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國拜佔庭-第一次君士坦丁堡會戰,希臘火,徵服西班牙

2020-12-19 輝哥讀書

西西里,羅德島,塔爾蘇斯相繼淪陷;

公元668年,帝國西西里行省的重要城市錫拉庫薩遭到阿拉伯軍隊的洗劫,第二年,一支阿拉伯軍隊在北非徹底擊潰拜佔庭軍隊,整個行省落入敵軍之手。

阿拉伯人將都城遷到大馬士革,新任哈裡發對帝國發起了年復一年的衝擊,對防禦設施進行探查。城牆看似牢不可破,但整個城市很容易從海上受到攻擊,守衛港口的是帝國士氣低落的海軍。阿拉伯艦隊已經無數次展示了它強大的力量。674年,阿拉伯人佔領了羅德島。同年,聖保羅的誕生地-塔爾蘇斯也落入穆斯林之手,似乎上帝已經拋棄了拜佔庭。

一戰君士坦丁堡,「希臘火」大敗阿拉伯艦隊;

三支阿拉伯艦隊匯聚到君士坦丁堡港口,在這個最危急的時候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英雄,一位名叫-卡利尼庫斯.赫利奧波利斯的敘利亞逃亡者拯救了君士坦丁堡。

他發明了一種威力巨大的火焰噴射器,名為「希臘火」,它噴射而出的火焰能夠對敵人的船隻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在這種可怕的烈焰面前,水是完全失效的,火焰只會藉此傳播的越來越猛烈,將布團成團狀點燃,藉由噴射器遠距離投擲,其威力可以將所到之處的一切燒得一乾二淨。

阿拉伯艦隊在這種可怕的武器面前潰不成軍,金角灣裡擠滿了熊熊燃燒的船隻。

阿拉伯人徵服西班牙;

君士坦丁堡轉危為安,但帝國的其餘地方卻在迅速土崩瓦解。阿拉伯的利劍轉向了非洲,在公元697年擊敗了迦太基,利用它作為進攻義大利和撒丁島的橋頭堡。

公元711年,穆斯林軍隊經過600英裡艱苦跋涉,穿越非洲,一個名叫塔裡克的獨眼勇士率領一支由6500名柏柏爾人和500名阿拉伯人的入侵部隊,穿越西班牙,在一片巨大的巖石下登陸。

上岸後,他燒毀戰船,以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他僅用7年的時間就徵服了伊比利亞半島,從而西班牙開啟了800年的伊斯蘭統治。

阿拉伯帝國如今擁有了更為廣闊的土地、資源、財富的數量已經超過了拜佔庭,他們唯一等待的便是給對方最後一擊的時機。

二戰君士坦丁堡;

公元717年,這個時機終於到來。大軍正式起航,艦隊包括近2000艘戰艦,搭載100名重裝士兵的大型戰船20艘,在蘇萊曼將軍的帶領下,從敘利亞,埃及出發,駛向博斯普魯斯海峽,將君士坦丁堡海上進出口團團圍住。

