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包裝就叫「兒童榨菜」 有多少媽媽被忽悠了

2020-12-14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5月27日訊(今日早報 實習生 鄭鋒 記者 何麗娜)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食品抽檢信息,提醒醬油的合格率很低,且有不少兒童醬油打著低鹽的幌子銷售,其實都只是商家的營銷噱頭而已。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位父母最為關心的大事,除了兒童醬油之外,不少家長在選購食品的時候,會特別留意「兒童」字樣,如兒童榨菜、兒童麵條、兒童牛奶、兒童餅乾等,市面上各種「兒童版」食品應有盡有。

  然而,這幾天記者經過調查發現,不少食品變成「兒童版」後,價格就會飆升,甚至比普通食品高出好幾倍。但仔細看其營養成分和配料表,卻與普通食品相差無幾,有的甚至一模一樣。

  馬上就是六一兒童節了,看看本報記者對兒童食品的大調查,也算是給孩子們送上的一份節日健康大禮。

  換上一副兒童包裝

  價格應「身」而漲

  昨日,記者走訪了杭城幾家大型連鎖超市,發現不少「兒童」食品的身影。

  在濱江區星光大道附近的某大型超市,記者在調味品專柜上看到,兒童榨菜的數量佔據了整個貨櫃近1/3的位置,其中一些品牌僅有兒童榨菜上架,已經完全取代了普通榨菜。而在對面的調料貨架上,雖然在外包裝上打出「兒童」旗號的調料並不多,但記者還是發現了幾款兒童醬油。

  「兒童醬油含鹽量比成人醬油的含鹽量低,同時還富含蛋白質和胺基酸等營養成分,對寶寶身體有好處。」見記者站在貨架前遲疑,超市導購員上前推銷。有一位正在選購的孩子媽媽說,她的兒子已經上小學了,從添加輔食開始,她都一直用兒童醬油,有時考慮到反正是低鹽醬油,還會直接拿來拌飯。

  記者把兒童醬油和普通醬油做了個對比,兒童醬油只有160毫升的小包裝,普通醬油則從幾百毫升到幾升不等。同一品牌同是160毫升的普通醬油,在價格上要比兒童醬油便宜一些。

  然後,記者又來到位於杭州城西的某大型連鎖超市,在麵條專區貨架上發現不少兒童麵條的種類,有的從食材上分為雞蛋、土雞蛋,有的從形狀上做成有趣的蝴蝶形狀。在包裝上,兒童麵條專門印上了可愛的卡通圖案,「兒童」兩字也標識得非常醒目;在分量上,兒童麵條多在250克左右,有的僅為160克,普通麵條分量則多在500克以上。

  其中,某品牌的兒童蝴蝶面,淨含量160克,價格為5.2元;同品牌的雞蛋面,淨含量500克,價格為7.3元。如果換算成單位價格,兒童麵條高出了2倍不止。只是,即使是這樣的高價,仍有不少人前來選購,一位正在挑選的李女士表示:「這種麵條看上去比較精緻,而且不添加人工色素,小孩愛吃,我們也放心讓他吃。」

  部分兒童食品「老酒新裝」

  成分相差無幾

  面對各式各樣的兒童食品,家長們在選購時往往沒有仔細比較與普通食品之間的差別,想當然的認為兒童食品更加健康營養,即便是花費更多的錢也是值得的。

  其實,仔細對比商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就能發現不少兒童食品只是「老酒新裝」,成分與普通食品相差無幾。

  在仔細對比兩種價格一樣的榨菜後,記者發現,所謂「兒童榨菜」與「特級榨菜」,除了條碼不同,包裝顏色不同,名字將「特級」改為「兒童」,包裝上「根根鮮嫩」的宣傳標誌變成了「營養開胃」,幾乎再也找不出不同點,就連其中的配料和每100克所含的營養成分都是一模一樣。

  隨後,記者又比對了某品牌的兒童醬油和普通醬油。兒童醬油在外包裝上增加了「小童」二字,和一個兒童頭像,此外,其中的原料和輔料則與普通醬油一樣。在營養成分表中,5種營養成分中4種成分所佔百分比均沒有區別。

  另外,再看看價格不菲的兒童麵條,是否也如購買者所說的不添加人工色素呢?

