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奧斯曼帝國沒解體,現代土耳其有多強?

2020-12-20 歷史茶館

現代土耳其也就是如今的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橫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大部分國土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歐洲部分只有南歐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也就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堡所在地。

伊斯坦堡作為曾經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曾被歐洲人視為聖地,但它如今卻屬於一個亞洲國家,不知歐洲人作何感想。伊斯坦堡地區位置優越,不僅是扼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也是黑海國家進入地中海的必經之地。

有句話叫做,如果你不理解地緣優勢,那就來伊斯坦堡吧,你站在伊斯坦堡的城頭,你就可以理解這其中的意義。

依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地緣優勢,土耳其得以在世界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已經發展為世界主要的區域性強國之一,但從輝煌程度來看,現代土耳其卻遠遠比不上曾經的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是一個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強大帝國,鼎盛時期地跨亞非歐三大洲,領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南至印度洋,北部的黑海甚至成為了帝國的內湖,總面積550萬平方公裡。

而反觀現代土耳其的面積只剩78萬平方公裡,歐洲國土也只剩伊斯坦堡一隅之地,而且鄰國希臘的領海幾乎劃到了土耳其的家門口,愛琴海大部分海域,大部分島嶼都歸希臘所有。相信現代土耳其人,面對這樣的窘境,也會幻想昔日奧斯曼帝國的榮光。那麼不妨假設一下,假如奧斯曼帝國沒有解體,現代土耳其會有多強大呢?

假設奧斯曼帝國沒有解體,現代土耳其繼承並完全控制了當年奧斯曼帝國的國土,土耳其將擁有三大優勢。首先,現代土耳其將擁有三大交通要道。第一土耳其海峽,上文已經說過,第二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西奈半島西側,是溝通地中海和紅海,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近航線,它使往返於亞歐的船舶可以免繞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降低的了運輸成本。如今的蘇伊士運河,每年可以給埃及帶來巨額利益,已經成為埃及經濟的「生命線」和「搖錢樹」。

第三,曼德海峽,位於葉門和非洲大陸之間,連接紅海和印度洋,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曼德海峽隨即成為了極具有戰略地位的重要海峽。如果控制三大交通要道,現代土耳其也可以像奧斯曼帝國一樣,具備中斷東西方商路的能力。

其次,現代土耳其將掌控三大海域,並且對四大水域施加影響力。第一,黑海,愛琴海,紅海完全成了土耳其內海。第二地中海,波斯灣,黑海,印度洋,由於控制沿岸土地,土耳其將可以對附近國家施加影響力,到那時,印度洋國家,甚至西歐國家,可能都要看土耳其臉色行事。

最後,現代土耳其將掌控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資源之一,被稱為「工業的血液」。而當年屬於奧斯曼帝國土地的西亞和北非,正是世界最重要的產油區。據統計,這些地區的石油儲量佔到全世界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的61.5%,總量高達7420億桶。這個數字著實有點嚇人,如果擁有這些資源,再加上控制交通要道,關鍵水域,現代土耳其肯定也是世界大國之一,實力將是非常強大的。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世界大國是不會允許這樣的土耳其存在的。所以土耳其一戰戰敗後,英法先是解體了奧斯曼帝國,吞併了大片土地,然後又支持希臘,進攻土耳其。如果不是凱末爾將軍力挽狂瀾,伊斯坦堡可能都保不住。所以說奧斯曼帝國的解體是歷史的必然,否則這樣一個大國屹立在亞歐之間,西方國家將是非常難受的。

