅人才擴展自己實力的人,意在統一的人肯定對劉備有很高的評價。

相關焦點

  •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合,分分合合,你爭我鬥,政權更替過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和孫權三國鼎立時期,將此歷史定律演繹得淋漓盡致。
  • 笑看青梅煮酒:張遼獻計殺劉備楊修斟酒坑曹操,曹操爛醉劉備開溜
    青梅煮酒論英雄,天下英雄唯曹劉。這段故事大家都知道:觥籌交錯間暗藏刀光劍影,談笑風生中蘊含凜冽殺機。曹操處處挖坑,劉備從容應對,最後是曹操放下戒心,劉備嚇得趕緊找藉口開溜。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青梅煮酒論英雄都像平靜的海面之下暗潮洶湧,而在宋元雜劇中,青梅煮酒論英雄被搬上舞臺,卻成了一幕喜劇:張遼獻計殺劉備,楊修斟酒坑曹操,曹操爛醉如泥,劉備成功開溜,曹操一怒之下將楊修重打四十軍棍轟了出去。話說那是在建安三年,被呂布打得走投無路的劉備只好依附曹操。
  • 青梅煮酒論英雄,初夏,想起那個最懂青梅的曹操
    初夏時節,江南的梅雨還沒有落,青青的梅掛滿枝頭,是為青梅。管弦「取大青梅以鹽汁漬之,日曬夜漬」,十日即成白梅,因「久乃上霜」,白梅還叫鹽梅、霜梅。烏梅、白梅和青梅的功效相似,還都兼具美容養顏的效果。曹操對青梅情有獨鍾,與他的第三位夫人卞夫人有關。卞夫人在自己家鄉的時候,喜愛青梅,隨曹操遷入河南許昌後,沒有機會欣賞和品嘗青梅了,忍不住長籲短嘆。曹操見狀,忙派人從鄉村移來許多梅樹,種在相府附近的九曲河畔,形成一片梅林。
  • 孫策席捲江東,英雄有為,為何曹操在青梅煮酒時不認為他是英雄?
    寄人籬下的劉備害怕曹操加害自己,於是採取了韜光養晦的策略。他對外表現得自己沒有政治野心,不問世事,在自己的菜圃挑水種菜。可是,曹操終究還是對他不放心,於是借著青梅煮酒的機會,對他進行試探。在酒席上,曹操故意與劉備談論起天下的英雄。劉備將當時有名的人物都說了一遍,曹操也都逐一批駁。最終,曹操說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天下英雄,唯操與使君也」。
  • 「酒史」煮酒論英雄-曹操煮酒煮的是白酒嗎?
    「青梅煮酒」比喻雙方見面,雙方都是英雄豪傑。挾天子令諸侯的曹操,豪氣沖天,指點群雄;寄人籬下的劉備,裝傻充孬,隱忍不發。這真是場國字號的酒局,但作為好酒之徒,難免好奇,他們當時喝的到底是什麼酒?煮酒在古代意為燙酒,但《三國》作為文學作品,在文字處理上要匹配其韻律,「煮酒」對應「煞」的氣氛,正應和「論英雄」,如果將其換成「燙酒」,顯然就渲染不出當時的氣氛。天寒燙酒喝會保護腸胃,但結合當時的地域的天氣情況,「天雨將至,雷聲大作」,能推斷當時正值盛夏,故溫度必然不會太低,故排除天氣因素。
  • 擺下鴻門宴的曹操,為何會放過劉備?是因為煮酒時大意了嗎
    但是他詢問劉備,一來,呂布跟他有奪妻搶寨之仇,問劉備等於就是讓劉備報仇了。二來,曹操這麼大的諸侯,詢問一個手裡只有兩三千人馬的劉備,這是對劉備的一種尊重,給足了劉備面子。這個時候曹操沒有用強的,而是邀請劉備一起去面見天子,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在曹操的表奏之下,劉備被漢獻帝封為左將軍,這是劉備在漢朝最大的一個官職。
  • 青梅煮酒煮的是什麼梅? 酒裡為什麼一定要煮梅子?
    青梅煮酒煮的是什麼梅? 酒裡為什麼一定要煮梅子?時間:2020-02-22 17:29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出自我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 東漢末年,丞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野心勃勃,一直試圖篡位。劉備試圖營救皇帝。
  • 郭嘉、程昱、劉曄、賈詡,看曹操的謀士們如何評價劉備!
    公元198年,劉備被呂布擊潰,妻兒都被呂布抓了,劉備不得已前往許都投靠曹操。後來就發生了《三國演義》裡「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橋段,這段描寫並非杜撰,史料記載見於《三國志·先主傳》: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 劉備青梅煮酒,關羽溫酒斬華雄
    青梅煮酒&魏武大帝劉備和曹操曾經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把劉備的筷子都嚇掉了。在劉備的皮膚「青梅煮酒」中,可以看到慌張的神色以及對面的曹操,而曹操的「魏武大帝」皮膚中,出現了該場面中經典的雷電。正是這道雷電,讓劉備有了藉口,將這件事敷衍搪塞過去,否則後續可能就沒有劉備的故事了。兩張皮膚分別兩個視角,將武將的神態完美描繪,非常的有意思。
  • 張飛外號萬人敵,孫堅江東猛虎,劉備的外號差點讓曹操笑掉大牙!
    看過三國的人肯定會對一句話印象深刻,那就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時的東漢末年也是群雄各立為王的時候,其中劉備的名聲在百姓中是最好的,據說劉備有次打了敗仗無奈撤軍,結果全城的百姓都要跟著他一起走,可見他的人格魅力。
  • 煮酒論英雄煮的是青梅還是楊梅?