  在對比了同一品牌的4種兒童麵條和一種普通麵條後,記者發現,所有的麵條營養成分都包含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並且5種成分的含量都一樣。其中,1種兒童麵條的配料也與成人麵條一樣,均包含小麥粉、雞蛋、食用鹽和魔芋粉。另外3種兒童麵條則是將雞蛋換成土雞蛋或者胡蘿蔔,另外再增加了碳酸鈉和梔子黃,而梔子黃就是一種人工色素。

  營養師:

  迷信「兒童食品」,被商家的營銷噱頭忽悠

  榨菜、麵條、醬油、牛奶等各種常見的食品,一旦改成「兒童版」後,身價立馬上漲,那麼其營養價值真的跟宣傳中一樣,達到高性價比嗎?

  浙江省營養學會臨床專業委員會社區營養基地負責人、西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營養師繆琴說:「這些所謂的兒童食品,大多只是商家的營銷噱頭而已,那些迷信兒童食品的家長其實是被商家給忽悠了。」

  繆琴說,作為孩子的媽媽,她在採購的時候也會特別關注那些兒童食品。就拿兒童麵條來說,從營養成分上來看,同樣是用精白面製作而成,無非就是比普通的麵條做得更小巧一點罷了。再看有些兒童牛奶,號稱是添加了DHA成分,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其實只要合理飲食,食物中已含有足夠豐富的DHA。

  在繆琴看來,商家就是抓住了家長們普遍存在的一個消費心理,只要是貴的東西,總不會太差,以為生產過程會更加專業、高端。而在購買時,家長也只看價格,不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她要特別提醒家長們,在今後選購食品時,要多多關心營養標籤才對。

  那麼如何看懂營養標籤呢?這裡可以教媽媽們一個最簡單的原則:一般來說,對於需限制攝入量的營養素,如脂肪和鈉等,應選擇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比較低的食品;而對於健康有益的營養素,如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等,則應選擇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比較高的食品。

  怎樣讓孩子吃得營養健康

  看看學齡前兒童膳食寶塔

  「從一個人的成長軌跡來看,0—6個月時的食物為母乳或是奶粉,6個月之後開始添加輔食,慢慢的,孩子所需的營養成分與成人越來越接近,一直到學齡前為止。因為即便孩子的乳牙已經出齊,但咀嚼功能只有成人的40%,消化功能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學齡前兒童的飲食在結構上會與成人少許有點差別。」繆琴說。

  如果要為學齡前兒童構建一座膳食寶塔的話,位於最底層的應該是奶類和豆類食物,其中每天吃奶類及奶製品200-300克,豆類及豆製品25克。因為奶類的含鈣量高,是天然鈣質的最好來源;而豆類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B族維生素,都有益於孩子的生長發育與健康。

  米飯、麵條之類的主食位於寶塔由下而上的第二層,每天攝入180—260克為好。蔬菜和水果則佔據第三層,一個孩子一天最好能吃200—250克的蔬菜和100—150克的水果。需要注意的是,這兩類食物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因為水果中的糖、有機酸及果膠等比蔬菜豐富。

  膳食寶塔再往上一層就是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一天總量為130—150克,具體可以這樣來分配,魚蝦類40~ 50克,畜、禽肉30~40克,蛋類60克。而位於寶塔最頂端的是油脂類、鹽、糖等,油脂每天不超過25-30克,鹽和糖都要少吃。