陸路多為騎兵和駱駝兵,號稱12萬,在統帥馬斯拉馬的指揮下越過小亞細亞,渡過赫勒斯滂海,進入歐洲大陸,包圍色雷斯,嚴密封鎖了君士坦丁堡與歐洲的聯繫。

真是禍不單行,此時北方崛起的保加利亞在汗王阿斯巴魯赫的帶領下舉族西遷,佔領了多瑙河與巴爾幹山脈之間的拜佔庭領土,以此為基地,威脅君士坦丁堡。

飽受戰亂之苦的拜佔庭帝國,再一次走到了懸崖的邊緣。

相關焦點

  • 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千年拜佔庭滅亡的意義被無限擴大
    這一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千年帝國拜佔庭正式滅亡。這一年,由於東羅馬帝國(拜佔庭)的滅亡,被歐洲人視為中世紀的結束。其中,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影響力更為深遠。許多文章認為,拜佔庭的滅亡使帝國的學者們逃往西歐,促成了文藝復興;奧斯曼帝國終結了千年拜佔庭,阻斷了東西方的交通和商路,促使西歐開闢了新航路。然而,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影響力雖然巨大,但這兩點卻並非事實。
  • 拜佔庭帝國: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為何竟被徹底希臘化?
    作為羅馬的最後遺存,拜佔庭帝國頑強地在巴爾幹半島之上存在了上千年之久。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卻不再像當年的那個羅馬拉丁式的國度,反而越發像一個希臘式的國家。 拜佔庭,這個傳承著羅馬帝國衣缽的國度,為何會走向徹底的希臘化呢?
  • 拜佔庭帝國的「希臘火」,曾令人聞風喪膽,其威力有多厲害?
    其實,這已經不是希臘火第一次亮相了,早在678年,阿拉伯倭馬亞王朝哈裡發穆阿維葉一世對拜佔庭帝國發動大規模海上進攻,拜佔庭海軍出動了裝備有希臘火的戰船,對阿拉伯軍艦展開了火攻,這一次火攻就有大約三分之二的船隻被焚毀。拜佔庭人乘勝追擊,阿拉伯艦隊全軍覆沒。
  • 君士坦丁四世與希臘火,止住了阿拉伯吞併拜佔庭的腳步
    本來經歷了三百年動蕩,到希拉克略開創新的王朝之後,對外驅逐了薩珊波斯的入侵,對內開啟了大軍區制度和屯田制,按照我們對待歷史的思維慣性,拜佔庭該重歸正軌了。而且我們都知道拜佔庭帝國延續了千年,這才過了三百年,後面的路還長著呢。
  • 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巴西爾二世和馬其頓王朝
    古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被稱為拜佔庭,拜佔庭帝國之名便來源於此。拜佔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對東羅馬帝國的一個稱呼,也是對東羅馬帝國典型的希臘文化特點的概括。一般認為,公元610年,希拉克略大帝登基稱帝標誌著拜佔庭帝國的開端。
  • 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與拜佔庭「流竄」皇帝
    十字軍此時是想借著這杆「正義的大旗」去君士坦丁堡大撈一筆。十字軍到城下之後,拜佔庭這邊三個主要人物紛紛選擇了自己的命運。「流竄者」無心抵抗一心保命,撇下妻子兒女,只帶著一個小女兒和大量黃金駕船逃跑。他的兩個女婿「拉卡」和「五世」一個是騎士類型,一個是投機類型。拉卡堅持在城外與十字軍對戰,堅持不住後邊打邊退,來到了帝國東邊的尼西亞地區。
  • 拜佔庭的「希臘火」究竟是什麼,因發生一場意外,它退出歷史舞臺
    在公元7世紀左右,拜佔庭帝國曾遭受阿拉伯軍隊的入侵,而在防禦戰鬥中,一種名為「希臘火」的武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正是這樣一種神奇的武器,卻在一場意外之後,遺憾地退出了舞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希臘火」又會是什麼?
  • 一戰後,土耳其帝國解體,為什麼歐洲人沒能收回千年古都拜佔庭?
    拜佔庭在古代屬於希臘的色雷斯地區,扼守著土耳其海峽,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經之地。拜佔庭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658年開始建成,幾乎和羅馬城的同時出現;公元前公元330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遷都於此,改名君士坦丁堡,此後這裡成為了東羅馬帝國的首都。
  • 拜佔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一城三名,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中心
    數千年來,君士坦丁堡有過三個名字——拜佔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而這三個名字正好見證了地中海沿岸的千年爭霸史。1、拜佔庭——君士坦丁堡的前世(希臘階段)拜佔庭,是君士坦丁堡最初的名字。君士坦丁堡希臘人興建拜佔庭之時,我國正處於齊桓公的首霸時期,而中東地區則是亞述帝國的全盛時期,亞述帝國剛剛徵服埃及,殘暴和血腥的亞述屠戮了人類最早的雙子文明——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
  • 拜佔庭希臘人與義大利的文藝復興
    他所著的《拜佔庭帝國史》(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1928年初版)是對拜佔庭帝國史最具綜合性的、詳盡的論述。瓦西列夫的《拜佔庭帝國史》較完整地記載了自324年到1453年間的拜佔庭帝國的興衰發展史,是現代從事拜佔庭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參考書。該書的俄文版本早自1917-1925年間就已經先後問世,是作為瓦西列夫在大學任教期間的基礎教材。
