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又稱土豆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之一,是我國的四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主要以地下塊莖作為食用器官,地下塊莖的大小直接決定了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加速養分向地下塊莖輸送,可顯著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有許多農民諮詢,馬鈴薯膨大素到底在什麼時間噴施,增產效果最顯著呢?
馬鈴薯生長發育特點
馬鈴薯一生一般分為發芽期、幼苗期、塊莖形成期、塊莖增長期、澱粉積累期、收穫期等幾個階段。發芽期和幼苗期,一般需要40天,以發芽和生根為主,此階段主要決定幼苗生長的好壞,在管理上主要是促進生根,確保苗齊、苗勻、苗壯。塊莖形成期,顧名思義是塊莖形成,一般需要20~25天,此時,植株已由單純的營養生長期過渡到營養生長、生殖生長和物質積累並行的時期;塊莖增長期,顧名思義是馬鈴薯塊莖增長最快的時期,此階段馬鈴薯開花、莖葉增長和塊莖膨大同時進行,是馬鈴薯一生中生長發育的全盛時期。以塊莖體積和重量的增長為中心,塊莖增長的速度為塊莖形成期的5~9倍。是決定塊莖大小和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澱粉積累期,地下塊莖大小基本定型,進入澱粉積累階段,蛋白質和灰分的積累也同時進行,只有糖分和纖維素相應減少。
膨大素的作用
馬鈴薯膨大素主要成分是氯化膽鹼,因可促進地下塊根、塊莖的膨大,因此又稱為膨大素、增蛋素、維生素B4等,氯化膽鹼是一種膽鹼鹽,能提高葉片光合作用速率,增加植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提高超氧歧化酶的活性,增加葉片的光合效率,製造更多的營養物質向塊根塊莖輸送。啟動根原基早萌發,促使塊根、塊莖提早膨大,增加大、中塊根塊莖的比率。
使用時期
氯化膽鹼主要作用是啟動根原基早萌發,促使塊根、塊莖提早膨大,因此,應在馬鈴薯塊莖形成期和塊莖增長期使用,地上部分在馬鈴薯現蕾期開始噴施,每畝每次可用60%氯化膽鹼水劑15~20毫升/畝,或用18%氯膽·萘乙酸可溶液劑40~60毫升,兌水15~20公斤,均勻噴霧,每10天噴一次,連噴3~4次,可促進根原基萌發,促進塊根、塊莖的快速膨大。增加大、中薯塊的比例,提高產量和品質。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農業實用技術,或有任何疑問,歡迎關注百家號「袁老師農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