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漁民在長江中捕到近兩米長鱘魚,當地對其救治後將放生

2020-12-04 澎湃新聞

重慶江北區五寶鎮漁民牟小平7月23日晚在長江打漁,竟然網上一條鱘魚。次日,他把網到鱘魚的消息告訴江北區農業委員會漁政科。

江北區農委漁政科工作人員呂藝超7月27日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到漁民電話後,他們立即聯繫重慶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漁政處又聯繫了漢海海洋公園,三方聯合對鱘魚進行救助。

據重慶電視臺《天天630》報導,牟師傅7月23日晚上10點在江北區五寶鎮江段打漁,收網時覺得漁網很沉,以為網住了異物,收網後才發現竟是一條大鱘魚。他馬上就把鱘魚弄到魚艙裡餵起來,第二天凌晨報漁政。經測量,這是一條野生鱘魚,重達153公斤、體長1.97米。

江北區農委漁政科接到牟師傅電話是在7月24日凌晨5點左右。漁政科工作人員呂藝超說,「接到漁民電話後,我們立即聯繫了重慶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然後漁政處聯繫了漢海海洋公園,三方聯合對鱘魚進行了救助。」

漢海海洋公園獸醫到場後首先對鱘魚進行體表檢查。經檢查發現,鱘魚的尾鰭有受傷,且腹部有勒痕。獸醫對鱘魚受傷的尾鰭和有勒痕的腹部進行簡單處理,然後打了一針抗興奮劑的維C,以減輕鱘魚在運輸過程中的應急反應。隨後,鱘魚被送至漢海海洋公園接受觀察治療。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鱘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為淡水定居性魚類,是我國長江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有1.5億年的歷史。由於長江鱘目前已非常稀少,被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列為「十大瀕臨滅絕物種水生動物」之一。呂藝超說,目前,鱘魚的種類還在確定中。

漢海海洋公園獸醫崔太君7月27日告訴澎湃新聞,現在鱘魚生命體徵正常,受傷的尾鰭已經差不多長好,但是胸部勒痕較深,還需繼續觀察。就目前的狀況,觀察期可能會持續一到兩個月。工作人員已嘗試對鱘魚進行餵食。