  • 史上堅城拜佔庭的陷落:從此世間再無君士坦丁堡,只剩伊斯坦堡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逝世,將帝國東西部分與兩個兒子繼承。其中的東羅馬帝國延續了近千年之久,它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臘古城拜佔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軍東徵攻陷,直到1261年收復。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入君士坦丁堡,拜佔廷帝國正式滅亡。
  • 拜佔庭帝國為何能延續千年?
    愛好歷史的朋友可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羅馬帝國在極盛的時候,確實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是出類拔萃的。在公元元年前後,整個世界總共就沒有幾個超級大國,唯一可以稱得上帝國的,也就是東邊我們中國的漢帝國和在西邊的這個羅馬帝國。但到了公元4世紀左右,這個時候的羅馬帝國和當年最強盛的時候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
  • 阿拉伯人再敗於希臘火,土耳其人用中國傳入的火炮猛轟君士坦丁堡
    公元698年,阿拉伯艦隊在君士坦丁堡城下,被「希臘火」(原始火焰噴射器)燒得大敗,歸途中遇風暴而全軍覆沒,阿拉伯王子喪命,但他們仍不甘心。
  • 拜佔庭帝國千年興衰史,你需要了解這14本書丨書單
    著迷於拜佔庭帝國光輝燦爛又豐饒複雜的歷史,圍繞著傳奇城市君士坦丁堡,菲德勒在旅途結束之後寫下此書。於是,讀者得以窺見拜佔庭歷史上最不同尋常的故事,包括文明的衝撞,帝國的陷落,基督教的興起,復仇、貪慾和謀殺。隨動蕩故事同時展開的,則是父子間關係的悄然轉化。歷史、回憶與感受相互交織,猶如教堂牆壁鑲嵌的馬賽克圖畫,異彩紛呈。拜佔庭帝國的盛衰,與君士坦丁堡這座大城的滄桑變遷,均一覽無餘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 拜佔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死社稷的末代君主
    他接手這個國家的時候,這個國家已經近乎滅亡,土耳其人氣勢正旺,而拜佔庭這個真正的千年國家已經只剩一座孤城。但是他沒有自怨自哀,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想恢復帝國在希臘的統治但是最終失敗。他的後半生加固城防組織防守尋找外援,拼盡全力也要守衛羅馬的最後榮光:君士坦丁堡。
  • 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如何成為伊斯坦堡的
    君士坦丁堡早在公元前時代就曾是拜佔庭帝國的古都,儘管當時被稱為拜佔庭。拜薩斯(Megarian)拜薩斯(Byzas)在公元前700年給該地區起了名字。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宣布拜佔庭為「新羅馬」,也被稱作東羅馬。該定居點轉變為君士坦丁堡的主要中心,以新的羅馬徵服者命名。古代拜佔庭在羅馬統治下興盛了1000多年,即使羅馬帝國的其他地區瓦解了。 威尼斯通過一個基督徒徵服過這座城市,統治時間從公元1204年至1260年,之後又被東羅馬奪了回去,直到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徵服為止。
  • 昔日君士坦丁堡,今朝伊斯坦堡
    六年後的330年,拜佔庭(當時更名為新羅馬,後來亦稱君士坦丁波利斯,意指君士坦丁的城市)被正式宣布成為羅馬帝國的新首都。395年狄奧多西一世逝世後其兩個兒子瓜分了羅馬帝國,其中君士坦丁堡成為了東部拜佔庭帝國的首都。作為王朝的首都,而且位於歐亞兩陸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獨特位置令它成為各國間的商業、文化與外交中心。
  • 拜佔庭帝國為何突然衰落?一場瘟疫死了近600萬人,國力迅速衰落
    雖然人類文明發展了數千年了,但是在這數千年中,出現過的超級大帝國也就那麼些個,比如亞歷山大帝國、波斯帝國、羅馬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華夏帝國等,在這麼多帝國中,存在時間最長的莫過於華夏帝國了,至少在外國人看來,帝國還是那個帝國,只是執政者換了而已。
  •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為什麼穆斯林可以在短時間內徵服拜佔庭帝國?
    而伊斯蘭文明的興起和發展則是一個神奇的事情,在穆罕穆德歸真之後開始的阿拉伯帝國大徵服,在僅僅一百年的時間裡穆斯林便幾乎掌控了世界。要知道阿拉伯帝國興起的時候只是在新月沃土上的小城鎮,而它的周圍面對的則是強大的拜佔庭帝國和薩珊帝國。
  • 第4次十字軍東徵:目標為何是同為基督教國家的「拜佔庭帝國」?
    自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號召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以來,之前發動的三次十字軍東徵都極大地幫助了拜佔庭帝國。尤其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徵,將塞爾柱人從小亞細亞沿海擊退到內陸,拯救了風雨飄搖中的拜佔庭帝國。來自西歐的十字軍為拜佔庭帝國收復了尼西亞、呂底亞等大片土地,但是十字軍也按照著按西歐歐洲分封的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佔地區建立若干封建國家(十字軍國家)。由於十字軍每次經過希臘都如蝗蟲過境般將希臘劫掠一空,而拜佔庭皇帝對此只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後又因為宗教、土地以及宗主權的問題,激化了十字軍國家與拜佔庭帝國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