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釣:水裡黑漆漆一片,魚是怎麼發現餌料的?

2020-12-21 野釣人老高

餌料作為垂釣過程直接與魚接觸的部分,能否吸引魚的注意而被吞食,關係到最終漁獲的多少,所以是釣魚人投入精力、時間最多的環節。釣友的問題「魚晚上是怎麼找到魚餌的?」問題有趣、看似簡單,但其實涉及到的內容並不少。本文以此為起點,一探究竟。

魚晚上攝食,是如何發現餌料的

魚生性膽小、謹慎,夜晚安靜,魚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最終形成了能夠夜間覓食的能力,這點在大體積魚尤其顯著。魚的攝食主要依靠視覺、味覺、嗅覺,但所起到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有大有小,這在釣魚人選餌、用餌時也有體現。

先說魚的視覺。魚的視力範圍多集中在10-20米的距離,中上水層的魚相比底層魚視力要強一些。相比嗅覺、味覺,視覺在攝食過程起到的作用小,甚至有些魚視覺幾乎退化,但依然正常覓食。比如鯰魚,它長時間棲息在水底陰暗的環境,眼睛小、視力弱,隨著生長視力進一步降低,但這並不能妨礙它的捕食小魚、小蝦。夜晚相比白天,光線大幅度降低,水體漆黑一片,對於本身視力不強的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夜間覓食,魚的視覺起到的作用有限,個別魚種甚至可忽略不計。

再說魚的嗅覺、味覺,它們是保證魚正常覓食的關鍵。魚的頭部兩側有一對或兩對鼻孔,裡面有鼻囊,分布著大量褶皺的上皮組織,感知氣味的細胞、神經末梢便附著在上面。當流水從一個鼻孔進入,另一個鼻孔出來,期間混入水流的氣味顆粒物等,不斷刺激感知氣味的神經末梢,並快速傳遞給魚的下丘腦,再作出進一步反應,最根據食物氣味的味型、濃度,判斷食物是否感興趣及大致的位置。據研究魚的嗅覺異常敏銳,大約是人類的500倍,遠超想像。

因此,夜晚水體光線不充足、漆黑一片時,魚通過嗅覺也能感知食物的存在及位置,再遊弋過去。但不是只有濃鬱的味型,魚就會吞食,味覺還要進一步把關。魚的嘴唇、口腔,包括魚尾部分布著大量感知食物味道的細胞及神經末梢。舉個例子,一個在香腥液體中長期浸泡,也會攜帶香腥味,投入水中魚依然不攝食。這是因為魚的味覺會判斷食物的可食性,從硬度、味型、營養等多個維度分析判斷。這也是為何用味型濃鬱的假蚯蚓,釣鯽魚、鯉魚等淡水魚,依然難有好吃口的原因。

綜上所述,儘管夜晚光線弱,但並不影響魚的攝食,它通過靈敏的嗅覺、味覺完全有能力找得到餌料。許多釣友夏季夜釣,經常能斬獲大魚,便是最好的證明。

夜間用餌需要注意的地方

前文介紹相比白天,夜晚水溫下降、光線變弱,那麼具體選餌、用餌哪些地方需要值得注意呢?具體如下。

首先是餌料味型可適當濃鬱。夜晚類似於小白條、麥穗等小雜魚藏匿、休息,所以雜魚鬧窩的情況大大降低。這時可大膽使用目標魚喜歡的味型,充分利用魚靈敏的嗅覺。比如釣鯉魚,可多用香甜釣草魚,可選用香、微酸味型,甚至魚情不佳時大量使用腥味餌料,以吸引魚群聚集。

其次餌料的狀態。夜間注重餌料狀態,主要是方便魚的吞食。白天陽光輻射強,水溫上下起伏,餌料的狀態容易變化,適口性降低,但夜間水溫下降,相對餌料狀態穩定性得到提高,這時可大量使用散炮餌,提高餌料適口性的同時,還能快速吸引魚進入窩點。

