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一麵館老闆做好事回報眾人,請困難群眾吃碗油潑麵

2020-12-15 山西晚報

「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本店免費提供午餐和晚餐,不求回報,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時候再去幫助他人。提示:只要您小聲地告訴我們要午餐就行了,找地方坐,吃完走人。」

這是一張告示的內容,張貼在運城市區一家小麵館門上。最近,由於網友拍下視頻而走紅網絡,引起了眾多媒體和網友們的關注。

有網友質疑是炒作,有網友懷疑店家的承諾是否能兌現。

8月13日,山西晚報記者來到這家近來備受人們關注的張記老家味平陸油潑麵館,一探究竟。

小麵館裡滿滿的正能量

張記老家味平陸油潑麵館,位於運城市區學苑路鳳凰小區東門口。與相鄰的店鋪相比,小麵館的門頭招牌顯得很簡單,也不是很起眼。貼在玻璃門上的一紙告示卻很是搶眼。

對於告示中的內容,有很多網友表示質疑,山西晚報記者決定對小麵館來次「暗訪」。

「我錢丟了,能免費吃碗麵嗎?」

「可以,就是要稍等下,面還沒有和好,你先坐下喝點麵湯吧。」

對於山西晚報記者以錢包丟失為由希望吃到免費面的要求,麵館老闆張彥峰似乎看出疑點,不過沒有表現出懷疑,招呼記者坐下,並沒有再多問什麼,就和面、擀麵,忙活了起來。  40多平方米的小麵館裡,整齊地擺著6張桌子。因為還沒有到吃午飯的時間,店裡還沒有客人。  張彥峰麻利地掀開鍋蓋,準備下面時,記者趕忙告訴他採訪來意,他說:「這幾天,時常有媒體聯繫我,受到這樣的關注,是我沒有想到的。在我看來,就是很小一個事情而已。」  靠近櫃檯的桌子上放著一個大盆,裡面盛滿了煮好的雞蛋,一個男孩在很認真地剝雞蛋殼,他是麵館老闆張彥峰的孩子,叫張博誠,今年10歲。  張彥峰,今年35歲,他和愛人郭文紅既是麵館的老闆,也是服務員。  「麵館剛開張40多天,生意還不錯,幫助困難的人吃碗麵,還是沒有問題的。」張彥峰說到自家麵館,滿臉自豪。  在公告貼出的這段時間,店裡就曾接待過一名遇到困難的客人。幾天前的下午,店裡來了位40多歲的中年男人。他對郭文紅說,他是河北人,一直沒有找到工作,身上也沒有錢。聽完,郭文紅給他倒了碗麵湯,讓他坐下等會兒,轉身進了後廚。  幾分鐘後,郭文紅端出來一碗熱氣騰騰的油潑麵。她還特意在碗裡多放了幾片牛肉、兩個雞蛋。  看著中年男人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郭文紅默默走開了。  「他吃完就悄悄地走了,等我從後廚出來,人就不在了,還想著他要是不夠吃,再給他下碗呢。」郭文紅說。

曾受人恩惠,希望回饋社會

張彥峰和郭文紅原來在運城市區開過麵館,由於生意不好,不但沒有掙到錢,還欠了不少外債。  「過去開麵館,就想過讓困難的人來店裡免費吃麵,可是,原來的麵館一直在賠錢,每天連房租都掙不夠,真的是有心無力。」張彥峰說。  張彥峰有兩個兒子,二兒子今年才兩歲四個月。一家四口的生活全指著麵館。  麵館關門後,張彥峰想過找工作打工,但是,在朋友的鼓勵下,他又重新開起了麵館。  「從16歲出去打工,到現在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曾經真有窮得吃不上飯時,我受到很多好心人的幫助。」張彥峰說,「就連這次開麵館,也是朋友們慷慨解囊資助。我在能力範圍內去幫助別人也是應該的。」  張彥峰出生在平陸縣的一個小山村,由於家裡條件不好,很小的時候輟學外出打工。16歲那年,張彥峰穿著母親納的新布鞋,背著裝有被褥的編織袋去了西安打工。「那時候,身上沒錢,到了西安,身上只有1元錢。」說起過去,張彥峰覺得不好意思。  初到西安,張彥峰用僅有的1元錢買了4個饅頭,堅持了4天。後來,著急找工作的他又遇到了騙子。  在絕望的時候,一位好心的芮城人,幫助了他,給了他100元,讓他吃飯,買票回家。  回到運城後,張彥峰在飯店做學徒,跟著大廚學習廚藝,學會了做面手藝後,自己便開了麵館。  去年,麵館生意不好關門後,張彥峰很沮喪。朋友們紛紛給他打電話,讓他振作起來,再開家麵館。  得知張彥峰打算重開麵館時,朋友們你出一萬,我出二萬地資助他。「朋友們給我很大的幫助,要是沒有他們,這個麵館開不起來,他們對於我的善舉,我希望可以回饋出去,幫助更多的人。」張彥峰說起大伙兒對他的幫助,不禁紅了眼圈。  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張彥峰通過貸款、朋友借錢,開起來這家「愛心麵館」。  去幫助像他過去一樣可憐的人,是張彥峰一直裝在心裡的事。麵館開張沒幾天,看著生意還不錯,張彥峰和妻子說了自己的想法。郭文紅聽了後,很支持,並動手編輯張貼了那張「網紅告示」。