崔太君說,等鱘魚可以正常進食和遊動後,海洋公園就會聯繫漁政處,然後對鱘魚進行放生。

相關焦點

  • 近兩米長鱘魚 長江邊上擱淺
    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攝前天,村民李先生河邊遊玩時,突然發現淺灘水中有個黑影,時不時動兩下。李先生走過去一看,好傢夥,接近兩米的一條大魚,黑乎乎的,不時掙扎一下,好像很痛苦。李先生趕忙報告了漁政部門。7月24日早上8點整,位於龍洲灣的重慶漢海海洋公園接到重慶市漁政局緊急通知,在渝北區洛磧鎮長江淺灘處,有村民發現一條受傷的巨型水生野生動物,體長接近2米,目前已擱淺江邊。情況十分緊急,重慶漢海海洋公園水生物養殖專家聞訊後當即出發。
  • 宜賓漁民長江捕獲鱘魚,竟是條「混血鱘」還不能隨意放生
    長江特有魚類中,華鱘和達氏鱘都是國家保護野生魚類,禁止捕撈。近日,宜賓江安縣漁民楊永洪在長江水域作業時,就意外捕到一條長約47釐米、重275克的鱘魚。楊永洪以為誤捕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趕緊上報漁政部門。
  • 漁民誤捕巨型中華鱘 為近20年在長江發現最大個體
    通訊員向軍 攝  昨天,新洲一對漁民夫妻誤捕了一條長3.3米,重700多斤的巨型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條已經懷孕的「大魚」於昨晚被轉運到位於荊州的長江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將對其做進一步檢查、治療後放生長江。
  • 一年放生鱘魚神龜十萬斤 破長江生態
    15日上午8時,新洲區漁民張傳洲、張小綱父子在長江陽邏江段捕獲一尾重約200斤的大魚。專家確認此魚為鱘鰉魚雜交品種,屬於兇猛外來物種,是禁止在長江流域放生的物種。  武漢市漁政部門昨日介紹,近年來,長江頻頻發現鱘魚、鱷龜等兇猛外來物種,大多是市民放生的。它們對長江的生態有害,漁政部門呼籲市民切勿盲目放生。
  • 撫遠漁民誤捕88斤鱘鰉魚魚媽身長2 .1米攜20斤魚子 正在救治站養傷...
    救助現場生活報5月29日訊 27日14時40分許,黑龍江佳木斯邊境管理支隊沿江邊境派出所接到灘地警務室民警反饋,在黑龍江72公裡處有漁民誤捕一尾達氏鰉,該魚在捕撈過程中受傷,急需救助。這條雌性達氏鰉魚重達88斤,由邊境派出所轉交給承擔魚類保護任務的撫遠市鱘鰉魚繁育養殖有限公司進行救治。目前,這條達氏鰉體徵恢復正常,等待產卵後放生。達氏鰉出水長達兩米「由於達氏鰉是保護魚種,被稱為活化石,禁止捕撈,所以出水的比較少見,像這麼大的攜帶魚卵的就更加少見了。」
  • 湖北漁民捕獲長3.3米重700斤中華鱘(圖)
    這條已經懷孕的「大魚」於昨晚被轉運到位於荊州的長江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將對其做進一步檢查、治療後放生長江。漁民夫妻長江誤捕「國寶」昨天上午11點,記者來到新洲雙柳牧鵝洲岸邊,雙柳漁業隊的漁民張錦夫婦講述了誤捕「大魚」的經過。
  • 湖北漁民捕獲長3.3米重700斤中華鱘(組圖)( 1 / 4 )
    這條已經懷孕的「大魚」於昨晚被轉運到位於荊州的長江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將對其做進一步檢查、治療後放生長江。剛才還暴跳如雷的中華鱘,工作人員為他體檢時顯得還是很溫順的。佚名/東方IC中國網11月19日訊 這是一條與大熊貓一樣珍貴的「大魚」,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瀕臨滅絕動物長江中華鱘,它的體長3.3米,重量達700餘斤。昨天被漁民誤捕後讓周圍數百村民目睹了這條國寶的尊容。
  • 即將「消失」的長江漁民
    根據沿江各地測算,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共涉及沿江10個省市的合法持證漁船11.3萬多艘、漁民近28萬人  去年10月,他已把所有漁具,包括漁網、魚鉤、一艘6米長的手搖小船和10米長的柴油機船等交由政府銷毀,換取了16萬元補償款。根據一項全國性政策,嚴正華所在的長江沿岸地區將禁漁10年。  嚴正華來自四川宜賓市江邊的新興村,這裡的人世代打魚為生。村莊緊挨著盛產鱘魚的涪溪口,這是黃沙河匯入長江的地方。
  • 捕到「中華鱘」 不想放的卻是「天敵」
    對於這條「怪魚」,黃正華以為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隨後,他將「中華鱘」放歸了長江。不過,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從江陽區水產部門得到的消息卻顯示,黃正華可能好心辦了壞事。22日當天,黃正華放歸長江的,並非貨真價實的「中華鱘」,而是一種名叫施氏鱘的外來物種。擔心外來物種入侵,當地水產部門呼籲,市民遇到疑似「中華鱘」,請及時通知水產部門,由專業人士放生。
  • 新洲漁民長江中誤捕巨型中華鱘 3.3米長700餘斤重
