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燈芯糕、湘鄉烘糕…… 湖南人的胃需要家鄉的米香撫慰

2020-12-14 湖南在線

湘潭燈芯糕、湘鄉烘糕、寧鄉砂仁糕、益陽麻香糕

湖南人的胃,仍需要家鄉的米香撫慰

燈芯糕切絲需手工,用一把闊大的片刀將糕片切成一根根潔白柔軟的細絲,這手力和眼力都非一日練成。組圖/記者陳正

烘糕的形狀,似瓦片,製作出來後只能朝一個方向,擺反一片,那一長溜就難收攏。

湖南四大名糕,想來許多人並不陌生:湘潭燈芯糕、湘鄉烘糕、寧鄉砂仁糕、益陽麻香糕。至少有一種,仍然佔據了我們記憶庫的一點內存。它們都不甚名貴,尋常人家的孩子幾分或者一毛都曾經買過;特別好吃似乎也談不上,但就是有一縷淺淡的米香讓人難忘記。

在歲末,花幾天時間,沿路尋訪,看老手藝人認認真真按從前的套路做一回,慢慢明白「名糕」何以成名。 撰文/本報記者王硯

米的盈餘之物,魚米之鄉的饋贈

說到底,糕點都是副食品,是各種糯米、秈米等糧食的盈餘之物。除了物產充足,它還需要人們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琢磨其中技藝。所以,難以想像一個土地瘠薄,物產匱乏,大部分人為生計發愁的地區,能創造出令人舌尖驚豔的副食品。

幸而湖南無此之虞。

《史記·貨殖列傳》中描述楚國之南的景象,今天看來仍令人沉醉:「……楚越之地,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不待賈而足,地埶饒食,無饑饉之患……」到了司馬遷生活的時代,湖南已經成為全國糧食基地之一。這多少要感謝被貶為長沙王太傅的賈誼,謫居長沙的四年,他著力農業生產,重視積貯,他的這種「重農主義」對長沙和整個湖南的影響一直延續到後世。長沙米此後成為北地的翹楚,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在《與朝臣書》中曾這樣說道:「江表惟聞長沙名,有好米,上風炊之,五裡聞香。」到六朝時,長沙地區的稻米已經豐饒到可以大量外調,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地和供應地。

宋朝的承平氣象令城市商業急速增長,餘糧皆可販賣,長沙已是南方最著名的米市之一,明代後期,長沙與廣州、九江、杭州並列為全國四大米市。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民諺「湖廣熟,天下足」,就出自明代(明代李釜源撰《地圖綜要》內卷:「楚故澤國,耕稔甚饒。一歲再獲柴桑,吳越多仰給焉。諺曰『湖廣熟,天下足』。」),而在清乾隆時期,包括長沙在內的整個湘北地區已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產地。

民國1931年到1934年,長沙輸入糧食300萬石,年均75萬石;輸出糧食100萬石,年均25萬石,進出差額部分幾乎被長沙數十萬市民消費掉了。這些輸入糧食的產地,主要來自濱湖的南縣、華容、澧縣、安鄉、沅江、漢壽、湘陰等縣。

湖南不少產糧區都擁有自己的特色穀米,四大名糕的原材料基本上都取自本地,如湘鄉烘糕,採用生長在漣水流域的一季大米;寧鄉砂仁糕用的是當地的優質秈米;益陽沅江麻香糕,則一直使用當地的特色稻種「遊水糯」。

所以,只有了解了湖南這個「魚米之鄉」的富庶,才能理解為什麼以「米」為原料的糕點會大量出現。

烘糕伴隨湘軍走紅全國

從長沙到湘潭、湘鄉、寧鄉、益陽,一路尋訪,都是在城市的巷陌間穿梭,糕點作坊大多隱藏在其間,即便現在已經不如從前著名,但仍然植根於市井。回顧每個老字號的誕生,它們都極少從鄉間萌芽。這是一個有趣的,符合品牌傳播規律的現象。