除了提供免費面,他還有別的想法  「老闆,來碗油潑麵。」  飯點到了,店裡進來一位客人,點了一碗麵。旁邊剝雞蛋的張博誠熟練地為客人倒了一碗麵湯。  通過交談,客人任高峰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他是專程找到麵館來的,「我愛人推薦我來的,她之前也帶孩子來過。」  任高峰聽說麵館的事情後,很感動,特意坐車找到了麵館。他說:「沒來之前,想著是很大的飯店,沒想到是這樣小的麵館,老闆的善心讓人感動。他家孩子放暑假都在店裡幫忙打雜,就知道條件並不是很富裕,卻能想著為困難的人提供免費餐,真的是良心麵館!」  不一會兒,客人陸陸續續坐滿了飯店的6張桌子,在等著飯菜上桌之餘,大家對於張貼在門口的公告都是讚不絕口。  「對於這個活動,我會一直堅持下去。還是那句話,一碗麵,我們管得起,要是碰到難處了,沒錢吃飯了,就來我的小店,吃碗麵。」張彥峰憨厚的臉上透著羞澀,「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下苦人、落難人和老年人,來我的店裡吃飯,可以受到特別的優惠。只是,具體怎樣去實施,還沒有想好。希望很快,能把這方面的內容制定好,張貼出來。」

