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土耳其帝國解體,為什麼歐洲人沒能收回千年古都拜佔庭?

2020-11-28 騰訊網

拜佔庭在古代屬於希臘的色雷斯地區,扼守著土耳其海峽,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經之地。拜佔庭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658年開始建成,幾乎和羅馬城的同時出現;公元前公元330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遷都於此,改名君士坦丁堡,此後這裡成為了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不過在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了拜佔庭,這座擁有2000年的歷史的拜佔庭就此被伊斯蘭教統治。不管是從地理位置上還是從文化上來說,拜佔庭一直是歐洲人心中的傷痛。

羅馬帝國的分裂

在近代以來,俄羅斯一直試圖奪取君士坦丁堡。俄羅斯帝國和土耳其帝國在近代歷史上就是一對世仇。1453年,土耳其滅亡了東羅馬帝國,拜佔庭變成了土耳其的首都,取名為伊斯坦堡。就在不久後,東歐草原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強大了起來。1472年,伊凡三世迎娶了了東羅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開始成為東正教的領導者。1547年,具有東羅馬血統的伊凡四世繼位,他宣布全面繼承東羅馬的遺產,自稱是「凱撒」,也就是俄語中的沙皇,這也標誌著俄羅斯帝國的建立。

伊凡四世

俄羅斯帝國建立後,就一直試圖奪取黑海的出海口,收復東正教聖地拜佔庭。為此,俄羅斯從1676年到1878年發動了10次俄土戰爭,奪取了黑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但是收復拜佔庭的目標依然還未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加入了協約國,而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國,兩國在黑海地區較量,土耳其處於下風。

土耳其帝國版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土耳其帝國迅速解體,那什麼歐洲人沒有成功收復拜佔庭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羅斯帝國的解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了最後關頭,俄羅斯卻爆發了革命。1917年11月,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之蘇維埃政府頒布了《和平法令》,退出了一戰。俄羅斯退出一戰是一個相當壞的決定,這個決定不僅自己失去了1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還使得俄羅斯喪失了在巴黎和會瓜分土耳其的機會。沒有了俄羅斯的參與,歐洲對於拜佔庭的收復也變得不那麼強烈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英法的鼓動和支持下,土耳其帝國統治下的阿拉伯民族紛紛獨立,土耳其帝國走向瓦解,可以說,這些歐洲收復拜佔庭的最佳機會。然而,根據1920年的《色佛爾條約》,土耳其的色雷斯地區基本劃給了希臘,但是就是伊斯坦堡沒有還留在土耳其。因為伊斯坦堡是土耳其首都,因此英法不想「欺人太甚」,以免惹出不必要的戰爭。

《色佛爾條約》劃分

但是希臘卻不想停手,他們拒絕了英法的和解,派出軍隊去收復小亞的「大希臘」地區,爆發而第二次希土戰爭。在古希臘文明時代,小亞半島的西部是希臘城邦之地,這裡有著名的米利都、伊奧尼亞、特洛伊等城市,出現過泰勒斯、希羅多德、赫拉克利特等偉大的哲學家,史學家。因此希臘獨立之後,便一直想收復此地。希臘出兵後,協約國也同時派出軍隊幫助希臘,希臘很快將戰線推到了土耳其半島中部,兵臨安卡拉。

然而事與願違,希臘對故土收復未能實現。土耳其的凱末爾在危機中重新組建正規的國民軍隊,收編了大量的遊擊隊,使得土耳其的抵抗力量迅速上升。經過了生死的角逐之後,土耳其擊敗了希臘軍隊。而英法見希臘軍隊後來兵敗如山倒,最終也放棄了對希臘的支持。

土耳其版圖

1922年11月,土耳其和協約國在瑞士的洛桑召開的和平會議,其問題的焦點就是關於土耳其海峽的問題。最終,雙方籤訂了《洛桑和約》,根據條約,協約國開始撤走了在色雷斯和伊斯坦堡的軍隊。這次會議還的參與國還有蘇俄,因此蘇俄也是認可《洛桑條約》的。《洛桑條約》的籤訂,標誌著土耳其帝國正式解體,但是也標誌著歐洲人正式承認了伊斯坦堡屬於土耳其的一部分,歐洲收復千年古都的算盤徹底落空。