以湘潭為例或可闡釋一二。

湘潭縣治從宋代開始移入現在的市區城正街,境內的農耕、水利都有長足發展,商業更是興盛。至清代,湘潭縣已經「富甲全省」,五口通商之前,它是內地與廣州貿易的轉運地,「帆檣蟻集二十裡,廛市日增,蔚為都市」,「店鋪四千五百」,成為全國四大米市、四大藥都之一。

商業的繁榮促進了各地的交流。

鹹豐年初,一個叫黃正大的衡山人參加了湘軍,與太平軍作戰。一次戰役結束,他流落到了浙江紹興。在那裡,他成了一家糕點鋪子的學徒。重返湖南後,他選擇了在湘潭謀生。1854年,黃正大拉開了湘潭蘇點生產的序幕。25年後,他開始研發新的糕點,改動了紹興「銀絲糕」的配方,並將它加粗,湘潭燈芯糕的雛形由此而生(據《湘潭縣誌》《湘潭市志》記載)。這種以糯米、白糖為主,輔以肉桂、紅絲、薄荷、甘草等20多味中藥的清新小食,迅即博得了人們的青睞,民國初期的年產量達到2-3萬斤。如若不是口碑推動、商埠流通,很難創下這樣的紀錄。

湘鄉的烘糕屬於「老湘鄉」地方食品。所謂「老湘鄉」,是指公元前3年(西漢)置縣至1952年的湘鄉,包括今天的湘鄉市、雙峰縣、婁底婁星區及漣源市大部和韶山、安化部分,區域十分廣大。烘糕技藝宋元時期即於本土創製,此後卻是在江西人聶福元父子二人手上日趨精細和發揚光大。聶氏父子在縣城鎮湘樓開辦天元齋館,重新改進這道民間糕點,一時間暢銷城鄉,各家南貨店爭相效仿。而它真正為全國人民所知,卻是以軍糧而名動天下。

《湘鄉縣誌》記載,鹹豐年間,湘軍出省作戰,曾國藩令齋館大量加工烘糕,以供軍需,並作為貢品上貢朝廷。從湘軍出省作戰的1852年算起,到光緒中期,半個多世紀裡,烘糕伴隨湘軍走遍了全國。

到了1932年,一二·八淞滬會戰,湖南組成鐵血義勇團,湘鄉400勇士開赴前線,湘鄉烘糕再次作為軍糧被攜帶至前線,慰勞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將士。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138師與湘中一支五團在縣城昭忠祠會師,湘鄉解放。為支援解放軍南下,湘鄉縣政府幫助各齋館恢復烘糕生產,十多家齋館日夜生產,湘鄉烘糕又隨同大軍走向沿海,走向大西南。

2016年12月24日,我們在湘鄉鋁南村張新龍的作坊裡,第一次品嘗烘糕。它脆薄、焦香、微甜、米香濃鬱,嫌它略幹的話,還可以以水化之,變成米糊。想想那支曾深入塞外苦寒之地的湘軍隊伍,每人懷揣一包烘糕,不用生火做飯,便能在冰天雪地裡與敵人周旋數日。新疆的饢雖然也可以當軍糧,但口感卻並不如烘糕細膩。更何況,湖南人的胃,仍是需要家鄉的大米來撫慰的。

年節裡才想起的樸素點心

每年年末,大概是傳統糕點鋪子倍感欣慰的時候,訂單多了,老闆們開始忙碌起來,以彌補此前淡季的蕭條。路上總在想,為什麼我們在年節時才真正想起這些樸素的點心來呢?為什麼在日常它們總是可有可無,我們寧可花數倍的價錢買塊提拉米蘇,也極少去買盒燈芯糕或者麻香糕呢?