山西晚報記者胡增春 通訊員 王琳

相關焦點

  • 太原很火爆的油潑麵,你吃過嗎?
    全網播放量破二億,其中裡面多次出現吃油潑麵的鏡頭。油潑麵在陝西和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就是一種普通的麵食,做法也比較簡單,就是將麵條在開水中煮熟盛入碗中,然後放蔥花、花椒粉、鹽和特製醬料平鋪在面上,用滾燙的特製菜油澆在調料上,激發出香味,美味即成。
  • 山西運城:80後小夫妻一碗「愛心面」溫暖一座城
    近日,山西運城一麵館的「暖心通知」走紅網絡視頻平臺。通知內容稱:「遇困難者,本店免費提供午餐和晚餐,不求回報,希望你以後可以幫助他人。」六張桌子,十二把板凳,明亮的櫥窗……不大的「暖心麵館」裡處處洋溢著河東小城淳樸憨厚的溫馨之情。麵館掌柜——張彥峰,是地地道道的黃河岸邊平陸人。
  • 【好吃運城】 平陸油潑麵:在簡單的食材中品嘗生活的本真
    這裡便是平陸油潑麵的起源地——老刁清香閣麵食館,而平陸油潑麵的創始人,正是這家店老闆刁永軍的父親刁恆尚。 刁恆尚、刁永軍父子倆是平陸爻裡回族自然村的村民。爻裡是回民聚居地,位於平陸縣城西北隅,距城中心不遠。這裡民風淳樸,生態環境優美,加上回民伊斯蘭教信仰及其相輔相成的獨特民風民俗,爻裡宛若鬧市中的一片「桃花源」。
  • 跟芳姐學做味道正宗的油潑麵
    大家好,我今天給大家分享油潑麵的做法油潑麵是在晉南(運城、臨汾),陝西南部(西安)等地較普遍的麵食。它原來是一種很普通的麵食,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寬的麵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裡,再配上蔥花、肉絲、花椒粉、鹽面等配料,再撒上一層厚厚的辣椒麵,頓時滿碗紅光,最後一道工序是關鍵,大師傅隨手用一把銅勺在滾沸的油鍋裡舀出幾乎一勺花生油,猛地澆潑在辣椒麵及麵條上,只聽得「刺啦」一聲,一團煙霧升起,隨之椒香撲鼻,吃時用筷子翻拌均勻。由於麵條經油潑燙,表皮焦黃,食時焦辣香脆柔韌,吃得滿頭大汗,又飽又爽。
  • 人生三碗面:陝西油潑麵的秘密
    她的家鄉在安徽巢湖,魚米之鄉,第一次在西安吃到棍棍面這種美味,一下忘不了這個味道。每每再到西安,除了涼皮肉夾饃,就是棍棍面,她說就喜歡棍棍面的味道,喜歡吃扯得不要太細的那種,稍微粗點有嚼頭。學生時代,消費的油潑棍棍面,是將麵團扯成細條,煮熟,下幾片青菜或蓮花白的葉子,潑上油就好的油潑棍棍面。
  • 你不知道的油潑麵
    看到標題,或許很多朋友會說,陝西的油潑麵怎麼怎麼樣,但,我要說的是,正宗山西運城平陸縣的正宗油潑麵!老話說的好,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在見證了華夏5000年文明歷史的山西才是世界麵食只根,近300種的麵食,可謂是一天三頓飯全吃麵,也是好幾個月不帶重樣的,何況在山西還有一樣面百樣吃的說法!或許很多太原的小夥伴一說油潑麵就是新建路的那家!
  • 吃完這碗油潑麵,我明白了油潑麵的真正魅力
    這幾天出去逛街終於吃到了正宗的油潑麵,油潑麵是陝西傳統的特色麵食之一,起源於明代,並以鹹陽油潑麵最為著名,有鮮香味、酸辣味、香辣味。我以前經常在小店裡看見油潑麵都特別有特色,但是都沒有這裡的油潑麵正宗好吃,這裡的是真的色香味俱全啊,從小都沒吃過這麼好吃正宗的油潑麵!終於吃到了,看來我以後或許比較適合做個美食家哈哈。
  • 在運城吃麵
    萬榮的餄餎面,新絳的臊子麵、解州的扯麵、聞喜貓耳朵面、夏縣魯因掛麵、關鄉大刀面、運城大盤雞面,更有旗花面、夥子面、糊塗面、油潑麵、撥刀面、連鍋面、熗鍋面、亂鍋面、刀削麵、苜蓿面、雖不至於學人家子柒姑娘漢服垂鬟、縴手細作,也不必找魏晉名士曲水流觴、蘭亭修禊的感覺,但老老實實向運城人學習如何修煉出一碗麵的境界還是必須的。大多數麵食做法網上隨便都可以搜出許多,但是那些面做的出來也不見得味兒正,吃著痛快。想吃到正宗運城人的面還需要用運城食材,由運城人來做。試舉例一二:比如新絳臊子麵。
  • 太原開了20多年的油潑麵館,麵條勁道辣油鮮香,實惠又開胃
    眾所周知,山西人愛吃麵,人們總是喜歡在中午來一碗實實在在的麵條,似乎只有麵條才能夠讓人們感覺到這頓飯吃得很踏實,不過雖然山西的麵食種類有很多,但是人們經常吃的還是刀削麵、剔尖、剪刀面、餄烙面以及油潑麵這幾種,而我們今天主要就來說一說油潑麵。
  • 請有困難的人免費吃麵的張老闆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是杭州第一家「微公益」主題餐廳,不為賺錢,只為搭建公益平臺——門口涼茶免費喝;每賣一碗麵,向貧困地區捐獻1元錢;為山區小學募集愛心圖書;而且,「當您遇到困難時,可以在成良麵館免費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吃麵可以不要錢。