相關焦點

  • 兒童食品「低鹽」陷阱:換個包裝就敢稱「低鹽」 價格還翻番
    上個周末,新媽媽小譚面對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醬油犯起了難:是選擇普通醬油給孩子做飯,還是選擇價格要貴出幾倍的兒童醬油。她曾經網購過宣稱使用了減鹽(鈉)工藝的兒童醬油,為的就是能給孩子增加食慾,同時不至於鹽(鈉)攝入過量。而當她仔細對比這瓶兒童醬油與同品牌同系列普通醬油時,卻發現兒童醬油的鈉含量不低反高,類似的問題還存在於她購買的兒童麵條上。
  • 兒童掛麵、兒童榨菜 「兒童專用」食品多半是忽悠
    近些年來,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打著「兒童專用」招牌的食品:餅乾、榨菜,甚至味精等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對此,食品營養學專家表示,不少「兒童食品」只是虛有其表,並不一定就適合孩子吃,家長購買時需仔細認清標籤。
  • 食品營養「概念化」:「兒童專用」多半是忽悠
    食品營養「概念化」:「兒童專用」多半是忽悠 近些年來,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打著「兒童專用」招牌的食品:餅乾、榨菜,甚至味精等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對此,食品營養學專家表示,不少「兒童食品」只是虛有其表,並不一定就適合孩子吃,家長購買時需仔細認清標籤。
  • 兒童食品就一定健康?別想當然
    而作為典型的高糖分、高脂肪、高熱量的「三高」食品代表的月餅,事實上並不適合兒童食用,那麼這些所謂的兒童月餅是否避開了這些「坑」?市面上層出不窮的「兒童食品」到底值不值得買?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換個馬甲就叫兒童月餅?
  • 兒童食品"低鹽"陷阱:名稱添加"兒童"身價倍增
    兒童食品「低鹽」陷阱 你能過幾關?上個周末,新媽媽小譚面對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醬油犯起了難:是選擇普通醬油給孩子做飯,還是選擇價格要貴出幾倍的兒童醬油。北京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同時經營普通食品和兒童食品的店家,換個包裝或者在名字中加個兒童就敢宣稱低鹽的不在少數。某購物網站上累積評論超過1.3萬條的博鴻小菜兒童榨菜絲,在宣傳圖片中宣稱「低鹽健康」,營養成分表顯示每100克含鈉2359毫克;再看該品牌的普通榨菜絲,營養成分表中的鈉含量與兒童榨菜絲完全一樣。小譚還曾在超市購買過幾包金沙河牌兒童雞蛋掛麵給女兒當輔食來吃。
  • 換個口味,榨菜也很香
    還記得企鵝曾在B站的那句大實話嗎——豆瓣醬、橄欖菜、醃黃瓜、榨菜它不香嗎?答案是肯定的。換個口味,嚼一口嫩脆小菜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其實榨菜也很香的!換個口味,榨菜也很香。中國小菜味聚特,健康好「味」來。
  • 兒童食品「低鹽低鈉」多陷阱:改變名稱身價倍增 實際成分無區別
    上個周末,新媽媽小譚面對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醬油犯起了難:是選擇普通醬油給孩子做飯,還是選擇價格要貴出幾倍的兒童醬油。她曾經網購過宣稱使用了減鹽(鈉)工藝的兒童醬油,為的就是能給孩子增加食慾,同時不至於鹽(鈉)攝入過量。而當她仔細對比這瓶兒童醬油與同品牌同系列普通醬油時,卻發現兒童醬油的鈉含量不低反高,類似的問題還存在於她購買的兒童麵條上。
  • 「兒童食品」種類多 並非都適合兒童
    高先生說,這些麵條都把他搞糊塗了,「我發現還有一款成人麵條裡也寫了含有鈣、鎂和維生素等,到底兒童麵條和成人麵條差在哪裡呢?」  高先生詢問了賣場售貨員,售貨員表示,她也不是很清楚差別在哪裡,「兒童麵條應該還是更有營養吧,要不然價格也不會比成人麵條貴那麼多,像這款賣得很好的兒童顆粒面,就添加了很多營養成分,適合6~12個月兒童的這款都賣到了每包19.8元。」
  • 兒童零食有標準了,家長必須牢記這6個食品標準!
    1|兒童食品標準有哪些市面上面對兒童銷售的食品主要分為三大類:奶粉、輔食、零食。關於奶粉,我們國家目前有下面這些標準:1、面向0-12個月寶寶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符合這個標準的奶粉在包裝上會標明GB10765;2、面向6-36個月寶寶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符合這個標準的奶粉品在包裝上會標明
  • 身價比同類產品翻番 兒童食品無國標別被忽悠