燈芯糕柔軟潔白又清甜,糖的比例拿捏得恰好,一點點桂枝油的微辣不會驟然而起,而是細細地與那清甜纏繞,直到一根已盡,仍有餘味。烘糕最樸實,未烘烤之前,味道極平淡,如幹饅頭片,連一點甜都若隱若現,但烘烤過後突然轉了性情似的,變得十分香脆,米的香氣被放大了,滋味卻仍是單純的。麻香糕可能是相對豪奢的糕點了,芝麻、糯米、糖,甚至還可能加入些許洞庭湖特有的藜蒿粉、蘆筍粉,各種香氣一層層在口腔里舖開,相當有韻味。張新龍回憶自己當年吃過的砂仁糕,因為裡面有碎果仁,吃起來口感略粗礪。但我們找遍寧鄉縣城的大小超市、特產店,硬是蹤跡全無,似乎全城只剩一家糕點店在做,如果他停工,那也就沒有砂仁糕了。有一個「寧鄉裡手」在電話裡悠悠地說,他最後一次在超市裡見到砂仁糕,還是十五年前。另一個土特產店老闆則告知:「很少有人買」。

實際上,這幾樣點心都不算過於甜膩,口味偏清淡,香氣亦不太重,適合做茶點,但是,愛喝茶的人為何也想不起它們呢?

去過日本的人,幾乎都會對「和果子」一見傾心,這種精緻的點心隨四季風景變換無窮,山川深谷,鳥木魚蟲,都可以成為其製作靈感,它不像一些中式糕點有油膩感,顏色亦少有大紅大綠,清淡宜人,且用模具製成逼真的花瓣、葉子等造型,視覺上就足以令人愉悅。可是要知道,「果子」一詞就是指中國古代糕點,只要略微追溯一下,同樣能展開一部美輪美奐的中式糕點文化史。比如,我們也講究各類點心應季而生,隨季而落,在蘇式糕點中,春天吃酒釀餅,正月初五上市,三月十二日落令;綠豆糕在過去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三月初到七月底為止;月餅從四月初上市,九月三十以後就不能進食了。

但失落太久,現在的一些傳統糕點生存維艱,已經很難從形色視覺、口味開發、市場運作上去著力了。於是我們只能看到隨便設計的土氣包裝,與內裡食物全然沒有貼合感,材質差,消費者亦不會將它視為高檔禮品。