    新洲漁民長江中誤捕巨型中華鱘 3.3米長700餘斤重(視界網曾吉清 王東升 攝)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王東升)昨日上午,新洲區雙柳街一漁民在長江打魚時,意外捕獲一條約700斤重的中華鱘。因其身體有多處傷痕,已被送至長江水產研究所治療。  34歲的漁民張錦說,昨日上午9時許,他在長江新洲牧鵝洲附近張網捕魚時,突然發現在離岸400米處的漁網中有很大動靜。他趕緊過去查看,發現網中有一條罕見的大魚。
  • 漁民最後一次下網捕到「重點魚」
    (記者 謝國邦 通訊員 林勇)「我不曉得是這麼貴重的保護魚類,我馬上將它放生。」近日,忠州街道順溪社區一漁民得知誤捕撈了一尾市級重點保護生物後,在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執法人員的宣傳下,將它放回長江。
  • 這種魚都要放生?重慶釣魚人長江釣起怪魚,魚頭是三角形
    隨著長江禁漁的進行,長江垂釣也逐漸成為一個敏感話題。不僅許多釣法、漁具被禁用,現在長江裡的許多野生魚都陸續成為禁捕、禁食魚類,垂釣誤傷或是帶回家食用都可能違反禁漁規定。因此,長江裡垂釣,一旦釣起什麼外形「稀奇古怪」的怪魚,往往可能招來麻煩,比如下面這位重慶釣魚人……江裡釣起「三角頭怪魚」,帶回家擔心是保護動物黃鱗白肚、魚頭卻呈罕見的三角形(看起來有點像蛇頭),這條怪魚是重慶的釣魚愛好者王師傅在長江裡意外釣起來的。
  • 東關鎮一漁民捕到1.6米長鰻魚 有人出價近兩萬元收購
    閩南網10月29日訊 「這是要發呀,永春東關漁民捕獲一條近2米的大鰻魚。」前天,消息一出,瞬間引爆永春的微信朋友圈。  而抓到這條鰻魚的,是永春東關鎮的陳先生。陳先生捕到的1.6米長鰻魚,被拍成視頻(視頻截圖)  40歲的陳先生說,從五六年前開始捕魚,嚴格來說是新手,之前抓到的都是溪河常見的魚蝦,從未捕過鰻魚。
  • 黑河丨漁民誤捕300斤大鰉魚 全力救治即將放歸
    黑河丨漁民誤捕300斤大鰉魚 全力救治即將放歸 2020-06-17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上月在長江下遊被誤捕的特大白鱘已被證實死亡
    上月在長江下遊被誤捕的特大白鱘已被證實死亡>   2003年1月9日21:46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記者 徐松)記者從農業部漁業局了解到,
  • 「最後的長江白鱘」目擊者:3.52米長 消失在宜賓江水中……
    當時漁民在長江宜賓南溪江段誤捕白鱘後,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對白鱘進行救助,並給它裝上了超聲波跟蹤器後放流長江。但後來追蹤船觸礁導致信號丟失,信號再也沒能被尋回。  「最後一條白鱘消失在長江四川江安『金雞尾』江段,此後再也無人發現。」
  • 宜賓漁民捕獲大體型長江鱘:全長1米多重約11斤魚齡3歲
    不管是從漁民捕撈魚類上,還是我們誤捕的魚類上,長江鱘等珍稀魚類的數量都明顯增加,說明長江生態環境在向好的方向改善  9月10日,宜賓市江安縣怡樂鎮漁民誤捕1尾大體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鱘,宜賓長江鱘協助巡護隊接到通知後,立即趕赴現場解救放歸。
  • 寧波漁民捕到一條3米長怪魚立馬放回大海為什麼?因為它有個奇怪的...
    這些年浙江漁民撈起不少奇奇怪怪的魚性格兇猛捕食一切海洋動物的「白龍王」抓到過好幾回都市快報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寧波奉化一艘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船老大陳宏江一眼就認出了它,「看還活著,沒多想,直接放生了。」在漁民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翻車魚在捕獲上岸的魚群中顯得無比巨大,一個成人站在旁邊也顯小。它身上有黏性,粘滿了細碎的小魚。漁民用纜繩將它緩緩吊起,用力將其推向船艙外,最後解開繩索,放歸大海。他說,漁民蠻討厭捕到它的,吃起來沒有肉,賣又賣不了錢,漁網反而會被它弄個大洞,把網裡其它經濟魚弄爛。
  • 漁民捕到21斤野生鱸魚1米長 賣出800元
    早報訊 昨天上午,青島西海岸新區琅琊漁民楊先生駕駛漁船在靈山島一帶捕到一條21斤重、長1米多的野生鱸魚,上岸後引來眾人圍觀,紛紛稱奇。據楊先生介紹,近十年來他是頭次捕到這麼大的鱸魚。隨後,這條魚被當地一家酒店花800元買走。
  • 浙江漁民捕到須長1米五彩大龍蝦 經鑑定為錦繡蝦
    上周,象山石浦漁民李軍方在漁山列島捕蝦時,無意間捕撈上來一隻活蹦亂跳的「中華錦繡蝦」,拿到岸上一稱竟然有1.95公斤,兩條長鬚長1.02米,實屬罕見。  大龍蝦捕自漁山島  昨天,記者採訪到了捕撈到大龍蝦的漁民李軍方。他告訴記者,上周他的捕蝦船正好在漁山列島附近做返航前的最後一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