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格桑
此前,RCEP出來的時候,一度在亞太地區引起了很大的關注,有人喜悅有人擔心。而臺灣地區就是擔心的一方,不少臺灣民眾認為,RCEP不包括臺灣,那麼在之後的發展中臺灣地區也會很被動,尤其是臺灣的農產外貿。但也有臺灣地區的專家認為,RCEP的出臺,對臺灣地區的農產外貿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臺灣地區專家:RCEP不會影響臺灣地區農產外貿
此前,RCEP的出臺曾在臺灣地區引來了極大的關注,尤其是臺灣地區的農業從事者。在他們看來,RCEP不包含臺灣,也就意味著臺灣地區的農產品在亞太地區不再具備優勢了,畢竟RCEP的成員國之間關稅都很低甚至部分商品實現了零關稅,那麼相應地出口的農產品的價格也會很低。而臺灣地區由於不在這個組織內,也就無法享受低稅的優惠。
這個看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很快就被島內的專家推翻了。臺灣地區專家蕭仁傑的看法和大家相反,他認為,RCEP的成立並不會對臺灣地區的農產品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蕭仁傑看來,農產品貿易並不是RCEP這個自貿區的主要業務。對於RCEP的成員國來說,農業屬於最基本的產業,對國家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大多國家在農業上的政策都是低度開放而高度保護。儘管各成員國都籤訂了RCEP,但農產品的撤稅率也不會太高。因此,RCEP並不會對臺灣地區的農產品造成很大的影響。
真正影響臺灣地區農產外貿的是ECFA
既然RCEP對臺灣地區的農產外貿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什麼會呢?
對此,蕭仁傑認為,ECFA才是臺灣地區農業從事者真正需要關注的東西。ECFA是大陸和臺灣地區籤訂的一項合作協議,旨在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推動兩岸經濟發展。在這個協議下,大陸對很多臺灣地區的產品都實行了零關稅政策,給予了臺灣地區很多產品優惠。
而也正是依託於這個協議,這些年來,臺灣地區的產品相比於其他國家的產品,在出口大陸方面,都更具競爭力,每年臺灣至少23%的農產品都出口大陸。
蕭仁傑認為,在當前的這個形勢下,ECFA也不會說沒就沒,關稅也不會說增就增,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臺灣地區的農貿出口依舊佔有優勢。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