我不認為這些民間的傳統糕點坊會徹底消失,總有些情懷、記憶需要它們來勾連起,只是,如何才能讓它們發展得更好,這才是需要思考的。

相關焦點

  • 湘潭燈芯糕如何找回市場?
    這種形似燈芯的傳統食品,是許多湘潭人難忘的味蕾記憶。和其他地方傳統食品行業一樣,湘潭的燈芯糕產業目前也面臨著規模不大、產品包裝陳舊、層次低等問題。如何破解這些難題,並做大做強?連日來,我們進行了調查採訪。傳統 曾是湘潭人辦酒出門必備食品如果不是附近居民提醒,我們差點就錯過了胡軍的「新華齋」。
  • 湖南特產,老湘潭特色小吃「燈芯糕」
    燈芯糕是湖南湘潭和江西貴溪的當地著名傳統糕類特產。「燈芯糕」通體潔白,稜角分明,可以彎成圈不斷,聞起來有一種淡淡的芳香。不僅形似燈芯,也可以用火點燃。燈芯糕以精製糯米、白糖、芝麻油和肉桂、甘草、薄荷等20多種中藥為主要原料,經炒米、磨粉、糕粉氣化、擦粉、築糕、壓榨、切片、切絲等工序精製而成。成品色澤白潤、稜角分明、條形整齊,吃起來甜中帶辣、口感鬆柔緊密、香味清醇又甜而不膩。
  • 作為湘潭人,你知道湘潭的這八大特產嗎?
    湖南湘潭傳統小吃名不見經傳,一般只知道毛家紅燒肉,網上能搜索的也很少,但是這裡的特產非常多,接下來咱們就看看來自湖南湘潭的幾大特產。一、燈芯糕燈芯糕為條狀食品,潔白,光潤,以形似燈芯而得名。據說燈芯糕在當時並不著名,僅受到當地人們的喜愛。潔白、柔潤、光滑,具有純淨的玉桂香味,拿到手上可以彎成圈而不斷,最奇怪的是用火柴點燃後,整根能燃盡,因而驚嘆起來。於是,名副其實的「燈芯」糕便名揚四海了。二、湘蓮湘潭有「中國湘蓮之鄉」的美稱,是歷代皇室貢品,「寸三蓮」馳名中外是蓮中珍品。
  • 湘潭著名特色美食
    油酥火焙魚,是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地區的著名特色小吃,由火焙魚、小紅椒等食材烹製而成。油酥火焙魚製作原料有火焙魚、小紅椒、料酒、鹽、白醋、姜、蒜、味精、香油、紫蘇、藿香、花生油等。吃起來酸辣可口,味道鮮美,是下飯的上等菜。湘鄉烘糕,是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地區的傳統名點,始制於清朝雍正年間,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
  • 讀大學,來湘潭!湘潭十大美食讓你欲罷不能
    ,是毛澤東、彭德懷、齊白石、曾國藩、馬英九、賀國強等著名人物的家鄉;是湖南科教文化建設核心城市之一,「湖湘學派」及湘軍的發源地,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重點本科院校的紮根之處;是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同時也是中南地區重要的工業重鎮,其冶金、機電和軍工產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 記憶裡舌尖上的美食-湘鄉烘糕
    烘糕是湘鄉的傳統特產,吃過烘糕的人應該80後或者更早打一代人居多,在兒時的記憶裡,烘糕應該歸於奢侈品行列,只有在過年過節時才有可能在家裡出現,白米的顏色,略帶微黃,清脆爽口,可做乾糧,也可以作為人情饋送親友。
  • 中國特色美食——湖南——湘潭
    1、湘潭水煮活魚 湘潭水煮活魚,經典湘潭家常菜。以鱅魚為原料的水煮活魚,鼎盛時期,車隊排成長龍,吃飯要搶桌子,由此在湘潭掀起水煮活魚熱,至今不衰。 3、湘鄉酒糟魚 酒糟魚在湘鄉傳之已久,在清鹹豐同治時就已盛行了。
  • 湘潭特產燈芯糕怎麼做?最正宗的做法是什麼?
    燈芯糕是湖南湘潭的糕類特產。它不僅形似燈芯,潔白柔潤,味道甜辣,清涼芳香,彎轉成圈而不斷,而且可以用火點燃,散發純淨的玉桂香味。湘潭製作燈芯糕,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歷史較長。相傳,當時湘潭縣忠臣鄉,住著個叫易奎的窮書生,母子兩人相依為命,艱苦度日。
  • 來到湘潭,務必要嘗嘗這十大特產,條件允許的話,每樣都想嘗嘗
    湘潭,是紅太陽升起的地方,是歷史文化名城、湖湘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湘蓮之鄉」;也是全國人民仰慕的旅遊勝地。那你知道湘潭最出名的十大特產是什麼嗎?湘潭特產一:燈芯糕燈芯糕是湘潭的傳統副食特產。湘潭製作燈芯糕,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燈芯糕採用上等糯米米粉、白糖、豬油、肉桂、紅絲作原料 ,140多年前,在清代鹹豐年間全國名特產品博覽會上,湘潭燈芯糕被評為一等特產;1915年巴拿馬國際商品賽會上,受到各國代表的稱讚;1988年5月,又被評為湖南省「名糕點」。此後,燈芯糕的質量不斷提高,改用提煉過的純桂子油取代原配方中的肉桂粉,使產品的桂味更加純正濃鬱,榮獲湖南省優秀產品的稱號。