君士坦丁堡

相關焦點

  • 拜佔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一城三名,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中心
    拜佔斯心想:看來神的指示沒錯,東岸的人一定是瞎子。於是拜佔斯便在此建城,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拜佔庭」。君士坦丁堡的原名「拜佔庭」也是東羅馬帝國為何被稱為「拜佔庭帝國」的原因所在。而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君士坦丁堡一直都是整個歐洲的文明中心,君士坦丁堡同時見證了地中海沿岸的千年爭霸。
  • 奧斯曼帝國解體,巴爾幹古國都復國,為何與明朝同期帝國沒復國?
    奧斯曼帝國統治近500年的國家,在一戰滅亡後,為什麼沒復國?1920年8月10日,20世紀第三個大事件誕生了,協約國與奧斯曼帝國籤訂《色佛條約》,宣布奧斯曼帝國解體,分解成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個地跨歐亞,享國600多年的老牌帝國結束歷史使命,成為歷史記憶。
  • 一戰奧斯曼帝國最後的記憶,心向英國卻成德國盟友,最終戰敗解體
    【奧斯曼大帝國】這是一個曾經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這是一個曾經讓歐洲人叫苦不迭的軍事強國,奧斯曼帝國的先輩們用他們的重炮轟開了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大門,吹響了進軍歐洲巴爾幹的號角,他們的騎兵、火槍兵曾經直抵維也納城下,讓奧地利人驚慌失措。
  • 伊斯坦堡並不是土耳其首都,那是哪裡?地球知識局
    但今天的土耳其的確也已經拋棄了千年古都,遷到海峽對岸的內陸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海陸通衢的優越交通條件給了君士坦丁堡極高的戰略價值,早在土耳其人入侵之前就是環地中海地區的經濟中心之一。地中海世界與黑海世界的樞紐歐洲與亞洲的樞紐千年帝都-君士坦丁堡
  • 羅馬、伊斯坦堡、雅典,哪座城市才是歐洲第一古都?現在告訴你
    羅馬、伊斯坦堡、雅典,哪座城市才是歐洲第一古都?現在告訴你歷史悠久的雅典。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文明就已經在雅典地區出現,後來古希臘城邦之中,希臘最為繁榮,而且有著發達的海上貿易和強大的海軍。雅典的民主制度也是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搖籃,古希臘被羅馬帝國徵服後,雅典的地位一落千丈。
  • 拜佔庭帝國為何能延續千年?而我國能超過300年的都不多?
    拜佔庭帝國的稱呼其實並不是當時國民所認可的,是因為17世紀的史學家為了方便區分古代羅馬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出的一種稱呼,因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在拜佔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關於拜佔庭帝國為何能延續千年的問題,一直飽受很多人的解讀,但是我看歷史材料,西方人解釋的少,但是我們東方人卻一直樂此不疲。
  • 假如奧斯曼帝國沒解體,現代土耳其有多強?
    現代土耳其也就是如今的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橫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大部分國土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歐洲部分只有南歐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也就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堡所在地。伊斯坦堡作為曾經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曾被歐洲人視為聖地,但它如今卻屬於一個亞洲國家,不知歐洲人作何感想。伊斯坦堡地區位置優越,不僅是扼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也是黑海國家進入地中海的必經之地。有句話叫做,如果你不理解地緣優勢,那就來伊斯坦堡吧,你站在伊斯坦堡的城頭,你就可以理解這其中的意義。
  • 百科全書式《拜佔庭帝國史》講述千年帝國興衰
    該書作者A.A.瓦西列夫是20世紀國際史學界公認的拜佔庭歷史和文化研究權威,一生致力於該領域的研究,著述宏富,其代表作即為《拜佔庭帝國史》。該書突破了以往研究拜佔庭的政治軍事敘述模式,將其文化成就置於與政治方面同等地位,全面闡釋了拜佔庭在文學、考古、藝術、建築等各方面的成就,堪稱關於拜佔庭的百科全書。
  • 拜佔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死社稷的末代君主
    他接手這個國家的時候,這個國家已經近乎滅亡,土耳其人氣勢正旺,而拜佔庭這個真正的千年國家已經只剩一座孤城。但是他沒有自怨自哀,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想恢復帝國在希臘的統治但是最終失敗。他的後半生加固城防組織防守尋找外援,拼盡全力也要守衛羅馬的最後榮光:君士坦丁堡。
  • 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多強大
    14世紀,控制小亞細亞的塞爾柱帝國分崩離析,奧斯曼人趁機做大,建立了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建立後,發動了瘋狂的擴張,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奧斯曼帝國控制了大半個小亞細亞和小半個巴爾幹半島,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等地的統治者紛紛稱臣納貢。
