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黃金菇」,生長快產量高,一斤25元熱賣,敢種的卻不多

2020-12-23 騰訊網

夏季是吃菌菇的季節,大多數的菌菇不僅具有類似於肉的口感,營養還十分豐富,在我們國家一直都很受歡迎。雖然說菌菇並不一定能填飽肚子,可它在口感上帶來的那種滿足感卻是無可替代的,因此在很多農村地區,大家在農忙的間隙中就會到山上去尋找可食用的菌菇,帶回家去加餐。不過相信看多了電視劇,大家應該也都知道食用菌菇的特點,簡單來說就是顏色鮮豔的菌菇大多都是有毒的,而可以食用的菌菇大多都是暗色或白色的。

可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種菌菇卻和大家的普遍認知不同,人稱「黃金菇」,顧名思義,這種菌菇的整體都是呈金黃色的,色澤非常鮮豔,如果在山上遇到的話,也非常的醒目,這種菌菇主要生長在砍伐之後的榆樹樹樁上,因此它的學名叫做榆黃蘑,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像常見的蘑菇那樣,一朵一朵獨立的生長,而是有很多個小小的蘑菇簇擁在一起,擠成一團。

榆黃蘑的營養價值很高,香氣十分濃鬱,在國內外都很受市場歡迎,價值不菲,不過更重要的是,它生長快產量高,兩周左右就可以出售,是很適合養殖栽培的致富菌種。雖然說野生的榆黃蘑大多生長在榆樹上,可是人工培植卻不需要顧慮這個,因為生命力強,榆黃蘑既可以使用段木培植,包括楊樹、椴樹、柳樹、樺樹都行,同時也可以使用袋料栽培,不過相對來說產量會有所降低。

唯一需要注意的可能是,榆黃蘑的生長周期很短,等到八分熟的時候就要及時採摘了,否則味道會快速流失,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將最新鮮的榆黃蘑及時銷售出去是個很大的難題,不過不管怎麼說,榆黃蘑的熱度還是很高的,在很多地區(目前東北主產)都是一斤25元熱賣,這個主要是種植的價格,因為現在野生的榆黃蘑很少,就算找到了也基本是農民自家吃,種植的才有賣。

雖然我們都曉得,菌菇類的植物,吃的都是一個營養價值,可味道鮮美的榆黃蘑還是遠高於一般的菌菇,它被譽為菇中上品,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各種微量元素,還有大量維生素c、泛酸、煙酸等等營養成分,對於女性來說,多吃榆黃蘑還能夠美白皮膚,降低脂肪含量,保健價值很高。

不過雖然大家都知道種植榆黃蘑很掙錢,但敢種的卻不多,因為它的種植是個技術活,對技術要求很高,普通的菌菇可能只需要知道該用什麼材料去栽培就可以,但是榆黃蘑不是這樣的,在生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榆黃蘑對營養元素的要求都各不相同,此外,它對於溫度和空氣中的溼度都有嚴格要求,差一點就很難成活或者生長。

而且,種植榆黃蘑必須考慮的問題是如何銷售它,就像剛剛說的那樣,榆黃蘑的生長期很短,也很難保存,新鮮的吃起來口感是最好的,價格也較好,可幹了之後的榆黃蘑質感很硬,口感也很差,味道與鮮品更是差了十萬八千裡,這也是榆黃蘑的最大劣勢,才導致它營養和食用價值高,卻遠沒有其他的菌類那樣能賣上百元的高價。所以對於種植者來說,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銷路,能及時把榆黃蘑賣出去才行,大家在種植前一定要想清楚這一點。