  • 油潑麵做出來不夠香?準是油沒潑對,一般菜譜都不會寫這個竅門!
    作為中國傳統的一種麵食吃法,油潑麵是在《白鹿原》熱播之後才被大家所廣泛熟知的。當然,除了陝西一帶的人們,因為油潑麵在那些地方很流行、很常見。我當初也是被電視劇裡那個鏡頭給吸引到的。一個很短的吃油潑麵的場景,硬是把我給看餓了。無奈大晚上的不能叫外賣,自己又不會做,只能就那麼饞著。
  • 去陝西旅遊,看不倒翁小姐姐,吃熱騰騰的油潑麵
    不二姑娘說到麵食,在中國最愛吃麵的可謂就是陝西人和山西人了,這兩個地區也被譽為是「麵條的王國」,山西最出名的那莫過於就是大同刀削麵了,還有地地道道的手擀麵,運城扯麵和陽曲的打滷面也是一絕,每一種面都充滿了家的味道,讓你一吃就再也忘不掉了
  • 做油潑麵時,直接潑油不對,牢記這兩個小竅門,油潑麵鮮香筋道
    油潑麵、臊子麵等等。上面的這些麵條,筆者最喜歡吃的還是陝西的油潑麵,油潑麵作為陝西的傳統特色面,起源於明代,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雖然油潑麵是一種很普通的麵食,但是在全國卻非常出名,吃過的人無不稱讚其美味。
  • 怎麼在家做油潑麵?分享簡單又美味的油潑麵做法!
    今天和大家來聊得是一道北方特色美食,那就是油潑麵。麵條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美食,而且我們很多時候不想吃飯的時候,麵條就是最佳的選擇,也有很多人非常愛吃麵。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南方人的主食是以米飯為主的,而北方人則偏愛麵食,所以在北方一帶也衍生了很多各式各樣的麵食,有著獨特的風味。很多南方人也因為熱愛麵食,會去到北方尋覓美味。
  • 陝西油潑麵,簡單的面居然這麼好吃,油潑麵做法學起來
    陝西油潑麵,簡單的面居然這麼好吃,油潑麵做法學起來油潑麵,好像是一種特定的麵條,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一種烹飪製作方法,撈熟的面,加上調味料,用燒的滾燙的油潑在調料上,油潑麵可以理解成一個動作做成的特色面。
  • 做油潑麵,別只會潑油,掌握這幾點技巧,回回都做得好吃,賊香
    當初在陝西工作時,我也曾經常吃油潑麵,比如油潑刀削麵、油潑扯麵、油潑剪刀面、油潑biangbiang面,不管是什麼麵條,經過油潑麵的做法都很好吃,配上一碗麵湯,真舒服。我認為是那種寬寬的麵條,不過做這樣的麵條過於複雜,在家裡做上一碗太費勁,所以我發現了一種極好的方法,用餃子皮來做寬麵條,自從做過一次後,發現這樣做真好吃,好像吃到了biangbiang面的感覺,從那之後我經常這麼做的吃。麵條解決了,那麼油潑麵具體怎麼做呢?
  • 油潑麵掌握2個步驟,好吃有口感,只是潑油做出的面可不是油潑麵
    導讀:麵食人人都會做,北方的麵食更是發展得十分繁榮,其中又以山西和陝西的麵食最為聞名,今天我要說的就是陝西的——油潑麵。 油潑麵顧名思義就是用油潑過的面,可是光用油潑就能做出油潑麵嗎?用油潑出的面就是油潑麵嗎?如果不知道這些問題,做出的油潑麵只是徒具其神,是沒有靈魂的油潑麵。
  • 教你做陝西正宗的油潑麵、褲帶面,做法一絕,堪比白鹿原油潑麵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香椿油潑麵的做法,每次去飯館吃飯的話都會點一碗香椿油潑麵吃,再來一瓣蒜就著吃,味道美得很,聊咋咧!下面來跟我看下製作方法吧。如果這期講解不詳細,大家可以點我頭像進入我的作品裡看我發布的油潑麵視頻觀看。
  • 秦海璐做的油潑麵張嘉譯連吃2碗,製作簡單易學,午餐的不二選擇
    沒錯,他就是《白鹿原》裡白嘉軒的扮演者張嘉譯,而他正在吃的就是正兒八經的陝西油潑麵。你看著張嘉譯吃30秒就會吞口水,所以千萬不要盯著看,哈哈!因為《白鹿原》所展現的就是陝西人民的淳樸生活,而油潑麵又是當地最有名的美食,所以這部電視劇播出之後,油潑麵就火了,那段時間看這個劇的人都有一股衝動想去嘗一嘗。
  • 女子點了碗8元油潑麵,味道跟另一家不同拒買單,老闆怒報警
    張女士和朋友去吃麵,因為張女士很喜歡在某個連鎖店吃麵,就去點了面,結果面上來之後,張女士覺得面不好吃,便告訴老闆面很難吃,並且拒絕付款, 甚至還想要老闆賠償她一些損失。女子和朋友去吃飯,因為飯不好吃拒絕付款張女士之前一直光顧一家麵店,因為她覺得這家店和自己很對付,覺得裡面的面很好吃,這天,和朋友一起逛街,就安利了這家店。沒想到,令張女士意外的是,她點的這碗油潑麵,總感覺很奇怪,沒有以前的好吃。