寫在後面

本文從釣友的問題入手,先是介紹了魚是如何在夜間發現餌料的,指出問題的關鍵在魚的嗅覺和味覺。接著分享了夜間餌料使用需要注意的問題。釣魚是個系統工程,想要擁有好的魚情、漁獲,不僅需要了解影響魚情的外界因素,還好熟悉魚自身的攝食特徵,筆者相信掌握這些再施釣,獲得好漁獲的機率將大大提高。

原創:野釣分享

相關焦點

  • 冬季夜釣的時間地點與餌料選擇
    地點:冬季魚兒的活躍度不高,打窩後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才會有魚過來,因此夜釣不要重新選擇釣位,選在白天集中的位置,可以節省時間,增加魚兒的上鉤率。二、冬天夜釣:釣線的選擇粗細:初冬夜釣,中魚率高,而且魚的個頭大,線組的選擇可以粗細兼備,白天用稍微細一點的主線,0.8-1號之間,晚上可以用1.2-1.5號之間的,腦線也是一樣的道理,準備的充分才能以防萬一。
  • 五六月份適合夜釣嗎?夜釣用什麼餌料效果好?
    在夏天,天氣炎熱,夜釣流行。夜釣有一定的娛樂性,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一般最好兩人以上同行。並且要預備充裕的時間,因為釣魚是一件很耗時的休閒運動。返回的時候記得要帶齊隨身物品哦!夜釣用什麼餌料效果好夜釣不宜全用香,更不能依賴麥麩、菜籽餅一類粉料,應多用顆粒料,如碎麥、碎米、煮得八成熟後捏碎的紅薯和顆粒飼料,特別是後者因摻有魚粉而呈腥味。不是說香不能招魚,而是根據魚夜晚覓食更多依靠味覺來說的。另外,誘餌用香會招小魚,用腥雖不能避免小魚,但只要附近有大魚或兇猛魚類,小魚就不鬧鉤了。
  • 春季夜釣想要魚獲好?四個基本的夜釣技巧,你必須要掌握
    春意盎然可以說是對春季最好的概述,春暖花開微風拂面,青山綠水一片生機盎然,而對於釣魚人來講,春天的到來,還有著另外一層深意。水深合適的釣位,更能夠吸引魚的駐足水的深淺直接影響水溫的高低,對於水溫極其敏感的魚來講,釣位水深的高低,直接關乎著附近魚的密度,相較於白天太陽照射的持續升溫,夜間氣溫是一個持續下降的過程,這就意味著我們在選擇水深的時候,不宜選擇水溫下降較快的淺水,經過多年的經驗,春季夜釣的最佳水深應是1.5米左右
  • 用草魚的魚皮當餌料,江中夜釣「芝麻劍」魚,連釣三條運氣可真好
    可能在大家的認知中,我們一般都是使用穀物或者蚯蚓在淡水中垂釣,也只有在垂釣黑魚、鯰魚或者甲魚這種肉食性的魚種時,我們才會用到小魚或者小蝦米作為餌料,但是除了這些常見的肉食性淡水魚外,在我們廣西紅水河流域還存在一種叫「芝麻劍」的魚,而這種魚可以說是我們這裡的特產了吧,外面基本上是見不到的
  • 夜釣漁獲差?是你用錯了方法,掌握這3點是釣好魚的關鍵
    那麼如果是釣餐條或者翹嘴鯿魚為主,月亮比較亮的時候相對影響不大,甚至對於白條這類魚,如果非常亮的時候,晚上也可以漁獲不錯。我遇到過多次,大月亮的時候夜釣,水面上層一樣有白條鬧窩,而且也會有鯿魚截口。所以夜釣想要收穫好,要根據自己的對象魚來決定出釣時機,北方地區儘量避免月亮比較大的時候夜釣。
  • 夜釣攻略:夏季夜釣有講究,常用這些老套路,大魚連竿上!
    夏季是夜釣的黃金季節,白天高溫魚難釣了很多,改在晚上垂釣,不但可以過過癮,也能享受夜釣的寂靜和樂趣。夜釣,成了很多白天沒時間的釣友最佳選擇。白天氣溫高,魚的進食時間幾乎只在早晚,這也讓夜釣能夠有較好的收穫。
  • 賣夜釣燈的說夜釣打燈後,藍光和黃光都有聚魚效果,這個靠譜麼