相關焦點

  • 奧斯曼帝國解體,巴爾幹古國都復國,為何與明朝同期帝國沒復國?
    奧斯曼帝國統治近500年的國家,在一戰滅亡後,為什麼沒復國?1920年8月10日,20世紀第三個大事件誕生了,協約國與奧斯曼帝國籤訂《色佛條約》,宣布奧斯曼帝國解體,分解成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個地跨歐亞,享國600多年的老牌帝國結束歷史使命,成為歷史記憶。
  • 一戰奧斯曼帝國最後的記憶,心向英國卻成德國盟友,最終戰敗解體
    【奧斯曼帝國的騎兵】祖先們的輝煌成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雖然已經遠去,但卻依然鼓舞著奧斯曼的士兵們奮勇拼殺。雖然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已經衰弱,和清朝並稱為亞洲東部西部兩大弱國,但依然通過努力在一戰中取得過勝利,就憑這一點就比同一時期剛剛滅亡的清朝要強很多。【奧斯曼軍隊中的醫務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力衰弱的奧斯曼人口並不算少,面積也不小。
  • 奧斯曼帝國和大明王朝誰更強?奧斯曼帝國又是怎麼滅亡的呢?
    然而同一時期,西方也有一個大國崛起,那就是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在他們領袖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奧斯曼帝國成為了西部最強的國家。同一時期的兩個大國誰的實力更加強大呢? 奧斯曼帝國和大明王朝誰更強 從綜合實力來看明朝比較強大。但是發展潛力奧斯曼比較強。
  • 土耳其的「百年奧斯曼帝國」夢,再給100年,能實現嗎?
    但是土耳其骨子裡依舊流淌著奧斯曼帝國的血液,無時無刻不想著恢復往日的輝煌!奧斯曼帝國解體已經有100年了,現在的土耳其儘管在地區類也屬於一個大國,也是在中東地區為數不多的敢和俄羅斯爭奪利益的國家,那麼如果再給土耳其100年,能夠恢復百年奧斯曼帝國的夢想嗎?
  • 大清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哪個更強,如果單挑誰會贏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大清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也許人們都不陌生。兩國可以稱得上難兄難弟,一個被諷刺為東亞病夫,一個被譏諷為西亞病夫。兩國的遭遇是如此的相似,都曾稱雄一時,又都同樣遭到了西方列強的侵略,成為列強欺壓的對象。
  • 為什麼奧斯曼帝國崩潰了,晚清中國卻沒有?
    比較來說,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核心區域比較小,向心力也比較弱。這是它內部的一個情況。       另外,帝國的崩潰實際上就是解體,相對來說奧斯曼被肢解得更徹底,而中國呢,最後還基本上維繫了原有的規模。當然仔細查看,中國在近代失去的領土也不小,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尤其是東北和蒙古失去的面積也不算小,但跟奧斯曼帝國的解體還不是一回事。
  • 土耳其是一個現代國家,突厥是古代的一個民族,兩者有什麼關係
    突厥是古代時期曾經活躍在我國西北和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現代國家,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土耳其本土的語言卻屬於突厥語系。其實兩者有很深的淵源,土耳其起源於古代突厥的一個部落。
  • 奧斯曼帝國滅亡後,總共分裂了多少國家?竟多達40多個
    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奧斯曼帝國,滅亡拜佔庭,稱霸歐亞非,可是在一戰之後,迅速分崩離析。對奧斯曼帝國的解體有直接促進作用的是蘇丹宣布復行1876年憲法、恢復議會,這次奧斯曼失去了對帝國的控制能力。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保加利亞在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中獨立。奧斯曼帝國在1911年意土戰役中失去了的黎波裡和昔蘭尼加。
  • 都是「病夫」,為何感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比大清強很多
    在國家體量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550萬平方千米,人口2380萬,可以說和大清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可為何在人們的印象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要比大清強很多呢?當時中國周邊,只有沙皇俄國和日本比較強。俄羅斯的重心是在歐洲,在遠東投入軍力不大,但即使是小規模的入侵,中國也不敢接招,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相繼割讓了15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小日本在甲午戰爭中和清朝有較大規模的衝突,但限於其它列強的掣肘,一時半會不會威脅到大清政權的生死存亡。可以說,清朝的戰略環境要比奧斯曼土耳其強得多。再看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對手有哪些?
  • 奧斯曼帝國分裂後,變成了多少個國家?數量驚人!