    好吧,那舉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事考考你:《三國演義》裡煮酒論英雄那段,劉備曹操煮了青梅下酒嗎?等下,原文說的是:「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再回頭想想煮酒論英雄那畫面,兩個大男人邊吃酸青梅邊喝酒,那種酸倒牙也要硬挺著的剛硬氣概也算是蓋世了吧。這個時候您不要跳出來說,加點糖,青梅不就甜了嗎?那您是又忘記了時間大背景。往酸的裡面加點糖,擱在唐代以前不太容易。因為蔗糖是唐代的產物,唐之前國人用的是飴糖,也就是小時候又能吃又能玩的糖稀。那玩意可不可以用來泡製或醃製酸掉牙的青梅酒不得而知了。
  • 青梅煮酒論英雄,青梅酒的製作方法
    說起青梅酒大家也許並不陌生,像日本比較有名的除了清酒就是青梅酒了,我們日常在家中同樣也可以自己製作青梅酒,那成熟的青梅可以用來泡酒嗎?青梅酒的功效有哪些呢?今天除了會向大家講解成熟的青梅是否可以用來泡酒之外還會向大家科普一下青梅酒的做法哦。
  • 孟德一句話明確闡述了孫權的能力比起曹操和劉備究竟如何
    一說起三國不論是《三國志》亦或是《三國演義》,讀者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曹操、劉備、呂布、諸葛亮、趙雲、關羽、司馬懿等人物或是三英戰呂布、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失空斬等事件。關於孫權的故事比如赤壁之戰完全被諸葛亮搶了風頭,而後的關雲長敗走麥城被呂蒙搶鏡,之後的夷陵之戰又是陸遜站在了聚光燈下。
  • 青梅煮酒論英雄,看英雄演戲,對曹操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樂趣
    曹操的開場白,其實就說明了劉備呆在家中閉門謝客、開墾種菜,只是劉備韜光養晦,隱藏自己的把戲,這一切曹操看得明明白白的。看見劉備驚慌的表情,曹操便立刻又轉移了話題。其實當時劉備的表情就告訴曹操,他猜測的是對的。劉備只說是,閒得無聊所以種菜解悶。試想一下,當今權傾朝野的丞相,怎麼可能會對一個菜農感興趣的呢?
  • 他們都說青梅煮酒論英雄,今天咱們用煮酒剩下的青梅做軟糖!
    說起青梅煮酒的典故我想很多都會知道,因為中國人大都看過三國演義嘛,而三國演義當中有一個著名的橋段就是曹操和劉備一起青梅煮酒論英雄。今天雖然你我都談不上英雄更無法論英雄,但是這青梅煮酒還是可以小小的實現一下滴。啥!青梅買多了,用不完就壞掉了!
  • 古有煮酒論英雄,今天的衡水老白乾也可以加熱喝嗎?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電視劇裡都看到過把酒加熱再喝的場景,最經典的還是三國演義中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關羽酒尚溫時斬華雄。以前總是以為這樣是為了給酒加熱達到驅寒的目的,後來才知道是為了去除酒中一些醇類等有害物質。
  • "中年肥肉男"劉備夠資格做創業導師嗎?
    劉備之所以也名列「N次創業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先天不足。煮酒論英雄裡提到的曹操、袁紹、袁術、孫策、劉表、劉璋、張秀、張魯、韓遂……,都是有背景的創業者,要麼一起家就自帶地盤,要麼有大把的社會關係。而劉備呢?
  • 在演義裡華容道,假如曹操被捉住,結局什麼樣?漢獻帝:快換回朕
    劉備這樣反而使魏國上下一心,共同與蜀國為敵。以曹魏的經濟和軍事,如果矛頭專門對準還沒入蜀國,沒有根據地的劉備,夠他喝一壺的。(2)再進一步想,靠近現實說,當時的劉備只能先攜帶曹操打下劉璋才行,不然他自己都沒地盤,如何來換漢獻帝?換了漢獻帝至少得建個宮殿,大的沒有,小的也得有一個。改制禮儀之類的。若有一天劉備真的登上九五之位,漢獻帝暴斃的可能也是非常大的。
  • 曹操攻打徐州,關羽降了,趙雲在哪裡?
    趙雲具體在哪不清楚,反正這個時候,趙雲還沒有追隨劉備。劉備前期參加鎮壓黃巾軍起義,因功好不容易混了個高唐縣令。但是好景不長,高唐縣城被黃巾軍給攻破了。劉備就派去投奔他的老同學公孫瓚。公孫瓚向朝廷舉薦劉備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協助青州刺史田楷抵禦冀州牧袁紹。這期間趙雲已經在公孫瓚手下做事了。公孫瓚派劉備協助青州刺史田楷抵禦冀州牧袁紹的同時,也派了趙雲跟隨劉備前去。這就給了劉備機會。劉備一直跟趙雲眉來眼去的,想把趙雲弄到手。後來趙雲的哥死了,趙雲以此為藉口向公孫瓚請假回家。
  • 劉備孫權誰更強?曹操對兩人的評價,揭開了答案!
    但曹操一統北方,成為三國之中最強者,說明了他的能力超強!既然曹操最強,那麼劉備和孫權,到底誰是第二強呢?關於這一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太好回答。但如果從曹操角度來看呢?大家都知道,曹操對孫權和劉備都有評價,即:(1)曹操評價孫權,「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仲謀就是孫權,(2)曹操評價劉備,「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