    而據國家總局食品安全管理組專家、青島市衛生監督局首席專家靳曉梅介紹,目前關於「兒童食品」尚無國家標準,「兒童食品現在比較亂,就是因為沒有國標,很多商家打著兒童食品的旗號忽悠大家。」  她坦言自己一直給孩子買類似的兒童麵條,「包裝上都寫有營養強化、補充多種營養素、鈣鐵鋅啥的,是不是管用就不知道了。」  隨後記者又查看了幾款普通麵條的營養成分表,發現項目基本都包含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還有的含有鈣、鎂和維生素,那到底普通麵條和兒童麵條相比差在哪裡呢?賣場售貨員表示,具體她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兒童麵條肯定更有營養。」
  • 看似「兒童」麵條,卻是添加劑滿滿,媽媽在選購麵條時要注意
    有些媽媽時間充足,就會自己在家手工製作麵條,但有些媽媽手藝不精,或者根本沒太多的時間,就會去超市買寶寶麵條。但在購買時,媽媽就要小心了,因為有媽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這種情況相信很多媽媽都遇到過,超市裡賣的麵條雖然包裝上都寫著「兒童麵條」,但裡面的口味和一些添加成分實在是不適合寶寶食用。
  • 小心兒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增高的、補鈣的、益智的……形形色色的兒童保健品被愛子心切的家長們送進孩子的口中。和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購買保健品不同,兒童保健品多是家長主動選擇,虛假宣傳、隨意忽悠讓家長心甘情願慷慨解囊。
  • 澳牧進口兒童牛奶全新包裝吸睛 純淨奶源持續圈粉
    近期,許多購買澳牧進口兒童牛奶的消費者發現,澳牧進口兒童牛奶對包裝進行了升級,全新包裝更加吸睛。同時,澳牧還推出了無糖型兒童牛奶,「0」糖守護寶寶牙齒健康,純淨奶源帶來的天然奶香也強勢圈粉,一經上市就得到了媽媽和孩子們的喜愛!作為一款原裝進口高端乳品,澳牧進口兒童牛奶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是廣大育兒家庭的飲品寵兒。
  • 「媽媽工廠」留下媽媽 讓留守兒童告別留守
    這份工作源自一家被稱為「媽媽工廠」的企業,由向京豔和妹妹向豔寧創辦。談起籌備初衷,作為曾經外出打工讓女兒成為留守兒童的向京豔回憶說,「我身邊有很多留守兒童,不是他們的媽媽不想在家門口上班,而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她將工廠定位為「媽媽工廠」,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
  • 8毛一斤的榨菜,媽媽買十斤做榨菜片,我拌著吃了兩碗飯
    而在家鄉的所有味中,最想吃的還是媽媽的榨菜,因為它在我心中位置最重。小時候,家裡不是十分富裕,想要每頓都吃上新鮮的青菜是不太可能的,於是媽媽就會買很多榨菜,然後做成榨菜片,姐姐們都很喜歡。現在生活好啦,什麼都吃過,可那榨菜片卻還是最愛。
  • 西坡:斜橋榨菜
    大致說來,它有一種其他派別的榨菜少有的酸勁,銳度相當飽和;它的鮮度又很突出;再加上厚實香脆。這些在煲湯上的表現尤為出色,可援番茄蛋湯為例。不少人會以為斜橋榨菜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誕生的,其實不然,至少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有了。然而,它之所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家喻戶曉,有個傳奇人物——封益生,是繞不過的。
  • 留守兒童有了「鄉村媽媽」
    新華社銀川12月9日電 題:留守兒童有了「鄉村媽媽」新華社記者馬麗娟每天下午一放學,王昊就拉著妹妹前往社區黨群活動中心,那裡有位年輕的「鄉村媽媽」在等他們。出校門走兩三分鐘,不用過馬路就到了「鄉村媽媽」所在的竹林社區「愛心驛站」,兄妹倆按照桌上貼的姓名卡找到座位,坐下就開始寫作業。這裡的40多個孩子和他們兄妹倆一樣都在上小學。21歲的社區工作者楊婷今年大學剛畢業就當起了「鄉村媽媽」,她清點完人數,隨時為孩子們答疑解惑。
  • 榨菜對身體有營養嗎?吃榨菜要注意什麼?
    很多人對榨菜這種風味獨特的食品情有獨鍾,將榨菜當作餐桌上的開胃菜。榨菜,鮮香脆嫩,味道爽口,以四川、浙江等地生產的最為著名,但是,對於榨菜的營養價值,很多人就不清楚了。那麼,榨菜對人的身體有營養嗎?怎麼吃才健康?
  • 醬油有多少「營養」?兒童醬油真的「低鹽淡口」嗎?
    原標題:醬油有多少「營養」?兒童醬油真的「低鹽淡口」嗎? 原標題:兒童醬油既不營養也不低鹽 教你如何讓寶寶不「重口」 不管兒童醬油怎麼「精心研製」,「補充營養」很難實現。 醬油有多少「營養」? 醬油是一種調味品。傳統的「釀製醬油」以大豆和小麥為原料,經過發酵得到。經過在發酵過程中,大豆蛋白被水解,會釋放出許多穀氨酸。被釋放的出來的穀氨酸以穀氨酸鈉的形式存在,這是味精的有效成分,醬油的鮮味也主要來自於它。作為調味品,醬油中還需要大量的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