相關焦點

  • 人稱「金草」,自古就是好藥材,如今更是上萬一斤,敢種的卻不多
    我國地大物博,每一個地區的生態環境都不一樣,這樣的環境下造就了不同的生活習慣,聰明智慧的人類會根據當地環境下生長出來的東西,來滿足人們日常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就出現各地人們利用植物的不同特色,在有的地方會用來染布料、染衣服,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則會用來當藥材。
  • 它來自東北,7天就能收穫,人稱「黃金菇」,百元一斤請了解下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原產於東北的菌菇,種植它從冒出來開始,7天就可以收穫了,人稱「黃金菇」,百元一斤請了解下。這菌菇就是榆黃蘑,是一種東北地區的土特產,夏日陣雨之後,在各種的爛木、枯樹枝上,就會看到這榆黃蘑成群的生長,它的形狀和普通的平菇沒啥兩樣,主要的差異是外表的顏色,表面色澤金黃,十分豔麗美觀,因為生長是一簇一簇的生長,看上去有點像一朵美麗的盛開的鮮花。
  • 這種名貴食用菌,被譽為菇中上品,市場少見,野生的賣百元一斤!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來講的是一種名貴食用菌—黃金菇,它也叫榆黃蘑,渾身是金黃色,主要生長在東北地區,其出菇快,產量高,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用菌,被譽為菇中上品,因此備受人們的歡迎。近些年來,野生的黃金菇已所剩不多,市場上一般賣人工種植的,但比較少見,野生的價格較貴,賣到了百元一斤,可說是有價無貨的狀態,但目前國內外市場對黃金菇的需求量較大,不難看出這也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種植項目。
  • 東北特產顏色金黃,人稱「菇中珍品」,一斤賣50元,市場搶不停
    就拿雞樅菌來說,它的食用口感好,如同雞肉一樣美味,吃多了還不會肥胖,有著獨特的養生價值,因此如今也深受不少人的喜歡,它的價格也高達幾百元,很多人都想去養殖,但它至今也沒有突破人工養殖技術。一、菇中珍品今天要說的這種食用菌,它有著「菇中珍品」的稱呼,在東北地區最為多見,通體都是金黃色,其產量高,營養美味,熱量不多,因此備受市場喜愛,那些野生的因數量不多,需要搶上一番才行,這種食用菌名字就是黃金菇。
  • 人稱「金珠果」,產量高但口感不佳,卻一斤賣14元熱賣
    除此以外,它的外形也是多數人所捉摸不透的,因為它又像芒果,又和獼猴桃差不多,身上還有多種野果的風味,可謂是一果多味。經過多年研究以後,金珠果梨正式上市,憑藉著吸引眼球的外表顏色和獨特的造型,它迅速在水果市場擁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市場,受到了不少朋友的喜愛,更為重要的是受到果農的喜愛。
  • 人稱「黃金菇」,如今正是食用當季,一回暖就要再等一年,請了解
    今天咱們來說一種野味,它人稱「黃金菇」,如今正是食用當季,一回暖就要再等一年,請了解。它的菌絲可以在榆樹、楊樹、樺樹、槐樹等闊葉樹的乾枯樹枝上生長,適應性強、耐低溫,所以特別常見。在東北地區,食用菌可是人們常吃的一些東西,因為靠著林區,野生的品種也非常多。而榆黃蘑也是一種被廣泛食用的野生菌,它的味道特別的鮮美,在東北每當人們採摘到野生的榆黃蘑的時候,簡單的清洗下,起油鍋放水煮熟,稍微撒上一點鹽就是一道最為鮮美的野味了。
  • 靠分解枯枝爛葉生長,人稱「竹參」,野生已不多見,300元一斤
    靠分解枯枝爛葉生長,人稱「竹參」,野生已不多見,300元一斤野生,純天然這些詞成了奢侈食品的標籤,只要跟這兩個詞有一定的關係,價錢就能不斷上漲,在市場越來越吃香。竹蟲、洋辣子、葛根蟲、蟬蛹樣樣是現在一斤難求的稀罕貨,都快被人們給吃絕了。其次竹林中還有不少的野味,最近很火的那個竹米更是幾十年才能一見,許多人只聽過名字,從沒見過真實的竹米。另外竹林下還有一種野味,它專門分解竹林裡的枯枝爛葉、爛根、爛竹根為生,人稱「竹參」,價值十分珍貴,資源越來越稀有,不少地方已不多見。
  • 人稱「陸地魚」,野生十分稀有,千元一斤不夠賣,卻少有農民敢種
    但是,分布廣並不代表它的數量多。羊肚菌分布的省份只有一小部分地方適合它的生長,因為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高,甚至有些嚴苛,這也就難怪野生羊肚菌的數量十分稀有了。不過,對生存環境十分嚴苛的它卻有巨大妙用。在食用方面,羊肚菌擁有一股非常獨特的香味,而且口感極好。
  • 這果子人稱「黃金果」,70元一斤,一根枝盆栽陽臺,多的吃不完!
    這果子人稱「黃金果」,70元一斤,一根枝盆栽陽臺,多的吃不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朋友喜歡在陽臺種花、養盆栽。婆婆就喜歡養花,家裡的陽臺上就栽了許多。婆婆偶然間得到幾株幼苗,在陽臺上盆栽起來,沒想到養護了兩年,還結出了美味的果子,後來果子越結越多,都吃不完,看到水果超市賣70元一斤,婆婆把多餘的也拿到街上賣了,鄰居看了很是羨慕!婆婆養的盆栽是一種野果,叫做樹莓。人稱「黃金水果」,性溫、酸平、無毒,入肝腎二經,有止渴、祛痰、解毒、美顏等功能,有助於治療痛風、丹毒、遺精等症。
  • 國外食用上千年,人稱「假燕窩」,近年一斤150元,國內熱賣
