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水果市場越做越大,在人們需求的驅使之下,水果的品種也是層出不窮,越來越豐富,但在豐富的品種之後,也出現了那麼幾種讓人混亂不清、不易區分的水果,比如葡萄和提子、獼猴桃和奇異果、櫻桃和車釐子、桂圓和龍眼等等,以及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對,菠蘿和鳳梨,這些水果都是同一物種卻不同品種,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這種模糊不清反而給很多人帶來別樣的趣味,成了最主要的賣點,很多人還會特意把兩種水果都買來進行口感、外表等細節對比,不過比起這些消費者才會關注的細節差異,種植者們只會關注到底種哪一個才會掙錢。近年來菠蘿滯銷的新聞時有出現,而鳳梨卻常年賣高價,如今已經上市1個月了,菠蘿一斤2元,鳳梨賣9元,為何農民不選擇種植鳳梨?反而是種植菠蘿的人更多呢?
今天我們就從種植方面具體來分析分析菠蘿和鳳梨的區別。首先必須明確的一點是,菠蘿和鳳梨屬於同一物種,在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世界上只有菠蘿,而菠蘿是鳳梨科鳳梨屬下的一種植物,且是這一屬下唯一一個可以食用的物種。目前市面上的鳳梨,大多產自臺灣省,與內地的菠蘿是不同的品種。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菠蘿上的葉子邊緣呈鋸齒狀,而鳳梨的葉子沒有;菠蘿削皮後有內刺,需要剔除掉,而鳳梨沒有。
那麼為什麼菠蘿在市面上的價格遠遠低於鳳梨呢?僅從個人看法來講,這就像普通的蘋果和紅富士一樣,後者的價格同樣也要比前者高上一兩塊,根據品相區別還會差得更多。不過菠蘿和鳳梨之間的懸殊,還得從種植面積和市場供應等多方面考慮,作為內地盛產的菠蘿,在種植面積方面是佔據絕對優勢的,許多沿海地區或者氣候炎熱的地區都有大面積種植,儼然已經形成一種供給量大,甚至供過於求的市場狀況,導致低價是必然的。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品種不同的植物在種植難度方面是有差異的,優秀的水果品種在習性方面要求更高,就更需要種植者花時間花精力去培養,鳳梨就是如此,種植它所需要的投入是菠蘿的好幾倍,它對日照的要求比菠蘿高很多,催花難度更大,所以在對種植園地的管理方面整體要求都更高。
其實菠蘿常出現滯銷,與天氣關係非常大,如果冬春季兩季偏冷,菠蘿就會晚熟,容易擠壓上市時間,短時間內大量上市,市場就消耗不了。在膨果期雨水多,菠蘿則不會甜,變成「水菠蘿」。如果鳳梨在內地種植,同樣也會遇到這種狀況,因此很多果農沒有鳳梨的種植經驗,更加不敢輕易種植。
目前鳳梨在內地的產量是很低的,主要從臺灣省採購過來,與菠蘿完全相反,是絕對的賣家市場,恰好在味道方面,鳳梨含有的菠蘿蛋白酶更低,吃之前不用泡鹽水,所以它不僅兼有菠蘿的風味,吃起來還更甜,同時不需要像菠蘿那樣,必須要把果實內的尖刺挑出,削成網格狀,鳳梨只要削皮就可以吃,種種因素的影響下,鳳梨的價格更高是理所當然的。
但出於成本、管理、銷售途徑等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下,種植鳳梨難度大、風險高,對農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還會有臺灣省鳳梨進行競爭,所以絕大多數農民還是會選擇種植自己更加熟悉的菠蘿保證收入,這也告訴了我們,在選擇種植農產品的時候,不應該盲目的遵從市場價格做出選擇,更應該從種植難度和收益方面進行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