    比如說,奧斯曼帝國的名字,就是來源於創建者奧斯曼。奧斯曼是土耳其民族人,祖輩世代居住在阿姆河流域。13世紀時,蒙古人西侵,土耳其被迫轉移,依附於羅姆蘇丹國。公元1299年,羅姆蘇丹國內部分裂,國家混亂不堪,土耳其人在奧斯曼的帶領下,宣布獨立,這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前身。
  • 徵服者的抉擇: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為何不願住在君士坦丁堡?
    這位當時只有二十一歲的蘇丹決定對君士坦丁堡進行重修,他想要將這座羅馬貴族修建的古城變成奧斯曼帝國的國都。 但是,穆罕默德二世的這個想法卻遭到了許多土耳其貴族和西帕希騎兵的反對。而這些貴族和騎兵們認為,穆罕默德二世不應該留在君士坦丁堡修建宮殿,而是應該帶著他們返回埃迪爾內。
  • 關於1923年希臘土耳其人口交換
    那次人口遷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帝國緩慢崩潰造成的。那個從巴爾幹到尼羅河,從波斯邊界到摩洛哥的帝國,七百年來一直有著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傳統。希臘人、亞美尼亞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基督徒、猶太人和穆斯林人,基本都和睦相處。所有人都是蘇丹的臣民,信仰的自由得到保障。社會穩定,是奧斯曼帝國長壽的原因之一。其中許多人都在這些土地上有著悠久的歷史。
  • 20世紀慘遭解體的三大強國,分解出當今世界半數以上國家
    奧斯曼帝國的解體奧斯曼土耳其自從1453年攻佔君士坦丁堡之後便成為主宰中東數百年的強大帝國,在全盛時期奧斯曼土耳其的疆域西到北非的摩洛哥,東至今天的伊拉克,北控黑海北的克裡米亞半島,南抵阿拉伯半島的亞丁灣畔,可以說目前的西亞、北非、東南歐絕大多數都曾在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下。
  • 地理位置極為優越的土耳其,為何無法恢復奧斯曼帝國的雄風?
    伊斯坦堡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君士坦丁堡,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堡,成了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土耳其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這裡是亞歐大陸的十字路口,西臨愛琴海,北臨黑海,這裡還有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航道——土耳其海峽。
  • 布爾薩,土耳其旅遊必打卡,奧斯曼帝國的第一個都城
    酒店的房間十分狹小,攤開兩個行李箱基本就不好走路了,這家是不提供早餐的,我們在這裡只住一晚,明天也沒打算在這裡吃早餐。這家酒店位置很好,前臺連比帶劃的告訴我們酒店後面就是大巴扎。走到熱鬧的大巴扎看到有賣魚的,又起了吃魚的執念,決定晚上找一家有賣魚的店吃魚。巴扎裡有一半的的攤位是在賣堅果和水果乾的,賣東西的都是很帥的爺們。
  • 奧斯曼帝國滅亡後,末代皇帝回國被拒,無奈的嘆息道:我愛土耳其
    穆罕默德六世是奧斯曼帝國的第三十六任蘇丹,也是土耳其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穆罕默德六世公元1861年出生於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自幼接受良好宮廷教育的他,不但對土耳其的宗教和哲學十分精通,還曾學習過歐洲的文化和西方的宮廷禮儀。
  •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都吃些什麼?
    其中的一些菜餚,如果仁蜜餅和土耳其咖啡,仍然是深受歡迎的土耳其菜餚的主流。但是但有許多食譜已經丟失。儘管蘇丹盡了最大的努力保密,他們最喜歡的一些食物和飲料現在是眾所周知的。在帝國滅亡一個多世紀後的今天,在伊斯坦堡的街道上甚至還能找到。
  • 奧斯曼帝國衰落後,歐洲為何沒有奪回君士坦丁堡?
    縱觀現代西方國家的首都,沒有一個能與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輝煌歷史相媲美。這座城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當時,這裡是希臘城邦邁加拉移民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取名拜佔蒂翁,拜佔廷是它的拉丁名字。
  • 橫跨亞非歐的奧斯曼帝國為啥滅亡?
    (奧斯馬帝國地圖)一個國家有多強大,首先就要看這個國家的領土面積。奧斯曼帝國最強大的時候,橫跨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
  • 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多強大
    文/寂寞的紅酒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又稱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帝國,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奧斯曼帝國起源於11世紀的中亞,本是突厥的一個小部落。13世紀初,奧斯曼部落遷到了小亞細亞,在當地定居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