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於豬油比較有好感。相對植物油而言,豬油吃了更耐餓一些。所以很多人喜歡在炒菜的時候選擇使用豬油而不會用植物油。事實上,不同的油脂有各自的優勢,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還是應該結合健康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油材。然而,在很多人眼裡豬油的附帶品「豬油渣」既可以成為食材,又似乎不能夠成為食材。關於豬油渣究竟能不能吃?估計很多人都理解錯了,把握它的這3個與健康相關的關鍵常識,「廢品」也能變寶貝。
1.豬油渣的成分是為什麼?
所謂的豬油渣,其實就是豬肉經過充分的壓榨之後剩餘的那一部分。而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所食用的豬肉是從豬的脂肪裡面經過高溫加工之後流露出來的脂肪液體,這些液體在高溫下會融化,但是等到溫度變低了以後又會凝固起來,所以這樣也比較容易保存。相反,對於這些剩餘的豬肉渣,是脂肪被壓榨之後的附屬品,所以很多人對其的態度會持不同的觀點,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種豬油渣可以食用,另外有人覺得不可以。
2.豬油渣到底能不能繼續吃?
豬油渣到底能不能吃的關鍵在於大家在對其進行加工的時候把握著怎樣的火候。比如說,有的人可能過分地對其進行了壓榨,這樣就會導致豬油渣變成了黑色的豬油渣,這樣的食材肯定是不宜再食用的,因為食物一旦被燒焦之後,裡面就會有一些有害的物質,對健康有負面影響。但是,如果只是輕微的泛黃而沒有發黑的部分,這樣的豬油渣是可以食用的。
3.怎樣吃豬油渣最有益健康?
人們在食用豬肉渣的時候,如果真想讓其「變廢為寶」就要選擇正確的方式。一般來說,不建議大家選擇繼續油炸的方式,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豬油渣變得更焦。最好的方法是可以將豬油渣與白茶一起,製作成湯汁,這樣食用對腸胃會更有益一些,能將「廢品」變成寶貝。
【本文由「熊貓營養課堂」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慕秋,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