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誇讚隆裕太后的都有誰?首先是孫中山,他對隆裕太后絕對可謂不惜溢美之詞,甚至把隆裕太后稱讚為「女中堯舜」!除此以外,還有袁世凱,他和他的北洋系對隆裕太后的評價那也是相當高的,恐怕並不比孫中山的「女中堯舜」遜色多少……
▲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不知道諸君看出什麼問題沒有?很多給予隆裕太后「五星好評」的人,其實都是清王朝滅亡的受益者、甚至就是清王朝的「掘墓人」!比如前面提到的孫中山、袁世凱。隆裕太后「不放一槍一炮」、以末代皇帝溥儀的名義下詔退位,孫中山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不需要「北伐」便可以輕而易舉地「統一全國」、成為中國的合法政府。而袁世凱也可以以此為「本錢」,換取孫中山「退位讓賢」,由自己出任民國的首任大總統。
至於隆裕太后,清王朝早晚是要亡國的,這一點她心知肚明,與其「頑抗到底」、灰溜溜被轟下臺,倒不如就坡下驢、換取自己和溥儀的終生富貴。要知道,袁世凱可是承諾隆裕太后和溥儀繼續保留皇太后和皇帝尊號的,而且還承諾每年給隆裕太后和溥儀四百萬兩白銀的「生活費」!隆裕太后死後入葬的崇陵,也是由袁世凱的北洋政府出錢完成了收尾工程,從而使之避免了淪為「爛尾樓」的尷尬。換句話說,隆裕太后代表溥儀宣布退位對於彼時中國的各方政治勢力而言,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多贏」局面。
▲民國·首任大總統袁世凱
對於已經不具備威脅性的「對手」,中國曆朝歷代的帝王們從來都不吝溢美之詞!比如漢獻帝劉協、魏元帝曹奐,退位已經很多年、新朝的皇帝都換了,甚至已經換了好幾茬。可在他們去世之後,新朝的皇帝依然還是給了他們帝王的喪葬規格,並且還給他們建了帝陵、上了帝諡!「獻」和「元」,那可都不是惡諡,甚至可以認為是美諡。再看看民國給隆裕太后和溥儀的皇太后、皇帝尊號以及眾多政治人物給隆裕太后的溢美之詞,跟漢獻帝的「獻」、魏元帝的「元」,還有他們死後的皇帝待遇又有多大差別呢?
▲漢獻帝劉協(劇照)
所以說,所謂隆裕太后贏得國人的尊重,那純屬是「那什麼」!誇讚隆裕太后的其實大多都是清王朝的「掘墓人」,都是清王朝滅亡的受益者。與其說他們是在誇讚隆裕太后,倒不如說他們是在藉此邀取自家胸懷寬廣的美名。當然,對於這位「不放一槍一炮便放下武器」的「對手」,的確是值得「稱讚」一番的!不為別的,她給自己省了多少不必要的麻煩和犧牲?難道還不值得「誇」兩句嗎?
▲清·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更重要的是,隆裕太后這個人不比她的姑姑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自「甲申易樞」之後,便完完全全就成了清王朝的「無冕皇帝」!隆裕太后在宣統年間雖然貴為皇太后,但清王朝的實權卻一直掌握著溥儀的親爹——攝政王載灃手裡。換句話說,隆裕太后對於各方勢力而言,根本沒有什麼威脅性可言!這就是為什麼後來的北洋政府給隆裕太后評價那麼高,卻不太願意提及攝政王載灃的重要原因所在。
▲清·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
當然,載灃也是個頭腦清醒的人。既然無力回天,那就坦然面對既成事實。溥儀退位時,載灃沒有站出來反對。溥儀退位之後,載灃索性回家當起了寓公……也正是因為如此,載灃最終獲得了善終。試想,如果他不安分,還能安安穩穩在醇王府裡等到新中國成立嗎?不得不說,載灃的頭腦可比他兒子溥儀清醒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