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清末政治舞臺上的風雲人物。她的生活充滿了挫折。在她的個人情感生活中,丈夫去世,兒子去世,她成為寡婦。中年時,她飽受喪子之痛。可以說她嘗到了世界的苦澀。但在政治上,慈禧太后是一個真正的女強人,她獨特的政治手腕讓所有的男人都願意跪在慈禧的腳下,慈禧一生中從未嘗過親情的滋味。她自己的兒子和她並不親近。養子光緒皇帝長大後想發動政變,把自己囚禁起來。慈禧為了權力犧牲了一切。
慈禧執政48年。晚年,慈禧的脾氣變得更加喜怒無常。尤其是光緒帝入獄後,慈禧不信任大家。連李連英太監也整天憂心忡忡。她害怕因為什麼事,慈禧的晚年充滿了痛苦的回憶。她曾經向德靈公主哭訴自己的生活苦澀,甚至沒有人可以依靠,這也許是慈禧的真實,但既然她選擇了權力,她註定要失去一切。在為自己的不幸哭泣的同時,她還會想起那些為自己犧牲的無數士兵嗎?他侵吞北洋海軍軍費自娛自樂。結果北洋海軍軍費不足,被日軍徹底殲滅。由於他的突然失敗,他毫不猶豫地承擔了整個國家的命運。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受辱乞求和平與仁慈,但首都人民卻死了。從她的個人命運來看,她是不幸的,但是有多少不幸是由她自己的雙手造成的呢?
慈禧在世時,廢除了先人制定的兩條鐵律:一是後宮婦女不得幹涉政治,慈禧聽了48年政治後,無視先人制定的鐵律;二是太監不得出宮,不得幹涉政治。慈禧一生信任許多宦官,如早期的安第海、後來的李連英、蕭德章等。安德海曾因未經允許擅自出宮而受到懲罰。慈禧太后的臨終遺言恰恰與她的生活實踐背道而馳。她的遺言是,婦女不能再從政了,太監也不能再從政了。這兩個遺言讓後人不解。他們不是在打她的臉嗎?
其實,慈禧太后深知女性幹預政治的危害,但在權力的誘惑下,她控制不住繼續掌權的欲望。然而,女性的弱點顯而易見。與男人相比,女人更感性。因此,慈禧雖然有處理國家事務的好方法,但她犯下了許多罪行。此外,太監幹預政治也是慈禧時期的一大問題。這兩個慈禧臨終前的遺言,其實是要讓隆裕太后聽的。她一輩子吃喝玩樂,把權力當成玩具,但她不想被別人學習。雖然這是國家的天經地義,卻改變不了慈禧一生的罪惡和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