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堂——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館藏古代金、銀、玉器精品展」在廣州開展
金羊網 2019-07-23
「金玉滿堂——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館藏古代金、銀、玉器精品展」在南越王宮博物館開展。
江南有多富庶與繁華?來看看這些金銀玉器便知!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實習生程健聰、通訊員梁豔萍報導:漢代玉璧、東晉鳳紋金飾件、明代沐瓚墓出土的鑲寶石金經盒、清代「馬上封侯」玉飾件……7月23日,「金玉滿堂——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館藏古代金、銀、玉器精品展」在南越王宮博物館開展,展出了94件(套)館藏的精品文物,令觀眾見識到古代江南的富庶與繁華。
本次展覽由南越王宮博物館與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聯合舉辦。南京市江寧區地屬江南,自古為富庶之地,車馬通衢,冠蓋雲集,百工興盛,因此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考古發掘中,當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銀玉器。金銀玉是品質高貴的象徵,富麗堂皇的金銀玉首飾,是古代先民遺留給我們眾多文化遺產中華美的一章,展現了古代匠人的巧奪天工,印證了江南的富庶與繁華。
據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研究部主任楊李兵介紹,江寧位於南京城郊,山水環繞,風景優美。自明代起,文人雅士、功臣宿將或久居在此,或在此為官,或到此尋幽訪勝,留下了眾多歷史遺蹟。明開國功臣沐英、航海家鄭和,清代名臣鄧廷楨等人均安眠於此。他們的墓地,經過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隨葬品,尤其是豐富的金銀玉石所製作的生活用品及裝飾品,對於研究明清兩代墓葬制度、手工業發展、民俗生活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此次展覽的眾多展品中,尤以江寧區博物館館藏的明代開國功臣沐英家族墓葬出土的器物最為珍奇。展覽以金、銀、玉器為載體,輔以豐富的圖片與文字資料,向羊城觀眾展示了江南地區出土文物的魅力,也為觀眾提供了鑑賞中國古代金銀玉器藝術、從不同的角度來領略古代文明的燦爛與輝煌的寶貴機會。
本次展覽將持續展至10月8日,觀眾可到南越王宮博物館陳列樓北二樓臨展廳觀賞。
【新聞加點料】
熱心市民無償捐贈兩件漢代文物
在7月23日舉行的「金玉滿堂——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館藏古代金、銀、玉器精品展」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一場文物捐贈儀式。熱心文博事業的廣州市民韋杏科先生將一件漢代滑石鍅和一件漢代青銅溫酒樽無償捐贈給了南越王宮博物館。
據介紹,鍅原是酒器,滑石鍅則系隨葬明器。滑石的主要產地是廣西桂林一帶,而隨葬滑石器的習俗源自湖南地區。廣州地區的南越國時期墓葬不見滑石器,自西漢中期墓葬才開始流行隨葬滑石器。隨葬滑石器的行為很可能與南越國滅亡後南遷的漢人有關。
青銅溫酒樽則是一件盛酒器,最早見於戰國,盛行於漢晉。當時上流社會常置之於席、案,飲宴時先將貯藏在甕、壺中的酒倒在樽裡,再用勺酌入耳杯,奉客飲用。此類器物對研究古代飲宴禮儀具有一定價值。
據悉,這兩件漢代文物對於研究漢代五嶺南北的人群流動,以及體現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的文化交融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編輯:Gia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