  • 舌尖上的湖南,邀您品嘗湘潭4道美食,每一個都十分經典
    湘潭燈芯糕可能很多沒吃過燈芯糕的人不知道燈芯糕是什麼樣的,其實燈芯糕是長條裝的食品,其潔白,光潤,以形似燈芯而得名。在以前的時候燈芯糕在其他地方不是很有名,但在湘潭本地很受人們的喜愛。直到1915年的時候,燈芯糕參加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各國人見到這外形為條狀的食品,顏色潔白,最重要的就是,用火柴點燃之後,整根能燃盡,因而驚嘆起來。也因此燈芯糕聞名四海。湘潭製作燈芯糕的歷史相當的悠久,距今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 紅太陽升起的地方,打卡湘潭特色美食小吃
    咱們的偉大領袖毛爹爹曾提到過湘鄉的蛋糕席,是湘鄉城鄉一種較為普遍的宴席,而蛋糕花則是這種席面上的主菜。主要食材為豬肉、紅薯澱粉,並加入雞蛋、胡椒粉、桔餅絲等佐料,味道酥香鮮美。冰糖湘蓮,湖南湘潭的一道特色美食,是湖南少數的甜菜,做法非常簡單,成品湯色非常清澈,口感微甜
  • 特產早知道——燈芯糕
    燈芯糕是江西貴溪和湖南湘潭的當地著名特產。它不僅形似燈芯,潔白柔潤,味道甜辣,清涼芳香,彎轉成圈而不斷,而且可以用火點燃,散發純淨的玉桂香味。而且打開一盒從第一根開始接連不斷到最後一根,不多不少整整24個小時。
  • 沅江麻香糕——舌尖上的「非遺」,記憶裡的馨香
    沅江麻香糕位居湖南「四大名糕」之首(湘潭的燈芯糕、湘鄉的烘糕、寧鄉的砂仁糕),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特產文化據史料記載,麻香糕產生於1821年,由益陽沅江人創製,主要以洞庭湖區糯米、芝麻、蔗糖為原料,通過16道製作工序精製而成,產品薄脆香甜、落口消溶,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
  • 去湘潭一定要吃的美食!快來看看吧
    湘潭原味石磨米粉屬於湖南四大米粉之一。 湖南米粉,易儲存、味道鮮美,煮食方便,是湖南人最喜歡的早餐之一。 燈芯糕是湘潭的傳統副食特產。
  • 湖南名小吃排行榜 湖南有哪些名小吃
    湖南人的飲食一直都是比較偏愛鹹辣,所以湖南小吃也有很多重口味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臭豆腐,口味蝦等等,如果去湖南點湘菜的話,大多也是以重口味為主,鮮香爽辣,口感豐富,湖南有哪些名小吃呢?今天為大家推薦湖南名小吃排行榜,哪一款是你喜歡的呢?top1、湖南長沙臭豆腐
  • 湖南湘潭,你只聽過湘蓮,原來還有這些是你不知道的!
    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譽。湘潭的風景怡人,當地美食更是獨具特色!湘蓮、火焙魚、燈芯糕都是當地有名的美食,今天小編向大家隆重介紹當地有名的6種美食!1.湘蓮湖南湘潭的湘蓮與福建建寧的建蓮、浙江宣平的宣蓮並稱為中國三大蓮子。湘蓮品種有寸三蓮和以寸三蓮為親本培育的芙蓉蓮、太空蓮。
  • 舌尖上的湘潭:這就來說說,讓你吃一口就忘不了的湘潭特色美食
    湘潭水煮活魚這道菜可是湘潭的特色美食,經典的湘潭家常菜品,它主要以鱅魚為主料所製作的水煮活魚,在最流行的時候幾乎都要排隊等著吃。可以說,這道美食在湘潭,甚至是全國的大大小小的湘菜館都有這道菜。冰糖湘蓮這是湖南湘潭的一道特色美食,是湖南少數的甜菜,做法非常簡單,成品湯色非常清澈,口感微甜,非常不錯。腦髓卷這是是湖南湘潭的一種特色地方小吃,腦髓卷歷史悠久,味道醇甜,質地細軟,口感極好,入口即化,齒頰留香。
  • 湖南湘潭的「毛氏紅燒肉」
    每天陪你酒話連篇的大羅言酒全文字數:1766字閱讀時間:3分鐘湖南湘潭,歷史悠久,自南朝以來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湘潭檳榔"檳榔越嚼越有勁,這口出來那口進,交朋結友打園臺,避瘟開胃解油性。"這是一首流傳在湘潭街頭巷尾的民謠,生動地反映了檳榔與湘潭人民和湘潭食文化的不解之緣。檳榔,作為一種小吃食品,已在湘潭生根發展達三百餘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