    要知道和桃膠或者橡膠不同的是,雪燕是由木髓而不是樹木皮層分泌而出,這二者之間的區別堪比人體的骨髓和血液之間的區別,也因此雪燕的產量非常稀少,營養價值也極高。 人們會把它錯認成燕窩,主要是因為它用水泡發以後和燕窩簡直是一模一樣,同樣是晶瑩剔透的透明白色粘稠物,所以它剛剛被傳入中國時,被人稱是
  • 人稱「陸地魚」,野生已不多見,600元一斤,沒見幾個人種
    人稱「陸地魚」,野生已不多見,600元一斤,沒見幾個人種陸地魚除了河魚之外恐怕沒有別的物種這麼叫了。不過也有是為了表達某些物種的珍貴价值而做出的一種比喻。有從業人員表示尋得一斤稀罕貨堪比種地一整年。這也說明山中野味的市場地位了。不過隨著長久以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斷索取,如今大山中的稀罕貨也越來越匱乏。一直以來,我們國內山區有一種野味被美國人稱之為「陸地魚」,現如今野生的已經不多見了,600元一斤,也沒見幾個人種植。
  • 引入我國30年,產量又穩又高,如今一斤23元,種的人還不多
    不過並不是所有引進的品種都很受農民歡迎,其中茉莉香葡萄引入國內30年了,產量又高又穩,如今市場價格一斤23元,種的人卻還不多。在30年前(大概1980年後),茉莉香葡萄被引入國內種植,當時是從日本引進的。茉莉香葡萄的抗寒能力比較強,優勢在於沒有核,這也是當初被引進國內的亮點所在。
  • 25一斤的佛手瓜,人稱「千斤瓜」,產量賊高,種一棵夠吃一年
    25一斤的佛手瓜,人稱「千斤瓜」,產量賊高,種一棵夠吃一年蔬菜瓜果一直被人們代指蔬菜和水果,其實我們忽略了其中的「瓜」。瓜可以是水果,也可以是蔬菜,它的界定較為模糊,要具體歸納。比如西瓜,哈密瓜是水果,冬瓜,南瓜,絲瓜就是蔬菜。
  • 農村只長在水裡的「筍」,產量高吃不完,拿到城裡賣13元一斤
    這種只長在水裡的蔬菜,其實大部分人都聽說過或是吃過,雖然它的產量高,在盛產的省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還是有許多人沒有見過,它就是「茭白」。 一般來說夏天生長的茭白品質最佳,它的味道鮮嫩,口感清脆且汁水豐富。它現在是城市和農村都很受歡迎的蔬菜,更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吃不完在城市裡賣到13元一斤。
  • 農村這種野菜,自帶鹹味,人稱「冰花菜」,如今城裡一斤25元
    不過在農村有這樣一種野菜,它和鹹菜類似,不過不用放鹽它都有味道,它自帶鹹味,人稱冰花菜,不知道朋友們有吃過這種野菜嗎?這種野菜學名叫做冰葉日中花,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名字為什麼聽著這麼彆扭呢?因為冰葉日中花原產地並不是我國,而是遙遠的非洲。因為其獨特的價值被世界很多國家引種栽培。
  • 曾是宮廷貢品,如今市場賣20元一斤,被稱為「素燕窩」
    銀耳是日常生活一種普遍的食用菌菌種,價錢性價比高,味兒好,很多人家中常常有備,尤其是來到夏天,銀耳也是涼拌菜中的主人公。以往銀耳的影響力很高,以前是皇宮的供品,現如今被種植近六十年,如今依然賣二十元一斤,敢種的人卻很少。
  • 人稱「菇中極品」,肉肥味美營養高,一斤可賣8元,有很多好處
    一、特性秀珍菇食用口感很是出眾,其生長成本不是太高,產量卻比較可觀,一般每年3-11月份都可以進行人工栽培,一公斤乾料可培育出1.2公斤秀珍菇,經濟價值比較高。作為一種真菌,秀珍菇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25-30℃,如果低於15℃生長速度就會明顯變慢,而如果在30℃以上,長速也會變緩,通常來說,在溫差5-8℃時產量更高。
  • 新疆首次人工種植珍珠菇黃金菇「盆栽」
    據了解,成立於1998年的食用菌研究所此前主要研發豐富新疆食用菌品種、人工馴化新疆優良野生菌種,先後培育引進馴化適宜新疆生長的阿魏菇、香菇、金針菇、珍珠菇、天山雪耳等30多個品種,3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和15000平方米的日光大棚,產量最高時年產各類食用菌360噸,其中多個鮮品填補了新疆市場的空白。
  • 農村常見一種野草,人稱「狗尾草」,煲湯味道甘甜,價值一斤25元
    農村常見一種野草,人稱「狗尾草」,煲湯味道甘甜,價值一斤25元!秋季是一個讓人期待和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季節,學會養生保健是少生病的關鍵。像今年這樣「秋燥」的天氣,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乏力等症狀。
  • 杭州首家那曲特產實體店昨日開業 特色黃金菇受歡迎
    而就在這樣一個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地方,卻生長著一種世界稀有的黃蘑菇。昨天,「那曲黃金菇」在杭州的首家實體店—位於佑聖觀路45號的源藏緣堂正式開業了,今後杭州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真正的來自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各種特產。據文獻記載,年羹堯平定青藏叛亂後,當地土司臣服,向朝廷敬獻的貢品中就有這種黃蘑菇,故這種黃蘑菇又被稱為「皇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