  • 拜佔庭帝國為何突然衰落?一場瘟疫死了近600萬人,國力迅速衰落
    雖然人類文明發展了數千年了,但是在這數千年中,出現過的超級大帝國也就那麼些個,比如亞歷山大帝國、波斯帝國、羅馬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華夏帝國等,在這麼多帝國中,存在時間最長的莫過於華夏帝國了,至少在外國人看來,帝國還是那個帝國,只是執政者換了而已。
  • 雜菜說一戰十四:奧匈帝國為何解體?家裡人太多太雜了
    話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點在奧匈帝國上表現得再明顯不過了,說起來奧匈帝國當年在歐洲也是叱吒風雲的大帝國,以維也納為中心的奧地利地區一度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甚至差點站上歐洲霸主的位置。而且維也納一直是抗衡奧斯曼帝國的第一線,要沒有奧地利的抵抗,奧斯曼突破維也納,進入中歐西歐,歐洲歷史將再度改變。就算到了一戰前夕,奧地利也是僅次於英德法俄的歐洲第五大國,甚至在很多地方,奧匈帝國比英德法俄都不遜色。
  • 拜佔庭帝國為何能延續千年?
    在公元元年前後,整個世界總共就沒有幾個超級大國,唯一可以稱得上帝國的,也就是東邊我們中國的漢帝國和在西邊的這個羅馬帝國。但到了公元4世紀左右,這個時候的羅馬帝國和當年最強盛的時候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無論是內政、外交還是經濟,都陷入了困境。更要命的是,這個時候,從北方新興起了一股強大力量,那就是日耳曼人。這日耳曼人是什麼人?他們是遊牧民族,主要居住在羅馬帝國的邊境一帶。
  • 歐洲宦官發展歷程:強盛的拜佔庭帝國,為何變為「太監的天堂」?
    而在歐洲歷史上,雖然宦官並沒有形成規模和體系,但是在某些時代之中,皇帝大權旁落而宦官叱吒風雲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比如說在拜佔庭帝國時期。那麼在歷史上興極一時的拜佔庭帝國,又為什麼會成為「太監的天堂」呢?歐洲歷史上的宦官,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又和中國的宦官有怎樣的不同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 千年帝國拜佔庭-第一次君士坦丁堡會戰,希臘火,徵服西班牙
    阿拉伯人將都城遷到大馬士革,新任哈裡發對帝國發起了年復一年的衝擊,對防禦設施進行探查。城牆看似牢不可破,但整個城市很容易從海上受到攻擊,守衛港口的是帝國士氣低落的海軍。阿拉伯艦隊已經無數次展示了它強大的力量。674年,阿拉伯人佔領了羅德島。同年,聖保羅的誕生地-塔爾蘇斯也落入穆斯林之手,似乎上帝已經拋棄了拜佔庭。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如何崛起
    奧斯曼土耳其人是突厥遊牧民族一支,突厥人剛開始在蒙古高原和中亞一帶逐水草而居,秋冬缺糧時就南下侵襲,經由中國古代各個王朝打敗後,部分遷徙到中亞和西亞。同中西亞當地人不斷接觸和融合,突厥各個部落在當地逐漸站穩腳跟。在1037年圖格魯勒·貝格創立塞爾柱帝國,塞爾柱人(突厥人一個部族)不斷對外徵服和擴張,對當地突厥化起到重要作用。
  • 土耳其和希臘為何勢不兩立?除了歷史恩怨,還有現實利益
    入侵與獨立希臘本來是拜佔庭帝國的領土,但是在15世紀的中期,奧斯曼攻破了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拜佔庭帝國後又乘勝追擊佔領了希臘地區,之後希臘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了300多年。到19世紀,受到歐洲興起民族主義的刺激,希臘人終於團結起來發出了他們的怒吼,但是遭到了奧斯曼帝國的血腥鎮壓,對起義者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最後還是英法俄處於削弱奧斯曼帝國的目的出兵幹涉才使得希臘人打敗了土耳其人,在1830年被迫承認希臘獨立。
  • 拜佔庭帝國千年興衰史,你需要了解這14本書丨書單
    全書的時間跨度為從公元800年,教皇利奧三世將羅馬皇帝的封號賜予查理曼,使得歐洲出現兩個皇帝,一直到1081年復活節的阿歷克塞·科穆寧的加冕禮為止,其間涉及拜佔庭帝國多位皇帝、將軍等重要人物,敘述了拜佔庭帝國在巴西爾二世執政時期走向盛極,而後不斷衰落的波瀾起伏的歷史。在本卷末尾,作者著重敘述了在這三百年的時間裡對拜佔庭帝國造成最重大打擊的一個歷史事件——曼齊刻爾特之戰。
  • 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巴西爾二世和馬其頓王朝
    希臘火君士坦丁堡的這次成功解圍,對於歐洲人來說,堪稱最有意義的一場戰役,它拯救了拜佔庭,也拯救了整個歐洲,要知道當時的阿拉伯人已經佔領西班牙,正在從東西兩面圍攻歐洲。同時,這一戰也為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奠定了基礎。2、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期到來歷史上許多帝國的全盛時代都並非版圖最為遼闊的時期,比如大唐全盛時期的李隆基的開元年間,但版圖最大之時卻在唐高宗李治時期。
  • 一戰期間,中國本有機會收回外蒙古,可惜陷入了軍閥混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嚴格來說可以說是歐洲大戰,其戰場位於歐洲。在一戰中,歐洲列強都捲入了,無法顧及其他地區,使得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英帝國就是在一戰後瓦解的。一戰導致俄羅斯、德意志、奧地利、土耳其四大帝國瓦解,為其他新興民族的崛起提供了一定的條件。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在一戰時期隔岸觀火,大賣軍火,最後收割勝利果實,成為最大的獲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