    夜釣,是指在夜間垂釣,為什麼有夜釣的行為呢?一是時間上的原因,好些釣友白天上班,只能抽出晚上的時間進行垂釣;二是夜釣蚊蟲少、小雜魚少,釣上的魚一般個頭也不小;三則是白天氣溫高,天氣悶熱,魚口效果不好,反而是晚上垂釣,天氣適中,魚口也還不錯。
  • 渾水河溝夜釣,釣獲鯪魚、鯽魚和鯉魚,竟然還釣獲清道夫魚
    渾水河溝夜釣,釣獲鯪魚、鯽魚和鯉魚,竟然還釣獲清道夫魚。一樣的魚竿,一樣的線組,一樣的餌料。野釣玩的就是刺激,夜釣玩的就是開心。此處是水閘口河溝,這裡的水是一直通向長江支流的深水主河,河溝水深大約一米五左右,河道寬大約十米左右。
  • 秋季還能夜釣嗎?注意這4個細節,夜釣照樣上大魚,不信就試試
    秋季氣溫轉涼,但還有很多釣友會選擇夜釣,夜晚釣點安靜,雖然氣溫降低,但眼下水溫一點不低,所以夜釣也還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夜晚垂釣與白天垂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包括我們釣點選擇,以及垂釣線組釣具的搭配,都需要釣友根據夜釣的思路重新調整。
  • 秋季野釣餌料裡加點「酒香」,誘魚快、留魚久,關鍵小魚還不鬧
    就目前野釣餌料配方來說,我仍覺得四號+六號+大板鯽;藍鯽+速攻;以及鯽魚套餐+紅魔這幾個比較好用秋季野釣餌料裡加點「酒香」,誘魚快、留魚久,關鍵小魚還不鬧一、加酒米增加留魚性。餌料中加酒米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釣齡久一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加酒米的好處有很多,首先米可以長時間留在水底,保證了一定的留魚性,其次酒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極快,所以加了酒米的餌料誘魚性也能提高但是有兩點需要提醒大家:1、酒米越細越好,如果米粒過粗會影響餌料的狀態
  • 從拋竿、爆炸鉤、手竿、夜釣等全方面解析
    釣大河裡的鯉魚,最好最簡單的辦法,大河說明是大水面,水面過大,魚稀,這就是重點,魚一但少了,自然不好釣,但是還是有辦法的,今天就分享在大水域如何垂釣鯉魚。拋竿釣鯉魚大河裡垂釣鯉魚,主要是水面大,魚少,而且釣魚的人又多,再加上鯉魚又狡猾,在垂釣上是有難度的,當然聰明的釣魚人總是有辦法的,鯉魚生性狡猾,為了安全,會遠離岸邊,長期在深水區,這就給垂釣鯉魚帶來了麻煩,鯉魚既然在深水,我們只有用拋竿垂釣,選擇3.0米拋竿,主線5.0,餌料可以用方塊料,翻板鉤,中魚率高,但是翻板鉤唯一不足之處就是水底有草
  • 夜釣海鱸魚用什麼餌料呢?
    有些喜歡海釣的朋友喜歡用鮮活的小黃魚作為誘餌,用來夜釣個體較大的海鱸魚,他們的釣法很有特點,通常是在蠔排向著水流的方向綁著一根直徑約三公分1.5米長的光滑竹竿,竹竿伸出蠔排一米左右,斜刺向空中,在竹竿的頂部,先綁著20公分長的雙層彈力鬆緊帶,再用8號尼龍線連接,尼龍線入水約50公分深,下有鉛墜和魚鉤。
  • 水庫洩洪後,只見黑漆漆一片?村民站在岸邊可樂壞了!
    水庫洩洪後,只見黑漆漆一片?村民站在岸邊可樂壞了!大家對於水庫肯定都不陌生,作為一項重要的水利設施,能夠起到防洪蓄水的作用,給周邊的村莊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令人受益匪淺,前段時間小編就聽到了這樣一則消息,水庫洩洪後,只見黑漆漆一片?村民站在岸邊可樂壞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夜釣黃辣丁,懂得如何打窩引魚和釣法,才是釣黃辣丁的關鍵所在!
    黃辣丁屬於晚上活動的魚類,雖然白天也可以釣到它,但沒有晚上好釣,所以夜釣才是最好的選擇。夜釣,也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可以避開炎熱的天氣,而且夜深人靜時可以更好地享受釣魚的樂趣。黃辣丁作為淡水裡的比較好吃的魚類,經常被當作目標魚來垂釣,但想要釣多釣好,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要如何才能釣好它呢?以我的實際經驗,主要從以下幾點詳細論述分享。
  • 玩野釣的朋友,冬季真的就不適合夜釣了嗎?看看你就明白了!
    極少說冬季夜釣沒問題的釣友,其釣技和對釣魚的熱衷上是大多數釣友所不及的,往往就是這種人在寒冬夜釣能上魚,而且魚獲不菲。他也確實在晚上釣到了魚,人家半夜收竿回家時的魚獲,宅家的你反正也看不到,第二天說出來你也不相信。
  • 夜釣的10個好處,不是你技術差,而是錯過了上魚高峰期!
    有的人不喜歡夜釣,或是怕蛇蟲鼠蟻、或是顧及安全不過我倒認為關於釣魚的事情只要利大於弊就值得一試,況且以上的問題都可以輕鬆解決釣魚釣的久了就會發現,在對的時間選擇一個對的釣位是多重要,而夏天最適宜的時間無疑就是靜謐的夜晚了
  • 夏季白天酷熱不如玩夜釣,牢記這些老招數,大魚也能連竿上!
    所以到了夏季,要麼一早出門釣清晨,要麼太陽落山出門玩夜釣。早晚淺水的水溫較低,魚在夏季基本只在早晚進食。夜釣的好處就在於正是大魚覓食的時間,而且小魚不怎麼鬧窩,可以安安靜靜釣大魚。夜釣2、3個小時,收穫上也未必比白天一天差。
  • 揭開秋分左右,水庫夜釣鯉魚的秘密
    待浮漂到位後,拿出魚飼料加了一些自己煮的麥粒,用手拋至窩點,兩種窩料各打了半斤左右。由於魚放的時間較久了,水庫又有原塘鯉魚,並且下午小鯽魚鬧窩嚴重,浮漂調了兩目,釣1目至4、5目,餌料上鉤觸底下鉤躺底或雙鉤躺底,相對釣的稍鈍一些。因釣點水深只有1.5米左右,餌料我開的有點硬粘,讓它霧化慢一些。
  • 夏季夜釣黃金手冊,掌握好這4點,完美解釋什麼叫狂拉
    一、夜釣必備神器釣具餌料什麼的就不多說了,夜釣燈、夜光棒、頭燈、驅蚊花露水,玩通宵的大神還可以帶上帳篷。有草叢的地方夜釣最好是穿上雨鞋,就算不穿雨鞋也不要穿涼鞋。萬一怕被什麼咬了就麻煩了。二、夜釣時間怎麼選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釣魚的天氣選擇都非常重要。如果剛好碰到夜間水面起濃霧、或者有3級以上偏西風的夜晚,都代表著麻煩大了。我的經驗是,最好選擇偏北風和偏東風的天氣。
  • 夜釣大魚電子漂和藍光釣魚燈哪個好?測試3晚得出結論,莫選錯!
    並且輕微的咬口不顯現,由於天氣從夏季轉入秋季,水溫變低,魚的開口也慢慢變小,所以你不換比較輕的夜光漂,就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夜釣時,浮漂沒動,但是餌不見了,這就是「輕口魚」所帶來的效果。這種情況下就要趕緊換比較輕一點的浮漂了,不要用重浮漂,有些浮漂雖然好看,例如利用木頭做的浮漂,但是很重,可是它信號不靈敏,甚至還不如十幾塊錢一個的普通塑料電子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